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瑜在心底夸了自家姐姐有远见,然后装模作样地思索了一会儿,道:“我看也不用那么麻烦,直接先丢进锅里放水煮开看一下好了。”
说完,不等几人有什么反应,萧瑜扯开一个玉米棒外边的绿色苞衣。扔进锅中放水。让人开始烧火。
这时候萧瑜也有些后悔了。今日才开始试做而已,说不定一时还吃不上这香甜可口的玉米,那她为何那么贪心。一下子摘了十几个!余下的玉米在地里又不会跑了,放久了反而不新鲜。
萧瑜自己在那心思千回百转,而锅里的水没多久就烧开了。
逸出来的热气混了玉米香甜的气味,在厨房中飘散开来。在旁边守候的几人皆不由自主地吸了一下鼻子。
又过了半晌。肖佩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应该煮熟了吧?毕竟这玉米看上去还挺嫩的。”
萧瑜等到了这句话,忙让丫头停火。
将煮过之后变得更加金黄的玉米从锅里捞出来。萧瑜虽然很想立即咬上一口,但还是忍住了。
郝俊已经抓了一只鸡过来。
萧瑜待那玉米晾凉了些,剥下几粒给这只公鸡吃掉,心中不免有些心疼。她都还没的吃呢。
余下的玉米被如同珍宝一样收好。而那只鸡也让人严密看守观察。
时辰还早,不过因萧瑜刚回来没多久,肖佩每天都心情极好地下厨。这不又张罗起了午饭。
萧瑜不禁觉得:有这样的姐姐,那真真是极好的!
吃过了午饭之后。那只鸡安然无恙,萧瑜又给雪团也吃了几粒玉米。待到了晚上鸡和狗都依然十分精神,萧瑜就如愿以偿地吃到了久违的玉米。
那香甜的滋味,让萧瑜认定,这些玉米比前世的好吃!
看到萧瑜已经第一个吃了,早就跃跃欲试王磊和郝俊也不再顾虑什么,分别尝试了几粒,顿时都背着难得的美味折服了。
其实就在时下比玉米好吃的东西也数不清,但是如今这玉米却非比寻常,不仅有神物的名声在外,更何况传说中已经很久没有人吃过,所以王磊和郝俊深感幸运,激动万分,自然会觉得好吃一些。
而于萧瑜而言,又何尝不是这样?
经过仔细的品尝,萧瑜觉得这玉米口感和味道倒与前世吃的差不多,不过她想了一下,没让肖玉成和肖佩也贸然试吃。
这玉米长得太快了,说不定真有什么问题。
如果能忍住嘴馋的话,萧瑜觉得她们最好等许多人吃个十几二十年没事之后她再吃。
但萧瑜前世就领略过个中滋味,所以下意识就认为这玉米是可以吃的,不会出什么岔子。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她怎可能忍得住。
王磊又将试吃之事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几日之后,三人还有那只鸡以及雪团都没有任何异样,而嫩玉米这样的美味再不吃这一季就老了。于是萧瑜又摘了十几个,并邀请凌轶兄妹、花玥和钟朗过来。
蒋青原听说吃玉米,厚了脸皮跟过来,却被凌轶不讲情面地让人将他拦在了门外。
玉米端上来,凌轶等人并没有什么迟疑就吃了。也许时下的人都比较简单,因为早已对这就是上古神物遗种深信不疑,再加上萧瑜几人已经试吃过了,所以并没有想太多。
不像萧瑜还联想到变异之类的,担心日后会有什么畸形等可怕的事情发生。
才试吃了一口,几人就忍不住赞叹起来。
凌燕惊喜道:“果然是神物,这样用白水随意煮一下都这样好吃!”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有了这玉米棒的试吃,之后萧瑜变了花样弄出各种吃法就很容易为几人所接受了。
而且本来玉米的做法就和一些豆类差不多。
萧瑜用小石磨做了玉米汁,又炖了玉米排骨汤,还做了松子玉米等好几样相关的菜肴,以及玉米炒饭、玉米烙。
众人皆吃得极为畅快。
散席之后,凌燕与萧瑜和肖佩坐了闲话,因道:“过几日就是上巳,你二人出去踏春吗?”L
ps:o(n_n)o谢谢神仙小胖喵的月票,今天更两章3000,所以今天更6000字
求订阅、求票票。月底啦
☆、第162章 上巳
旧俗夏历三月上旬的巳日,男女老少皆会到水滨去游玩采兰,洗涤污垢,祭祀祖先,以驱除邪气,祓除不祥。
到如今已成了水边饮宴、插柳赏花、郊外游春的节日。
