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二婶还没来得及应付小孙女。二叔就着急地在一边接着小孙女的话应道:“哦!你爹不对,爷爷一会就教训你爹哈!”
  小丫头点着小脑袋,嘴里还不忘说话:“嗯!还有我娘也要教训!”
  邬桐冲着闺女挤眉瞪眼,握着拳头比划着,做着无声的威胁。小丫头却一点都不怕,还指着娘亲又对奶奶告状:“奶奶!快看,我娘要揍我!”
  其实三妯娌都已经看到大嫂威胁小丫头的动作了。原想着小丫头肯定要闭嘴,不再告状,没想到这家伙胆子够大。竟然直接指出来。邬桐闹了个大红脸,跟三个弟媳解释:“都叫她姥姥惯得不成样子了,我现在根本管不了她。她爹要是发脾气的时候,她还能收敛一点。对我却是半点不怕。我就是把棍子拿出来了,她也不带害怕的。”
  “小清韵还这么小,哪里知道什么害怕,由得她玩就是了。等大些,懂事了,再开始慢慢管教。”想子媳妇不紧不慢的说道,她家明娟就是从四岁起才开始管教的。
  邬桐听了四弟媳的话就开始跟妯娌们请教养孩子的经验,她实在是给自家闺女折磨的没了信心。别看她小就以为她好带。这家伙淘起来要人命,一个不错眼就蹭蹭的从凳子爬到了桌子上。经常叫这家伙冷不丁的吓一身汗。打又舍不得打、骂又听不懂,还流着口水跟你咯咯的直笑。好不容易长大一点了,能听懂话了,还跟你搅嘴搅舌的,你说一句她能搅两句,还逮着谁就跟谁告状。她姥姥姥爷还就愿意听她无理取闹,告歪状,不到三岁的孩子,她就已经管不了。能不叫她着急么?!
  一听她求教怎么带孩子,三妯娌都傻眼。还是二丫反应快一些,忙回答大嫂:“您也别因为只有她一个就搞得太紧张,过两年你还会再有孩子的,到时候自然而然的就知道怎么带了。你现在也是因为只有这一个,看的太重,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另两个也点头称是,一定是这样的,她们家的孩子不就是自己长大的。该管的时候就说说、骂骂,有时候也会上手打两巴掌,平常的时候,都是由着孩子自己玩、自己闹,不知不觉的孩子就长大了,要问她们是怎么带孩子的,她们还真说不上来。
  到了晚上要吃饭的时候,来子媳妇竟然带着孩子也回到家里来了。
  二婶吓一跳:“天啦!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回来了?只有你娘俩吗?来子送你们了没有?”
  来子现在是副将了,请假回来是很难的,必须得有上面的调令才能离开值守之地。大伯二叔他们都知道,所以他们来京城过年根本就没有通知来子。谁知道,来子的岳母却给来子媳妇传了信,来子媳妇一得着信就从那边开始往这边走。好在她们用的马车是当初二丫送给她的,即便道路难走,却也比普通马车快了许多。要不然怎么赶也没办法在年前赶到京城,与大家一起过年。
  来子媳妇带着已经三岁的儿子,给长辈们行礼,打招呼过后,才有空回答婆婆的话:“娘!二嫂送我们的马车不漏风,我们还带了被子裹着,一点儿都不冷。要不,您问问明阳冷不冷?”
  二婶也知道他们肯定会想办法不让孩子冻着,只是自己一急就不由自主的叫了出来。她随即又想起老二媳妇还没有回答谁送她们回来的,“来子可有安排人送你们回来?”
  “娘!您放心!相公他安排了四个人把我们送到京城,看着我们进城门才转头回去。”
  大满在一边接话道:“那就好!弟妹记着,以后要回来的话,先给我传信,我们那边有几个身手很好的,可以安排几个过去接你们回来。省的来子的人跑来跑去,还不让进城。”
  来子媳妇从善如流的应道:“谢谢大哥!以后再回来的话,那就麻烦大哥了!”
  “自家人,说那些客气话干什么!”邬桐在旁边抱着明阳亲香个不够,小清韵跟着闹不让娘亲抱别人。她撩着自家闺女哇哇叫,听到弟媳说话有些客气,就插了一嘴。
  来子媳妇笑道:“那好!那我以后可就不客气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七章 考完]

  这个年大伯过得还算满意,除了安子一家三口和来子,其他人都过来了。一家子团团圆圆过大年,无论是在哪儿,都是他最高兴的事。京城的新年也比他们乡下热闹的多,远远近近的炮仗从一擦黑就放到了天亮,只有重合的声音一阵阵的传来,中间还从来没有停歇的静音。家家户户的门楼上都挂着两个红彤彤的大灯笼,将一个原本应该黑暗的城市照的透亮。
  大伯站在阳台上看着东方即将天明时通红一片的美景,心里有自豪更有悲伤。这原本应该是三弟的福命,却让他跟二弟享了。要是三弟和三弟媳真的像小虎媳妇说的那样,在天上过得比他们还好,他这心里还能得到一点安慰,怕只怕他们没在天上享福,却在地下受苦。
  唉!......
