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说方小福便明白,宝宝棉衣缺的数要她来补上了。
她便让他先把数量都发下去,看缺了谁,一会儿报情况给她。还有缝好的袖笼和围巾也发下去,看缺了谁也要有个数。
等她将第二顶帽子做好,便去看春柳和夏荷剪布样子的进度。
发现她们用剪刀确实很利索,毕竟这种直接用长方形的布料确实很简单,便让她们交给唐彩和唐雪,腾出空来剪帽子的布样子。
教会了她们两个,顺便还能攒一些数量,明天一早便能尽快开工。方小福又剪了一些小的,优先给唐思和唐铭做小帽子。
帽子用的细棉布里子和缎布面儿,虽然没有绒毛,也没有绣花,但缎布面儿本身就有花色,并不算太素,只是也不算花哨。
大概是袁三娘挑的布,还是很不错的。
等方小福把两顶小帽子做完,两个时辰也过去了,只是那两妇人觉得自己吃了主家的饭,便说她们晚些回去也可,反正家近,回去也没什么事儿。
方小福却没同意:“你们还是早些回去歇着,明天还要来做帽子呢。”她说着还拿起做好的帽子朝头上戴,放下耳搭子笑颜如花,顿时看呆了大家。
当然,她们看呆的是这帽子确实不错,很暖和的样子。
方小福心里却想,幸亏她已经将这款帽子以五千两卖给睿小子了,如意斋应该有卖的,只是她要的数量太多,还不如找人现做只付工钱划算。
只是这手艺也就泄露了,希望赵先生不要郁闷才好。不过就算款式流传下去,也还有材质的差别,生意一样会有的。
在这寒冷的冬天若能每人一顶,这市场份额是非常大的,就算很多铺子有卖,大家依然有选择不是?
两妇人收了工钱便离开了,方小福也拿了帽子去找大家。
先把小帽子给唐思戴,居然戴进去了并不紧,系上带子也不怕掉,小家伙开心得直笑,方小福还从来没见他露出过这样明亮的笑容,今天收到袖笼和帽子却笑两回了。
不过唐铭早就睡下了,方小福只得先收着了。
她又将自己做好的帽子给方子湛他们试,结果只有子维和子雅戴得,兄弟俩也是眉开眼笑,恨不能戴着睡觉。
方子湛三兄弟见了一阵眼红,便朝方小福不满地猛撇嘴。方小福缩了缩脖子,连忙保证:“明天再做大一些儿,我亲自做。”
虽然她剪布样时有剪出不同大小,就是给不同年纪的人戴的。只是没想到自己先做的仍是出现了失误。
看来一会儿要告诉春柳和夏荷,布样子还要再剪大一些儿。
又过了半个时辰后,那十来个妇人也告辞了,方小福看了看手艺没有问题,便让兄弟几个都分配下去,看看差谁,结果还有多一些,便说留给三叔他们。
之后这边的袖套也做完了,大家也帮着又剪了半个时辰的帽子布样子,这才下去歇着。方小福有些困了,等方子湛弄来热水泡了脚便倒床睡着了。
第二天,加上昨天来过的妇人果然是有五十人早早便来上工。
不过方小福更早,已经先教了自家的十多人,然后让她们分成两组,一组教活儿,一组去吃早饭,之后交换。
而她吃了早餐把三兄弟的帽子缝完交给他们戴着后,便回了里屋继续缝宝宝棉衣,等她缝完已经是半上午了,便叫袁三娘进来学,让她直接缝郑玮亭的大小。
而她也把唐思和唐铭的缝了,这一晃就到了吃中饭时间。文浩天从外面回来,得知方小福缝了帽子却没有他的,顿时不高兴了。
方小福这还是第一回见哥哥露出郁闷的表情,吓得连忙说马上去缝。若不是被拉住,真的连饭也不吃了。
吃完中饭,她立刻老实地又缝了一顶出来,其他人看了也很眼馋,但想到她工作量已经很大,就没好意思去争了。
毕竟她缝的都是给了最亲的那些人,旁人到底是表哥。连徐嘉寒都一脸哀怨却没有开口讨要。因为他担心他一开口,其他更亲的表哥也会开口。
为了小丫头不那么辛苦,他只好忍了。
不过他却偷偷把方子元的帽子摘走了,气得方子元就要上前揍人,还是方小福拉住他,说晚上再给他缝才作罢。
方小福去看了大家的进度,加上自家人一共六十多人干活,又有春柳她们四人努力地剪布样子,加是昨晚的积攒,到也跟得上进度。
一天下来,就有两百多顶大大小小的帽子完成,工钱却很便宜,相比帽子本身的成本价低得不值一提。
☆、981.第981章 青阳县在下雪
把工钱结算给大家,让她们离开之后,方小福就让自家的人手和昨晚那两名妇人继续给小孩子做袖套。
既然袖套更方便使用,为何不多做一些给他们在不同时候使用?
