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不是担心自己遇害,而是担心今年新入院的女学生。果真每一个头顶上都插着一支海棠,那可就难办了。
将衣裳连同首饰盒子收起来,余舒没有半点心情试试大小,光是看着这颜色,就够她心烦的。
整理过后,余舒便往观星台去了。
她这次再进院中,没被门口的守卫阻拦,想来是薛睿吩咐过。
余舒找到薛睿的时候。他正蹲在长长的石圭旁边,身后跟着两名官差,不知在检查什么。
“大哥。”
余舒原先在外头。还会正经叫薛睿一声薛大人,被他纠正过一回,便照私下时一样喊了,他都不怕影响不好,她别扭个什么。
“来了,”薛睿伸手招呼她过来,指着用来观星的石圭,“你看。”
余舒当是有什么发现,忙走过去在他身边蹲下来,顺着他的手指一瞧。就见到细长的水沟里爬着一只小小的蜗牛,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这是蜗牛吧,怎么了?”余舒觉得自己愚钝了,这两只蜗牛,她真没看出什么异常。
薛睿扭过头。朝她露齿一笑,道:“你不觉得它同你有些相似吗?”
余舒纳闷:“哪里像了?”
“都是硬壳子。”薛睿语焉不详地说了一句,便站直了身体。
余舒不懂他影射什么,就算是懂了,也要装成不懂,仰起头,朝他撇嘴道:“你有闲情在这里看蜗牛,不如多找几个人问问口供。”
薛睿低头看着她:“我刚见过道子回来。”
“哦。”余舒倒是没表现出惊讶的样子,伸出一根手指,碰了碰那正慢慢往前爬的蜗牛,吓的这小东西赶紧将脑袋缩了回去,只剩下一个圆壳,她不自在地缩回手指,状似漫不经心地打听道:“问出来什么了吗?”
“没有。”
有才怪了,余舒心想到,景尘浑身上下都是秘密,要么就绝口不提,说一件就能扯出许多件来。
两人正说话,突然有一名侍卫急匆匆地跑过来,到薛睿面前停下,喘着气拱手道:“大人速请进宫,圣上诏见。”
余舒已经站直了腰,看着薛睿脸色犹疑,不知为何,感觉不好,这个时候皇上诏见薛睿,十有八九是为了太史书苑这桩案子了。
“阿舒,我要进宫,你自己先回去吧,让老崔送你。”薛睿嘱咐了余舒一句,不敢让宫中多等,飞快地带着人离开了。
。……
余舒一个人回了忘机楼,等到下午都没有见薛睿回来,只好按下种种揣测,专心整理起各地的案件卷宗。
一直到天黑,薛睿才回来。
余舒交待过侍婢,人一回来就告诉她,是故薛睿前脚进了屋,余舒后脚就跟了进来,将门一关,走上前给他倒茶,见他神情略显疲惫,便没急着打听,等他坐下歇了一会儿,才开口。
“大哥,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圣上找你说什么?”
余舒同薛睿说话直来直往惯了,所以也不绕弯子,直接问他:“是不是为了这桩凶案?”
薛睿眼中闪过一抹复杂,为了掩饰,便将空茶杯递给她,一边示意她添水,一边措辞告诉她:“太史书苑的案子,圣上耳闻了,今日早朝时候问起,将上卿郭大人发作了一通,传我进宫,是为了问个清楚。”
余舒关心道:“没有训斥你吧?”
在她印象里,天子一怒,动不动就削官贬职的,做皇帝的,没几个好脾气。
薛睿见她有些紧张,莫道是吓着她,便放柔了五官,对她道:“只是说了几句,要我们尽快查明真相,并未过多责备,不碍事。”
“那就好。”余舒并没有怀疑薛睿的说法。
薛睿也不想她再问,便转移了话题:“晚饭吃了吗?”
