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一时顺手,就……,还请朔亲王饶了奴才一条狗命,奴才下次再也不敢了!”,苏全德苦苦哀求,姿态做足。
齐弘朔接过信纸一看,只剩下角落里的碎片,字迹也完全看不清了,整个一片乌黑。
可眼下他又怪罪不得,打狗还要看主人呢,何况是皇上的狗,现在,一切还不到时候,还不能和齐弘烨闹僵。
当即,齐弘朔只看了一眼,便是装作不在意地样子,摆了摆手道。
“哎,臣弟也不过一时好奇罢了,这前线的事儿,臣弟也没有经历过,还不是很懂,臣弟也只是急于向皇兄效力罢了,苏公公快请起吧!”,齐弘朔几乎是咬着牙,说完这些话的。
说完,见齐弘烨没说话,自己留在这里,好像也有些尴尬,当即便是告了辞。
齐弘烨忙让苏全德相送。
送走了齐弘朔,齐弘烨笑着对苏全德道。
“今晚表现不错,回头自己去领赏吧!”
“多谢皇上,为皇上分忧,是奴才分内之事!”,苏全德很是高兴。
……
而这厢,与此同时,丹阳公主服侍在太后身边,也是有说有笑的。
“太后娘娘,您真是菩萨心肠,王爷和您可真像!”
“哦?怎么像了?”,太后笑着转过头问道。
“您是不知道,王爷最近,总是忧心咱们大齐的安危,愁的整夜整夜睡不安稳,儿臣看着甚是心疼!”,丹阳公主提到朔亲王的时候,一脸的娇羞。
而自从丹阳公主嫁过来之后,原本的朔亲王妃就落没了,陪在太后身边的,也另有其人了。
太后不但没有责怪朔亲王厚此薄彼,反而还觉得,就该这么做,丹阳公主千里远嫁,自然不好让人家受委屈。
而至于原来的王妃,则是被母子二人丢在一边,看也不看一眼。
不得不说,还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这怎么行呢,前线如何,到底有将士们,哪里用得着他一个王爷操这份儿闲心!”,太后一听说自己儿子吃不好睡不好,当即就心慌了起来。
丹阳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当即就抹起了眼泪。
忙从太后的身边,走到太后的面前,‘扑通’一声跪下来。
“母后,您是不知道,我们王爷受了多大的委屈,若是不操心,还不知道背后被人怎么编排呢!”,丹阳公主说完,满脸泪痕。
“母后,您是不知道,如今,前线战事吃紧,咱们大齐连连退败,朝中便有人说,这是我们王爷要造反,勾结了外敌来吞并咱们大齐,母后,王爷是您的亲生儿子,您最是了解,我们王爷如何会做出这样的事儿,一定是有人在背后造谣生事!”,丹阳公主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起来。
太后听得依然是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
丹阳公主见太后已经相信,心里一喜,又继续抹着眼泪说道。
“我们王爷平日里兢兢业业,不曾得罪任何人,最后竟落得这样的名声,这还是太后您还在呢,若是将来……,太后,到时候,我们王爷岂不是连半分立足之地都没有了!”,丹阳公主说完,当即就哭了起来,再也说不出话来。
太后气得脸色乌青,胸口一阵起伏。
“竟有这等事,你怎么不早说,哀家还没死呢,就这么容不下我们母子了?”,太后浑身颤抖。
“母后,您消消气,消消气!”,丹阳公主见太后气得不轻,忙从地上爬了起来,去给太后顺气。
“母后,您可千万不能有事,我们王爷指望着太后您呢!”,丹阳公主说道。
“罢了,罢了,到底不是亲生的,还要指望他怎样,如今,竟是连哀家这个老婆子,都不放在眼里了,通敌叛国,这是什么样的罪名,他们竟然敢往朔儿头上扣,要是没有那人的指示,他们怎么敢!!”,太后一脸的愤怒。
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哀家不过是闭门念了一段日子的佛经,他们就以为哀家不管事儿了?老糊涂了?就以为哀家好欺负了?朔儿好欺负了?哼,想都别想!!”,太后一脸的坚决。
虽然身子瘫痪了,可精神头,还是足足的,丝毫没有影响。
“求母后相助!”,丹阳公主忽然跪了下来,低下头,掩去眼角的一抹得意之色。
太后,上钩了!!
