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二丫点头:“安排几个人带几辆马车过去,见到生活没有着落的孩子和寡居的妇人,愿意跟着来的就都带回来!”
  “是!”大管事只能应着,事实上这些孩子也都是皇上那边过去办事的人给带回来的。以后这些孩子即使养大了、能做事了,那也是要为皇上效力的。您这不是白白的帮别人忙忙么?随即想到自己也是皇上的人。就更加闭紧嘴巴不言语了。
  他的这一番心里翻腾,二丫和小虎自然是不知道的。和孩子们开开心心的过完初三,就要开始给京城的几家亲朋拜年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包家就忙起了嫁女儿的事情。因为新郎新娘两处离得太远,这女家嫁女儿的日子和男家娶媳妇的日子并不在同一天。正月十八是包家嫁女儿的日子,陈茂东和齐正科,两个人弄了两个接亲车队。一个车队是四辆马车。一路上算着日子赶在十七这天到达这边县城。当天住在县城的客栈里,第二天一早带着茶礼、喜娘、接新姑娘去女家接新娘。
  包家大媳妇今天既是兴奋着也是苦涩着,因为同时嫁两个姑娘,就不能把喜宴弄得太差,要是弄得大家都说好,就得要花好多银子。女儿自己挣的那点银子都用在了置办嫁妆上了,原本家里还存了点的银子全部都用来买被里被面,还差了一些银子是从娘家借的。不管是从哪借的。总归是要还的啊!今天面子上是过去了,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二儿子又已经大了。该到说亲的时候,连个聘礼都拿不出,又该怎么办呢!?
  这边心情复杂的接受着来客们的贺喜,那边又得死盯着厨房,可不能让厨师藏了肉,今天买的肉勉勉强强够今天的量,要是被厨师藏了半块、三五斤的不够席上用,可就丢脸丢到女婿家去了。
  包家大媳妇还在提心吊胆的担心着今天席面上的菜,那边就听着喊:“放炮仗的是哪个?快把炮仗架起来,新郎来了。准备放炮仗!”
  还没等她跑出厨房的小门,就听到另一个声音说道:“今天的炮仗是她三叔管着的,已经扛着竹竿子在村口等着了。”
  所有的人包括厨师都跑到院门外,等着看来接新的新郎,包家大媳妇也跟着出来站在女家亲人这一边接着新女婿。一阵炮仗响过之后,陈茂东牵着背上驮满了东西的马走在前面,喜娘和接新的姑娘拿着红纸伞、拎着一个红包裹包着的大米紧跟此后。等他们这一队过来之后,紧跟着又一阵炮仗响起,后面便是齐正科跟陈茂东一样的情况走近。两个新女婿和接新的人,以及在外迎接的女方家人和客人,都被紧闭的大门关在了外面。里面还有个孩子的声音在大喊:“红包拿来!红包拿来!”
  先是陈茂东这一队的喜娘从陈茂东的手里接了一个红包,从门槛下的大豁口递进去。里面传来一阵哄抢的声音,接着便是好多孩子失望的哀叹。然后又有孩子喊道:“还有一个红包拿来!”
  齐正科这边的喜娘也接过齐正科的红包放了进去,在没有抢到红包的孩子们一阵失望的哀叹声中,院门终于打开了。进了院子,他们也不急着进正门,先是把马背上的东西拿下来。这是按照合浦镇的礼节,接新当天要带到女家的茶礼。是给当天在女家道贺的客人甜嘴的,好让她们为男家多说好话,帮忙劝说女家早一点打发新娘子出门。不过,后来这茶礼的意义就变了,变成了男家抬高女家的一种道具。
  包家这边没有这习俗,因此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全都傻乎乎的看着。倒是包正荣机灵,赶紧拿了两个箩筐,一人一个放在两个新女婿的旁边。其他人就干看着这两新女婿一样样的往外拿糕点盒子、糖果包子,一个框子没够用,立马有人又拿了一个递上。
  两人把茶礼全部拿了出来之后,齐正科笑着跟岳母说道:“伯母!这是我们那边要带茶礼的习俗,您给收起来吧!”
  “哎!哎!”包家大媳妇用手抹抹眼角,连声应着。那边包正荣已经带着弟弟把两个箩筐往房里抬了,两个新女婿跟在后面等着进堂屋。
  包正荣笑着说道:“你们跟着我没用,该给的红包不能少。你还是先把红包拿出来吧,要不然他们也不会给我开门的。”
  里面跟着也叫起来:“红包拿来!红包拿来!”