布料今天又买了一些,棉花却够用,她的意思是今天要把棉花用完。之后她便给方子元又做了一顶帽子出来。
大家都有了帽子,多出来的也都送到福缘食楼,交代留给方志义他们一行人,因此他们也去信说明了此事,免得错过了。
之后看着大家都戴了帽子,方小福才惊觉她没有,她们都没有。大家只顾着给别人缝,却忘了自己那份了。
于是连夜又赶了一顶出来。这一忙又到深夜,都累得够呛,简单梳洗之后便睡下了。
第二天清早,依然是阴沉的天,寒冷的北风刮个不停,让大家光是看着就觉得心里在结冰了。好在没有刮吓人的大风,不然马车前进还挺危险的。
大家吃了早饭便收拾妥当出发了。
骑马的和赶车的都戴上了护肘、护膝、袖套、围巾、帽子,也穿上了棉鞋,浑身暖融融的,到是不觉得这天有多冷了,心里大赞小丫头的英明。
坐在马车里的人身上盖着棉被,两手捂在袖笼里,头上还戴了帽子,也不觉得冷,反而暖和得昏昏欲睡。
方小福把昨夜买到的斗篷也分给了那些妇人和袁三娘、春柳、夏荷、唐彩和唐雪,她们是女子还是南方来的,只会更扛不住这寒气。
然后将针线、布料和留出来的两小包棉花交给她们,让她们继续做宝宝棉衣。
之前买的十几件和后来赶做的一些都是优先的最小孩子,现在让她们按年纪往上做一件算一件。
有了这贴身暖和、使用方便的棉衣,当得下买的那些棉衣两件了。而她自己和兄弟们也都穿上了,出门前就准备好的。
上午,车队穿过小镇时停下来大家都吃了碗热汤饺,找茅厕方便了一下。
因为天冷,方小福不允许孩子们再在路边随地解决,免得到了更冷的地方冻坏他们的小鸟。所以提议在合适的时候就停下来歇一下再走。
这时也遇上了接到方志义吩咐而赶着南下的十二管事,才知道泰昌县在下雨,德阳县已经在下小雪了,得快些走才行。
而那十二管事也是因为天气问题延误了两天,从方小福他们口中得知方志义已经在许霍县了,那十二管事便匆匆吃完就离开了。
方小福让他们顺路把乳娘给带过去,省得又安排人专门去送,这接下来的路更不好走了,何况多折腾一回呢。
乳娘工钱一文不少,再次喂了唐铭一回便行礼离开了。
听到泰昌县在下雨,更北方在下雪,她心里也是怵怵的,虽然有些对不住孩子,但她也有家小,还是早些回去安全。
车队也匆匆出发,中午就在路边茶寮喝了热茶,吃了两个大馒头又用馒头泡热茶水喂了唐铭一些,便继续赶路。
入夜终于赶到泰昌县,先行的人见到他们差点哭了起来。
因为他们在泰阳多逗留了一天,而泰昌又在下雨,先行的人不敢再往前走,怕大家衔接不上,因此是战战兢兢地留了下来。
结果这一等竟是多等了一天,一天不算啥,这可城里最好客栈一天的费用不是小数目,何况他们一包就是半间?
如果主子们再不来,他们真要哭着往回走了。
担心这雨下个不停,也顾虑再找乳娘回程时麻烦,方小福决定不再带着乳娘走了,只临时找个带唐铭到第二天出发便成。
上回他们是穿过泰昌并没有停留,投宿也是在镇子上,这次却是在泰昌住一晚,可把泰昌福缘食楼的掌柜给忙到了。
不过也是提前收到了消息带了新乳娘过来,然后又张罗起蓑衣、斗笠。方小福他们上回买的只够他们兄弟自己用,这次随行有这么多人,当然要继续添一些了。
而且天冷下来,空着备用的马车也都坐满了,大家轮流骑马,一人负责两匹,因此就能三人换回班,如此下来总能轻松点儿。
不过这下雨就不方便了,还是大冬天里的雨,总不能让轮班的人淋雨伸着手臂拽着缰绳吧?他们的护膝、袖套能御寒,却不能淋雨。
因此,晚上方小福便提议,留下一半马匹交给食楼养着,多出来的人都坐车,待雨停送往德阳县,若天气好再往回送。
反正到了这里离青阳县也不远了,还是用接力的方式,也难不倒他们不是?
大家听了都表示同意,因此第二天出发时,小厮们全进了马车,只有护卫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依然骑马。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