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跟这些孩子有些关系的大人们也都陆陆续续的跑了出来,高兴的询问着:“阿达,怎么只有你们?不是说你们跟着东家一起回来的吗?”
“是呢!他们还在后面,我们跑的快!”
牧民们得了确实的消息,都高兴的回去收拾要换的毛皮、羊毛、毛线一类的特产。还有的因为受了委托而收的草籽,也都拿了出来放好。
小虎他们的车队慢腾腾的滚动着,到了太阳落山,也没见跑远的孩子们回来,小虎就有点急了。李镖头漫不经心的说道:“你急什么?在这儿,那些孩子比你熟多了。他们说话也听的明白,哪里需要你去操心,安心的休息吧!明天到了那儿必定能够看到就是。”
小虎也没有办法,只能往好处想,但愿明天看到的是完好无伤的孩子。
草原的夜里并不是总有狼群的。通常是在大雪之后,狼群没有捕食的情况才会成群结队的到处寻找可捕猎的对象。现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夜晚还是挺安宁的。大家都能踏踏实实的睡一觉。第二天又走了半日,才到南牧民的聚集地。
让小虎担心不已的孩子们远远的就带着小伙伴们等在那儿,一看到小虎他们的车队,就大声叫起来:“来了!来了!我们东家来了!”
小虎他们的车子刚停稳,孩子们就急着爬上车子,翻找自己放在里面的东西。一会儿的时间,吃的糕点、玩的小东西、用的牙膏牙刷毛巾。在各个车子的边上堆了一小堆。
孩子们开始分派东西给跟在旁边帮忙的小伙伴,一边说着这些东西的功用:“这是牙膏牙刷,刷牙用。是保护牙齿的、这个是洗脸用的、这个糕点很好吃......”
铁达他们每拿出一样东西,他们的伙伴就两眼亮晶晶的看着,然后是欢喜的双手接过,又转身跑到自家的阿姆、阿爹面前极力的炫耀。
小虎和李镖头、陈大公子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孩子们跟个土豪似得。大方的分发礼物。草原里出来迎接车队的牧民也跟着孩子们好奇的围在那边看着那些他们有见过也有没见过的小东西,不时地问东问西。
孩子们的东西终于在阵阵喜悦的尖叫中分完了,小虎看天色还早,就拿出一部分东西出来,让先出来迎接他们的牧民挑选交换。因为有了这些孩子作翻译和宣传,小虎要换很多的羊和牛的特殊要求,很快就被牧民们知晓。
在南牧民这儿歇了一个白天两个黑夜,便动身拉着预留的茶叶和顺带的其他物品。又启程去北牧民那儿。孩子们和交换的牛羊,全部留在南牧民这儿。等着他们回来带走。
行了几日一路平安的到了北牧民区域,正巧赶上布和成亲摆婚宴的第二天,牧民们的婚宴规矩通常是三天。第一天是正礼,就是迎娶新娘的当日,什么迎亲、送亲、抬嫁妆、跨火盆、进洞房,这些跟某些汉族的婚礼差不多。稍有不同的是,这里的新娘是要跟新郎一起为宾客唱歌、跳舞、敬酒等一些礼仪的。不像汉族新娘,进了新郎家,就得躲在新房里死活不能出门,而且在没有和新郎喝交杯酒之前还不能随便开口说话。
他们的宴席要摆三天,这是必须的。第二天新娘回娘家也是大同小异,第三天拜祖坟,也是差不多的风俗。小虎他们车队到的时候,布和陪着新媳妇回娘家还没有回来,只有巴雅尔和巴图热情的接待了小虎一行。
巴图很遗憾的对小虎他们说道:“你们要是早来一天,就能赶上布和的正日子了!太可惜了。”
小虎跟着那些孩子也学了不少的蒙古语,现在能够听明白也能简简单单的说几句通常用语。他操着半生不熟的蒙古语磕磕巴巴的说道:“能够、赶上、第二天也、很好!”
可他说完了话就开始犯愁,送什么贺礼?他是没有想到会赶上布和成亲日子,所以也不可能有准备这玩意。
他要哭不哭的样子,对准李镖头:“李大哥!我没备礼,怎么办?”
李镖头很头疼的看他一眼,实在忍不住心里的吐糟,就问他:“你带来的那么多东西,随便拿出来一两样送给他,都能叫他高兴好几天,你还犯得着为送什么礼在那搞死搞活?!”
