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中饭之前,小兄弟们将珍珠又装回了小木盒中,各数各的,并没有多出来一粒。
方小福当场拿出一盒交给娘收着,说是给迎春添嫁妆,转身又给了彩云一盒,说她以后要做官夫人的,私房多点踏实。
之后看娘两眼放光又一脸不舍的样子,方小福数了三十颗装进小布囊里递给她,又装了三十颗给大伯娘。
剩下的给了老太太五十颗,给二爷那边一百颗,让堂婶娘、二奶奶她们自己分去。又给了玉玲八十颗陪嫁。
之后的就收起来了,刚才给的都是自家最亲的人,表妹们就不给了,小姐妹暂时也不会给,她们出嫁还早着呢。
听了她的安排,方刘氏并没有反对。虽然珍珠贵重,就这么分了不少有些肉疼,但小七儿手头还有几百颗呢,她有三个闺女,怎么都不会亏的。
其实方小福是有打算给其他人每人十颗的,也是兑现当初的豪言。但不敢再当面给了,若是让娘眼看着一千颗的壮观变成所甚无几的凄凉,肯定会忍不住发飚的。
但她还是当面给了不少让大家都乐一下。
子旭说得对,珍珠是好东西,能吃、治病、变漂亮。因此,不一定就做成首饰,也可以收着充实家底,以备不时之需。
“总有一天,我的珍珠要用大箱子来装,我就躺在珍珠堆里睡觉!”回到屋里,方小福又打开小木箱将所有珍珠都倒出来慢慢欣赏。
方子湛和方子元他们默默翻了个白眼,假装没听见。
可是,看着刚装好的数目又给堆到一起了,子雅却有种想哭的感觉。小七儿这是故意折腾他们吧!
吃了中饭,下午小兄弟们就上学去了,家里又恢复如常。
在乍暖还寒的早春天色里,北风渐远、东风、南风出现得多了,中午吃了饭,方小福也会拉着方子湛去南边土道上走走,期盼着桃花快快盛开。
一年前、现在已经可以说一年前了,她穿越而来就在稍晚的早春时节,如今回首这一年的经历,虽然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总体还是很平静、很顺利的。
虽然也有不少渣,但并没有极品得天怒人怨、挡她前程。如今,她算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钱庄还存着一百多万两银子呢。
食楼、食府的利润还没有分过,都在帐上运转着。若是分出来,是可以逼近两百万大关的。虽然远离现代的亲人,但这样的生活也还不错!
转眼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春雷阵阵、大雨倾盆,一连下了三天才停下来,当天空放晴,太阳从乌云背后露出笑脸的时候,方家和石家人都欢呼起来。
二月初六,玉玲出嫁,石奕祥娶亲。
连方迎春都在头一天下午被接回来了,一大早姐妹们就跑去二爷家,叽叽喳喳地陪伴着玉玲,看她梳妆。
石奕祥骑马而来,赶马车的是石奕和,同行的还有石家兄弟、堂兄弟,连石奕吉、石奕瑞都来了。
☆、1124.第1124章 小睿回来了
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里,方家这边兄弟姐妹一大群,还有很多混进来看热闹的村里小朋友,全都拿到了红包,笑嘻嘻地打开了大门。
石奕祥身着新郎袍春风得意地走进院门,在表兄弟姐妹们的恭喜声里,目光频频朝玉玲房间望过去。
他们一个是姑婆的孙子、一个是舅爷爷的的孙女,青梅竹马、自幼定亲,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在推迟了半年后终于成亲了。
今儿方家小兄弟们都请了半天假,在家送姐出嫁,只是吃了中饭又得赶回去上学。
因为两家都是亲戚,因此今天做客也分成了两边。二爷这边作为娘家肯定是不去石家坡的,二姑一家也留在这边做客。
老方家这边则是兄弟姐妹们都去送嫁。大人中午过去做客、晚上回二爷家吃饭,算是两边跑。
方小福自然是跟着方子湛走的,如今老两房这一代里就她一个小媳妇,因此她还要负责带着妹妹们过去婚房帮忙。
彩云是嫁了人的,要跟着陆云轩走,陆家兄弟也是要过去石家坡的,他们和石奕祥都是同窗了嘛。
唐默他们在上学,方小福还把唐思、林森接了过来,今儿一起去石家坡看热闹。季家小侄子如今跟唐思、林森都是小伙伴,自然也跟着来了。
小家伙们在院子里跟子旭玩着,等厨房里端出百合荷包蛋汤和红枣花生红糖茶,立刻眼巴巴地望着,只是不敢上前和迎亲队伍挤。
他们早就被交代过,迎亲队伍先吃,后面才轮到他们。
方小福和姐妹们都在屋里陪玉玲,方子湛兄弟则陪着表哥他们,谈论的话题也就一个老问题,那就是以后的称呼问题。
奕祥是表哥,除了方子健,其他兄弟都比他小,可玉玲是他们堂妹,也不是远的。这一下该叫表嫂?还是堂妹夫?
