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二丫一边忙着一边回道:“我这也没做什么,大部分事情不都有你吩咐人做好了么。我也就是把孩子们的衣裳拿出来晒晒、过过风,等晚上他们洗澡之后穿着也舒服一些。至于你说的奴婢这事吧!说实话,我们都用不惯,总觉得有事自己顺手就能做了,实在没什么事要人家做,跟你们从小就使婢唤奴的不一样。”
安子媳妇自然知道婆家以前的日子,这日子过好了没有几年,要是突然使奴唤俾的,她们也的确是不会那么容易接受。当下笑笑点头:“二嫂!我知道,要不然我怎么会既不理解您却又佩服您呢!有好多人咋一有了钱,就不知东南西北了。身上穿金戴银,身后一流挂的奴婢跟着。而您这些年来,却仍然照着原来的日子过,一点儿也没有有钱就张扬的性子。”
“呵呵!”二丫只好敷衍的笑笑,这个世界并不是有钱就是老大的世界,她可不敢有钱就张狂,这点理智她目前还是有的。
妯娌俩这边一边做着事一边说着话,那边大伯娘也和二婶抱着婴孩走了过来。
“你们妯娌俩晒衣服呢!老三媳妇,中饭可有人做?”
“娘!放心吧!你们还没到的时候我就已经吩咐好了,要不然我也不能闲的在这儿跟二嫂聊天了。”
安子媳妇看看婆婆和大伯娘怀里抱着的婴孩,忍不住问道:“你们这年纪了,抱孩子也不怕累着腰啊?”
大伯娘抱着婴孩左右摇摇,一边说:“也就是觉得孩子黑豆豆的眼睛看着你,好心疼人的!我们就抱起来转一圈,一会就放回去让他们睡觉。哎!你可别说,我还没怎么老呢,这刚抱了一会儿,这腰就酸溜溜的难受。”
二婶显摆道:“大嫂!我可不觉得,我现在浑身都是劲。老二家和老三家的孙子我都捞不着带,带带这些小家伙们心里可得意呢。”
安子媳妇一听婆婆说这话,还以为婆婆对她没有在家侍奉双亲有意见了,立马那脸就失了色,原本的笑也僵在了脸上,她喏喏的想要说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说。二丫一看她那样儿,就知道这弟媳多心了。哎!大户女子就这点不好,什么事什么话都爱想的太多太远。她摇摇头,小声的对安子媳妇说道:“你啊!一看你这样儿就知道一定是听了二婶的话想多了。我们乡下人都是这样,说话随心所欲,从来没有什么顾忌。你要是全部都延伸延伸,向外扩展扩展,那你一辈子就什么也别做了,光想着她们话里面什么意思吧。二婶一直就是怕你想的多,路上都念叨了好几回,你要是真的那么爱多想,那以后一家人可就没办法在一起团聚、说说笑笑了。”
安子媳妇听了二嫂的话,立马反应过来。当初刚成亲的时候,安子就一再跟自己说过,他们家人说话向来随口喷,没有顾忌,让她不要东想西想。如果自己心里有什么疑惑,就直接问出来,千万不要自己暗地里揣测。她怎么时间一长就给忘了呢?她一想明白这些,脸色很快又变的正常,二婶正在跟自己大嫂说的开心,倒也没有注意儿媳妇这块。
安子媳妇很快调整了心态,神色自然的跟着二嫂说起自己跟别人相处时的一些事:“哎!我说我想要一个女儿,那些想儿子的夫人就说我笑话她们没儿子。这人说话聊天吧,还真是不能想太多,要不然无缘无故得去怨恨人家不说,还让自己也落得个鸡肠狗肚的坏名声,确实没意思。我们也是生活在那种环境里,说话听话都习惯了多思多想,跟你们一比较,才会知道自己活得有多累。我现在也变得懒了,为了不跟那些人斗心思,都不怎么出去参加她们的聚会。整天躲在家里,好在相公他也不需要我出去帮他做什么。”
二丫点头:“你这样做是对的,我们家不需要女人去外面做那公关的事情。男人在官场做的好不好,在于他有没有认真为官,实实在在做事,而不是靠女人的交际。如果想着靠女人,那样的官也做不长。”
安子媳妇见二嫂不但没有责怪自己不帮着夫君,反而赞赏自己做得对,不由得更加敬佩这个二嫂。怪不得太爷爷会坚持让一个妇人掌管王家的大权,地位等同于族长。就凭二嫂这与众不同的心胸和见识,就不是一般男子比得上的。
这几年听说王家家家都很富裕,但却不是依附小虎他们家而得,全是各自自食其力,养兔子、养黄狼、在外面开商铺、开小餐馆、卖烤鸭、卤味这些挣得。但是他们都很敬重二嫂,甚至连一个怨怪二嫂不提携他们的人都没有。她其实直到现在也没想通为什么?!(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枯杨县的改变]
到开饭的时候,二丫、大伯娘、二婶忙着先把孩子们照顾好,再准备吃饭。
安子媳妇虽然也跟着一起帮忙,但是她内心还是觉得这事根本不用她们亲力亲为,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安子跟她解释:“你别总觉得二嫂愚拙,其实你自己带着两个儿子也应当知道孩子稍有疏忽就会生病,这又是在路上,孩子不得有半点闪失。还有,二嫂从接手这些孩子起,就一直是她把关照顾着,孩子什么情况她心里有数,一旦孩子哪里不舒服她也能及时发现。如果放手给不熟悉的人,没能及时发现孩子不对劲的状况,那且不是酿成大祸?”
