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他虽然心里不认同,但是并没有反对东家娘子的说法,只是点头道:“那就照您说的,用铁做出来,我们再试试看!”
两个人又忙着把各个部位的尺寸标好,里面的、外面的、衔接处等大大小小的零配件,竟然有好几十个。有的让江树冰给做,有的让府城怪脾气的铁匠给做,这样分开做,时间上也快了很多。
这边眼看着马车有了进展,那边二叔也带回来小龙的好消息,这次小龙和同窗武志成参加的县试,得以通过,也成为了一名童生。接着就跟安子一起参加院试,这次要是能够通过,那就是名副其实的秀才了。
镇上史馆长带的几个据说全部通过县试,下面就看院试是什么样的成绩了!王家学堂也送了几个学生参加县试,听说通过三个,有四个落下了。大伯和二叔唏嘘了好久,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老先生和另一名小先生教学上不如史馆长他们。但是二丫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王家学堂的孩子们没有镇上孩子们肯学、玩心也重、还有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多。镇上孩子可没有任何可依赖的,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给自己以后一个好的前程。
这也是二丫经常说给孩子们听的:既然自己确实没有可以依靠的,那就不要去怨天怨地。不如痛痛快快的认了这命,谁也不依靠,只依靠自己,拼出一条通天大道来。所以,镇上的孩子,虽然都是孤儿,但是个个都积极乐观,心思开朗。强的不在弱的身上找存在感。大的不在小的身上找心理平衡。反倒是强的帮弱的,大的照顾小的,互亲互爱的比真正的亲兄弟还要像一家人。
再者说。老先生既然能够教出黄家那么出息的一个京官出来,这说明他的教学是没有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
不过,二丫还没有来得及跟大伯、二叔辩驳,大爷爷就急匆匆的闯了来,刚推开院门,小黑还没来得及示威。大爷爷就已经三脚两步的跑进了堂屋。他冲着二叔就问:“守民,我家子清可考得了童生?”
小虎二叔忙站起来,迎着大堂伯就走过去。一边虚扶着大堂伯进里面,让到上沿坐着,一边回答他:“子清过了童生了,还有贵叔家的三孙子。也过了童生。还有一个是我老丈人家堂孙子。一共过了三个。那几个没过的,我让他们跟我一起回来,他们不愿意,非要等着院试过后再跟大家一起回来。不过,带他们去的先生觉得,让他们感受感受院试的气氛也挺好。”
大爷爷听到说自家的孙子过了县试,高兴的咧着嘴呵呵直笑,“这小子。一天到晚就知道到处玩耍不着家,还以为他没得希望呢!没想到他瞎猫碰到死耗子。竟然得了个童生。哈哈哈!”
大伯、二叔、小虎几个都跟着捧场,连夸子清聪明、有前途。大爷爷一高兴,连小龙过没过也忘了问一声,就乐颠颠的回了家,给老太爷报喜讯去了。
也难怪大爷爷那么高兴,他们王家一直都是在温饱的线上奋斗,谁都没有想过要给子孙念书,哪天供出个出人头地的后人来。即便二丫开了这学堂,大爷爷也是本着让孩子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就得了。看到二丫郑重其事的把安子和小龙送到县城读书,他还有些不以为然。尤其是小龙没考好,安子才考了个童生,他就更加不当一回事了。临到自己的孙子意外得了个童生,他反倒觉得惊喜万分,顿时感觉中举当官离自家好像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太爷爷、三叔他们听说子清意外得了个童生的惊喜就不去多说了。
倒是银花亲爹不知怎么地就被自家闺女说服了,说是愿意给二丫组织一个木匠班子。先带一段时间试试看,要是他能行,就继续干下去,要是不行,就请二丫另请他人接管。只要他愿意出手来做就好,万事都是开头难,如果他能够把前面的抓罗起来,那后面的就不用说了,一定能行。所以,二丫是迫不及待的让胡三斤去张罗着找合适的木匠回来干活。
有了胡三斤重新扯起一个木匠班子,把那些杂事给包罗过去,靳家的几代人就能腾出手来,专心研究更先进的纺纱、织布机器以及针织机。
太爷爷家的肉干作坊还在做,并没有因为春耕正忙而停工。他家的肉干生意现在做的应该算大了吧,每隔半个月就要送出上千斤的货出门。家里老老少少十来个妇人,从早到晚的忙个不停,再也没有时间东家长西家短的嚼舌根子了。不过,要想那爱嚼舌的完全不说话,那是比让太阳打西边出来都还要难办的事情。
“三婶!子清这次使出吃奶的劲,得了个童生,这要是想中秀才,怕是没得可能了!”
