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下午是男客在外围欣赏田园美景,女客在芦苇荡里欣赏荷田和花岛。这会儿就会发现,女客的待遇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水上漂着的亭子里会传出悠扬舒缓的或是笛子独奏、或是古筝独奏、或是二者合奏、还有葫芦丝与古琴合奏、二胡和笛子合奏。有背景音乐的衬托,这景色就不单单是眼睛看到的视觉上的美景了,还有耳朵里听出来的奇妙幻境。
外围的男客们也远远的听到了若近若远、或有或无的或笛音或古筝音或葫芦丝音或古琴音或二胡音,入耳的感觉竟然更加的让人迷幻。他们已经忘记了要走路,一个个站在那侧耳倾听,一边小声的讨论着这是什么曲调那是什么曲调。
一天的时间过的很快,太阳西下,天色渐黑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挪到了楼顶,用超大的装了草木灰的大盆子,架起了篝火。男客们在一圈儿,女客和孩子们在一圈儿。先是放烟火,许多绚丽多彩的烟花虽然一闪即过,但是仍然留给了人们美丽的记忆。
这边孩子们还在哀嚎着,还要放烟花,那边的人倒已经喝起酒吃起烤串。学子们吃着烤串喝着清酒,渐渐的就有了胆气,将自己几天来想好了诗词,借着酒劲儿大声朗诵出来。有一就有二,一个个学子都争先恐后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都知道明天知州和知府、县令他们都要离开,这时候还不表现自己让自己在这些官员面前挣个好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机会就难了。
女客那边没有等各自的老爷们一起回房间,她们吃好喝好,就带着丫鬟和孩子回去歇息。第二天起床才知道,男客那边竟然闹到天亮都没有回屋睡觉。
秦夫人的意思是让秦知州睡一觉再走,可是秦知州着急回去。为了私事离开衙门一天两夜已经出格了,最主要的是他的大儿子也跟着来了,要不然由他在家掌着,他也能放心在这儿歇上半天。
秦知州一走,其他官员当然也要跟着告辞。近处的坐马车,远处的像孟县令、王知府都急着赶路就得骑马往回赶。因为他们一夜未睡,骑马实在危险,小虎知道不能留人,便安排护卫赶着自家的马车送他们到府衙。(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客人归途中]
归途中的秦夫人和她大儿媳感叹:“这儿要说有什么特别引人入胜的地方吧,我倒是没有看到,真要值得人大老远的跑过来观赏的话,我看就只有那用花装饰的小环岛了。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切看起来挺普通平常的。但是就是让人待在这儿不舍得走,甚至于感觉即便在这儿落户过日子也是不错的。”
秦大少奶奶笑着回答婆婆:“娘!因为这里让人心里踏实啊!比起那些美得好似不是人间得景色,这儿才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东西。既美好又能经久不衰。”
“你这倒是没说错!”秦夫人点点头,人的一生什么时候能离得了五谷杂粮,自己可不就是因为看了长满蔬菜瓜果的菜园子和秧田里长势喜人的秧苗而心情愉悦么!
秦知州虽然打算在马车上眯一会,但是这会儿他即使很累,也没有闭眼,倒是跟自己坐在同一辆马车的儿子交谈起来。“这一趟没有白来,景色、吃喝什么的都不是我所欲的。我主要是听说这芦苇荡是王状元一手主管的,就想看看他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做成的会是什么样的。不过我昨天看了之后,感觉这王状元大有前途!你可看出来了?”
秦大公子一愣,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过他回想一下芦苇荡的里里外外,都没有想出个什么特别之处来,就摇摇头,轻声的回道:“没有!”
秦知州摇头一笑,“这就是你们的差别!你看到的只是浅表的景色。而我看到的却是那隐藏在其中的白花花的银子。我们先说说外围的菜园子,你可看到那一根根支起来的架子?”
“看到了!”
“看到了!?那你可知道我们冬天买回来的比肉还贵的青菜瓜果就是从那儿出来的?”
“啊?!”秦大公子惊讶的叫出声来,他以为只是平常的菜园子。还真的没有想到周边城市里每到冬天、初春蔬菜紧缺的时候,总会有个别商铺出售又好又贵得离谱的青菜瓜果,虽然贵的让人咋舌,但是有点钱的人家都隔三差五的去买一些回来打打牙祭。对!就是跟穷人吃肉一样,吃一回就是打牙祭。真正的富人家、贵人家,也是每天买的很少供应主子们的需要就可以了。至于奴婢们那是连剩的都捞不着吃一口,这不是说有人抢剩菜而是主人根本就没有剩的。
秦知州哼哼两声。“这才哪到哪儿啊!你就叫出来了?我们再说那荷田里的荷花吧!那莲子你该知道有多贵吧?你说这么一大片的莲子收上来该有多少收入?!还有岛上的牡丹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是架不住它多啊!我们暂且以一盆五百文的价,你给算算那个岛上要值多少钱?”
