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氏对黄氏已经厌烦了,此时恨不得黄氏马上滚蛋。
“黄氏,你赶快带着海哥儿上路吧,咱家可供不起你这尊大佛!”蓝氏这话也等于想把黄氏给撵走。
“娘子,她有一次偷窥我上茅厕,她肯定是那个时候瞧见我身上的胎记的!你可不要相信她说的鬼话。”沈虎郎把之前他决定恐怖的事儿说给大家听。
夏氏一听诧异和愤怒,这是什么样的恶心亲戚!怎的还能有这样恶毒的算计!她险些着了黄氏的道!
虽然沈虎郎这么解释了,夏氏也听了劝了,可是黄氏死赖着不走,因为她一回去,可就得回去过苦日子了,现在旱灾天气,不说外面热的要死,且说家里那么多人,每天只能吃野菜粥,这叫她怎么愿意回去过苦日子呢?
但是沈家人都不欢迎她留下,而且她还诬赖沈虎郎,沈土根和蓝氏也不相信沈虎郎会去玷污黄氏的清白,所以沈土根和蓝氏又拖又拽的把黄氏母子给撵回了旺山村。
旺山村蓝家人瞧见黄氏母子被送了回来,一个个的脸色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现在地里的庄稼都死了,如今正在等着赈灾的粮食。
可黄氏母子一回来,这家里岂不是多了两张吃饭的嘴吗?
沈土根和蓝氏把人送到就告辞走了。
黄氏则松了一口气,因为沈土根和蓝氏没有把她诬赖沈虎郎玷污她清白的事儿说给蓝二郎听。
沈土根是因为知道蓝二郎性子火爆,若是说出了口,蓝二郎说不定当真,然后找去沈家村,和虎郎打起来,那可是让村民们看笑话了,更何况夏氏的娘家就是沈家村的。
为了面子,他嘱咐蓝氏别说。
张润扬已经上了请求朝廷赈灾的折子。
“娉婷,这浒县的粮仓这几日救济灾民也快放空了,若是等不到朝廷的赈灾粮食,会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饿死,或者出去逃荒。”张润扬觉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润扬,你忘记我有一个随身空间了吗?”楚娉婷笑嘻嘻的说道。
“你的意思是随身空间里有储备很多粮食?”张润扬惊讶的问道。
“嗯,可以这么说。”楚娉婷点点头。“只是一下出来这么多粮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贪污了呢。”
“我自有主张,不是还有镇上的大户人家吗?米铺老板什么的?咱们可以让他们捐一点米出来。然后把你随身空间里的米掺杂一些在里头,发放给村民不就可以了吗?”张润扬说道。
“你这法子也不是不可以,嗯,对了,这样吧,如果那一家人家捐的粮食多可以得到皇上的赏赐。你上折子给皇上,问皇上讨一些文房四宝,回头咱们好以皇上的名义赏给那些捐粮大户,商人最是喜欢追逐名利,最是崇拜读书人。所以文房四宝是最好的赏赐。”楚娉婷给张润扬出主意。
张润扬闻言,伸出手在她鼻头上点了一下,宠溺的笑笑,说道:“那就这么办吧,事不宜迟,我这就派人去镇上的大户人家动员一下捐粮的事情。”
“润扬,你这几日辛苦了,快点吃一些空间里产的水果补充精力吧。”楚娉婷说道。
抬起眼撞上了一双若有所思的水杏大眼里,他唇角微扬,轻轻的抚了下衣衫的褶皱,星眸璀璨明亮,略带笑意的朝她看了眼。
“好的。”张润扬答应了。
“我从明日起开始在同济堂医馆门前搭一个舍粥的摊子,还顺带临时义诊。”楚娉婷皱了皱眉,因为已经有很多村子开始饿死人了,吃树皮,吃草根,就有人开始拉稀,先拉的是绿屎,后来变成黑色的,再后来就拉不出来了,肛门发肿,还想拉,继而拉出血了,人就没救了,倒地而死,那些在跟前的人们,很快就被传染上了,有的人正走着,肚子一疼,蹲下就拉,来不及脱裤子,蹲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
“等把粮食筹集到再发放下去之后,大家的日子也许能好过些了。若是能求得老天爷降雨,那该多好。”张润扬说道。
“降雨的事情,我会想办法的。”楚娉婷蹙眉道,她也不是没有想过解决旱灾用法术来降雨的事情,只是她还在等莲仙出关。
“不要太勉强自己,你的身子要紧。”张润扬望着楚娉婷,越发觉得她好看,特别是那纤细的娥眉,如黛笔轻描,恰到好处的勾勒出弯弯的眉儿,就像暖暖春风里最柔最美的柳叶,清纯澄明的眸子,此时似拢了烟雨,好看极了。
楚娉婷笑着点点头,两人简单的吃了一碗面条,如今粮食紧张,县衙后院里的用度也一道递减了下来。
十日后,等到莲仙出关,楚娉婷拜托她施法,下了雨之后,连带着旱情得到了缓解,再一来,转眼到了八月,雨水开始丰沛,渐渐的,野草和野菜都抽出来了,一片疯长,避免了村里更多的人饿死。
旺山村。
“喜报喜报!”跟着又响起一阵刺耳的铜锣声。
只听那报喜的人扯开嗓子喊:“朝廷发赈灾粮了!明儿都带上户牒去镇上领粮,按人头分发,先到先得!”