这不,说话的是大堂伯家的大儿媳,听说三婶家的子清得了个童生,心下就很不是滋味。她原本就在心里不爽二丫差别对待他们家,使得三叔家在财力上高出他们好多,就连这个肉干作坊,都好像是三叔的施舍才给了他们。现在子清又得了个童生,三叔一家这次把他们又给甩出去好大一截。
一个人的嫉妒、不忿的心理产生,往往很奇怪。她们不会对离自己很远的人产生嫉妒、不忿,反而会对自己最近的人,过得比自己好,高出自己太多而产生怨恨、嫉妒、不忿等一系列的仇恨心理。
她自以为说的很平常,别人听不出她内心的暗含的嫉妒、怨毒。其实连三岁小孩都能听出那酸中带毒的恶意来。
三婶也是被这大侄媳妇时不时的酸上几句,闹的头疼。平常也是因为自家的确过得比他们好,每年从二丫那分的银钱比他们一大家子的收入加起来还要多,就忍着心烦,处处让着她一个小辈。没想到今天她竟然敢出言找自家儿子的晦气,三婶的火气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厉声责问道:“你怎么说也是子清的嫂子,不想你盼着他好。但是你怎么着也不能诅咒他考不中秀才吧?你跟我家子清一个孩子到底能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仇恨,使得你要这样恶毒的对待他?”(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九十章 上县城接小龙]
大堂伯这大儿媳,其实就是个无用的软蛋,也是平常三婶一次次的忍让,使得她敢这么得寸进尺、酸言恶语的胡说。今天三婶真的发火了,她又埋着头不敢搭腔了。因为她不搭腔,使得三婶一腔怒火得不到发泄,只气得两眼通红,额头青筋直爆。
大奶奶看三儿媳气成那样,心里也是恼火的很。这个大孙媳妇一直拿言语戳三儿媳,她也是知道的。只是三儿媳作为长辈婶子都不去斥责晚辈的无礼,她就懒的多管那事。
另外也是这个大孙媳妇让人头疼的很,没法管教。她吧!就是那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二百五。你软和一点,她就蹬鼻子上脸,你硬一点,她就跪地求饶,让你对着她想不出一个根治的办法来。
大奶奶看向正在忙着烘烤的大儿媳,希望她能管教一下自己的儿媳。可是大堂伯母也是对这个儿媳绝望了,根本就不打算教导她什么,就由着她去作死。
那时候娶这个大儿媳的时候,家里的情况也不是有多好,要是像现在这个条件,作为家里老大娶媳妇,怎么着也得好好访访,要不然哪里就会娶这么一个操蛋货来家?!
大奶奶看大儿媳也不打算管这事,就只得出声了。她缓缓的看了一圈,看起来很忙碌的儿媳孙媳们,语气很沉重的说道:“我不知道你们到底是怎么了?那时候家里顿顿吃稀饭、就着干巴腌菜的时候,你们都能和和睦睦、客客气气的。怎么现在日子好过了,吃好穿好,反倒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了?!
你们不要听别人挑拨。说什么刘丫头对这个好对那个不好!你们也要想想,如果是你需要人做事的话,是不是要找那能够帮得上忙的人来做。就算再糊涂的人他也不会找那做不了事的人来帮倒忙,是不是?
刘丫头确实是让老三给她做事,也给了不少的分利。但是你们三叔一年到头能够在家待几天,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还有那一路的危险,你们又有谁敢有那胆量去闯闯?!每次你们三叔出远门。我就在家担心的睡不着觉。还有你们三婶,每次你们三叔到时间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她天天早晨都顶着俩黑眼圈起床做家务。你们有谁注意过?
你们光看到贼吃肉就看不到贼挨打,听着别人冒酸水说几句挑拨的话,就来家胡搅蛮缠,这是一家人该干的事吗?你们现在风不吹雨不淋的在家就能做肉干挣钱。那也是你们三叔当初帮着刘丫头找客户得来的。要不然刘丫头凭什么就白白的给了我家?!这个便宜有多大。今天你们也该看到了!”
大堂伯母是没话说的,她家男人被二丫安排着在刘家岭做个大管事,啥事都不用干,只要把那边看到的问题带回来跟二丫汇报一下就行,一个月就能得到五两银子的工钱。而且每次从那边带回来什么东西,自家都能落一份。再加上自己在家养着黄狼,一年也能收入上百两的银子,怎么说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只是自家这大儿媳不知道听了谁嚼舌。非说什么他们是大房的大房,有什么好事就应该先紧着他们家来。不应该落到三房去。这个脑子不清楚的,就真的把这话当圣旨,天天念叨爷爷和公公婆婆偏心,还时不时的去跟三弟媳找茬。自己劝说、教导的都烦了,也不想再说那些无用话了,只盼着哪天让她撞个大墙,弄得头破血流才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