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才六十岁的名医,在这镇上坐馆不知道生意多好。可他偏偏说要回乡养老,谁也留不住。还好他儿子小汪郎中接了衣钵,不然真是镇上的损失了。
对于这样一个倔老头儿,今儿又是寿星公,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小汪郎中还在招待客人,让弟弟汪二郎中亲自赶马车送爹娘回村。
汪郎中到村口就下了马车,将小儿子赶回镇上去。
汪二郎中没想到他爹连家门都不让他进,心里疑惑,还是他娘说没事儿,上了年纪多走几步是福气,汪二郎中这才没说什么,调转马车回去了。
结果汪郎中夫妇回到家里,方山村来拜寿的人就开始陆续登门了。村长也带了人给药庐屋檐下挂了六盏寿字红灯笼,厅上贴了大大的烫金寿字。
天一先生亲笔写的寿联也贴起来了。另外还有一副大大的百寿图,是由所有童生在绛红锦缎上书写的“寿”字组成。
看着这样的寿礼,汪郎中脸上的笑容如春天里的艳阳,明媚和煦,如夏夜里的星空,璀璨清朗、炯炯有神。
药庐人来人往,都是拜寿送礼的,村长安排了六个媳妇子过来烧水泡茶,连零嘴小吃、果盘都是安排好的,根本不需要汪老太太操心。
傍晚时,太阳还没落山,天气却没那么热了,寿宴百席全部在大杂院那边摆下。
村长大伯和方小福商量过,今天傍晚没去五子丘干活,村里的男人们全部在家。村长大伯的意思,是借这次汪耆老的寿宴,办一次全村同庆的盛会。
毕竟方山村做手袋至今,各家也都赚钱了,村里公帐也有不少积蓄了,如今又价钱提了、数量增了,能做活儿的时间长了。
未来还有大把银子要赚,读书郎们也在每天发奋读书,准备一博功名。当大人的他们自然都是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就想聚一聚,一起欢喜欢喜。
这个决定早就得到村里很多老人的同意,都想乐呵乐呵庆祝一下。
就像秋收后摆五谷酒欢庆丰收、全村聚餐一般。方小福知道后自是很感兴趣,说需要她做什么请尽管开口。
“不用、不用,如今咱们村有钱,办个席很容易的。”村长大伯自然不会要她做什么了,一直以来她为村里、为大家做的已经够多了。
方小福本来还想弄几个余兴节目的,可惜她知道的时候太晚,想找人表演节目已经来不及练习,而她也不能展示太多才艺了吧,会吓到别人的。
最后只好和大家一样,期待入夜的热闹宴席。
今儿摆出来的桌凳全部都是方小福提供的,圆桌、可折叠桌架、小方凳。虽然整体都没有八仙桌和长凳墩实,但使用起来却非常方便。
摆放方便、入席方便,一桌可以轻松坐十人,不怕谁挤着谁。尤其是能多上几道菜而不必一批一批地撤换了。
帮忙摆桌的全部都是住在大杂院里的书生们,几十人一个吆喝就忽啦啦散开摆桌了,到也自成亮丽风景
他们在村塾院子里摆了八桌、村塾外面那片作了操场的空地摆了五十桌、大杂院前面的空地摆了十二桌。
在大杂院里,前院摆了十桌、两间偏厅各摆了六桌。又在书轩摆下了八桌。然后分配任务,哪些人负责哪几桌。
在农村里一次开百席可真是大场面了,这绝对不是现代大酒店里能感受到的喜气洋洋的气氛。方小福过来看见入眼全是桌子的时候,也不禁咋舌。
上回王小荷百日宴摆的是流水席,从中午到夜里就没断过,想来席面也是百多席了,但毕竟不是一次摆上来的,看着就没眼前这般壮观了。
何况这是圆桌,百席可坐千人,是真正的千人宴。
大杂院厨房里还要负责内院里五百多闺女的晚饭,因此村长大伯手一挥,在村塾侧面围墙外还没撤掉的那个木棚继续用上了。
现有的锅灶少了,再搭几口锅,反正这次棚里不坐人吃饭,场地还是很大的。
在大杂院里帮工的四十个妇人直接调过来这边干活。都是做惯的熟手动作也利索得很。
“咱们村越来越有大村气派了。”方小福拉着方子湛四处看了看,不由感慨,“那些大户人家怕还比不上咱们呢。”
“为啥大户人家比不上?我见过的场面也有比这更大的,做事也没出差子呀。”赵君睿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走在方小福另一边。
“你见过的场面,有多少大小管事在管事儿呢?那些下人们有没有训练有素呢?”方小福扭头看了赵君睿一眼,想着昨天没来找他玩儿,便没有欺负他。