  王家在京城除了秦府和孔府,就没有别家需要走动的亲朋。陈大公子虽然在京城也开了茶馆,但是他年前就已经回去过年了。春林堂的东家虽然住在京城,但是他只跟二丫熟悉,他作为长辈当然不可能来给二丫拜年。是以王家的正月过得比较清闲,不需要每天不停息的招待来家拜年的客人。
  二丫和小虎除了跟着大家去秦府、孔府拜年之外,又去了春林堂的赵府给他们大东家拜了个年,之后就忙着那些收养的孩子们。
  小龙一直在忙着会考前的预习,偶尔和钱中云还有另外几个在路上结识的考生。交流一下这次会试的押题。
  几个孩子和大伯大伯娘他们由来子媳妇带着到处走走看看,因为京城有很多王爷、皇子这样贵人居住的府前是不允许闲杂人员通过,如果不知道瞎闯。送官、打残、打死都是不用理论的。只有来子媳妇在京城长大,知道哪里可走哪里即便路宽也照样不允许通过。
  二婶还跟自家儿媳说笑话:“老二家的,你几个哥哥在家说笑话,说这京城啊贵人贼多!一根棍子打倒十个人,有九个是当官的和皇亲国戚,剩下的一个是王爷。可是我们跟着你玩了这么多天,怎么一个贵人也没见着?这平民百姓倒是见得比我们家还多!”
  大伯娘也在旁边点头附和:“可不是!他们说满大街都是皇家人。吓得我们门都不敢出门。”
  来子媳妇捂着嘴直乐,心想,自家的几个大伯哥们还真有趣。这样的笑话也能想得出。笑了一会儿,才跟婆婆解释道:“娘!大伯娘!真要是贵人,一般都很少出门。即便要出门那也得坐在马车里或者轿子里,前后还得有护卫保护。开道。所有行人都得在一边让道。要是遇上个很大的贵人,还有人吆喝着两旁行人跪拜呢!所以啊!在京城最好是不要遇到贵人出行,要是赶上大热天、或者下雨下雪天更是受罪。你们没碰到是你们运气好!”
  “哎吆!这么说住在京城也没什么好的!还不如我们在家自在,几十年也见不到县太爷一面,更不用动不动就跪着了!”
  大宏媳妇听自家婆婆这么说,只是笑着点头,其实她们在京城很少出门,基本上都是在家照顾孩子和各自的男人。这是当初让她们过来的二嫂说的。她们到京城什么都不用管,只要照顾好自己的男人。别让男人有正当的理由找外面的女人就好。所以,她们来了这么久也没有碰到过五弟媳说的这些。不过,那些真正的贵人也的确很难见到,而那些所谓的皇亲国戚,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皇亲国戚,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或是奴才打着人家的名号谋取自己的利益罢了。
  王家众人也就是看了不少的热闹,要说玩的好不好,谁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倒是十五元宵节,大街小巷,就连街道两旁的树上都挂了通红的小红灯笼,整个京城都充满了喜庆的色彩。尤其是东西两大闹市口,都架起了几丈高的灯笼架子。听说东闹市口因为年年没有西闹市口办的好,今年还增加了新的项目,就是在灯笼架子的顶端弄了个彩球让人抢,抢到了彩球还有彩头。王家住在东头,离东闹市口更近一些,他们当然也都要去看看从来没有见过的闹花灯。
  他们到的时候,灯笼架子的周边已经围满了人。孩子们还想往里挤,被二丫喝止了。经常在电视里、小说里看到这种灯笼架子倒塌,人群奔逃拥挤,造成踩踏伤人事件。虽然这个灯笼架子不会那么倒霉的就真的会倒,但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这句至理名言,二丫还是严格谨守的。
  到了未时,灯架子那边便有人喊:“开始!”很多人听到这声喊,都知道是抢彩球开始了。人群里也跟着发起一阵的骚动,纷纷往前涌去。为了灯笼架子的安全,主办方在灯架子的四周大约一丈左右的距离,用长条案子围成了一圈,只留了一个进出口。案子里面坐了几个人,面前摆着有纸、笔、砚台和墨、还有一个个小木牌子。问了旁边先到的人,才知道,那是给大众报名参加抢彩球而设置的。文超、青竹、明浩、青木几个小的,看到别人报名也跟着跃跃欲试的要去。但是被二丫强烈制止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