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大伯娘笑呵呵的说道:“不是我们自家贴的,是外地人在三十夜里偷偷贴上的。过不了正月他们就要上门讨要打赏了!这贴财神还是我小时候听说的事,我们这边穷,从来就没有人过来贴过。估计是有人传了我们这一片的日子好过,这就有人大老远的来贴了!你家要是打算给人打赏,就不要撕了那财神,留到人家过来讨了赏之后再撕!”
二丫一开始还没明白是什么事,听了大伯娘这么一说,就大概的明白了一些。二丫原先的记忆里也有这样的事情,这所谓的贴财神!其实就是变相乞讨。
那时候她虽然常年在山上,但是每年到腊月二十三就会被二舅送回家过年,然后过了正月十五就又把她接走。所以,她们家的新年习俗她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点。
一开始她很小的时候,三十夜里也是有人偷偷贴财神。过了初一,就会有人背着袋子上门收米。有人家实在困难的给不起大米,就撕了财神,那乞讨的人就会越过那家不讨要。只是后来,贴财神的越来越懒,不想一家家贴着费事,也不想再跑二趟。就在三十和正月的时候,直接拿着印着财神的一小块红纸上门,到你家门口一站说句恭喜发财,就把红纸塞到你家人手上,你要是要了就立马得把大米或是钱给上。你不要,人家就咕哝一声走人,也不会磨叽。后来,改革开放之后,这送财神的就越来越少,再后来就完全没有了。
没想到这儿也有这样的习俗存在,只是大伯娘她们这么兴奋,倒是让二丫不解。她们家那里都是挺烦这样的乞讨,要也心烦不要也心烦。尤其是新年初一、初二、初三把家里的东西给出去,是非常忌讳的。但是人人都怕要是不给的话,招惹了人家暗骂,新年头上更是不吉利。
二丫敷衍的回道:“哦!那我回去的时候注意看看有没有!这贴财神有什么讲究吗?你们好像都挺兴奋的!”
大伯娘感觉很自豪的样子,回道:“那是当然要高兴的了!你恐怕还没有听说过,我们这里,以前别人都是这么传的,叫——穷的连要饭都不会来的地方!
你以为那贴财神会跟要饭的一样,走哪算哪啊!他们可不是呢!他们要事先打听好了那儿日子好过,能讨到赏钱或其它东西,他们才会上门贴财神。今年三十夜里黑灯瞎火不说,还下大雪呢!他们也不想遭了罪还白干活的!”
二丫总算明白了,乐善好施虽然是古人的优良品质,但是他们也一样好(四声)名声。被传的连乞丐都不来的穷地方,任谁都不会觉得光彩。这次贴财神是在帮着他们摘这穷帽子!并且据说,这贴财神的一般都是住很远的陌生人才会过来贴。因为这是变相乞讨,要是碰着熟人,双方都会觉得很尴尬。这也就是表明,合浦镇这块的人家日子过得好已经传的很远了。这也难怪大伯他们都高兴的很!
知道什么原因,二丫就好笑的问道:“那大伯娘打算给多少打赏?”
大伯娘好像光顾着为这边传出佳名而高兴说笑了,还真没有想过打赏这事,她眨巴眨巴眼,转身拉着二丫说道:“走,我们一起问问你二婶去!”大满、大宏他们在后面看着他们娘从未有过的风风火火急躁样儿,都忍不住的大笑起来。
二婶家更热闹,不单是二婶他们自家人,还有大爷爷家的大儿子守江、二儿子守河也在这儿,二叔不知道为什么大话一片的说个不停。二婶看到大嫂和侄媳妇进门,就笑着迎向她们,不等大嫂问就主动说道:“孩子他爹叫守江他们给灌醉了,被他们送回来正在耍酒疯呢!”
“好好的,耍什么酒疯?”大伯娘皱皱眉头问道。这二弟一直都是挺稳重的,这大年初一怎么突然耍起酒疯来了,没得叫人笑话家里有了点钱就开始猖狂了。
二婶倒是没有因为男人耍酒疯不高兴,反而开心的回道:“孩子爹这是高兴呢!之前来子不是带了好些个兵回来拉粮么,也不知怎么就叫有些人家动了心思,这托人都托到老太爷那里去了。还不是一家,是五家!”二婶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张开五根手指比给大嫂看。
已经进屋的二丫,一听是给来子说亲的事,就好笑的看着二叔话语毫无逻辑的瞎叨叨。想子、守江叔、守河叔一边憋着笑一边心不对口的敷衍他:“是!是!”“你说的对!”明浩、明娟和他们娘在一边捂着嘴偷笑。
王守江和王守河看到大堂嫂和侄媳妇进屋,就笑着跟她们打招呼,接着又跟二堂嫂告辞回去。
二婶送走守江和守河,回了屋里,见孩子爹还在说,就对儿子说道:“想子!把你爹扶着进屋里躺着去,别再让他叨叨了!”
