皇上心里冷笑,道:“段卿说的甚是。”
然后看向众大臣,问道:“是不是大家都是段卿这个想法?”
“是,皇上。”
虽然大家不知道皇上想要干什么,但还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但,大家都知道,绝不是让他们看镜子这么简单。
“好既然大家都觉得好,那朕就命工部的人大量制作。”
皇上道。
见大家不说话,皇上继续道:“只是,工部还有其他很多的事做,这大量制作这玻璃镜子怕是忙不过来的,众卿可有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没人回话。
等了片刻,工部尚书上前道:“回皇上,臣以为,可大量招人,专门制作这玻璃镜子。此物不仅咱们大齐可用,还可销往其他小国。”
工部尚书这一说,户部尚书就开口了,道:“回皇上,臣认为,罗大人的法子不可取,这工部人手本就够多,每月都是朝廷发的例银,本就没做出什么值当的事来,这又大量招人,又是一大笔银子,更何况,这销往小国能够不能销出去,都是一个问题。”
户部尚书姓李,他这一说,皇上的眉头便皱了起来,不过大家都低着头,不知道罢了。
“哦?既然李大人觉得罗大人的法子不可,那李大人可有好的法子?”
皇上语气不变地问道。
“回皇上,既然这镜子是工部的人做出来的,那自然也是由他们继续做的。”
户部尚书道。
李大人是个抠门的性子。
前几天才被皇上命令安排一部分款项给赵子凡办报纸,他觉得那就是个没用的东西,所以心疼得紧。
现在,工部的人又想来他户部要钱了,这次说什么他也要反抗一下。
“启禀皇上,臣赞同李大人所说。”
段丞相上前,表明自己的立场。
这边,蔡丞相想了一会儿,也站出来,道:“启禀皇上,臣赞同工部尚书所言,招人大量制作,只是……”
说到这儿,蔡丞相顿了顿。
☆、420 第一个厂
“只是什么?”
见蔡丞相停顿,皇上问道。
“只是,这招人的钱可以不用户部拨银。”
蔡丞相理了理思路,说道。
“哦?”
皇上惊奇,难道有人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
昨天好像只是跟工部的人说过,而且蔡丞相平时跟罗云海走得不近啊!
大臣们也纷纷好奇。
这银子不用户部出,那该谁出呢?
蔡丞相道:“回皇上,早先皇上已经让户部拨了款项给工部的人作为制作玻璃的费用,而这玻璃镜子,臣要是没有看错的话,是用玻璃做出来的吧。这做好的玻璃,镜子,除了用于皇家外,其他的可以贩卖,我相信,咱们大齐的商人还有一些百姓是有这个购买能力的。之前成郡王也曾经解说了这个玻璃的用处,想来需要的人肯定很多。所以,可以先贩卖一批玻璃,然后用其盈利,招工,继续制作,继续贩卖,这样一来,自是不用户部拨银了。”
蔡丞相说得有理有据,简直是说到皇上的心坎里去了。
皇上哈哈大笑:“好!蔡卿说的甚是。那以后宫里所需要的玻璃,一律由内务府采买,跟市场价格相同。”
说完,看向户部尚书,道:“李大人,现在你可还有意见?”
“臣无异!”
李大人退回自己的位置。
皇上都笑得这么大声了,段丞相自是不会打扰了他的兴致,索性也退了回去。
“大家可还有其他想法?”
皇上看向众臣,又道。
工部尚书见没人说话,再次上前道:“皇上,臣有一想法。”
“说!”
“臣认为,对于这玻璃的制造,可办成一个作坊,由我们工部的人一手管理。其中收入,用于支付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剩下的便交与国库。而且,我们只负责做,在销路方面,我们可找一些有实力有信誉的商家,由他们自行发售,并制定价格,不能让他们自己定价。这样一来,玻璃的销路一定好!”
这些话都是昨天皇上授意工部尚书所说,所以,他说起来毫无压力。
“这样啊……”
皇上似是在思考,其实他早已有了答案,就等着识相的人来附议!
“皇上,臣赞同罗大人的意见!”
“皇上,臣也赞同!”
“臣赞同!”
……
不一会儿,便有大半的大臣站出来表明立场。
段丞相低着头,狞笑。
哼!玻璃作坊!