秦知州看看目瞪口呆的大儿子。又加把火说道:“那还是少的!你可看了他家芦苇荡那边的花田?那大片大片的红色、蓝色、绿色的,多妖娆人啊!哼!估计你看了也会不以为然。
其实在我看来,那个花田才是这片芦苇荡最值钱的地方。你别看他们王家不让人进去花田里,可是人心就是这样。你越是捂着不让人看人家就越是心痒痒的想看。你等着吧!说不得这花田以后传出去的名比他们精心改造的芦苇荡更甚。
他们这是观景挣钱两不误!他没有只为观景而改造这芦苇荡。也没有只为挣钱改造。所以才说他是个既能照顾实际收入又有实干才能的大能人。看来皇上直接把他派往西部任知府,那是早就知道王状元在芦苇荡的所为,如此,我就可以肯定皇上这是要重用王状元。这趟过来总算是安了我的心,以后还是要踏踏实实的跟王家继续交往。”
秦大公子已经在父亲的官场中混了多少年,早就沾满了官场上那种趋吉避凶的天性,这会儿他父亲的一番话,不但没有引起他的反感。反而很赞同很敬佩的点头道:“还是父亲大人看的透彻!”
秦知州略带自得的眯着眼仰躺在厚实的靠背上养神,心里却在暗暗庆幸。当初王家赠了一匹宝马。他在大儿子给两匹母马都留了种之后就献给了皇上。当时皇上有意要将他平级调往江南富庶之地。他那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说是献良马给皇上,只是为了一份忠心,绝不是求得皇上给与好处,委婉的推辞了皇上的美意。要不是那时候没有贪心,现在哪有自己三品的事儿,还不得跟那些江南官员一样,一撸到底。不过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王家的原因是他想着以后的政绩,可能还有再升的机会,这才舍不得离开这里,到江南那个只能得财却没有上升机会的地方。没想到却让他躲过一劫!回想这么多年,王家倒是让他得了不少利。
他们后面的马车里是本地知府和家眷。本地知府纯粹是因为听说了秦知州带着家眷要来他才不得不带着家眷陪着,并不是给王状元的面子。状元郎没有留在翰林院反而被发配西部最贫瘠的地方任官,任谁都知道这状元郎不得皇上喜欢,谁又会凑近前去结交!?
跟在最后面的本地县令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无论是知州,还是这王状元,他都要给面子巴结着。王家的事情他虽然不是百分百知道,但是亲身感受的也不少。三年前他是和王家去京城考试的举子们一路同行到京城,当时王家在京城的两兄弟为那些举子准备好了大院子,听说他也是参加会试的举子便也带了他同住。在那期间他亲身感受到王家对于那些举子照顾的很周到却又不干涉他们的生活,前届留在翰林院的张状元也像自家兄弟似得,时常过来看望他们、指点他们。真跟自家亲兄弟没什么差别。然后就是派官的时候,虽然他们那两届的考生都得了便宜,赶得机会好。都不用等待,就能尽快得以委派相应的官职。但是他当时上任的时候,算得上是孤家寡人一个,而王家进士们个个都有三四个帮手跟随着上任,这些要说不是王家帮着早就预备好的,打死他都不会信。
他一方面感慨那些得到王家帮助的孤儿命好,另一方面也想尽可能的结交王家。没想到在自己任职的地方。王家会在此大力改造芦苇荡,而且改造的在他看来还很好。这一片地他也打算好好利用,最好能够尽快的将这儿发展成一个小城镇。让周边的人家一边种农田一边做点小生意,带动这一片的百姓都富起来。
县令夫人见自家老爷一夜没睡不见憔悴,反而想事情想得神采奕奕,两眼时而泛着亮光。她有心想跟老爷说说话。又怕打扰了老爷想事情。便轻声的试探:“老爷!?”
县令头不动,那眼睛转向夫人,带着疑问。县令夫人见老爷有点疑问的看着她,就微笑着又说道:“老爷一夜没睡,还是靠着眯一会吧!要不然会头疼。”
县令笑着摇摇头:“不会!”看看一旁扒着车窗看外面的小女儿,又问道:“这一趟跟孩子们玩的开心吗?”
县令夫人点着头,略带兴奋的回答:“玩的挺好!最主要是吃得好、住得好!我们的房子是县衙的,要是自己家的房子。我可是真的很想像那个房子一样把茅厕和洗漱的地方都放在隔壁,半夜起床方便不说。还干净的不得了,一点儿都没有茅厕的异味。”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