前朝还尤其盛行曲水流觞之饮,即众人围坐在回环曲折的流水边,投酒盏于流水的上游,任之漂流而下,停于何人面前,则何人取杯饮酒,通常还要赋诗或高歌一曲,如此循环反复,尽兴为止。
而永安郡城郊就有一脉天然的流水曲溪。
南疆三月三本就极为热闹,时人慕于前朝贵族那洒笑山林、旷达萧散的优游做派,既有现成的曲溪,不少名流雅士就效仿故人在那里流杯饮宴,成为了南越上巳节一大盛景。
肖佩所说的踏春,自然也是前往流水十里的曲溪游玩。
在越地,三月三还称之为歌节。如此盛会,萧瑜当然是不肯错过的,往年没有空闲和心情参与还罢了,今年肖佩相邀,自是欣然一口应下。
三月初三。
大清早,肖佩就按习俗做了五色糯米饭和染色的蛋,姐弟几个吃过饭才与花玥和钟朗两人一起进城。
今日城中异常热闹,人来车往,随处可见朱轮华盖,鲜衣怒马的少年男女笑语而过。
街边还有不少摆了兰草杜若和香包的摊贩,生意极好。
几人的马车很快出了城。
山野间可以听到悦耳动听的歌声,此起彼伏。
曲溪在羽山脚下,地势还挺高,茂林修竹,溪边绿草如茵。垂柳依依,城中各处已是桃李落尽,而此处仍开得正好,美景如画。
萧瑜几人到达的时候,那里已是游人如织。
其中有一片地方用步障隔了出来。外边停了不少的车驾马匹,有差役护卫在旁巡视。
各家的下人在那照看自家车马。
那些护卫看到马车上面大将军府的标记,立即迎了过来。让车夫将车停到旁边的空处。
半夏和立春先下了车。伸手将萧瑜姐妹二人扶下来。
后边花玥和钟朗也到了,下车后朝两人点点头,当先往步障里边行去。而早有人在门口守候,迎上前给他们引路。
然后萧瑜和肖佩就看到小雪带了一个小丫头也迎了上来。
两人跟随小雪进了步障,但觉香风扑面而来。
不远处花树间衣香鬓影,丽人成行。溪水边的草地已经坐了不少各家的公子。正在饮酒谈笑,谈诗作赋。
草坪周围还用竹木支起了凉棚。四周挡以轻纱,前边用银钩挂起,里面摆了桌椅长凳,也有不少千金在里面谈笑吃茶。红装华服十分娇艳。凌燕和沈秀莲从中间一个凉棚迎了出来,含笑与两人见礼。
“阿瑜妹妹、肖姐姐,你们来啦。”说完凌燕已拉过萧瑜的手。
“江南的水土果然养人。才几个月不见,萧姑娘风采之出众。简直让人都不敢认了呢。”
旁边原与凌燕同坐的几个姑娘也走了过来,其中一个穿大红绣折枝桃花袄裙,生得珠圆玉润的姑娘笑道。
萧瑜只觉得看起来有些眼熟,却记不起是谁家的千金了。
立夏在旁小声道:“那是何府的二姑娘。”
何府?萧瑜眨了眨眼睛,终于想起来是在大将军府的宴席上见过,似乎乃邻近郡县父母官的掌珠。
当下含笑点头为礼。
这时里边有一个人起身离座,径自走开,惹来众人侧目。
萧瑜有些诧异地看去,却是赵婧。
这次踏春,各府的闺秀对萧瑜都突然变得亲热了,让她有点不习惯,而同来的肖佩更是觉得浑身不自在。
幸好那些千金拉了萧瑜说话,凌燕还能与肖佩闲话几句。
不过坐了片刻,小雪拿了卷书轴从外边进来,笑吟吟道:“那边的曲水流觞开始了,这是刚得的诗词。”
众位姑娘立即凑过去赏鉴。
萧瑜对此并不感兴趣,当即与凌燕说了声,准备和肖佩在外边走走。凌燕闻言却将那几人撇下,和两人一同出去。
步障围起来的这小片地方比刚才还人多,水边的垂柳下还有少年男女在互诉衷情。
几人随意逛了几处,听到外边有歌声传来,萧瑜就想过去看看。
于是几人就带了侍女行出步障之外,循歌声而去。
越地三月三还称为歌节。与文人雅士曲水流杯饮酒赋诗的风流不同,许多乡民皆盛行斗歌。
曲溪边就每年都有方圆数十里的青年男女前来斗歌。
几人未行多远,就看到前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边上有许多摊贩在摆卖小食和香包等物,比之步障内大为不同。
这斗歌一般会持续几日,据说每年都有不少男女因对歌而结缘的。
凌燕和萧瑜几个正犹豫是否挤过去,就听到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声音道:“阿姐你们怎么过来了?”
转身一看,正是肖玉成。
旁边还有花玥、凌轶和钟朗三人,不时有胆大的少女朝几人扔花朵荷包香囊,不过几人皆视而不见。
让萧瑜想起掷果盈车的典故,不由多看了花玥几眼。
旁边跟着的侍从虎了脸,将凌轶几人护住,不过还是有不少姑娘红了脸将花枝帕子香包等丢过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