“还没有,等你呢。”
简单一句话,便让薛睿脸上有了笑,唤了门外的下人去准备膳食。
第四百一十六章 王爷来了
余舒在外面待够了七天,避去身上阴晦,才收拾随身的东西回了一趟家。
薛睿今日要回衙门,早上让老崔送她,自己坐轿子去了大理寺,并未同行。
赵慧和贺芳芝还没有听说到太史书苑闹出人命的消息,只道余舒因为学业忙碌所以一连几天都没回来过,余舒也没打算告诉他们,说出来反倒要安抚他们,她不想自寻麻烦。
回房去换上一身清爽的衣裳,余舒到大屋去问候了贺老太太一声,便被“撵”到赵慧那边。
余舒坐在赵慧床边的椅子上,还在月子中的赵慧靠在枕头上同她说话,不一会儿奶娘便抱了孩子过来。
七八天大的小宝宝只有那么大一点儿,握着小拳头缩成一团,软绵绵的让余舒都不敢多碰,赵慧却不怕,笑呵呵地让奶娘将孩子递给她抱,惹的余舒手忙脚乱的。
“娘,我抱不好,还是算了吧。”
“多抱抱就会了,你还不如小修呢,他一下学堂就要跑过来看小川,比你爹抱孩子都稳当。”
洗三儿后,贺老太太做主,给贺芳芝的独子取了个小名叫小川,大名还未拟。
余舒僵手僵脚地抱住孩子,低头看到小家伙挤着眼睛打了个哈欠,一点哭闹的迹象都没有,才慢慢放松了,腾出一只手来点点他脸蛋。
“姑娘不好动小儿脸颊子,会逗他流口水的,”奶娘好声在一旁提醒,余舒赶紧把手缩回去,又惹赵慧一串笑。
不知怎的,刚好还睡得好好的孩子,听到赵慧笑声,撅了撅嘴巴,睁开一双茫然的眼睛,毫无征兆地“哇”了一声。便哼哼唧唧哭起来。
余舒吓的赶紧把孩子递给奶娘,眼巴巴地看她轻晃着哄孩子,扭头无奈地看着赵慧。
赵慧却不怎么紧张,拍拍她手道:“每天都要嚎上那么一嗓子。刚好让你赶上了。”
余舒想了想,摸摸身上,找出辛六之前给她的那条系着小铃铛的银链子,凑到贺小川面前摇了摇。
说也奇怪,那铃铛响声脆小,余舒摇晃了几下,贺小川抽了抽小鼻子。哭声说停就停了。
奶娘和赵慧都稀奇,“咦”了一声,余舒倒也出乎意料,说不准是辛六给的这串清心铃管用,还是别的什么。
她一边摇那铃铛逗孩子,一边同赵慧笑道:
“是朋友听说我们家里添丁送的,回头挂在他睡觉的屋里,哭闹时候便摇摇响。有些宁神的用处。”
说着便把铃铛递出去,赵慧接着看了看,心知是好东西。便拿着沈妈去放。
余舒看过孩子,陪着赵慧坐了半个时辰,才回自己房里整理衣物,将几本手札和常看的书册都装起来。
余舒不准备留在家里住,太史书苑那边的事情有个说法之前,她都要住到外面。再者忘机楼里堆放着大量的卷宗需要她整理,大理寺的东西,她不便再拿回家。
并未留在家里吃午饭,余舒让刘忠套上马车,将她送到百川书院去看余小修。她之后忙起来不知有没有空回家,总要当面和弟弟说说话,免得那孩子担心乱想。
百川书院的门禁不比太史书苑严厉,余舒报上要找哪个,护院便放她进去了。
正值上午,书院里还未放课。庭院里隐隐约约传来读书声,时高时低,余舒路过小花园,见到两个调皮的孩子猫腰在草丛里逮蚂蚱,想来是逃了课的。
余舒走到长廊上第三间书屋边停下,听着里面夫子的解字声,顺着窗孔往里面瞧,入目便是整整齐齐几排桌凳,二十多个孩子坐在一间屋里,差不多都是十二三岁的年纪,有的乖乖仰着脸听课,也有的竖着书本挡在连前面睡觉,还有的低着头往嘴里送糕饼。
看到这一幕,余舒忍俊不禁,一面回想着自己这么大岁数上学时候的光景,一面找到了坐在正数第二排的余小修和白冉,看到自家弟弟正在低头写字,小腰板坐的直直的,并未胡闹,顿时欣慰极了。
她却没多想,余小修哪里和这一屋的小少爷小公子们一样,他是自小吃着苦头长大的,就在一年前,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吃下人饭,睡小床,处处遭人白眼,时不时还要挨上一顿揍。
现今能够衣食无忧,他怎会不惜福,卯着劲儿要学出息呢。
余舒在窗口那么一站,不多时就被开小差儿的孩子看见了,不是别人,正是坐在余小修后头的胡天儿。
胡天儿正着急着熬下课,好出去玩弹弓,谁想扭扭头,看着了窗外面的人影,立即眼睛一亮,抓了根毛笔,往前探探身子,去捅余小修后背。
余小修抬头看一眼讲到兴处的夫子,见他没留意这边,才扭过头拿眼神询问胡天儿干嘛,就见胡天儿一脸兴奋地指着窗外头,余小修再扭头,就看着了余舒,惊讶地张大嘴巴。
余舒也瞧见了胡天儿的小动作,见余小修发现她了,便朝他笑笑,本意是在这里等着他下课了,谁想边上会有个好事的——
“夫子,余修的姐姐找他呢!”
胡天儿一嗓子,便把屋里正在困觉的孩子全吵醒了,教书的夫子抬起头,蹙着眉毛往外看,找到了站在窗边的余舒,正想训斥胡天儿,就听下头有孩子道:“余修姐姐,不是那位女算子吗!?”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