你们就趁着现在能玩的时候使劲地玩吧!
明年就没有机会了!
就这样,玻璃作坊的事情定了下来。
皇上直接让工部尚书自己搞定。
人选,地点这些任他挑选。
但做事之前,必须拿个章程出来。
工部尚书罗大人现在是浑身都有劲了。
他感觉,这个作坊一出来,再加上成郡王手里还有好多其他的东西,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作坊做来。
那样,需要的人手自然是多了。
老百姓们也可以有口饭吃了。
别说,罗大人跟长公主的想法很是相同。
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有定国安邦的能力,这些自是有人去做。
但是,他们就想着,能够让老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直接给钱是没有用的,要让他们自己挣。
长公主做到了。
她名下很多的铺子里面做事的人都是普通百姓,不是那种签了卖身契的下人。
现在,罗大人感觉自己也即将做到了。
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办好这件事。
虽然,他已经官至尚书了,但并不妨碍他在这件事上去亲力亲为的。
下朝后,皇上又让人把成郡王招进宫里。
之前给成郡王安排了工部的职位,但也给了他特许,就是专心研究他师傅留下的东西,如无特别的召唤,可以不用上早朝,是以,成郡王从接了工部的差事之后基本上没怎么早朝过。
等成郡王到了皇宫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御书房里。
“好你个赵麟啊!这不声不响的,就给了朕这么大个礼物!”
皇上今天心情很好,拍着成郡王的肩膀道。
成郡王来时已经听了太监的话,知道皇上为何招他,于是道:“皇上,这玻璃的确是我根据师傅留下的手札做出来的,只是这镜子却是秦夫人指点工部的人做出来的。”
“哦?婉娘?那工部的人怎么没有禀报啊?”
皇上好奇道。
成郡王也不知道工部的人是怎么禀报的,道:“这个臣也不知,或许,那天秦夫人去指点的时候,工部做事的人以为是我让秦夫人去说的吧!”
呈镜子来的是尚书和左右两个侍郎,并不是做工的小官,所以尚书他们几人不知道具体情况,以为玻璃是成郡王做的,那这镜子就理所当然的就当成是成郡王做出来的了。
“哦,这样啊!”
皇上点点头。
他已经知道报纸的事也是婉娘提出的,这个不用俊生说,赵子凡就找他说了的。没想到这镜子也是婉娘弄出来的。
皇上不由得期待,婉娘到底还能做出什么来。
“是的,皇上。”
成郡王低头道。
“虽是如此,但你也是功不可没的。”
皇上摆摆手,肯定了成郡王的功劳。
然后把要建作坊这件事给成郡王说了,反正他现在是工部的人,早晚都会知道的。
成郡王听后,没有说什么,他对这个不在意,工部的人已经掌握了制作的方法,而且他也认同尚书大人的人品,所以不会太多关注。
现在最重要的是他手中的东西。
皇上说完之后,便问了他现在手中的东西做得如何了,然后鼓励他好好做。
晚上,俊生把皇上的这个决定给婉娘说了。
婉娘心中倒是佩服这皇上。
要是工部尚书是个办实事的人的话,这个作坊建起来之后可以算是大齐的第一个厂了。而且还可以说是国营的。
她突然在想,要不要跟俊生说一下福利啊什么的,让皇上的厂能留住人。
不过想想便觉不用。
这是个皇权至上的年代,就算是没有福利,大家对给官府打工这件事会是十分得积极的吧!
至少,不会拖工钱。
☆、421 大婚前夕
做报纸和办作坊这件事确定下来后,赵子凡和成郡王也没找过婉娘了。
转眼,就到了赵子凡大婚的前一天了。
吃过早饭后,婉娘决定跟着秦玥去国公府看看,这大婚前一天,该布置的应该也布置得差不多了。
到了魏国公府,刚下马车,便能到国公府的喜庆。
大门前红灯笼,喜庆的对联,就连门房看着都是喜气洋洋的。
“见过秦夫人,秦三小姐!”
门房上前恭迎道。
“嘿,嫂子,秦玥!”
这时,赵子凡正从府里走出来。
“赵大哥,你这是干嘛去?明天都当新郎官了,难道你还要去梨园?”
秦玥笑道。
“我这有事呢!不去梨园。”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