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元得了确切消息,立刻出了包厢就大声宣布了,大家听了都欢呼起来,又是一阵道喜。
方子元嘿嘿笑着,说要将这喜讯告诉奶、二奶奶、姑婆她们,于是又进了另一个包厢。赵安瑶自然也在这个包厢里。
听了方子元宣布的消息,大家也是一阵欢笑道喜,赵安瑶顿时小脸红透,知道自己过完年就要嫁给喜欢的男子了,心里一阵突突猛跳,有些羞怯又有些不知所措。
方子元见她这副样子不由失笑,为免她继续尴尬,便出包厢回席上去了。
小厅上纷纷以方子元就要小登科为由开始灌他的酒,却不知此时包厢里另一件亲事也开始商量婚期了。
徐守业见时机正好,便提了明年小满同他家嘉熙的婚期。他们定亲快两年了,等的就是小满及笄。
老爷子想了想,说道:“要看是在京城里把事儿办了,还是回青阳县去。”
毕竟这次不是娶进,而是嫁出,还是要听男家的决定的。
“嘉熙四月要参加院试,不知亲家叔你们何时回青阳县?小满是在京城及笄还是回青阳县及笄?”徐守业便问道。
“这个……”老爷子突然迟疑了,如今小七儿这身份,还回青阳县合适吗?
“迎春这时候不知生了没有,不是年前就是年后,咱们等小七儿及笄之后回青阳县,应该就是百日宴了,但是……”
方志诚说到这里顿了顿,表情有些纠结,叹道:“这个日子还真是不好定啊。”
“不若等回去同小七儿他们商量一下,日子都定下来才好确定回青阳县的行程。若能赶在春天里回去,就在家里给小满办及笄,等嘉熙院试结束,就可以操办亲事了。”
方志义便提议。他自是明白二哥的意思,现在问题不在他们,而是小七儿的及笄礼必须在京城里办,成亲的日子就要等皇上定了。
但他们可以先问问小七儿的意思,若她自己有主意,想必能在皇上那儿说上一说的。至少先把婚期定下来,他们就好安排接下来的事儿了。
方家这边心照不宣,赵书朗也心如明镜,只有徐家父子听得一头雾水,心生疑惑。
也难怪,虽然他们都是邻居了,可徐老爷子并未出门,徐守业同徐嘉寒又在外面忙着生意帐目,昨天刚好不在别苑里。
封赏的事儿今天才从朝廷流传出来,也没那么快,起码要到吃饭高峰期过后啊。可他们不是一来就进了包厢嘛,听消息还是要在大厅上的。
知道消息的方徐氏心里本来就闷闷的,又怎会将这件事儿说出来,给自己添堵?因此徐家上下还真是半点也不知情。
不过等徐侍郎回来,就会知道了。
而此时,方子元的婚期已定,却还有方子湛同方小福、徐嘉熙同小满的两个婚期待定,谈不下去了,只能先搁在一边儿。
赵书朗又出包厢到外边厅上敬了一圈儿酒,找机会将这件事透露给方小福,若她有主意,不是能今天就促成另一桩美事嘛?
方小福听了笑道:“那也要到今晚才能知道,我晚上问了伯父才知。”
赵书朗了然地笑了笑,又回包厢里去了。
大家在外做客到是没像在方山村时那般恣意拼酒,拼到三分酒意时便都停了杯,开始吃饭。
一顿饭下来,又喝了茶吃了些饭后甜点,比如小面包、甜甜圈这些。大家这才向赵书朗及赵家人、徐家人告辞。
方家同石家人也连忙说他们酒足饭饱,也该告辞了。赵书朗还想挽留,但他们却都站起了身,只得作罢。
本是他请客让亲家们认识一下,结果还是把他们给得罪了。婚期能够商定,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此时如果方家悔婚,他是没有办法的。
方家人同石家人都告辞了,徐嘉寒和徐嘉熙也要同着走,说他们和方家兄弟说论科考去,给嘉熙多些经验也好。
徐守业见状便也要告辞,徐老夫人似乎正嫌闷,自是欣然同意,赵老无人见状也不甘示弱,皮笑肉不笑地寒暄:“亲家夫人今儿赏脸,酒淡菜俗,希望没有得罪才好。”
“哪里哪里,赵老夫人客气了。”
徐老夫人却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提醒道:“不过有一事你好像搞错了,赵家的亲家夫人该是方老夫人,老身只是来见见外孙媳妇的娘家亲戚的。”
她这么一提醒,不得不说是带了恶意的,而且那嘲弄的笑容显然也没打算掩饰自己的心情。顿时让赵老夫人心里冒火。
她哪是好像搞错?她是故意冷落正主儿的。
方家做生意不如赵家的家底、读书又只是个举人,根本没有去考进士,她本来就不太乐意,只是那顶花冠让他们勉强同意了。
☆、1407.第1407章 忠义伯府
可今儿来到这里却见到方家竟然真的合府上下都来了,把别人的客气话当成蹭吃蹭喝的理由,还真是……
不得不让她想起方家泥腿子来历了。就算是当年方侍郎之后又如何?也是几代人在农门与田地庄稼为伍,身上早没了官宦子弟气息的农家人。
她现在就开始后悔当初同意了这门亲事,如果她坚持反对,兴许此时瑶儿都另谋高门了。
带着这样的后悔,让她十分嫌弃方家那些妇人,就顺其自然地请了徐家妇人入包厢招待。反正作为女主人她确实有招待客人不是?
