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校验和绍远跑回家时,就见到顾家大门外围了好多的人,文齐等人在大门外挑了鞭炮,还有身着差役服色的人也在,此时正在想顾承勇报喜呢,“恭喜顾老爷,贺喜顾老爷。二公子顾文韬,今秋乡试夺魁,高中解元。四公子顾文治,乡试第二十一名,也中了举人呢。”
报喜的差役话音刚落,旁边那些一起跟随前来的人,就纷纷道贺起来,这些人,有的就是镇上的一些帮闲,平常没啥事,谁家有喜事他们就往跟前凑付,到时候说点儿喜庆的话,得些赏钱。
顾承勇这时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了,真是没想到,自家两个儿子,竟然一起中了举人。这可是非常少有的情形呢,别说是青山村了,就是怀远县,也未必出过几回。“同喜同喜,多谢诸位乡亲,多谢。文平,那赏银来。”
此时文平就把提前预备好的红封取了出来,那些报录的差役每人一个大大的红封。后面二柱和水生等人,则是抬了一筐的铜钱出来,分给了那些前来贺喜的人。
顾家出手大方,丝毫不吝惜钱财,这一举动自然是赢得了众人的好感,那些帮闲一个个美的脸上都笑开了花,好听的话就跟不要钱一样,一个劲儿的说着。
众人正在欢喜之际,就听见有人高声喊道,“快看,是解元公回来了。”众人回头,往远处看去,果然见到有两个人骑着马,在一些人的拥簇下朝着这边过来,那马上人,分明就是文韬和文治。
文修一见到两个弟弟回来了,便直接拿火石点燃了大门外用杆子挑起来的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文韬和文治两人骑着马,来到了家门口。二人翻身下马,朝着顾承勇走来。旁边那些看热闹的人,都自动的让路。
文韬文治二人来到顾承勇面前,直接撩衣跪在地上,“爹,儿子不负爹爹所望,中了举人归来。”二人齐声道。
顾承勇赶紧弯腰,一手搀着一个让他们起来,“好,好,都是爹的好儿子,你们有出息,爹高兴的很呢。快,进去说话,进去说话。”
文韬和文治俩人起身,然后文平娇颜绍远等人都上前来恭贺他们,众人就在顾家门前,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
顾承勇朝着门外看热闹的众人拱手,“诸位乡亲,犬子文韬文治二人,蒙朝廷眷顾,中了举人,这是我们顾家的大喜事。诸位乡亲都不要走,稍后顾家将摆酒席庆贺,还请诸位不要嫌酒水稀薄,赏光留下。”
这样大喜的时刻,顾家又怎么可能不摆酒席庆贺呢?顾承勇最盼望的,就是儿子能够读书走科举,能够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如今两个儿子都中了举人,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比起他得了什么官职的,更让人高兴。此等喜庆欢乐的时刻,顾承勇当然是要跟大家伙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的。
顾承勇这么一说,外面那些来贺喜的、看热闹的,便全都笑了起来,就这样,大家伙全都留下了,然后众人一起动手,帮着顾家预备吃食。
这时候,青山村里的人,也都得知了顾家这边的情况,齐长文、顾二叔、顾承忠等人,各自都领着家人,带着不少的吃食,挑着拎着的,就往顾家这边送。顾家这边怕是也没预备什么,一时之间,哪里有那么多的吃食来置办酒席?大家伙能帮衬的,当然就要伸把手了。
而此时,顾家院子里,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按照顾承勇的意思,去抓了一头大肥猪来,直接就在院子当中杀了。还有人跟着文修等人去抓了好多的鸡鸭鹅,就在这院子当中,宰杀起来。
村子里那些跟顾家相好的人家,也都过来了,女人们赶紧动手做饭做菜,男人们则是帮着收拾那些肉食等等。
幸亏顾家原本就各样东西挺齐全的,人手又够用,所以也不过是一个多时辰之后,酒席就差不多好了。
而此时,顾家大门外,又来了不少的人,原来,是严知县听说了文韬和文治中举的事情,便带着县衙的所有官员和乡绅等人前来道贺,杨家的人也是赫然在列。这些人来了,顾家当然是要好生的接待,于是新出炉的两位举人老爷就负责招待这些客人。
众人在大厅中坐下,严知县就说道,“此次乡试,东北地区的考场就在辽东府,一共有几百名的生员参加科考,最终中举者,不过几十人而已。怀远县此次,仅有两人中举,不想竟是全都出自顾家。顾兄实在是有福之人啊,两位公子才学过人,二公子竟然中了解元,实在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辽东府地域辽阔,下辖州县不下二十几个,不过这北方读书的气氛不如南方浓厚,所以总共也就是几百人。秋闱录取的名额,也是有限的,都是按照定例,今年总共才有五十人中举。
怀远县有两人中举,已经是难得,而这二人又同出一门,更加是其中一人中了解元,这样的风光荣耀,严知县也觉得脸上有光彩,故而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带人前来恭喜了。
严知县看着眼前这个他原本并没有看在眼里的庄稼汉子,心中也是感慨万分。这人真是命好啊,生了一个好闺女,父母跟着沾光都得了官职。又生了两个好儿子,一同中了举人,若是将来再中了进士,那可就真是了不得了。
严知县心里各种滋味在一起,却也是不得不承认,这顾家的运气真好,顾承勇的命更好。“顾兄,在下实在是羡慕你啊,不光是有个好女儿,还有两个好儿子呢。对了,不知道顾解元贵庚?可是定了亲事?若是尚未定亲,严某倒是想要与顾兄攀一门亲家了。”
“在下家中,还有一个小女儿,年方十五,因为是最小的闺女了,拙荆一直舍不得闺女太早出嫁,故而耽误到了如今。在下瞧着二公子人品才学俱佳,便冒昧开口,不知道顾兄意下如何?”
