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琳给阿乾倒了一碗,挟出几个肉包子:“给,二哥!快吃!”
阿乾两口一个包子,四个包子正好八口,一碗粥对着嘴,就算长流水,一气的下了肚。
坐在阿珍的病床边,看着阿珍还是烧的通红的脸,听着自言自语的胡话,心里却是满满的幸福。
杨柳看儿子色眯眯的小样儿,心里也是甜蜜蜜的,孩子们幸福才是她的幸福。
到了下午,阿珍的烧才退,醒来了,看到了白花花的病房,心里就是过意不去,自己又给一家人添麻烦了。
很愧疚的,这辈子许家就是她的亲生父母了,她是找不到自己的生身父母了,她也不想找了,再找不知又起什么样的风波。
妈妈的年纪大了,搁不住折腾,那些人太能折腾,李小曼、钟玉华,自己都不想见了,想去看看那个可怜的养母,她对自己还是不错的,那个可憎的养父,自己是不想见到了。
听说阿乾带阿珍回来了,许青枫的心总算放下,他不知杨柳有病,要是知道,早就跑回来了。
阿瑩到京城看看父亲,因为惦记妈妈,还是急着回来了。
家里没人,问了邻居才知道去了医院,阿瑩不禁吓了一大跳,妈妈的年龄大了,让他最担心。
邻居说了是小姑娘病了,不知道是谁,他也担心,邻居知道是在哪个医院,好几家去医院看病人了,说是阿珍病了,阿瑩认为是一路劳顿所致,一年多的惊吓也会致病,不知道严重不?没有功夫和邻居多说,匆匆去了医院。
见到的阿珍已经退烧了,阿瑩安慰了几句,就注意到妈妈的体质有问题,妈妈还是胖不起来,脸色有些苍白,看来不是健康色,阿瑩担心的够戗,叫出了阿琳,询问妈妈的事情。
阿琳说了妈妈是因为阿珍住院着了急,上了火,才又瘦了。阿瑩嗔怪阿琳为什么不劝妈妈别急。
阿琳有些愧色的后悔:“是啊,哥哥,阿琳记牢了,下回一定死劝。”
阿瑩噗嗤一笑,怎么能怪阿琳,都是自己急躁了,自己想在妈妈的身边工作,随时照顾妈妈,离得远自己很不放心。
阿珍只住了几天院,年轻人想开了心里没有了包袱,体质极好的阿珍,恢复的也是特别快。
大选的这些天,一家人也是担心的,杨柳想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叫来了暑假没有处去的李贞珍,李贞珍暑假是不想回去了,在市里找了一个家教的活,就是教一个很笨的小学生。那家是一个爆发户,就那么一个儿子,望子成龙小学就请家庭教师,可是才教了五天,那个孩子顽劣之极,十来岁的孩子就动手动脚的耍流氓,伸手抠李贞珍的屁~股,李贞珍忍无可忍,咬牙离开那家,还被那个孩子的妈骂一顿,一分钱没有挣到,吃了一肚子的气。
出门遇到那家的男主人,一说这种情况,男主人坦诚相告,要**李贞珍,这父子,简直一对流~氓。
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拦截她,多亏了几个老大妈抱不平拦了那个无赖的路,李贞珍才得以逃脱,李贞珍踌躇一个暑假是不是回自己的家住,她是不能回去的,来回的路费她不舍得,杨阿姨给她的每月二十元的零花钱,她攒了一百多块钱,一分她都不舍得花。
接到了杨柳的电话,就匆匆的赶来,杨柳邀她暑假和她们一起去旅游,李贞珍知道杨阿姨是替她花路费的,她怎么过意得去?
“杨阿姨,很浪费钱的,我还是不去了吧,我想打工。”李贞珍哪里见过钱?
杨柳笑道:“想打工很容易,去外地药厂打工吧。”高中没有毕业的,在市里当家教,没人愿意雇。
李贞珍一听说去药厂,来回还得花车票:“杨阿姨,我在你们这里的建筑工地打工行不行?”
