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明天是大日子,顾家人都得慎重对待,所以冯氏跟文平聊了一阵子,就让文平回去休息了。等着文平走了,冯氏就高兴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跟儿子们议事回来的顾承勇。
顾承勇一听这个,也觉得挺意外的,“这可是缘分了,咱们家文平这么伸手一接,接着个媳妇呢。好,这才叫天赐良缘,好。”顾承勇很高兴,连着说了两个好字。
“等着文平的亲事有着落了,咱们俩也就没啥心愿。再把管家的事情交给雪梅瑾萱,我就啥都不用烦心,往后啊,咱们就高高兴兴的哄孙子。”冯氏笑呵呵的说道。
文韬和文平都封了侯爵,各自有各自的府邸,等着过一阵子,也都要搬出去的。府里往后就剩下文修和文齐两家,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
雪梅和瑾萱都是十分能干的,不过是如今刚刚来到京城,大人孩子都不太适应,故而还是冯氏管着家。等以后都顺手了,冯氏就可以甩手不管,全都交给俩媳妇。
顾承勇一听就笑了,“嗯,这主意真不错。等着吧,等着过两年,咱们家在这边都站稳当了,孩子们也都各自有了安排。到时候我就把这永安伯的爵位传给老大,咱们还回青山村去。我总是觉得,这京城里住着不自在。”
顾承勇在青山村已经习惯了,来到京城真的是各种不适应,所以才会这么说。不曾想,冯氏听了,就像是找到共鸣一般,“可不是?这京城里住着,真是太不容易了。吃一口东西都要买,就连这柴禾炭火的,都得花钱。”
“你说咱们在村子里多好?吃的都是地里出来的,想吃什么菜,去园子里摘回来就行。烧火更是不用说,咱们家的大柴禾垛,几年都烧不完呢。更不用说,这京城的水还没有咱们村子的好喝。唉,说实在的,我可真是不稀罕这京城里。”
冯氏在青山村住的习惯了,真的是挺看不上京城的。别看住着这样华丽的大宅子,但说实在的,还真是没有在家舒心。“都是为了子孙后辈,不然的话,真的是不愿意住在这儿。”
夫妻俩坐在那念叨了一阵子,时间就不早了,“早点儿休息吧,明天还有不少事情呢。”
六月初六一早,伯府就忙碌了起来,顾家众人都收拾妥当,按照规矩将前厅都布置好,只等吉时已到,礼部的人前来。
其实绍远和娇颜已经在村子里成亲了,只是婚礼没能完成,故而这一次,就没有严格按照婚姻六礼的流程办。今天说是行纳采礼,其实等于是把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礼归一,一同来办。
故而,等到辰时末,礼部的人便带着皇室预备的聘礼等物,直接来到了永安伯府。
伯府大门敞开,文修文韬文齐文平兄弟四个,全都站在大门外等着,一同的,还有夏允辰。夏允辰是娇颜的义父,顾承勇特意请了他过来,充作傧相,负责接待礼部众人。
见到礼部的官员来到,夏允辰就带着顾家四兄弟上前来,“尚书大人请进,顾家已经一切都准备好了。”
礼部因为牵连进废太子谋逆案之中,尚书侍郎全都因之获罪,现任的这位尚书大人姓韩,是从别处调上来,刚刚接任礼部尚书也没有多久。
韩尚书见到夏允辰,点点头,然后众人就在夏允辰的引领之下,来到了伯府的正厅。正厅里已经摆好了香案,顾承勇站在香案的左侧。
韩尚书来到了厅中,便直接宣读了制书,“册顾氏娇颜,为勇亲王妃。勇王之俪,属于懿淑,使枫行纳采之礼。”
接下来,就由礼部的官员,将纳采礼呈上,纳采礼,用的是雁,取其顺乎阴阳之意。顾承勇将雁呈于香案之上,焚香叩拜。待奠雁结束后,这纳采礼就算是完成了。
因为是五礼合一,故而接下来,韩尚书又把其余几礼也都一一进行了。顾承勇都按照事先打听好练习熟练的话语,跟对方应答。幸好这一系列的礼节,都是有规矩可依,顾承勇又提前都打听明白记清楚了,所以并没有弄错。
纳征礼也是一同进行的,绍远是亲王,礼部都是按照亲王成亲的规制预备的聘礼。可是皇帝看了不满意,又特意开了自己的私库,添了许多符合绍远身份,不逾制,但是又几极为的物品。另外贵妃也给添了不少,靖王更是不用说。
所以,送到顾家的聘礼,就比正常亲王娶亲的聘礼,丰厚了一倍不止。绍远当时还准备自己再添上一些呢,结果看见单子之后,决定还是不要再惹麻烦了。这些就已经比别人高出一头,若是自己再添,将来别人成亲,怕是不好办了。
礼部的人呈上了聘礼单子,连同写着婚期的帖子,顾承勇连忙接过去,也是摆在了香案之上,焚香叩拜。这样,所有的规矩就算是都走了一遍,只等着婚期到,前来迎亲就可以了。
等到一切仪式都结束,夏允辰上前道,“有劳韩尚书和诸位大人了,顾家预备了上等的酒席,还请诸位大人留下,聊表心意。”这个是规矩,女方家必须要预备酒席,款待来人。
不过,这酒席也就是名堂,谁也不会敞开了吃喝,只是意思一下而已。三杯酒过后,韩尚书就起身告辞,带着人离开了。他们还得进宫去复命呢,哪里能在这耽搁?
