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虽然还没有到年底结算收入的时候,但是人人都知道今年不会少,曲家有些会算账的预估着今年家家都不会少于五十两银子。
  今年在这儿开荒的零时工。虽然已经停工了,但是谁都没有着急回去,大多都在忙着刚刚修建成功的房屋。收拾好这房子。需要回老家的再回去一趟,以后就可以长长久久的在这儿安家落户了。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既兴奋又有将要远离家乡的伤感而矛盾着。
  蔡家爹和唐老爹是这些人当中忙来忙去最活跃的人。
  “唐大哥!你家一下子要了这么多的房子,要是你家那三个儿子都不愿意过来,可不得浪费了?”
  唐老爹一边用大铁锹将院子里坑坑洼洼的地方填平。一边欢喜的笑着回答帮着一起收拾他家院子的蔡家爹:“我家那几个儿子虽然不是什么好性子。但是我的决定他们还是都会听的。我既然决定了要搬家到这儿,他们就得跟着来。要不是官府限制了每家正屋最多只能要九间房,老哥我还想再要个三间呢!这房子多便宜啊!要是自己盖这样的砖瓦房,平均一间屋至少也得要十来两银子,我们现在只要给三两银子就能拿下了。而且还不要立马就给,这么好的事怎么能错过?!”
  “唐大哥说的也是,我家老大当初也想多要几间房。只是我想着吧!家里没有那么多人口,空着也是浪费。再说了。官府还给我们后院留了十多丈的房基地,就是防止我们以后家里添人进口要再建房子用的。要是以后家里人口多了。需要再建房子的时候,我就把后面圈起来。跟这前面一样建成主屋跟厢房的样式,至少能增加十几间房。要住多少人不行啊?大哥您说,我想的可对?”
  “你家跟我家不一样,人口就那么点,你家老大要的那些房子确实是够用了。要那么多房子空着,的确不划算。对了!老哥一直忘了问你,这次回去搬家走,你可打算在庄子里请客?”
  蔡家爹摇摇头:“不请了!庄子里人那么多,请一顿少说也得花上四、五两的银子,还不如用来还明年的房子钱。大哥您这是想请啊?!”
  “我也没打算请,我毕竟是外来户,请不请都一样,只想着带一些糖果回去,一家散一点就算了。我跟我儿子今年干的还不错,连工钱带卖土豆的钱在一起,挣了有将近二十两。留下十五两还房钱,带五两银子回去,明年搬家的费用也在这五两银子里面。要是请客的话,那可不够花。”
  “吆!大哥这么一算,我才发现我们一家两个人挣得都没有小包一个人挣得一半多呢。”
  说起包正荣,唐老爹是称赞不已。“正荣这孩子,就是能干。听说他的房子钱都已经给清了,还请了木匠来家打家具,两个妹妹还顺带找了好亲事,还把他四叔四婶都安排到知府大人的哥哥家做长工,一年给八两银子管吃管喝管穿管住,还可以把家里的孩子接过来一起养着。这人要是能干啊,连带家人都跟着落好处。前儿看到他四婶跟着他俩个妹妹在捡蚕茧,老早就听他们在叨咕说,今年这山上的蚕茧是要大丰收了。你说这孩子头脑怎么就那么灵活呢?我家孩子当初就傻傻的,不知道跟着栽种这榨树,要不然今年我们不也能多个十几两银子的收入了!哎!现在想栽榨树都栽不了,榨树苗可不好弄呢!”
  蔡老爹的性子比较踏实,不会因为别人过的比自己好就着急忙慌。他呵呵笑道:“唐大哥,慢慢来!我看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这方圆几百里都是荒地,我们这一年才开荒多少啊!您要想栽榨树还不有的是机会?”
  “哎!老弟说的对!我也打算好了,等搬家过来,儿子们都来齐全了,就好好分派分派。儿媳和孙女们就让她们放养牲口,儿子们就在官府开荒挣工钱。我这老头子和老婆子就去找榨树苗,五年内栽上十亩榨树林..。”
  蔡家爹听着唐老爹这个未来计划,感觉不错,心里暗暗想着自己家是不是也要这么计划计划!
  水泥大道两旁的房子建成了一个直线长条,房子前面不到一丈远的地方是水泥、毛石建成的人工水渠,既是用于地土的灌溉,也是居民的生活用水。
  这个水渠修的非常合乎居民使用,每隔四至五家的中间就会有一个可以下到水里的阶梯,并且配套的还有长长的石板,人们可以蹲在石板上弯腰洗菜、洗衣服。石板的周围又埋了树桩做了护栏,用来防止孩子或者大人不小心从石板上滑到水里。
  在长长的房屋前,还有两口新挖的水井,专门供应居民吃水用的。这水井虽然很深,不过因为架了摇水的辘轳,一般的妇人都是可以自己打水的。
  一些春上就已经带着家人过来的,都已经搬了东西进屋。有的把需要洗洗涮涮的东西拿到水渠里清洗,有的就在水井里打水挑回家,洗洗擦擦大件的东西。
  水井旁有些认识的老乡一边等候打水一边闲聊着:“李大嫂!听你家大哥说你们今年还要再回去一趟?”
