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都是一些家常菜,也是很容易让人摸索出来的。这种种原因也就是李歆要和孙掌柜要菜谱钱的原因。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这一门买卖到底能够维持多久。
“好,既然定了,那我就拟契约了。”孙掌柜很快就依着两人协商出来的条款拟了契约出来,李歆接过来看了看。原来这个世界的字竟然和她所熟知的现代简体字是一眼的,她忽然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有直接穿成文盲啊!不然今后学习的路可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第十三章 一同致富
更新时间2014-12-2 3:08:34 字数:2180
李歆一条一条的看着孙掌柜拟出来的契约,毕竟是第一次看古代的契约啊,虽然字是简体字,不过行文却像是文言文一眼,看起来还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啊!好在字都是认识的,慢慢的看倒是也能看懂。
等到看完了契约,她和孙掌柜才各自签了名字按了手印,契约算是正式生效了。签完了契约,孙掌柜便让人称了李歆姐弟带来的酸笋,一共是二十五斤,卖了两百文钱。因为李歆家里都是小孩,又没有牛车,不方便送东西,所以最后说好了,每天一大早,孙掌柜会让伙计去她家里拉酸笋。
之后,李歆便把她所知道的关于酸笋的菜谱都写了下来。孙掌柜的看过菜谱,便让伙计取了一百两银子交给她。十两一锭的有九个,另外有五个一两一锭的,剩下的五两都是铜钱。李歆倒是有些感念于孙掌柜的细心。
细细的把家中的地址告诉了孙掌柜,李歆便带着文昊离开了品香阁。孙掌柜这么爽快的就给了一百两银子,李歆还是很开心的。只要有了钱,家里的生活就可以改善了。之后的日子一定要吃好一点了,这些日子过来,单是家中的吃食就让她觉得很煎熬了。还有家里的房子也要修整一番,那样破烂,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支撑不下去了呢!
现在有了钱,李歆便带着文昊去街上买东西了。先到成衣店去给自家五个人一人买了两身新衣服,以前的那些的确是太过破烂了。前世的时候,李歆都从来没有穿过带补丁的衣服,这些日子也太遭罪了。
然后又去买了些肉和各种调味料,买肉的时候还弄了些肥油和大骨头。一路的逛着,见到好吃的便买,还买了许多的点心、蜜饯之类的。等到和张婶会合的时候,姐弟两个的背篓都已经满了。
张婶的东西也都卖出去了,正在等着他们,会合之后便一起去和村长会合。村长也已经把要买的东西都买好了,一行人便坐了牛车往回赶。回到了村子了,一行人便分道扬镳了。分开前,李歆便邀请张婶一家人晚上到家里去吃饭。
回到家中,文昊便把今日在镇上的经历都和文博他们说了,几个孩子都听的一愣一愣的,最后的总结就是他们家里终于有钱了,再也不用饿肚子了。李歆便把镇上买回来的各式点心蜜饯取了一些出来,用盘子装了给几个孩子吃。最后,她还叮嘱几个孩子不要把一百两银子的事情说出去,他们这个家也太破烂了,一点防贼的措施都没有。一百两银子在这样的村子里那可是好大的一笔巨款了,好多人家一辈子也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银钱。就怕钱财惹人眼,让一些人生了贪婪之心。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能低调还是尽量的低调一些吧!
傍晚的时候,张婶一家便来了。张叔张婶家只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今年八岁,叫张旺,平时就叫他小旺。小的是女儿,今年才四岁,大名叫张金花,小名就叫妞妞。张婶家里也过的艰难,两个孩子的衣衫也是补满了补丁,好在张婶算是个爱干净的人,所以衣衫虽然破烂,洗的却很干净。张婶可能是不好意思这样来吃饭,还提了一只大母鸡来,一看就胖得很,肯定是养着下蛋的母鸡。
村子里的人家都不怎么富裕,所以一般母鸡是舍不得杀了吃肉的,都是养着下蛋,攒了蛋去买,也能贴补家用。一般只有公鸡才会杀了吃,不过一般时候也是不舍得杀的,最多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才偶尔舍得杀上一只吃。
很快,李歆也已经做好了饭菜了。这一餐晚饭很是丰盛,有鱼有肉的,李歆还放上酸笋弄了几个菜,所以这一顿饭不仅看着丰盛,吃起来还异常的开胃。张婶一进门便到厨房来帮忙,不过饭菜李歆已经都弄好了,就帮着摆摆碗筷。
“你这孩子啊!随便吃点就行了,又不是过年过节的哪里就用弄这么好。”饭菜摆好,张婶便嗔怪道。明明是嗔怪的语气,不过听着却让李歆觉得异常的温馨,若非是十分相熟的,哪里会这样说话。
“这两年也难得吃顿好饭,趁着现在有,那就好好的吃一顿。快吃饭吧!待会菜可就冷了,吃晚饭我还有话要和张叔张婶说呢!”