杨柳笑道:“工地都是男工,连做饭的大师傅都是男的,那个活怎么能让一个姑娘干?药厂都是小姑娘,工资很高的,每月两千块,比建筑工挣得多。”
杨柳喜欢李贞珍的人品,姑娘长得还好,想先培养着,留给阿瑩当媳妇也不错。
找儿媳妇得给儿子指指路,年轻人好迷失方向,老年人历经沧桑,还是比年轻人经验足,什么样的好,什么样的不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总比儿子淡定得多。
李贞珍同意去药厂打工,其实药厂根本就没有临时工,固定就那些人,那些活儿,没有闲杂人等。
就是给李贞珍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以安慰,阿珍是自己收养的女儿,李贞珍不是,她不跟着去旅游,要挣钱,这是她的人生路,务必得是这样走。
让她心里有个安慰吧!她的心里也踏实。
这样做才是符合逻辑的。
第一站就是到了药厂,把李贞珍交给了刘凤颖和杨玉钏照顾,嘱咐她不要离开药厂,不要去自己的家里,免得引起不必要的事端,杨柳信周老五的家人,一定会记恨李贞珍的,万一他们不出面,巧使别人作祟呢?一个姑娘伤不起。
嘱咐她不要去看她的弟弟,自然会有人关注他L
☆、第850章 出游一路奔京城
安排完了李贞珍,李贞珍就上工干活儿,现在的药厂主要是杨玉钏管理,杨玉钏只生了一个女儿,已经三岁了,是傍了杨玉钏的模样吧?这个孩子的模样跟刘凤颖抱着苏羽三岁时的照片一个模样,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的。
可是两个孩子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一个孤苦无依,被后妈踩在铁蹄下。
一个娘疼爹爱的,还有个姥姥喜欢。
这个不叫苏羽,她是姓林的,还是杨柳给她起的名字,叫林羽。
杨柳感叹自己的前世,那样的命运真是一点儿好地方没有,要是没有刘凤颖几年的抚养,根本就活不下来。
看看这个小林羽,生在这个温暖的家庭,是多幸福啊!
杨柳对小林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就是一种亲近感,看看小林羽还是很聪明的,三岁,杨玉钏就教她识字,她口齿伶俐,斯斯文文的,在认真的学字,这样的孩子几乎很少,小姑娘也应该淘气,她就那么老老实实的坐着,乖巧可人,讨喜的小模样真真是可爱。
刘凤颖看杨柳喜欢林羽,又是觉得惊异,杨柳喜欢她和杨玉钏母女二人,就让她够思量的,怎么又喜欢了林羽,他家可是有三个女孩子,女孩子在她的眼里不是稀罕物,不至于喜欢到这种程度。
杨柳有很多费解的东西,让人看不透她的地方多了。
杨柳在这里逗留了几天,带着几个儿女就奔了西林庄,这里杨家的人都死光了,杨芳在这个村子里住着,她的对象也不在县城百货商场上班了。商场要五千块的集资款,杨芳是不舍得掏这五千块钱,她丈夫就回家种地了,学会了做豆腐,成天的卖豆腐豆腐脑。
今天是立秋,这个地方时兴立秋吃豆腐脑,家家都吃豆腐脑。卖豆腐脑的数立秋这天挣得多。杨芳的对象一天挣了三百块。
杨芳正乐得的在当街大着嗓门哈哈的笑呢,她的嗓子粗哑,说话就跟嚷嚷似的。一句两句的夹杂着哈哈笑。
杨芳没有一点儿斯文劲儿,说话就是连喊带叫扯着嗓门吼。
杨柳娘几个正好从跟前走,杨芳老远的就喊大姐,杨柳早就听到了她的喊声。应了她的话,几个孩子都和杨芳打了招呼。
杨芳还是大侃他家豆腐脑畅销盛景。几个孩子都说:“三姨再见。”杨柳也不插杨芳的言,说了声明天见,就奔了木器厂。
竹青蕴跟杨柳说了木器厂的情况,这里也不用杨柳操什么心。竹青蕴才七十多岁,管理木器厂还不费劲。
杨柳还是住到了老宅子里,老宅子正房三个屋子。三间厢房也有两个屋子,杨柳接手这个房子之后。拆了大炕,打了几个床铺。
把柜里塑料包的被褥都拿到外边吹风晒太阳,铺好了床铺,这些活儿都是三个女孩儿干的,天气还是炎热的,只铺了褥子和凉席。
常诗雨过来送煮的玉米,花生和毛豆,还有烀熟的白薯,杨柳问:“白薯还没到开镐的时候,怎么就长这怎么大了?”
常诗雨说道:“这是扣地膜栽的,得早一个月呢,人家是为了早下来进城卖的,我也栽点,估计你们孩子放假的时候许回来,是吃个新鲜儿。”
杨柳笑道:“二大娘还总记挂我们,我们擎等现成的,不好意思。”
“有啥不好意思的,庄稼地就这点破玩意,没啥好东西吃,就是你是从小在这儿长大的,喜欢吃这些玩意儿,也不是啥好东西。”常诗雨笑道:“我们岁数大的嚼不动煮玉术烤玉术的了,干馋着吃不到嘴。”
杨柳说道:“二大娘,你的牙年轻就不好。”
“就是不好,少吃了不少的硬东西。”常诗雨叹道:“我们姐妹的牙都不好。”
常诗雨叹道:“玉芝的牙好,可是命不好,没生下个孩子,捡的这个丫头也不让她省心,老爷们病重了,俩人离婚了,男的也挺可怜,无儿无女的一个人病的不能动。
玉芝又找个主,这主儿有个小子,玉芝带了捡的这个丫头,又凑了一家人。
儿女大了,我们说话不好使了,我说等老爷们死了再找主儿,她就非得离婚,那个姑爷对我们家有好处,困难的时候我们没少沾磨人家,从没有过一句怨言,这样干真的对不起人家,咱们心里有愧。”常诗雨的话好似出自真心,表情很是黯然。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