“娘!不泡点茶给爹喝吗?”
“先让他躺一会,等他起了,再泡茶给他清醒清醒!”
二婶交代完事,乐呵呵的听大嫂说贴财神的事,大家商量了,要钱的话就给三十个铜钱、要粮食的话,就给一升大米。这对于打发乞丐来说,算给的很多了。
说完了贴财神的事,二婶突然想起桃子出嫁的事,就问二丫:“桃子初六就出嫁了,你打算出多少礼金?”
二丫很吃惊的反问道:“啊!我怎么一点都没有听说这事?这太突然了吧?”(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五章 富在他乡有远客]
大伯娘突然拉下脸,很不高兴的接过二丫的问话回道:“谁都没打招呼呢!就连访门楼都没叫我们王家人去,都是她外家舅母、表嫂们去的。大财娘明着是防着大财媳妇,暗地里是臊我们王家呢!原本我是不打算去的,只是你大伯说毕竟是一门同宗,哪能不去喝喜酒?!我们是不能不去,你这儿你自己看着办,不想去就把礼金让我们带过去就行了,不用自己过去。反正你太爷爷是不去出面的,你太爷爷说了,请他他也不过去。”
这事也难怪老太爷、大伯娘他们会生气,桃子家宁愿让外家做主客也不让王家参与相看,那就是在向桃子的婆家表明,这是不以王家为娘家了。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件事将会使王家因为桃子家的做法被看轻,王家这么久好不容易得来的好名声也将会遭到质疑。
要不说,一个家族无论大小,一定要团结,内部不团结,外部就会有人想着就势打破,家族受创,一个外嫁女又能得到什么好?二丫是不知道桃子父母怎么想的,丫头在婆家真的有那本事连娘家都不用要的了?还是她外家就真的能够为她撑腰?
不过,很意外的是,这次大财媳妇倒是没有再捣乱。自从上次误会挨了打,二丫大伯娘认认真真的给她赔了礼道了歉,二丫也给了两瓶奶粉给她算赔礼。她倒是一句话没说受了,之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安安分分的过着自己个儿的日子。又勤快又老实,如同变了一个人。据说两口子还存够了银子,准备开了春就盖新房。
大伯娘生气。二婶当然也是不高兴的,她说道:“我可没有打算以婶子的身份给添妆,既然她们做的出,那我也做得出。我就看着庄子里那两家外姓人怎么给,我也跟着她们一样给。到时候掉面子的绝对不是我!”
大伯娘一拍手,说道:“对!我也跟你一样!没得叫她们打了脸,我还要往上凑的!侄媳妇。你也不用多给!”
这事说来好笑,没想到整个王家人就跟暗地里商量好似得,全部以外姓人家出的礼金。还有的连添妆都没给!送嫁的时候,王家一个人都没有过去,包括大财和他的媳妇。她家差点连抬嫁妆的人都没能凑齐,听说那天大财娘和他爹搞得非常狼狈。
初二不用出门拜年。也不用接待来客。得以在家歇一天,三家人都聚在大伯家吃饭、打牌、下棋、闲聊。初三又要开始忙起来,有的走姥姥家、娘舅家,有的走恩人、贵友家。也有的要在家做好准备接待这样的来客拜年。
小虎他们原本也是要在今天去大舅家的,但是他们一大早的就迎来了王家的姑娘和新婿们还有另外四对新婚的孩子。原本北地王家女婿他们应该去北地过年,但是这些孩子,已经把这边当成了家。就连去了北地给大满做帮手的几对夫妻,不但没有留在北地过年。反倒跟着大满一起回了来。虽然二丫不是那太过感性的人,但是依旧因为他们即便成了家。也还是把这儿当做他们的家、他们的根,而红了眼睛,暗暗流了泪。
今天王家女婿带着新媳妇上门,竟然不是为了陪媳妇回娘家,而是以员工带家眷给东家拜年的身份来的。不管是以什么身份,二丫都是一样的开心、并且盛情款待。
早饭吃过,二丫就拿出象棋、还有她自己在家为了跟小虎和孩子们玩而做的扑克牌、还有她让二叔用红木做的麻将、让他们喜欢玩的拿去玩,小虎和文超文越在一旁教他们怎么玩。
接着是武志成过来拜个年,顺便和小龙、安子会合一起去县上,给他们的先生和院长拜年。二丫忙着收拾两瓶极好的茶叶、七八根腊肠、四瓶奶粉、二斤左右的奶糖、一斤肉松、二斤肉干、又用篓子装了四五斤黄鳝、七八斤泥鳅、又用小木盒子装了三四斤的冻虾,这些东西虽然都是二丫自家产的,但是全是刁巧物,这个时候在市场上想买都是买不到的。她一共备了两份,一份给先生一份给院长。不过小龙回来说,先生这边的东西全部用来招待他们这些去拜年的学子了,心疼的他家孙子嚎哭不休,还是小龙说过几天再给他送些过去才罢休。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