☆、543.第543章 扭转 2
前线那边,因为得了齐弘烨的密信,再加上有董文渊在,连打带杀的,一时间,竟然把那些叛党们都收拾得服服帖帖。
当然,最关键的证人,都还留着呢,董文渊知道,将来回了京城,都是要功过清算的。
北藩因为得了大齐太多的消息,所以,战势上,依然和大齐不相上下,董文渊代替了谭副将和赵副将二人的职位,在余大将军的帐子里,做了侍卫营的营长。
虽然齐弘烨没有这样下命令,可如今,余大将军,也只相信董文渊了。
自这一日起,余将军就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作战经验,以及自己收藏多年的兵书,全部都教给了眼前这个少年。
董文渊自知,自己虽然有些功夫,可要说这其他方面,带兵打仗,那他欠缺得实在太多了,如今大齐赫赫有名的大将军肯亲自教他,那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机会。
因此,董文渊的战场生活很是充实,除了杀敌陷阵,就是每日里抱着一大摞兵书,没命似的啃着。
也就是在这一场恶战中,董文渊从一个只会舞刀弄枪的少年郎,蜕变成了一位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少年将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平日里,在和董文渊接触过程中,余将军也惊奇地发现了董文渊领兵打仗的旷世奇才般的天赋。
“将军,这条路极为平坦,是通往柳州的必经之路,北藩野心极大,一定不会放弃易守难攻的柳州,到时候,咱们可以带一批人马,分成两成和八成两部分,用两成的兵力在这一条官道上设下埋伏的假象,另外八成的兵力,则全部放在另一条僻静的道路上”,董文渊指着地图上极为不显眼的小路,两眼寒光。
余将军毕竟是上了年纪,顺着董文渊指着的方向望过去。
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发现那边有一条极为狭长偏僻的道路。
“这样的路,放八成兵力?会不会太浪费了,北藩必定从官道直接杀过去,一来,他们已经杀红了眼,而来,他们骑马居多,所以,不可能会选择这一条僻静的小路!”,余将军胸有成竹地说道。
董文渊则是不以为然。
“是,北藩是会选择官道,可咱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他们往小路上引!”,董文渊冷笑着说道。
众所周知,那条官道,是通往柳州的唯一的路,要是这个时候,自己放出风声,官道上有大量埋伏。
因为,易守难攻的柳州,是大齐最后的屏障了,要是攻下柳州,离大齐的京城,也就不远了,所以,大齐在这条路上,设下重兵埋伏,也是情理之中的。
那么,一条路上,重兵埋伏,北藩一定不傻,绝对不会往枪口上撞,可眼看大齐就要收入囊中,到了嘴边的肥肉,岂能再送回去。
这个时候,北藩一定会寻找其他的路,到时候,这条小路,就能派上用场了。
那八成的兵力,再加上极为险恶有力的地势,也够北藩那帮骑兵们喝一壶了,那种山林间的小路,骑兵几乎是寸步难行的。
人就不一样了,人可以在山林出,肆意流窜而不被发现,而且,还有山体作为掩护,要是利用得好,把北藩敌军一举歼灭,也不是什么难事。
董文渊把想法和计划和余将军一说,余将军已经有些浑浊的老眼里,闪烁着奇异一般的光芒。
“好小子,好小子!!!”,余将军连连说道。
……
靖泽九年六月,大齐被吞并的十五座城池收回来两座,董文渊亲自领兵,在山路设下埋伏,一举歼灭敌军三万人。
靖泽九年八月,大齐被吞并的十五座城池,收回来十四座,前线一直从柳州北一带,直接以摧枯拉朽之势,推到了大齐和北藩的边界处,董文渊亲自领着五万兵马,将北藩骑兵逼进了苦寒沙漠之地。
靖泽帝闻之大喜,直接将年仅十三岁的董文渊,封为了少年将军。
靖泽九年十一月,少年将军董文渊,亲自率领整个大齐二十五万兵马,将北藩最后一批骑兵斩杀。
到了年关,大齐三十万大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整个北藩横扫了一遍,自此,世上再无北藩这一国度。
靖泽十年二月,将军董文渊班师回朝,和余大将军二人,肩并肩,齐头并进,骑着马行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两旁的百姓夹道欢迎,这一天,所有的大齐子民,彻底兴奋了。
靖泽帝齐弘烨亲自在宣武门,率领文武百官,迎接大齐的功臣名将。
得知了大齐得胜的消息,得知了将军们班师回朝的消息,整个后宫都沸腾了,原本刚美美地过完年的后宫众人,都再一次兴奋了起来。
“你们听说了没,咱们大齐,收服了北藩,以后,全部都是咱们大齐的了,看他们还敢嚣张作乱”
“是啊是啊,以往,每年北藩有难的时候,都会举兵进攻咱们大齐,弄得咱们大齐人心惶惶的,这一回,可算是遭了报应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