顾家的家境,如今不说是怀远县的首富,但是也绝对是不差了。而顾文韬更是不用说,不光是才学出众,人更是长得风流俊秀,俊逸不凡,这样的好儿郎,怕是太多人都抢着要结亲的,严知县也是看中了顾家的家境和顾文韬本人,所以就当众开口说道。
在严知县看来,他堂堂一县之父母官,想要跟顾家结亲,那是给顾家的面子。别看顾承勇如今也是当官的,可终究是没有实权啊,跟他这个父母官如何能够相提并论?他这样当众提亲,那就是给顾家人的面子,顾家人那还不得痛快儿的答应下来?
严知县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众人也都愣住了,大家伙都看着顾承勇和文韬,想要知道,顾家对这门亲事是什么态度。
☆、571.第571章 严知县疑心
顾承勇一听严知县这话,当时就愣住了。他还真是没想到,这位严知县竟然相中了文韬,要跟顾家结亲。可是文韬的亲事,他真的做不了主,这件事还真是有点儿难办了。
“大人相中犬子,那是犬子的荣幸。不过这孩子从小就找了高人批命,说是功名未成之前,不可妄动婚姻之念。否则,功名便要止步不前了。大人,此事可否容后再议。明年开春,犬子定然是要去京城参加会试的,待会试结束,咱们再商议结亲之事可好?”
顾承勇没法替文韬做主,却又不能直接说出原委,便想了这样一个借口搪塞一番。其实在顾承勇的心里,也真是就没看好这位严知县,更是没打算与严家结亲的。说句不好听的话,严知县不过是七品的知县,对文韬的仕途上,帮助太小了。
更何况,顾承勇早就知道,府城史家的小姐史婉凝可是对文韬一往情深。那样才貌出众的女子,文韬都不动心,严家的闺女再好,还能比史婉凝强多少不成?文韬的心事他根本就琢磨不透,哪里能随意的就答应了亲事?
严知县一听这话,脸色可就不太好看了。他还真是没想到,自己一番好意想要结亲,这顾承勇竟然就这么直接给回绝了。严知县脸上抽搐了几下,然后才勉强扯出个笑容来,“无妨无妨,还是功名要紧。此事暂时搁置,等以后二公子考中了进士再说,以后再说。”
严知县这话说出来,屋子里凝滞的气氛才算是稍微缓和了一下,众人也都帮着打圆场,“就是就是,还是功名要紧,年轻人,晚一点儿成亲也不是坏事。”
众人都这么帮着圆全,好歹的屋子里这气氛才又恢复了些许。然后有人就瞧着顾家这五个儿子,每一个都是那么精神,看上去哪一个都不错。然后,那些随同严知县一起来的人,就有人发觉出不对劲儿了。
“顾大人这五个儿子,看上去都是年少英俊,又各有特色。不过在下倒是有些纳闷儿了,怎么这五个儿郎的年岁,好像差距不是很大呢?顾大人,不知道令郎年纪都是多大呢?”有人就问顾承勇。
顾承勇略微愣了一下,然后才道,“四郎和五郎是一对双生子,今年都是十五岁了。大郎今年十九。”说到这里时,顾承勇停了一下,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介绍文韬和文齐了。
文韬是顾家义子的事情,整个青山村都知道。毕竟文韬来顾家时都已经很大了,跟之前顾承勇回来时的孩子对不上年纪,根本就是瞒不住旁人的。但是在今天这个场合说出文韬是义子的事情,顾承勇又觉得不太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