安子媳妇辩解道:“我不是说二嫂愚拙,就是从这件事上感觉她处理事情不懂得变通,为什么还能在短短时间里就挣了那么大一份家业!”
安子“嗤”的笑出来,“二嫂不懂得变通?那你可是大错特错了。二嫂做事是在稳妥当中求得最大的变通,那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些孩子,只是因为还没有到家,二嫂才不得不亲自照管。到了家里,家里全部是照顾孩子的熟手,二嫂将记录孩子日常生活情况的册子移交给她们,她就不会再插手孩子的任何事情。这只是暂时的!....”
安子说着话,突然又转过话头:“对了!明天一早二嫂就要出门去查看在州府近郊枯杨县置办的那块农田,只怕要到晚上才能回来。你帮着照看一下孩子,免得大伯娘和我娘忙不过来。”
安子媳妇听了这话,又噘着嘴想要说:你看!不买奴婢照顾孩子。这问题就出来了吧?想想又忍了下来,免得相公说她太较真,显得刻薄。
不过她倒是听着枯杨县很熟悉:“哎呀!枯杨县不是你以前任职的地方吗?我怎么不知道二嫂家在那有块农田?”
“那是二嫂说不能让人知道那地的东家跟我有亲属关系,免得被有心人做文章,所以谁也没说。这北边的几个火锅店、烧烤店、还有市场卖水产、反季节菜什么的,大多都是从这儿送过去的。这块田这几年也挣得不少呢!你陪嫁的那块田能挣那么多,也是多亏了二嫂派过来的主管。帮着一起种植一起出售。要是依靠你家那个什么庄头,只怕你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买胭脂、首饰用的。”
安子媳妇惊讶的小声叫起来:“呀!那个刘主管原来是二嫂家的人那?!他一直帮我那块田一起种一起收一起卖,我还以为人家是想要巴结你。所以一直都没有想过问一声。你今天要不说出来,我只怕一直蒙在鼓里。这么说来,我这又欠着二嫂好大的人情呢!”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人情的话!大哥大嫂帮着我们在杨泉开荒那么多地,要是跟外人一样按人情算。你可还不起!”
安子媳妇这可没话说。那些地足有两万多亩,除了里面包括的矿山由大哥和二哥家开采。虽然她家只得地里的出产,那他们一年也能净得一万多两的银钱,而且他们夫妻俩和来子夫妻俩都是什神不烦,坐在家里拿银子。
她娘家的几个姐妹羡慕的恨不能跟自己掉个个儿,每次回娘家聚到一起了,都要说几句酸话被娘亲呵斥了才消停。
在她所知道的范围里,是真没有听说过还有哪家弟兄像王家这样亲密无间的。一娘所生的亲兄弟都没有。更不用说这样隔着爹娘的堂弟兄了。
第二天很早二丫就骑上马,独自一人去了近郊的那块田。这块田是当初为了帮助安子搞政绩以及供应豫州府新开的火锅店而置办的。还特意把最会侍弄农田的刘大海给调了过来。由于这边更需要泥鳅、黄鳝这类水产,二丫便把这块田全部改成养殖水产和种稻子的套养田。只是这边的田地都是平原,没有大江小河这些,只有远远的一条大河由西向东而去。而他们的水利也就是挖了几口又浅又小的水塘,水塘连接着的是通向大河的深水沟,这水沟也是人工挖掘的。
他们本地人都是种植一年两熟的作物,一季冬小麦一季中稻,小麦作为旱粮,不怎么需要水,只靠着老天三不五时下一场雨就完全够用。等到需要种植中稻时,正好赶上雨水多的季节,所以这样的水利对于当地人来说是完全得用。只是对于要做套秧田的二丫来说,这样的水利几乎没有用处。她也是因为刘大海种了一年,怎么也没有办法弄成全年的水田,向她求救,她才跟着小虎骑马快跑的过来,给这儿田地进行了水利改造。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