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郎家的站直身子,不软不硬的顶了回去。说实话,她早就受够了夫人的这两个‘亲人’,整天在平安坊摆着老太爷和少爷的谱儿,吃夫人的,喝夫人的,却从来不关心失踪许久的夫人,更别说想办法救夫人回来了。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们白吃白住也就罢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竟然当起了贼,正房里的宝贝,今天少个五彩琉璃花瓶,明天丢个前朝盘龙古砚,若不是他们这些下人天天盯着,这平安坊都要被他们父子搬空了呢。
“放肆!王夫人是我姐姐,我这个做弟弟暂借姐姐几件东西又怎么了?再说了,我这是为我自己吗?哼,还不是帮她打点关系?”王锦珏被赵二郎家的噎得够呛,一张还算英俊的面孔,红了白、白了黑,像调色板一般换了多个颜色后,干脆一挥袖子,威胁道:“我告诉你,如果你再拦着我救姐姐,我就把你送到官府,告你个刁奴欺主之罪!”
说着,也不敢久留,王锦珏抱着东西小跑出了院子——呼呼,好容易跟郑国舅府上的大管家拉上关系,他可不能去晚了,要不,那翰林院学士的名额就飞走咯。
无耻!
赵二郎家的气呼呼的看着飞快消失的背影,心里急得不行。
“赵大娘,赵大娘,这日子真是没法儿过了,”账房捂着左半边脸,呼哧呼哧的跑了过来,另一只手里还拿着个账本,“您看看,这才几天呀,王老爷又去账房支了二百两银子,再这么折腾下去,账房早晚被他搬空了呀。”
“什么?又支了二百两?你有没有问他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赵二郎家的一把抓过账本,急急的翻看着,账册上清清楚楚的记录着每一笔开销,而数额最大的账目下,都签着王名川的大名。
“问了,喏,您看,这就是老爷子的回答!”
账房苦哈哈的松开捂着脸的手,露出一个鲜红的巴掌印儿。
“算了,下次王老爷再支银子,你就告诉他,账房没钱了。让他来找我吧。”
赵二郎家的合上账本,幽幽的叹了口气,心里忍不住哀号,夫人呐,您到底去了哪里?您知不知道呀,您若再不回来,这个家奴婢快要守不住了!
云来客栈,二楼。
“国公爷已经到了,现在正赶往金銮殿,咱们也要尽快行动起来。”
铁楚匆匆的从外面进来,关上房门,跟王锦瑜小声的说道。
“好,我这就去联络国子监的学生,以及散落在京城的前唐遗老遗少。”
王锦瑜用力砸了下手掌,兴奋的直在屋子里转圈儿,苦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动手了。
“恩,必须要快,国公爷这会儿估计快要到皇宫了,如果咱们不能煽动京城的‘百姓’去请愿,他老人家即使拿着丹书铁劵也未必能逼隆庆帝放人。”
利用‘百姓’造势,这是计划中最关键的一步,决不能出半分纰漏。
王锦瑜点点头,跟铁楚一起离开了客栈,一个奔赴李爵爷一手改建的国子监,一个赶往侠客盟的京城分舵。
第041章 大势初定
崔云娘拉着奶娘秦嬷嬷的手,急切的问:“姑母真是这么说?”
秦嬷嬷点点头,道:“没错,我家二小子担心听差了,又特意问了一遍呢,李夫人确实这么说的,还说等事情了结了,让您把粽子给她送去呢。”
崔云娘松开手,拧着眉头,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思量了好久,她忽然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满怀欣喜的说道:“好,办得好,嬷嬷,这件事多亏奶哥哥了。”
虽然不知道自家姑娘欢喜啥,但听到主子夸奖她儿子,秦嬷嬷还是非常高兴,故作谦虚的说,“哎呀,他也没干啥,不过是帮您跑跑腿,传个话,当不得姑娘这么夸他。”
崔云娘并没有留意秦嬷嬷说什么,现在她脑子里满都是李夫人的那句‘等事情了结了’,啧啧,听听,李夫人这么自信的说,分明就是没有把李家眼前的危机看在眼里。
老天垂怜,她赌对了!
想到这里,崔云娘忽的转过身子,对秦嬷嬷吩咐道,“嬷嬷,还得让奶哥哥辛苦一趟,让他帮我去买些上好的糯米、粽叶,对了,还有枣子、红糖,要快!”
“哦,好!”
秦嬷嬷不明所以,愣愣的点点头,然后复述了一遍要买的东西,见没有遗漏后,便下楼去找自己的儿子。
下了楼,来到大堂,秦嬷嬷便看到三五个穿着襕衫的士子匆匆的从客栈门前跑过,接着又是七八个士子跑了过去,她好奇的拉住店里的小二,问道:“这是怎么了?外面咋跑出来这么多读书人,是不是有什么诗会呀?”
