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必要?别人家的姑娘一步走,后面八步迈,你身边人太少了。”安清和道。
“我要一迈步,她们可跟不上,出门在外,带着她们,反倒拖累我。”安意微抬起下巴,撇撇嘴,“一步走,八步迈的排场,我不屑摆。”
“爹,妹妹说得在理,用不上的人,没必要买,这种虚排场,不排也罢。不如等舅舅回来,让舅舅帮着找几个身手好的来保护妹妹。”安康想到劫杀的事,觉得出门在外,还是带身手好的强些。
“不用找,我师父已经替我准备好了。”安意笑道。
“当真?你可别哄骗爹爹。”安清和不放心的道。
安意道:“日后我带人来给爹爹看,爹爹自然就知道我有没有哄骗你了。”
如是安家暂时不买人了,卿轲那边的幕僚,眼巴巴的等了几天,也不见安府让牙婆进门,心急如焚,却无计可施,卿轲已问过好几次,他们都不知道要怎么回话了。
腊月初七,卫旸从湖南风尘仆仆的回来了,带回了一车罗家人和张家人准备的腊鱼腊肉等家乡风味的土特产。
第二天,腊八节,安意正喝着腊八粥,胡清月身边的婢女丁当急匆匆跑来了,“姑娘,我家少奶奶要生了。”
安意一惊,前两天,她才去看过胡清月,应该没这么快生啊?一边让叫芳蓉去明珠阁去拿药箱,一边问道:“怎么今天就发作了?应该还有十来天才生啊。”
丁当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少奶奶做了一锅腊八粥全吃了。”
安意嘴角微微抽搐,敢情是吃太多,把孩子给挤出来了。
等安意坐着马车,急匆匆赶到张家,远远的就听到胡清月凄惨的喊叫声,快步走进院子,就见几个婆子拦着张昭峰苦劝,“大少爷,女人生孩子,男人是不能进去的。”
“你们让开,我要进去看月儿。”张昭峰甩开她们,扯着嗓子冲屋里喊,“月儿,你别怕,我这就进来陪你。”
“昭峰你去书房看书,别在这里添乱了。”单夫人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娘,月儿她怎么样了?她叫得这么大声,是不是很痛?”张昭峰问道。
单夫人懒得答他的话,谁生孩子不痛?
“张大哥。”安意走了过去,“师姐是头胎,没这么快生出来,你别心急,也别乱嚷嚷,你要稳住,师姐才能安心生孩子。”
“小师妹你来了,你快进去,一切拜托你了。”张昭峰紧张兮兮地道。
安意给了他一个安心的微笑,道:“放心,师姐一定母子平安。”
☆、第一百零三章 喜添千金
安意进了屋,一个时辰后,胡清月的长女,一个七斤重的小女婴出生了。
“哇”婴孩的嘹亮的啼哭声,唤回了院子那根木头的神志。张昭峰扑到门上,边使劲擂门边喊道:“月儿,你怎么样了?你们快开门让我进去,我要看看月儿,快开门。”
里面还没有收拾好,婆子隔着门道:“恭喜大少爷喜添千金,大少奶奶母女平安。”
“女儿?是女儿!好好好,我就说一定是女儿,果然是女儿。月儿你听到没有,我们有女儿了,我们有女儿了!”张昭峰兴奋地喊道。
屋内胡清月闻言,哭笑不得,这还用得着他来告诉她吗?女儿是她生的好不好?
安意忍俊不禁,轻笑出声。
其他人也抿唇偷笑。
素来端庄的单夫人,也被女婿的傻样,逗得莞尔一笑。
在外书房等消息的张将军,知道添了个孙女,乐得合不拢嘴,提笔沾上墨汁,在早就准备好的撒金红柬上写下“乃瑾”两字。
张家大姑娘的大名就此决定,乃,是也;瑾,美玉也。
“师姐,你别怕辛苦,这前几天的奶,由你喂小瑾瑜。你现在的奶水是最好的,孩子吃了会强加抵抗力,不容易生病。”安意知道大户人家都是请奶娘喂养孩子,可是等主家的孩子生出来,奶娘的初乳已经没有了。大户人家的少爷姑娘的身体不强壮,固然有因太过娇养之故,没有吃的初乳也是原因之一。
“知道了,我做娘的,养孩子哪能怕辛苦。”胡清月信任安意的医术,知她说的话,必有道理,言听计从。
安意等胡清月母女安顿好,告辞回家。
“顺利不顺利?清月可还好?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啊?”罗氏关心地问道。
“挺顺利的,师姐很好,生了个女儿。”安意笑道。
“生了个女儿啊,好好好,先开花后结果。”罗氏喜笑颜开地道。
到了洗三这天,罗氏带着安意去到张家。
胡清月在做月子,小乃瑾是由单夫人抱着。天气寒冷,大雪纷飞,屋里摆着数盆炭炉,烘得室内温暖如春,水也是温热的,不会冻着小乃瑾。
洗三完毕,安意抱着小乃瑾回房,让胡清月喂奶。
“哎哟,是谁抱我们小粥粥回来的?”胡清月笑着伸手接过孩子,“哦,原来是十九姨呀。”
“小粥粥是你给孩子取的乳名?哪个粥?”安意在椅子上坐下,笑问道。
“腊八粥的粥。”胡清月侧身,撩开衣襟喂奶。
安意愣了一下,“怎么用这个字?”