几个孩子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吃上这么丰盛的饭菜,倒是开心的很,张叔张婶也对李歆的手艺赞不绝口。一顿饭吃下来,倒是一直都有欢声笑语,这样的气氛真的十分温馨。
吃过了晚饭,李歆便拿了些点心蜜饯打发几个孩子到院子里玩去了。屋里,她收拾了碗筷,又端了糖水上来,和张叔张婶坐下说起话来。她把今日卖酸笋的事情和张叔张婶说了,不过略过了那一百两银子的事情。她想要带着张叔张婶一起做酸笋,品香阁既然能够吃下去很大的量,那么多上一家制作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笋子是一季的事情,趁着有的时候不多做上一些,过了可就都长成竹笋了。他们背后的山上竹林的面积是十分大的,出的笋也好,有些大的有十几斤呢!留上一些养成竹子,其他的应该还是能做出很多酸笋来的。
这村子里也就是张叔张婶和他们家最好了,有挣钱的好事自然也要想着他们夫妇。听她说了酸笋的事情,张叔张婶也很是高兴,毕竟制作酸笋并不困难,而竹笋都是野生的,也不要钱,也就是坛子需要点本罢了。
不过坛子也是个大问题,因为家中的坛子都只是一家人用的,数量有限不说,坛子也都小,并不是很大的那种。好在张叔说邻村就有烧坛子的人家,他可以跑一趟去专门预定一些大坛子。
事情很快也就商量好了,两家便决定先去定了坛子,等坛子买回来了,便可以腌酸笋了。张叔张婶走的时候,李歆便取了二两银子给他们,坛子虽然不贵,可是要的多,也是要些定金的。
(大家多多支持哦!喜欢的亲们可以偶尔冒冒泡,和我一起探讨剧情啊!)
第十四章 银子
更新时间2014-12-2 21:08:34 字数:2258
次日,一大早的,品香阁就有一个伙计赶车一架马车到了李家。自然是来拉酸笋的,马车上还带着几个特别大的大木盆,伙计说是用来放酸笋的。李歆便把酸笋从坛子里面捞了出来,其实你,能不把坛子里的笋汁给人,对她也是有好处的。这一次拉了不少,直接就把家里的酸笋拉去了一半。
等伙计走了之后,李歆便带着文博、文昊两兄弟去挖竹笋,把新鲜的笋子剥了壳,清洗过之后便放入了原本的笋汁里面,这样不过两三日,笋子就会变酸了。
下午的时候张叔便拉着一些坛子回来了村里。烧坛子的那一家平日里也是有烧大坛子卖的,不过没有人专门去定制的话就烧的少,也不怎么好卖。张叔便把人家的存货都拉了回来,另外还定了不少,先下了定金,说是烧出来一批就去拉一批。
因为李家离山里面近,所以两家人还是决定在这边腌酸笋。商定下来,两家人一起出力,得到的利润便平分。拉回来的坛子,李歆和张婶便在家里洗坛子,张叔带着文昊上山去挖竹笋。李歆还特别交代了,长得特别好,而且直的笋子要留在让它长成竹子,不能都挖回来了。而长得偏的那些竹笋就挖回来,因为有一部分长得偏的笋子并不能健康的长成竹子,不过若是拿来吃的话却是最好的。因为那种竹笋是不分一节一节的,心里都是实心的,那种笋子看上去不太大,却是很重的。
两家人一起动手,很快也就腌了很多的笋子。刚腌上的时候放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到了夜里,张叔便把坛子都放入了李歆家后院的茅屋里。茅屋虽然简陋,不过最起码的遮风挡雨还是可以的,而且面积也很大,可以放不少的坛子。
到了四月的时候,山里的竹笋出得就很少了,出得早的那些竹笋已经长得很高了,若是再褪了最外面的笋叶就真的成为高大的竹子了。四月之后再长出来的竹笋也就不怎么好了,这个时候的竹笋不适合养成竹子,所以但凡长出来的,李家和张家便都挖了回来。不过就是都挖回来也是十分少的,后面这些日子拉去品香阁的也就不多。
这个时候正是热的时候,酸笋的消耗量反而是增加的,孙掌柜倒是希望李歆卖去的酸笋越多越好,不过李歆也没办法,便和孙掌柜解释了一下,孙掌柜自然也只能作罢了。等到把家里面的最后一批酸笋也拉走了,李歆便去品香阁结了账。一共有一百多两银子,零头也就算了先前买坛子的钱了,至于两家的人工,都是自己人做的,也就不除去什么人工费的,所以辛苦了两个月,李家和张家各分了五十两银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