大家争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用老办法,各叫各的。有文浩天先例在前,又有吴先生和小方先生在后,只能这样了……
二爷家今儿是三代里第一件喜事,尽管只是出嫁,也办得很隆重,光是每人一碗的百合荷包蛋汤就源源不断地自厨房里送出来。
不但亲戚们有,来看热闹的村邻都有,不过是迎亲的用大碗,别人用的小碗。
至于红枣花生红糖茶,更是连着芝麻片糖、花生酥一起,主动送到了附近一大片的邻居家里去了,意味酬谢茶。
酬谢邻里过去十多年里对家里孩子的关照,如今孩子出嫁,就像拜别父母一样,算是拜别村邻。
而且喝茶的只能是家里最大的长辈,糖就分给家里的小孩子。并不是要给人家全家都送的,但人家自己上了门就肯定有。
这个习俗自古有之,只是根据家境不同而有轻重之分。重的送上门、轻的只分给上门来看热闹的村邻。
彩云当初出嫁时,家境有限,只送了隔壁左右的几家邻居,如今家里日子都好过了,二爷家便办得隆重了。
二爷家正热闹时,一辆大马车从乡道上快速驶来,很快就在方山村木栅栏外停下,在前面骑马的一名护卫立刻跳下马上前,敞轩里立刻走出来一个老头。
“老先生!在下是以前在大杂院书轩住过的,我家小主子回来了,要去方家,还请开开门。”护卫在栅栏外恭敬地抱拳说道。
“小睿回来了?”老头以前也常去书轩闲坐,后来村口也修了敞轩,也有书籍可以看,便坐到这边来了,离家还近一点。
因此,他是认得当时管理书轩的那两人的,如今装扮不同,但面目并没变化多少,从栅栏缝里辨认了一下,就认出来了。
“方四爷爷,是我回来了!”赵君睿坐在马车里听见声音,立刻推开车门钻了出来,利索地跳下马车走上前,“快开门,我要去给玉玲姐送嫁啦!”
“哦哟,好、好,这就开门!”老头一见果真是赵君睿,而且还记得他老头子是谁,顿时笑不拢嘴,又回头喊了一声,“小睿回来了,快来几个帮忙推下门!”
立刻又出来一个老头,另一边敞轩里也出来几个婶子。
“哟,还真是小睿!”
“这刚过完年咋又跑来这里啦?家里大人也放心啊?”
“好像又长高了些啊,变成俊俏小后生了。”
“……”妇人们七嘴八舌地说笑着,对小睿并不陌生,突然,一个妇人朝后面张望了一眼,奇道,“小睿,马车上的小闺女是谁呀?”
“是我姐,瑶儿。”赵君睿头也没回,简单介绍了一下正从半开的车门好奇往外望的小姑娘。
赵安瑶见睿儿介绍自己,连忙弯着腰走出来,提着裙摆就跳下马车,赶车小厮和旁边的护卫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赵安瑶走到赵君睿身旁,朝刚刚打开的栅栏那一边的老头和妇人盈盈行了个晚辈礼,态度很是谦虚温顺,瞬间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
虽然大家不知道赵君睿与如意斋的关系,但知道赵家是京城大户人家,他们姐弟都这么有礼,谁不喜欢呢。
“真是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立刻就有妇人夸了起来。
“原来大家闺秀这么温婉有礼!”另一人也不落后地接上。
“……”一时间围观的妇人更多了,不过她们今儿的注意力可不在小睿身上了,小睿这姐姐更让人想牵回家去。
甚至已有人上前去拉赵安瑶的小手了,又夸起来真是水灵灵的小姑娘,漂亮得跟朵花儿似的,这是年画里出来的小仙女吧。
“各位婶子、伯娘,我们先去二爷家了,别去晚了奕祥表哥都往回走了。”赵君睿在方山村住了那么久,自是知道这些人,说话也带了这边的口音。
“快去吧,看时辰也不久了。”那些妇人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放行。
赵君睿又朝大家作了个揖,立刻拉着姐姐回到马车上,马车便顺利进了村子,直朝老方家赶去。
他们对二爷家的路并不熟,但也知道是老方家过去不远,这时候门前肯定很热闹,根本不用认路也找得着。
很快就到了二爷家,姐弟俩手牵手朝门口拥挤的人群挤过去,一路高喊:“婶子们让让!伯娘们让让!这位大娘请让让!”
☆、1125.第1125章 玉玲出嫁
正在院子里帮着守嫁妆的小兄弟们听见动静扭头一看,顿时激动得喊了起来:“小睿来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