听那声音里带着亢奋,又喘着气儿,八成是边跑边喊的,果真这第二遍喜报喊的就有些听不大清了,估计是跑过了蓝家了吧。
“太好了,一个人头一份粮啊。二郎,咱们不用每天吃野菜干了。”黄氏干涩着嘴唇皮砸吧了下,说道。
“你给我安分点,哪里也不许去!你就在家带海哥儿,我和爹娘一道去镇上领粮食。”蓝二郎对黄氏说道。
黄氏气的直抹泪,她再气也没有法子,因为她若和蓝二郎顶撞,蓝二郎又得揍她了。
随着天逐渐的亮,路上的朦朦胧胧的雾气也是看得清楚。清晨的天还是微凉的,直到赶了大半个时辰的路后,大伙儿身上才热乎乎了起来。
到了浒县县衙,已经有衙役在准备布置发放赈灾粮的桌子、米袋子和斗。
等蓝家人到县衙门口排队时,已经有好几百人在那儿候着准备领粮了。
蓝家人还算来的早的,但是住的和县衙这边近的村子里的人已经早早的来排队了。
没过多久,就有衙役拿着钥匙赶过来开了领粮地的门,只见官差进去拉出了几十麻袋的大米出来,开始检查户牒挨个发粮。
古代的户牒就类似于现代的户口本,记载了家里人口的姓名住处,出生年份。
还有所在村的印章,镇的印章,府的印章,很是繁琐。用作户牒的纸倒比一般纸张稍厚实些,但还是需要小心保存,若一旦毁坏,则补办起来麻烦的很。
每个人头能分得一斗米,一斗米重12。5斤,据说两月能发粮一次。
而且据说县令夫人楚氏还在同济堂医馆那边施粥,已经有不少人去领着了。
蓝家人来之前也带了碗和勺子的,有这便宜不占干嘛不去。
蓝枇杷是不愿意去的,但是丁氏却拉着次子蓝二郎一块儿去同济堂医馆那边去领粥吃。
而蓝枇杷带着分到的米先回了旺山村。
楚娉婷此时不在施粥的摊子那边,而是在同济堂医馆里边。
“多谢李公子捐了三千石大米,娉婷代全浒县的百姓们谢过李公子的大恩大德。”楚娉婷朝着李冥福了福身,感激道,不管李冥品行如何,但是他此时能对救灾施以援手,她总是感激的。
“娉婷,你知道的,我不是为了百姓要感激我,我是要你知道我是为了你才那么做的。”李冥没隐瞒自己的心思。
“李公子……”楚娉婷沉默了,喊了这三个字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
“娉婷,你接连几日义诊,你瞧瞧你的脸色不太好,张润扬也不见得能好好照顾你,真是瞧着让人心疼。”李冥目光灼灼的盯着楚娉婷看。
“李公子,你这话可是越距了!”楚娉婷觉得自己必须提醒他。
“娉婷,我若越距,就不会和你在这儿心平气和的聊天了。”李冥抬手挠了挠头,又好声好气的说道:“我外头还给拉来了一车的药材,你若不要,我可全带回去了。回头可别说我小气。”
“好吧,是我误会你了。只是你也看出来了,我此时忙的焦头烂额的,怕是没有空招待你。”楚娉婷这话言下之意是在给他下逐客令了。
“那我告辞了。”李冥本就聪明,难道还瞧不出楚娉婷话里的意思吗?
李冥一离开,楚娉婷顿时松了一口气。
“凝香沉香,你说这人的目的是什么?”楚娉婷问凝香和沉香。
“说不好。”沉香历来稳重,可此时她则这样说道。
“醉翁之意不在酒。”凝香故作深沉,戏谑道。
“罢了,我不去想他的目的了,你们还是去派人检验一下他送来的大米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什么问题,那就陆续发放给灾民。”楚娉婷微微一笑,当机立断说道。
有了朝廷赈灾,再加上楚娉婷主动把随身空间里的秧苗以皇上赏赐的名义发放给了村民们,这样村民们也好种晚稻了。
只是转眼间,已经到了八月下旬,逐渐的到了南方的梅雨季节,淅淅沥沥的雨一直下了将近一个月,南方多江河,每年到了雨季就会有很多地方面临着江河溃堤的危险。
不过,这次张润扬早有准备,在娉婷的提议下,已经建立起了浒县大水库,所以浒县这边没有发生涝灾。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