  这回没让喜娘帮着递,两新女婿自己就一左一右的一人递了一个红包进去。里面有没抢到的孩子急的哇哇大哭,那边抢到的孩子也不管孩子的哭声,就把堂屋的门也打开了。那正在哭的孩子怕是因为被生人看到自己哭了,感觉羞羞了,越加哭的厉害。陈茂东和齐正科一人递上一个红包塞到他抬高着胳膊挡着脸的手里,其他孩子嗷嗷叫着要抢。
  其实陈茂东和齐正科带了好些二十文一个的红包,没想到他们拦门的也太好打发了,一个红包就了事,这就剩下了好些红包在小挎包里呢。总是带着身上他们还嫌重的慌,便对着抢红包的孩子们说道:“你们都站好,我们给你们一人发一个。”
  院子里原本没有能够进来拦门的孩子也都嗷嗷叫着跑了进来,站在领红包的队伍里。两人预备的红包是真多,每个孩子都拿到了一个,小挎包里居然还有好几个。不过这几个留着吧,说不得一会儿还有需要的时候。
  两个新娘房的门又被里面的表姐表妹们给拦住了,这会儿他们有点庆幸手里还有几个红包。
  在这儿,新郎进了新娘的房间,跟电视里或者通常的新郎进了新娘房就要把新娘子抱走的习俗不同。这里进新娘房的主角不是新郎,而是男方来的喜娘,她是要把男方预备的“得脚米”交给女方。
  说到这个“得脚米”还要细细的说一遍这个习俗,要不然很多不知道这习俗的人都会莫名其妙。
  在合浦镇那个地方普片认同这个习俗。就是在接新的当天,男家会准备一斗米带到女家来。女家会在新娘子的新房里,摆上一个很大的簸箕,簸箕的中央放着一个斗子,斗里装满男家预备的这一斗米。新娘子就坐在这个装满米的斗里等着哥哥背她出门,在她双脚离地之前要用双脚勾出斗里的大米。这勾出来的大米,就是洒在大簸箕里的大米,还要被男家用红布包上带回去。按照男家的说法是勾出来越多包回去的就越多,将来就越旺婆家。按照女家的意思勾的越少带走的就越少,给娘家留下的越多就越有利于娘家。
  这个说起来只是一个新媳妇进门讨吉利的口彩,但是却往往决定了新媳妇进门是否讨喜的命运。通常的婆婆一看到红布包回来的米很多,就会喜欢这个媳妇,说这媳妇是个望着婆家好的。要是看到红布包着米很少,完蛋!这个媳妇以后做的再好,在婆婆心中都会有一个疙瘩——这是个只望着娘家好的外姓人。
  男方喜娘把带来的大米交给新娘家专门打理新娘子的婆子之后,就出去坐到专门为男家客人预备的酒席上,喝茶吃糕点,耐心等候女家放席。(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九十八章 女婿如儿]

  陈茂东和齐正科并没有坐在位子上等着吃饭,而是去了厨房,把丈母娘叫到一边。两个人从挎包里一人拿出一个红包,里面装着的是五十两的银票。
  陈茂东说道:“这个本来应该在当初送聘礼的时候,一起给上。但是我们考虑着要是那时候给,只怕您和岳父大人都会用在置办嫁妆上,自家只怕一文钱也不会留。所以我们俩商量着留到今天给您!这钱您放心用,要是以后家里有困难就给我们带个信,大事不敢说,小事还是可以伸手帮一帮的。”
  齐正科见丈母娘看着有些尴尬的样子,也跟着说道:“伯母!家里的日子过的不好,我们都知道,不用在我们面前感到难为情。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们也算是您的孩子了,帮帮家里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新女婿把丈母娘叫到一边的时候,他们的老丈人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也赶紧的跟上来。听到两个女婿说的话,一个大男人感动的眼圈都红了。他原以为女儿嫁得这么远,等于是失去两个女儿了,没想到反而多得了两个女婿。
  两口子揉着通红的眼睛,进了里屋,又把包正荣给叫了进去。包正荣打开红包,一看里面是各五张十两银子的银票。“吆!两个妹婿还真大方呢!一家给了五十两的银票,大伯娘这以后的日子不紧张了吧?”
  他大伯娘惊得嘴巴张的老大,她满打满算的以为女婿能给个十两已经大过天了。没想到给了五十两,两个就是一百两了。这对她来说是绝对的巨款!
  包正荣大伯没有媳妇那么不经事,他呵呵笑着看着大侄子手中的银票。
  “这下你大伯娘不用老是念叨着借她娘家的那点钱了!”说着他又转头对还在发愣的媳妇说道:“等还了你娘家的钱之后。再买几亩田。”
  包正荣把银票又装进红包里,递给大伯娘笑着说道:“大伯娘!别发愣了,赶紧收起来,还要出去招待客人呢!”
  “哎!我这就锁起来。”大伯娘紧紧张张的找锁来锁箱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