却没想到这徐家妇人心眼儿坏,吃好喝好要走时却突然来这么一句。把话挑到明处就实在下她颜面了。
“今儿就是我赵家宴请亲家吃顿便饭,若不是姻亲,徐老夫人又怎会在这儿?既在这儿,又何必分得这般清楚?反而让人疑惑不解啊。”
赵老夫人也以讥笑的姿态回呛徐老夫人。
见她们两个老太太竟然在临别时掐上了,徐二夫人同陈侯妃都有些尴尬,连忙将她们劝开了。
好在两个老太太都是后院里的高手,并不会因为一言不合直接开掐,有些话点到即止便可。于是继续保持着微笑回到自家老爷身边去了。
徐老太爷看也没看浑人老妻一眼,若无其事地同赵老太爷寒暄了几句就拱手道别了。
虽然徐老太爷只是小镇上来的一个老举人,但他四个儿子三个在做官,一个还是三品侍郎,赵老太爷虽然瞧不起没有作为的方家,但对徐家还是不敢怠慢的。
一场宴请,本该是主角的方家人到像打酱油的,早早地来,也早早地走了,赵君睿同赵安瑶都借送客的机会悄悄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赵安瑶不知内情,只是同姐妹们还没机会说话就一起走了,赵君睿却是要明天同着大家一起去别庄瞧瞧热闹的。
徐家人回去别苑路上,徐守业同徐老太爷都黑着脸闷不吭声。他们觉得刚才太丢脸,可是却又很无奈。
对于这种说又说不听、骂又骂不出结果、劝也劝不回来、打又打不得的人,还真是只能自己头痛了。
同样的,赵书朗在回去的路上也黑着脸闷不吭声,回了府就直接回去自己的院子,连同娘亲和姐姐打招呼都省了。
陈侯妃心知肚明不禁有些心虚,赵老夫人就唠叨开了,无非就是对方家的各种嫌弃。
这时赵老爷子就冷笑一声:“日子都定了,你们要真的疼爱瑶儿,就赶紧为她操办嫁妆吧,可别让她一个没娘的孩子嫁得太寒酸。”
“什么!”赵老夫人大吃一惊,“何时定的?我怎不知?”
“就今天吃饭时席上定的,你们招待的是子元的外婆同舅母,啊、还有他娘亲,怎会知道这事儿?这是子元的爷、二爷、爹、外公同大舅决定的。”
也就是说,当家的商议的事儿,你们妇道人家听听就好。
对于今天待客的事情,他也觉得她们丢人了。嫌弃归嫌弃,但她们的恶意却丢了赵家的人,就让他无法接受了。
方家人回到方府,就发现大门上的门匾已经换成了御笔亲题的“忠义伯府”,顿时让大家倍觉荣耀。
这不只是门匾上的“忠义伯府”四个字,还有皇上御笔亲提的原因。这是荣耀中的荣耀!
“忠义伯府……”徐嘉寒骑在马上看着门匾,喃喃道,“谁来告诉我咋回事儿?我才一天不在家,咋不认识方府了?”
“表哥,到我院子喝杯茶吧。”方子元知道不能再瞒,就邀请徐嘉寒兄弟喝茶。徐嘉寒看他一眼,自是了然,便一带缰绳让马儿转向方府侧门。
方小福回到府里就直奔自己的小厨房,准备做菜食材。小朋友们知道她要下厨,都十分积极地跟在后面,准备捞点便宜。
结果半个多时辰后东方宇来了却要她放弃这里做的小吃食,去皇宫御膳房现做,这样能吃得热一点。
以前他骑快马进宫到还行,夜里更是直接展开轻功也能趁热送进宫。但今天要带着妹妹,速度肯定跟不上,而且皇上也提议让她直接使用御膳房。
方小福听了到是没什么不高兴,对于会做吃的吃货而言,能去那样一个顶级厨房,自是觉得期待。
于是方小福同方子湛说了一声,沐浴后换了一身自家隆重点儿的衣裳,戴上公主腰牌,就跟着哥哥离开了。
方子湛还不是驸马,不方便同她一起,只能看着她离开,心里突然有些紧张,就怕她一入宫门再不回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