“这个……”赵君睿果然被问住了。
以他的常识,自然是知道管事的意义的。他想,谁府里没几个管事呢?他们家就有几十个呢,不算外面别苑、庄子、铺子里的。
☆、604.第604章 傻傻的样子
“你再看看,咱们村就村长一个总管事的,厨房里一个管事伯娘,应该采购的还有一个,摆桌儿的都不算有,是临时使唤的人呢。”
“……嘿嘿,说得也是。”赵君睿欲辩无词了。
其实,农家人没这么讲究,只要主要地方安排人管事就成。可是大户人家等级太多、下人太多,讲究的细节太多,这一级级人管人,自然就多了。
入夜开席,一百坛直接从酒坊里买来的杏花陈酿,每桌一坛,都是十斤装的大坛子,看着都吓人。
小孩子们和妇人们统一坐桌,安排的是新酿的米酒,同样能吃着香甜,吃得笑呵呵。
方小福本来和方子湛坐一桌,结果被村长大伯安排到姐妹们一起去了,理由居然是,这桌喝白酒的,你又不喝白酒。
方小福顿时窘了,白了村长大伯一眼,村长大伯却笑着解释,这是汪耆老的意思。方小福才明白,汪先生这是要履约为方子湛兄弟练酒量了。
可是就这一顿能练出什么酒量来?她有些担忧地看向方子湛。
“小七儿别担心,哥哥替你照顾他。”文浩天走过来坐了方小福本来坐着的位置。
“三嫂,把彩云带过去吧。”陆云轩也把孕妇娘子送过来,“我陪舅哥他们好好喝几杯。”
方小福无语撇嘴,只得带上方彩云去大杂院里找席位。
大杂院里二十二桌,坐的都是村里妇人们,偏厅坐长辈,院子里坐晚辈。姐妹们和苏锦都在这边,她们和苏锦、梦蕾几个大些的姐妹坐了一桌。
大杂院里的席是由这里厨房负责,外面的则由木棚那边负责,大家虽然入席了,却只是吃着瓜子零嘴儿,开席还早着。
赵君睿还是跟在文浩天身边,虽然不喝酒,却是个见习的。有文浩天看着,他的那帮护卫、小厮、先生们就在旁边桌围坐了。
小少年们还在四处玩耍着没有入席,各种屋檐下的灯笼都张挂起来,只等天黑时点上。赶来入席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见面都在谈笑,很是热闹。
大杂院的灯笼先点起来,就有人吆喝撤零嘴儿,开始上菜了。方小福这才发现,娘和大伯娘、两个堂婶娘居然在厨房里帮忙,难怪出来半天了也没看见她们。
席中的妇人们便嘻嘻哈哈地自己收拾了桌子,不一会儿,就有人上菜,上米酒。
这种米酒就是方小福做过酒酿丸子的那种,孕妇吃点儿没事,还是不能多吃。方彩云只要了半杯。
吃饭的时候,姐妹们都只是说了些闲话儿,到是没有提手袋的事或是银钱的事。毕竟这里还有很多村里妇人,她们还是很注意。
方小福惦记着方子湛喝酒的情况,说话的时候并不多,基本都是有人问她才开口,其余时间都是默默吃饭。
反正彩云自有一桌子姐妹照顾,也不用她操心。一刻钟后,她的饭就吃完了,借口去找茶喝,偷空便出了院子。
方子湛他们就坐在大杂院外面,那里摆了十二桌,都是后生们和小少年们坐席,村里大人们多坐在操场和书轩那边。
今天的寿星公汪郎中和村长、耆老、老人们都在村塾院子里坐席,不时有整桌的人进去敬酒,等里面的出来,外面的又有整桌人进去。
方小福突然走到方子湛身边,就见他脸颊红红的,眸子却清亮得很,刚喝完一杯。
“这都喝几杯了啊?刚开席应该先吃菜吃饭啊,光喝酒胃怎么受得了?”方小福见了便忍不住抱怨。
“娘子,你来了。”方子湛听见声音回头,咧嘴一笑,解释道,“我刚吃过一碗饭了,没有一开始就喝酒。”
“那你吃饱没有呢?要不要再来一碗饭,我帮你盛。”方小福见他傻傻的样子不由好笑。
“好,听娘子的。”方子湛便端起碗递向方小福。方小福见他手有些晃,但还算稳,没有将碗摔了,更加好奇了,“你喝几杯酒了?”
“几杯啊?”方子湛歪头想了想,摇了摇头,“不知道,好像就一杯吧。”
“一杯?”方小福挑眉,显然不信这个答案。
“小七儿,你这是吃完饭了?不如给我们每人盛一碗饭吧。”文浩天忽然笑着开口。
“嗯,好。”方小福也没拒绝,她先接过方子湛的碗,去盛了一碗回来,叮嘱他要乖乖吃饭之后,就说她去找个大碗将饭盛过来。
这一桌十个人,她一碗一碗去盛,不是要跑十回了?她跑去厨房找了个大海碗和一把饭勺,将饭盛了个堆尖,这才送到桌上。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