“咦!这倒也是哈!”小虎立马高兴起来。因为装茶叶的瓷瓶,需要有软和的东西做缓冲,免得路上颠来颠去,相互之间碰碎了,所以他们每趟都会顺便带很多的细棉布、绸缎这些在草原还算吃香的软性物品过来。得了李镖头的提醒,小虎立马在马车里翻找最合适婚嫁用、大红大紫的绸缎,拿了两匹出来,准备等布和回来,就送给布和做贺礼。
陈大公子虽然跟布和的交情没有小虎那么深,但是布和作为族王的儿子,他怎么滴,也得拿点东西出来表示、表示。李镖头纯属打酱油的,所以他又一次光棍的要充当空着手的‘跟班’。不为送礼做任何打算!(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五章 晚宴]
因为布和还没有回来,小虎等人便在巴雅尔和巴图为他们预备的帐篷里休息,并没有直接过去参加族王家中午的宴席。
虽然牧民豪爽不在乎那么多的礼仪,但是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原汉人都知道,没有主家邀请就去赴宴,那是相当不合宜的。若是本人身份高于对方还可以说是礼下于人,可传美名。但是像小虎这样的身份在人家族王面前,还是算了吧!
牧民的宴席可不像汉人,只管吃吃喝喝。人家是有很多节目的,晚上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打鼓、拉琴,白天则是摔跤、赛马、比武、角逐。巴雅尔和巴图原本也想邀请小虎和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出去赛马、比武,不过看到小虎他们很疲累,明显想歇歇的样子,就把快要出口的话又吞了回去。
太阳落下平原的时候,布和带着新媳妇的车队回来了。他们的婚姻算是两个部落之间的联姻,所以,大多都是按照中原传来的礼仪走的。
异族在中原的统治上失败,他们那些被赶回去的贵族们就总结他们为什么会失败。他们得出的最大结论就是没有按照中原的传统去统治他们,使得他们处处被中原人排斥、不得相容。所以,他们在统治中原期间处处维护着自己的风俗,回了草原反倒处处效仿起中原汉人的礼仪。
南北牧民本就相通,南牧民贵族那里有什么新玩意,北牧民贵族也不甘落后的跟风。他们很快的讲究起中原礼仪。也许后人会对他们的失败总结有质疑,但是之后的另一异族占了中原之后,确确实实的按照这些总结经验来实施政治统治。也非常巧合的成功统治了中原两百多年。
哎!说的有些远了,还说回布和的婚事礼仪。布和的父王为儿子改变了原本的风俗--抢婚,采用了跟中原相似的聘婚,有聘礼、有嫁妆、有迎亲、有送亲、有拜天地、有回门、有上祖坟等。当然也有他们他们自己不可丢弃的一些东西,交融在一起。
全程主演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婚礼之后的布和,更加的想念远在中原的小虎兄弟几个,有了这次婚礼。使他觉得自己跟他们又亲近了很多。
当跟着媳妇回门归家的布和听说小虎他们来了,就丢下新娘兴奋的跑到小虎的帐幕来。
“小虎!我正想着你们呢,你就来了。晚上跟我们一起玩篝火宴吧!”
已经睡好的小虎。正在跟陈大公子下象棋,见到布和风风火火的跑进来,便笑着看着他,见他邀请自己。就顺势把好不容易挑出来的两匹绸缎。拿过来交给布和:“布和,这是给你的贺礼!祝你幸福!”小虎也不知道蒙古语‘幸福’怎么说,只好用汉语说出来,也不管布和能不能听的懂。
李镖头在一边不忍两个跟二傻子一样的对对眼,就好心的给布和解释了小虎的意思。布和乐呵呵的笑着,欢喜的接过小虎要送他的绸缎,说道:“那我先回去,等天黑了篝火架起来的时候。我再过来叫你们。”
谁知过不了多大会儿,布和又抱着两匹绸缎过来了。跟小虎说:“这个你留着换东西,如果你有细棉布的话,就给我拿两匹细棉布吧!”
小虎以为布和是客气,觉得绸缎太贵重,就连忙拒绝,“你就拿着绸缎吧,那细棉布都是不值几个钱,不好给你做贺礼的!”
布和解释了半天,小虎才明白他的意思,原来是布和的新媳妇要细棉布做贴身穿的小衣服。这还不是小事一桩,小虎连忙又去找出两匹颜色浅淡的细棉布来,连着绸缎一起给布和,让他带回去,但是布和抱着细棉布,死活不要绸缎。小虎只好算了。又顺便把去年答应给布和父王的几斤好茶,也让布和带了回去。
天色昏黄,他们在帐篷里围着黄豆一样的小油灯实在坐不住,便出去转悠着溜达。走到牧民篝火的场地,正好看到他们忙着架柴,都很感兴趣的停下脚步,兴致勃勃的旁观起来。
牧民们架的柴堆,跟他们平常在野地里乱七八糟架柴烧火的柴堆大不一样。这儿的柴堆没有架起来之前,要放一个铁制的三脚架或圆形架子,然后将半人或一人高的木柴直立斜靠在铁架子上,木柴围着铁架子成一个圆形或三角形,并且还要使中间成空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