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他,钱亦绣突然觉得时间其实也没过多久嘛。
钱满江看到他来了,眉头却微微皱了一下。他之前很欣赏这个青年人,觉得他虽出生世家,却积极上进。两人在边关时就很说得来,还经常和另外几个玩得好的同袍称兄道弟一起喝酒。
这几个好兄弟里,除了梁锦昭,其他人都成过亲了。军营的男人爱想那些事,不知道明天活不活得成的男人就更爱想那些事。所以,他们一喝多了就会讲讲那事,就是在家里跟媳妇或是小妾怎样怎样。他记得自己喝高了,好像也说过自己媳妇很受用之类的话。
梁锦昭不会讲这些笑话,听的时候只会红着脸笑。他们就开玩笑叫他雏儿,还说要教他几招。
后来,老父在一次家书中称已口头把绣儿许给他当媳妇,钱满江心里就有些矛盾了。自己一直当长官和兄弟看的同袍竟然要当自己的女婿,哪怕觉得他不错,也总有点不自在。特别是想到经常说的那些玩笑话,就更是不得劲。
那以后,只要有梁锦昭的场合,他就不愿意去了。一个是想端端架子,一个是心里稍稍有些抗拒,不好意思。
梁锦昭第一个走上船来,接着另几个人也上了船。他们依次同钱家人及潘阳、万大中行礼打了招呼,潘府的三爷潘霄也来了,还有一个慈宁宫的内侍李公公。
众人寒暄几句,钱满江就进舱把潘月牵了出来。潘阳又告诉他们离潘月稍微远些,现在的潘月有些怕见外人。
李公公原来侍候过去慈宁宫玩的小潘月,他远远地给潘月躹了躹躬,都激动哭了。轻声说道,“太后娘娘天天念叨的珍月郡主,终于回来了。奇怪,都过去十四年了,又生育了三个孩子,郡主的样子竟然还像十几岁的姑娘。”
梁锦昭趁别人没注意他们的时候,在一边同钱亦绣说着话,“绣儿的变化可真大,一转眼,小女娃长成大姑娘了。”
钱亦绣可不会像古代女人还不好意思,她笑道,“梁大将军的变化也大啊,三年间,就从一个士兵成为了将军,八百里加急也没有你快。”
梁锦昭哈哈笑了几声,每次跟她说话都让人神清气爽。
众人依次下船上了马车,在日落前赶进了京城,又走了半个多时辰才到乡恩伯府。万家还要再往前走,他们就此别过。
梁锦昭等外人把他们送到家门口,也不能再在这里添乱,都告辞而去。
钱老头两口子、钱三贵夫妇和潘月都累坏了,静儿和明娃早就睡着了。众人洗漱完,简单地吃了个饭,就都去歇息了。
钱亦绣没有这个福气,她和钱满江一起坐在外院厅房里,准备接见这个家的中、高层主管。
钱亦绣早看了钱满江画的图纸,对这个家已经有了一定了解。这是个四进大宅子,是原来一个罪臣的家。空置了几年,名义上是皇上赐的乡恩伯府。实际上,是太后为了外孙女日子好过,请皇上格外恩赐的。
院子一赐下来,潘外公就派人来修缮,宁王府的人也会经常派人来看看。潘外公既雅致又奢侈,还多金,再加上想弥补对女儿这么多年的愧疚,卯足了劲要把宅子拾掇好,那真是花钱如流水。
即使在朦胧的星光下,也能看出这院子里的景致是如何精致又气派。
进了专门接待客人的外院正厅,更是富贵华丽。厅屋大概有四十平左右,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乡恩堂”。长紫檀雕花案上,设着一尊青绿古铜鼎,悬着猛虎下山的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琉璃海。
长案前是雕花嵌玉紫檀八仙桌,桌两旁是两把紫檀官椅。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圈椅,上面搭着绛色绣花缎面椅垫。两边墙上各挂着四幅单开长画,分别画着关羽张飞等三国时期的人物画。地下铺着西域产的绒毯,顶上垂下三盏琉璃宫灯。
钱满江和钱亦绣就坐在八仙桌的两旁。
钱满江早就跟钱亦绣交待过,由于程月这个情况,吴氏又是乡下妇人许多事情不懂,以后家里内院的很多事都要由她负责。
钱亦绣特别不耐这些院子里的啥中馈不中馈的,更不愿意以后的一辈子被束缚在这方寸之间,她的心在院子外面……
不过,家里情况特殊,现在的确暂时得由她管起来。等以后理顺了,再慢慢教吴氏,再找个得力的人协助她。或许,小娘亲的病能够完全根治,病愈后的她管家也不是不可能。
宅子里的人基本上都配齐了,买了一些人,还有二十几个原来服侍潘月得力的老人也被送了过来。新买的人由老人调教,现在已经能各司其职了。
在船上的许多时候,钱满江都在和钱亦绣讨论人员安排问题。
用人,无论在现代还是古代,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都是最重要的。
钱府的大管家叫王寿,是潘月乳娘的男人,她的乳娘跟她同坐一辆车,被洪水冲到深山,被野兽吃的尸骨不全。
王寿年近五十,媳妇跟郡主一起出了事后,他还继续在荣恩伯府做事,一直做到二管家。
钱亦绣比较认可这个人。他能做到荣恩伯府的二管家,肯定有能力。他是潘月的奶爹爹,又得潘驸马和潘阳的信任,应该信得过。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文文之后也没有过多的宫斗和宅斗,只是有所涉及。女主在努力抱紧大腿的同时,会继续开创自己的天地。。。(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又见面了
29 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绣绣换阵地了,清泉心里很惶恐,这段时间的压力非常大。希望亲们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清泉和文文。虽然现在是情节过渡阶段,或许有些乏味,但精彩就在后面。“养儿”那篇文的中间过渡期更长,一越过去,就是柳暗花明。清泉也给自己打气,加油!!!