  “是呢!去年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留的下来,所以有些东西都没敢带。今年回去都给收拾收拾,等过了年就雇个马车全部拉过来。张妹子,你这意思是你们今年不回去了?可我听说你家还有两孩子都在老家的吧!”
  张氏回道:“我娘家嫂子走的不好,就不回去了。不过我家男人说他还得回去跟他大伯和几个叔叔告个别,还想请他们过来认认门。在家的两个孩子跟着他们爹一起过来,用不着我回去接。”
  旁边有其他地方的妇人,因为大家在一起也有小一年的时间,彼此也算认识。听到李氏和张氏之间的谈话,也加入了进来。其中一个姓王的跟张氏比较熟悉,她接着张氏的话说道:“我也是跟嫂子关系不好,不过我爹娘都还在堂。今年想跟我家男人回去给我爹娘留点银钱花用,我那嫂子抠门的很,要是我爹娘有个灾病什么的,她肯定不舍得花钱给我爹娘瞧瞧。哎!说起来我们一家子到这儿,我倒是满心欢喜,就是一想到把爹娘留在家里照顾不到,这心里就难过的受不了。”
  李氏岁数大,看事情比较透彻,就开口安慰这心里明显不好受的王氏,“你可不能这么想!你想想谁都是在老家过不下去了才会举家搬迁到这儿来。在这儿你还能有机会给两老一点防身的银钱,要是在家,你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下去了,即便住的跟两老近一些又能怎么样?他们生病了需要钱医治,你拿不出来,他们想吃一口好的,你没钱买。他们需要照顾的话,你也不可能家都不要就待在娘家照顾爹娘。你说是不是这个理?你嫂子要是真不孝,你可以跟你男人商量商量,带着两老一起过来。两老过来说不得还能帮帮你们放放牲口、看看家、带带孩子,指点指点你们年轻人一些不懂的事情。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跟你男人说明白了,他或许还会主动要接你爹娘过来呢!”
  张氏也在一旁点着头,说道:“李大姐可真是过来人,说的就是不错。当年我爹娘活着的时候,我连一斤红糖都买不起,每次回去都是空着手。我嫂子也是因为这个一直瞧不起我,她说我就是会在嘴上说虚的,实在的东西一样都没有。我自己也是感觉冤屈,家里穷的孩子都吃不饱饭了,哪还有钱买东西啊。两厢埋怨,久而久之这结子就越来越深。后来我爹娘去世,我就不再回娘家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五章 包家妯娌]

  包家、蔡家和唐家以及跟随的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年三十一大早赶到家。
  家家门口都挂上了鲜红明亮的红灯笼,还有贴在门上,金光闪闪的红纸金字带花对联。这些都是由合浦镇学堂的孩子们制作的,已经流遍大江南北。有很多作坊,想要模仿这样的对联,但是总是跟不上合浦镇一年胜过一年新花样的潮流。高成本却卖不上高价格,渐渐的就退出这样的高档市场,改走低端简单的路线。因此每年的花样对联,都是合浦镇的孩子们独占鳌头,每每到九月之后,这对联就开始进入紧张的创作和制作当中。
  日子稍稍好过一点,家家就开始在明面上装扮起来。一年只有一次的对联红灯笼,只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都不会去买不好的糊弄。因此现在的村庄,每到年三十的时候,一眼望过去,全是明亮亮的艳红和金灿灿的金光,喜庆的感觉更甚于以往。
  包家老太太正带着儿媳孙媳忙着年饭,包老爷子急慌慌的跑进来,“老婆子!老婆子!快快,赶紧烧水下挂面。大孙子带着他叔婶和弟妹们已经到村口了。”
  厨房里一听到老爷子的叫声,这下子就变得更忙了,包正强的娘赶紧吩咐正强媳妇:“哎吆!终于回来了,这下我可放心了。能喜哪,厨房这儿不用你忙,你赶紧出去帮忙打几盆热水给他们擦擦脸。这一大早就到家,估计是连夜往家赶的。”
  能喜姓汪。是包正强的新媳妇儿,正月里成的亲,二月头上包正强就跟着正荣哥哥一起走了。现在两人还算不上有多熟。因此能喜听到婆婆的话,小脸刷的一下就成了火烧云,连耳朵都跟着通红通红的。她三婶看到了,哈哈哈的大笑。“哎吆!我的娘哎!能喜来家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这么害羞啊!”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