“这小丫头贪吃,明明还有十来天才出生,却急着出来吃腊八粥,用这个字给她取名,是名副其实。”
安意以前觉得胡清月还算靠谱,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被那个蠢呆蠢呆的姐夫给影响了,越发的率性而为了,居然给孩子取这么个乳名,撇撇嘴,小声咕嘟道:“到底谁贪吃啊?”
“好好好,是我贪吃。”胡清月笑,“可是这名字我还是取得不错的啊,小粥粥,叫起来多顺口啊。”
安意等胡清月喂完孩子,从芳蓉手中接过雕着祥福双云纹的锦盒,递给胡清月,“这是大师姐让我送给你和小乃瑾的。”
胡清月打开盒子,里面是两枚玉坠,一枚缀着平安结佛手形玉坠,一枚是缀着如意结的蝉形玉坠,拿出佛手玉坠,“咦,是暖玉。”
“佛手是给你的,蝉是小粥粥的。”安意承认小及瑾的确不如小粥粥叫得顺口。
胡清月把佛手玉坠挂在自己脖子上,玉蝉收了起来,小粥粥太小,还不能戴玉坠。
在张家吃罢洗三面,安意随罗氏回了家。
有男人在外面挡住风霜雨雪,内宅妇人的生活依如往昔,过了小年,到了二十六日,皇上封印,朝臣归家。
罗氏领着婢女为过年做准备,安意让芳蓉把最近做的一批药丸送去济怀堂,收了药碾等工具,悠闲度日。
昼短夜长,安意也不再午后小睡,穿着崭新的银蓝绣花小袄,散了发髻,坐在榻上,用红色的圆珠玛瑙串缀石榴花的璎珞玩。
李嬷嬷把调教好的七白带了过来,“姑娘,老奴幸不辱命。”
安意放下手中打了一半的璎珞,看她们的站姿,就知李嬷嬷把她们教得极好,笑道:“李嬷嬷辛苦了,夜里的咳嗽可好些了?”
“吃了姑娘做梨膏糖,这两日,晚上已经不咳了。”李嬷嬷笑道。
“天气寒冷,嬷嬷要多注意些身子。”安意见李嬷嬷没有拿手炉,“桃仁,去把前儿得的那个铜錾瓜棱手炉拿来。”
“姑娘不用了,夫人前些日子,已赏了个白瓷手炉给老奴,刚才出门,一时忘记拿。”李嬷嬷在安家的日子过得舒心,愈发觉得当日的选择是对的。
“白瓷手炉在房里用,出门还是带铜质的手炉好些,嬷嬷就别推辞了。”安意道。
“多谢姑娘。”李嬷嬷欠身道。
桃仁去拿来了八宝手炉,里面已装上了燃着的银炭。
又闲聊了数句,李嬷嬷揣着手炉,带着伺候她的小丫头初一去了井篱园。
安意看着站立一旁的七白,道:“明珠阁地方小,香芹是暂时挪到西角院养伤,日后还要进来当差,你们暂时还住在现在住的地方,每日辰时正当差的过来。”
原本安意要留香芹在明珠阁养伤,香芹执意不肯,言及不合规矩。安意拗不过她,将她挪到隔壁宅子里的西泠阁,又指派了一个婆子和一个小丫头贴身照顾,还时不时过去探望。
七人齐声应了是。
“白茯你会梳头,跟着杏仁。白芨和白芍力气大,跟着芳蓉,白术白蔹跟着桃仁,白芷白苓跟着香芹。”安意将七人一一作了安排。
数日匆匆而过,大年三十早,安意收到小龚爷遣人送来的长条锦盒,锦盒里装着一幅画,把画展开,上面天色已暝,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石之间,泉水淙淙流泻。泉边有石亭,亭中有人,一男一女侧坐亭中,没绘容貌,但看那紫衣和黄衫,便知画的是谁。
画上写着王维的《山居秋暝》的四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安意抿唇浅笑,看着画上的圆月,又看了看那个留字,眸色微敛,若有所思,大年夜,他要进宫赴宴,她虽不用进宫,却要守岁到子时,已经那么晚了,他还要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要与她说?当然也有可能是她多想,他并无旁意,不过是送幅画给她。
“香芹身上有伤,不能下床走动,定然苦闷,你带着些吃食过去,叫上白芷和白苓,陪她一起守岁吧。”安意不管小龚爷会不会来,还是先把芳蓉支开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