“回大娘的话,不是诗会,这些士子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他们听说平州李家是被冤枉的,辅国公也拿着太祖皇帝钦赐的丹书铁劵去了朝堂,但一直都没有出来,有人说,朝廷想撤了国公府,哪怕李家确实冤枉、手里有什么免罪金牌,朝廷都要治李家的罪……”
小二消息果然灵通,他拉着赵嬷嬷来到角落,一边看着四周的动静,一边悄悄的说:“国子监是当年李爵爷出资改建的,近百年来,每年辅国公府都会资助一百位家境贫寒的士子读书,这些士子一直把国公府当恩人,如今见恩公出了这种事,岂能坐视不理?所以呀,他们这是要去朝堂请愿呢!”
“啥?国公爷进京了?还拿着丹书铁劵?”
秦嬷嬷虽是仆妇,但好歹在世家大族的院子里呆着,自然知道丹书铁劵的分量,她也顾不得找儿子,而是继续打探消息。
“可不是嘛,现在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还有那些受过侠客盟大恩的百姓,也都纷纷跑到了内城,帮李盟主喊冤呢。”
小二并不识字,对官府的那些事也不懂,不过,他从小就是听着李爵爷的传奇故事长大的,心里的天平更是偏向李家——李爵爷忠贞勇猛,国公府乐善好施,侠客盟又扶弱济贫,这样的家族怎么会造反?
像小二这样想的人,还有许多,在侠客盟有计划的煽动下,整个京城都沸腾起来了。
当然,外面的事,坐在龙椅上的隆庆帝并不知道,此刻他正面色凝重的打量着站在眼前的李源丰。
隆庆帝也预料到,李家会拿丹书铁劵做护身符,他私下里跟三公主,以及几位重臣商议,当时三公主提议,李靖云既然脱离了李家,那么就不能治李家的谋反之罪。而丹书铁劵又明确的规定,李氏子孙,除了造反,一切罪责免死。丹书铁劵是太祖皇帝御赐的,隆庆帝不能不承认,但可以在‘免死’两个字上做做文章。
不是有句老话说嘛,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李靖云毕竟曾是李家的子孙,如今谋逆,难道李源丰就没有什么过失?还有,李靖云依仗着侠客盟的侠客造反,那些侠客虽然是侠客盟的叛徒,但李靖天作为盟主,也有不察之罪。
既然有罪过,那就要罚。
怎么罚?那就是皇帝说了算。首先,削去国公府世袭罔替的爵位;其次,勒令李家男丁五代内不得入仕;第三,朝廷派遣千牛卫帮李靖天‘整顿’侠客盟,清除残留在侠客盟的其他‘叛徒’。
相信这么几步走下来,国公府基本上也就成了空架子,李家也成了没有爪牙的病老虎。等朝廷恢复元气后,再彻底惩治他们也不晚。
不过,隆庆帝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要说的话,竟然全被李源丰堵了回来,而且更加纠结的是,李家的丹书铁劵竟然是‘免罪金牌’。
这让他如何判处?
沉着脸想了想,隆庆帝冷冷的说:“朕知道,太祖皇帝确实曾赐给辅国公一块丹书铁劵,但究竟是免罪还是免死,内史并没有记档。这样吧,你把丹书铁劵呈上来,朕亲自确认一番。”
李源丰闻言,腾出一只手从袖袋里摸出一卷素绢,托在掌上,“陛下,这是丹书铁劵的拓片,请陛下御览!”
“……”隆庆帝脸色更加难看,凌厉的目光直直的射向李源丰,心里骂道,这个老狐狸,看来他这是有备而来呀。
李源丰一脸坦然,唯有心里的小人,正在仰头大笑:哈哈,当我是傻子呀,想用这种办法骗走丹书铁劵,然后再让左右侍卫把我拿下?哼,没门儿,若这点小事都预想不到的话,本爵爷也不会只身闯金殿!
“李源丰,你大胆,竟敢拿拓片来搪塞陛下,你简直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呀!”
郑元飞跳了出来,指着李源丰手上的素绢怒斥道。
“郑元飞,你才大胆,竟敢对太祖皇帝不敬,你竟然用手指着这丹书铁劵,是何居心?!”
李源丰比郑元飞更嚣张,举了举手上的丹书铁劵,毫不客气的训斥道。
“我?我不是……”郑元飞顿了下,愣愣的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猛然间想起,丹书铁劵是御赐之物,比尚方宝剑还要尊贵,它简直就是太祖皇帝的象征,自己虽然指的是素绢,可、可那素绢跟丹书铁劵相距不到两尺,远远看去,就像他极为不屑的在指着丹书铁劵,亲娘嗳,这、这也太悲催了吧?!
苦着脸,忍着不甘,郑元飞噗通跪在地上,冲着丹书铁劵行礼道,“太祖皇帝明鉴,微臣绝没有半分不敬之意,请太祖皇帝恕罪!”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