~~~
钱亦绣比较信得过王寿。王寿当大管家,蔡老头就当二管家。
还有外事房管事、帐房管事、护院管事等几个外院重要领导岗位中,外院管事和帐房管事都是潘府送来的,护院管事是钱满江过去的一个亲兵。钱亦绣虽然对帐房管事有些疑虑,觉得大总管和帐房管事都出自潘府不太好。但她现在手头也没有合适的人,到时只得让蔡老头把帐房看紧些,再调一个带来的少年下人进去当学徒。
内院管事是秦嬷嬷。她曾经是潘月小时候非常得力的大丫头,嫁人生子后,又回府当了潘月院子里的管事妈妈。听了这个人的履历,钱亦绣直觉应该信得过。这个人用好了,以后,她或许会成为自己或是吴氏奶奶最得力的助手。
厨房管事余嬷嬷原来当过潘月小厨房的管事,让何氏当二管事。
正院管事单妈妈,之前是潘阳媳妇潘大奶奶院子里的妈妈。潘大奶奶是荣恩伯府内院当家人,经常跟命妇们打交道。单妈妈的能力肯定错不了,但她得是真心帮吴氏,没有任何不敬之心。
吴氏刚来啥都不懂,两眼一抹黑。她院子里的管事妈妈不仅主管她的院子,也要负责提醒她对府外的一切注意事项,对府内的协调,必须得绝对信得过。
就让钱华媳妇魏氏先进府到正院服侍吴氏,暗中观察观察单妈妈的为人。
而原定的惜月阁管事宋妈妈,便被钱亦绣否了。
小娘亲十四年没有在京城生活,心里脾性已经大变,加上她的脑子不太清醒,必须要找她最能适应的人。钱亦绣就定了这些年一直尽心服侍潘月的黄嫂子当正院管事,黄嫂子的儿子已经满了三个月,她可以回来照顾潘月了。
宋妈妈年轻时是潘月的丫头,专门负责给潘月做衣裳。就让她在正院里协助黄嫂子,无事跟潘月一起做做针线。
潘月原来有两个教养嬷嬷,一个已经病死,还有一个巩嬷嬷,虽然已经年近五十,但身子骨还硬朗。潘月出事后她就回了侄儿家,可侄儿把她的钱搜刮过去后,又对她不好。年初潘府的人找到她,希望她再去服侍潘月,以后由潘月给她养老,她就一百个情愿地来了。
这些是府里最重要的岗位,其他的岗位就先顾不上了。
钱满江跟钱三贵一样,绝对听女儿的意见。
不一会儿,王寿总管带着几个男人先来了厅房,他们低眉垂目地给钱满江和钱亦绣磕了头。
钱亦绣身后的紫珠一人赏和他们一个装银锞子的荷包。
钱亦绣说道,“我们一家初来乍到,京城的许多事情都不清楚,以后还望各位管事多尽心,多多提点我爷爷和我。”
这几位管事赶紧躬身说道,“大姑娘客气了,不敢说提点,我们自当尽心尽力。”
王寿虽然没敢仔细看钱亦绣,但恍忽一眼还是看到了,觉得她长得跟出事前的郡主像极了。再听她说话,虽然语气比郡主清脆爽利,但声音极像那时候的郡主。
再想想自己惨死的媳妇,他一时忍不住哽咽起来,赶紧用拳头把嘴抵住。躬身说道,“奴才失仪,请大爷和大姑娘责罚。”
钱满江知道他想起了过去的事情,忙道,“王总管请节哀,乳娘待郡主的情谊我们都记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