☆、850.第850章 林瑾瑜夫妇
纳采礼之后,顾家人多少的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还有文韬和文平要搬家呢,也还是有的忙。文韬已经成家生子,搬出去倒是没啥,不过文平还没成亲,顾承勇琢磨了一下,还是让文平暂时留在家里,等他成了亲再搬出去。
对于这个,文平倒是不反对,他还巴不得在家里赖着呢,左右顾家人口也不多,伯府地方大得很,也不是住不开。就这样,先张罗着文韬搬家的事情,大家也不会特别忙。
文韬找人看了日子,定在六月二十九这天,搬进侯府。左右两处府邸离着都不远,再加上文韬他们也没有特别多的东西要搬动,大多数的物件儿,都需要另外采买。
当然,需要最多的,还是人手,文韬小夫妻身边,只有婉凝当初的陪嫁那些人,现在要搬进侯府,那可是差太多了。于是,冯氏就打发人找来了人牙子,然后帮着文韬,采买了一批下人。
有了人手就方便了,定下来哪里需要收拾规整的,下人们就去做了。顾承勇和文修文齐帮着,去采买各种需要的东西摆设等等,好好地布置侯府。
这一天,顾承勇又带着人出门了,冯氏领着几个媳妇在家里,帮着婉凝他们做被褥、靠枕、挡帘等物,这些不需要手工特别精细的物件儿,自家就能做,没必要都送去绣庄。不过,冯氏还真是在绣庄里,给定了几幅绣屏。
冯氏如今也四十来岁了,眼神不算太好,所以那些精细的绣活,现在都做不了,倒是这些缝缝补补不需要绣花的,还算可以。要不然,冯氏还真是不能去绣坊定制什么,那些绣娘的手艺,冯氏真是没看中。
娇颜闲着没事,也帮着做针线,不过她的针线活真是普通,也就是缝被子还差不多。冯氏看见娇颜那针线,一个劲儿的摇头,原本娇颜就在这上面不太用心,都是冯氏督促着,好歹学的还有些模样。
可是娇颜在军营里一年半,成天舞刀弄枪的,早就把针线活扔在脑后了,现在拿起针来,真是觉得,比拿刀枪还费劲。冯氏也没法勉强什么,左右自家闺女是嫁到王府去了,往后也不至于用她做针线,于是冯氏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么过去了。
女人们正在忙活着做针线呢,忽然外头有婆子进来,“夫人,门外有两个人,说是来找二公子的,他们说是姓林,夫人一听就能知道是谁。”
婆子的这话,让冯氏心里一动,一个没留神,针就扎到了手指上,冯氏吃痛,按住了针眼。然后她也不管什么被褥了,直接就朝外面跑。
屋子里的几个人都觉得纳闷儿,雪梅瞧着婆婆这样子,有点儿搞不懂,“娘,你慢点儿啊,当心些。”
瑾萱和婉凝也是莫名其妙,倒是娇颜,多少猜出来几分,“可能是二哥的亲爹亲娘来了。”说话间,娇颜就跟了出去。
雪梅和瑾萱一听这话,都朝着婉凝看去,婉凝这时也想到了,可能是公婆来了。婉凝连忙收拾了一下,急匆匆的跟了出去。雪梅和瑾萱同样是不怠慢,于是,一行人就这么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前院。
等婉凝到前院会客厅时,就见到冯氏跟一个女人抱在一起哭呢,还有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站在那里,伸手抹着眼泪。
那个男人,还有那个跟冯氏抱在一起哭的女人,穿的都很是普通,看起来就跟农户差不多。那满面的风霜,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并不算舒心。
冯氏和那女子哭够了,这才抬头,看着婉凝,“老二媳妇,快来,见见你的公婆。这是文韬的亲爹亲娘,他们见到咱贴出来的告示,找到这儿了。”冯氏朝着婉凝招手道。
文韬的身世,早就众人皆知了,婉凝更是清楚,为了寻找文韬的亲爹娘,顾家费了好多的力气,从刑部等处打听,又招人在各地贴了告示,就连太子都帮了忙的。如今总算是找到了人,众人也是松了口气。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