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好的女儿比那些不成器的儿子强多了。”唯一的女儿早逝,又没有留下一个儿子顶立门户,这是李老太太心中的痛。看着儿媳妇没有看轻自己的外甥女,六十几岁的老太太顿时眼泪汪汪。
几位长辈一直问着她这一两年的日子,问朱家对她好不好,孩子是不是亲她,她自己的身子有没有去城里找个好郎中看看。大舅母还交待,让她得了空,一定去城里,让她大舅给她找个好的妇科郎中把把脉。
虽然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话,可是听在顾明兰的心中,有前世爷爷奶奶在世的感觉。她在内心感叹:这才是长辈的样子,关心的应该是小辈子的日子过得舒心不舒心,孩子听话不听话,粮食够吃不够吃。而非朱老婆子那般,生怕小辈吃了好的少了她的。
李陈氏也是正宗的农村老太太,可为人与朱老婆子一比,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也许李陈氏的话并起不了什么作用,也带来了不什么好处。可是关心人的话总是让人心暖。
顾明兰来到这人世界后就一直受朱老婆子的责骂,然后就一直与她斗心计。看到这个似前世奶奶的老人是真心的爱她们,她立即依在老人身边说:“外婆,相公他人很好,对我也很好。两个孩子也听话,您不用担心了。”
李陈氏从来没见过这个外孙女这么粘她,人一老心也更软了,她一听眼眶里的眼泪还没干就笑呵呵的说:“那就好,那就好。虽然你以前那个是读书的,可是没考出个功名来,什么用也没得。咱们农村里人都是过日子的人,书读得多虽然是个好的,可连养家糊口的能力也没有,那还不如嫁大字不识能痛人的实在呢。”
这老太太真实在,而且她说的话也有道理。顾明兰笑眯眯的说:“外婆,相公也读过一年书,认得字也不少,还能算帐儿。下次大舅舅有什么好生意,您可得跟他求求情,让他带着相公去见识见识。”
以后去了城里,要是有好营生,不一定要当捕快,顾明兰想为朱正清找一条赚钱的路子,因为她知道,这时代的男人特有自尊心。以后进城他真的当捕快那点银子肯定养不了家,要是让他没有一份休面的工作,她怕这男人觉得没面子。
虽然她打算以后过的是小富即安的日子,可是不管过什么样的日子,在这个家里必须让这个男人存在底气,又不过份自傲,那样的家才安稳。世上的男人特别是这个以男人为尊的世界,吃软饭在这里还不流行。
所以顾明兰准备抓住所有的可能,为朱正清找一份合适的事做,让他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二孙女婿也是个识字的人?你还真有福气。好好好,到时外婆问问你大舅,要是真有什么好营生,让你相公跟着去看看也是好的。你们行去跟你表姐妹们聊会吧,外婆我这去看看厨房下的吃食,一会好开饭。”中午有两桌客饭,老人操心惯了,总是不放心。
顾明翠带着朱成杰与朱成敏还有春来春至去找大表哥的孩子们玩了,顾明兰跟着小表嫂李黄氏去了大表姐李香云的屋子。
三人脱去鞋子坐在土炕上,顾明兰看着与比自己大了五岁的表姐说:“云表姐,你还是当年那样子,一点也没变。不像我姐,这些年过得太苦,人也老了不少,粗一看还以为是个老太太了呢。”
李香云看着顾明兰说:“我说兰子才是一点没变呢。哦,不应该是变了,我感觉变得比三年前好看了不少。你看她这皮肤,还真是白白嫩嫩的,走在街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大小姐呢,弟妹,你说是不是?”
小表嫂是李香云大弟弟的媳妇,姓赵,娘家也是在城里开小铺子的商家,去年才嫁进来,还算是个新媳妇。
听到自己二姑姐的问话,她当然会附和:“虽然以前我是没看过二表姐,可是今天初看她这模样,我还以为是小表妹呢。可不,就如二姐说的一样,二表姐你真的象城里的姑娘。”
在顾明兰的记忆中,这表姐的性子一直都好,而且她的记忆对这个人也很清晰。于是笑着嗔她:“二表姐,你看看我这双手就知道了,这大家小姐还会有一双这么粗糙的手?要里城里姑娘都如我这样,这手一伸也那还不吓坏人家大家公子?我看二表姐在县城里住这么多年,倒真是没有我们这农村妹子的样子了。”
李香云幽幽的叹口气:“样子再好又有什么用?兰子,要是我也能跟表姐一样,生两个听话的孩子,就是再难看点我也认了。可惜我命苦,所嫁非人啊。”
顾明兰呆了:她怎么哪壶不开偏提哪壶了?
☆、358.第358章 闻有邻居来
说到她的心事了,这世上女人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没有自己的子女。虽然自己嫁人几年也没生下一子半女,毕竟是有原因的,而且朱正清还有一对双生子女呢。
偏偏在这新年正月提起表妹不开心的事,顾明兰真后悔了,可是在这种事上顾明兰不知怎么安慰她,只得说:“二表姐,都说人的命是七分注定三分人为,你也别难过,更别担心,你这么善良孝道,老天给你的缘份也许没到呢。以后找着合适的人嫁了,我就不相信老天会这么对待好人。”
找个人嫁了?
虽然她自己知道自己还是个闺女,可是世人都知道她是因为不会生孩而与相公和离的女子。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世上有哪个男人会娶?就是当继室,也只能嫁给那些年纪大好颜色的男人。
想想自己在婆家那受罪的情景,再看看自己在娘家这两年的日子,虽然偶尔会受到兄嫂的唠叨,可比起在婆家来,这日子就赛神仙了。
嫁人也未必就好,不嫁人也未必就不好。趁着爹娘在,兄弟小,自己年轻,凭着自己的针丝手艺,多赚点银子,以后置办点产业,嫁与不嫁真的不在心中。
心中百转万千的李香芸朝她笑笑:“也许吧,有的东西正如二表妹所说的愁也愁不来的,就听天由命吧。如果有缘份就随了缘,如果没缘份就这样过吧。听说二表妹现在的妹夫以前有一对双生兄妹,他们还听话不?后娘可不好当。”
二表姐不再忧伤了,她的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顾明兰点点头随即回答后就叉开了这个会令人伤感的话题:“还算听话的。孩子不管是亲生的还是别人生的,尽心对他好就行了。二表姐,你去城里很多年了,我还真想问问你,这城里有没有什么好营生的活路?”
李香云自十岁就跟着父母进了城,虽然是做些个小生意,肥田不如瘦店,可比起种田确实是好了不少。但是生意真的不好做,李香云也知道自己父亲与大哥、小弟们都很辛苦,她小时候与这表姐表妹都亲厚,思量了一下,于是实话说了:“怎么说呢?男人么要是不做生意就去做些零工也能挣些银子,但是要过好日子就难了。我从白家回家后,也不去想什么了,有空就绣些帕子送到绣楼,倒也能换个零用花花。”
绣花?就凭她这手艺缝缝补补还差不多,要是用来绣花的话…她怕一朵玖瑰花给她绣成一个狗尾巴花…
算了,绣花那不是自己的强项,隔行如隔山,她就不要去想那浮云一样的事,她还是先打定主意把自己这优良种田法子弄起来吧,这个她相对在行的手艺,也许能挣些银子。虽然不可能一下子赚得太多,可零花钱应该是有的。
想到这顾明兰也笑了:“在外讨生活也是难的,好在二表姐你有一手绣花功夫,还能帮衬一下家中。可表妹我就不行了,别说绣花,绣个疤还差不多!以后我可走不了这条路。”
一句话把两个人逗乐了,李香云轻轻的拍了她一巴掌:“哪个叫你当年不好好学的?咱姑的那手艺可不差。”
“是呀,是呀,我可早就听说了,咱大姑的绣功可是我们这小李庄的头一位,二表姐当年学绣花时肯定是偷懒了,嘻嘻这下知道后悔了吧?”表弟媳妇也赶紧打趣,让气氛立即轻松起来。
顾明兰想,这绣花她确实是不行,她就不去多想了,可是她有她的手艺,而且是一级捧的手艺,去了城里她不相信过不下去。
只可惜古代可不是现代那个法制相对健全的时代,只要你有手艺,只要你有特色,你就有机会发大财。顾明兰知道在古代开酒楼没有背景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女人开酒楼,要是没有背景,今天开明天就有可能进牢房。
不过,她想着自己不能开酒楼,她可以凭技术找一家有实力的酒楼合作吧?到了城里如果没有更好的营生之路,到时请王林炎帮忙找一家有实力的酒楼,用手艺入股。
“表姐,下次我要是来县城了,你可得带我看看啊,我长这么大还没进过县城呢。”学绣花可不是她的目标,顾明兰知道自己这大舅舅虽然只开了个铺子营生,算不得是成功人士,但在城里多年,比她这只菜鸟要好太多。她到时候想要在城里站住脚,她准备到时找他指点一下,老江湖比自己的经验多得太多。
“好呀,你如果有空就只管来吧,家里也不是没地方住,你来了我定陪你好好走走。”李香云以为这二表妹开玩笑,她虽然一般的缝补不差,可却是最不爱学那精细物的女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