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瑞顺帝的身影便显得更加的萧瑟、孤单了。
宁王也燃了一柱同瑞顺帝先前所燃的一般粗细的清香,告慰了天地。
宁王的手中清香插到九鼎香炉里面之后,另外一个同样身着绯色礼服,腰间束了暗色玉带,头戴玄黑相间冠冕的礼官,一脸肃穆恭敬的从宁王手中接过了一个明黄龙纹的锦帛卷轴。
然后,走到了承天门城楼的最前方,就在先前那个礼官退下的位置站定。
手中明黄龙纹的锦帛卷轴一展,同样?盅锒俅斓目冢钇鹉醯募涛悔槔础?
同瑞顺帝的退位诏书不同,宁王的继位诏书要简单很多、好懂很多,主要意思意思是:
我是奉行太祖太宗遗训,才来勤王的,瑞顺帝一定要将皇位禅让给我,那我也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下来,免得这天下的黎民苍生无所依靠。
登基之后,我将效仿太祖太宗,以社稷黎民为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绝不骄奢淫逸,势要让天下苍生都安居乐业,让这大瑞朝四海升平。
最后,改国号为宁,今年,就是瑞宁元年云云。
一通继位诏书念完,时间用得和瑞顺帝的退位诏书差不多,可瑞宁帝插的那一柱祭天的清香,还在明明灭灭,看位置,居然连三分之一都没有燃过。
显然,这两柱香,都是特制好了的。
而且,继位诏书念完的一瞬间,宁王,不,是瑞宁帝,微微转身,面向东方,志得意满的展开十二章服,双手做祈天状,像是要将红日从天光里面托起来一般。
片刻之后,东方天光忽然破开,一轮红日就那样跳了出来。
已经退位的瑞顺帝摘了自己头上的十二旒冕冠,俯身跪了下去,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以已经退位的瑞顺帝开头,所有人都又跪了下去,一起三呼万岁。
宁王看向匍匐在自己脚下的所有人,面上露出笑容,扬声道:“众卿平身。
“谢主隆恩!”
众人又齐齐应了一声,这才起身站了起来。
当然,这还没完,一会儿大家还得跪着。因为宁王,不是,是瑞宁帝还得再一次祭天祷告。
而在宁王祭天的这个过程中,所有刚刚站起身子才一眨眼时间的人,就又都跪了下去,匍匐在地上。
青竹一边小心的往自己的膝盖上面垫膝垫,一边在心中嘟囔。
这么一会儿工夫,自己下跪的时间,简直比自己从前所有下跪的时间的总和加起来还多,想着今天这一天估计都得这么折腾着,青竹不禁在心中暗暗的替自己哀嚎了几嗓子。
当然了,哀嚎跪哀嚎,该跪还得跪着。
不过,却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于青竹,那是说不出的羡慕和嫉妒呢。
能来参加禅位大典的女子不多,大多数,都是在朱雀门外头跪着,能到承天门面前的很少很少,而能和一干勤王功臣们跪在一起的女子,就更少了。
还能跪得那么前面的女子,就只有青竹一个人了。
至于其他人,包括红妆营的几个主要将校,还有飞凤校的校尉,都跪得远远的。
而另一个女子,安乐郡主,因为是宁王嫡女,是瑞宁帝皇女,便是同宁王,不是,是同瑞宁帝一起,在承天门的城楼上。
当然了,她是在后面,下面的人,都看不到她。
瑞宁帝祭了天地之后,宫城、天坛、先农坛、太庙的大钟又响了起来,足足九九八十一声之后,这禅位登基,才算?墙崾恕?
当然,对于瑞宁帝登基来说,这依旧是刚刚开始。
瑞宁帝率先转身,身穿大红翟衣、头戴凤冠的安乐和身着九章玄色纹服,头戴九旒冕冠的杨晟昊紧随其后,再然后,是宁王庶子杨辰平,一行人在内侍礼官的簇拥之下,下了承天门城楼。
瑞宁帝下了楼,登上御撵,华盖先行,随后是一队旗手,再后面,就是瑞宁帝的御撵,御撵过后,是皇子皇女的半撵,再然后,文武百官依照品级,依次跟在后面,往皇极殿走去。
至于那个先顺帝,则没有什么人再去管他了。
有些失魂落魄的,在两个内侍的陪同下,往另内宫一个比较偏僻的宫殿行去。
他还要去将这一身纹服换下来。然后,等着新皇的圣旨。
从今天开始,他就再也不能穿这身衣服,戴这顶冕冠了……
想想,好像有些可怜。
但是,有俗话说得好:天作孽,犹可受,自作孽,不可活。
虽然很多事情,都是何世道他们,打着瑞顺帝的名义做的,他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但是他也确确实实的逃不脱昏君这个称号。
能保住一条命,能留下些许荣华富贵,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第422章 论功行赏
第422章论功行赏
到了皇极殿之后,剩下的事情便越发的单调了起来,不外乎就是大肆的封赏有功之臣。然后就是安抚皇室宗亲,以及各地藩王、各镇公侯将领,等等等等。
其中,宁王世子杨晟昊,直接被封为东宫太子,设六卫亲军。
安乐郡主杨乐儿,被封为定国安宁大公主,正一品,食邑八千,封地就在宁州府安平县,拥两卫护兵。
至于宁王庶子杨辰平,则被封为成郡王。不过这个郡王的水分就很重了,别说是比不上太子,便是连安乐郡主也不如。不过是从一品,食邑只有五千户,护兵也只有一卫。
封地嘛,暂时没有。
这封赏一出来,所有旧朝的官员都惊了,许多旧朝官员甚至暗暗琢磨,是不是要改投太子门下,至于宁王嫡系的官员,则都是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
那成王杨辰平领封谢恩的时候,几乎没将牙齿给咬碎。
再往下,就是宁王一系的文武将领的封赏了。
其中宁王的‘钱粮大总管’钱通财被封为太子太师、世袭忠义伯,领户部尚书一职。赐宅院一座,仆从若干,金银锦帛无数,并赐上等田庄三处、良田千亩。
原宁王军右军副帅程益谦,封世袭忠勇伯,司京卫大将军,总领上京十二卫军。赐宅院一座,仆从若干,金银锦帛无数,并赐上等田庄三处,良田千亩。
前镇西侯嫡次子,宁王左军副将裴子墨,袭镇西侯爵,封羽林卫卫帅。赐宅院一座,仆从若干,金银锦帛无数,并归还已经荒废的前镇西侯府,以及前镇西侯府名下可察的各田庄、店铺等等。
至于是否依旧如之前的几任镇西侯一般,执掌西北军,便是含含糊糊的,一句话带过了,只说待时而定。
原宁王左军副帅帐下,正八品参将,青州府代理司马夏青衫,赐勋轻车都尉,封太子中舍人,特许东宫伴读。赐金银锦帛无数,良田百亩。
至于那个临阵倒戈,献皇城有功的潘鸣凤,则依旧的做他的御史大夫,不过加封了一个不世袭的顺义伯。赏赐了金银锦帛若干。
听了潘鸣凤忽悠的那个太医院右医正果真如愿以偿的做了太医院医监,另赐白银千两,锦缎十匹。
其他人等,也都依照功劳,各有封赏。
而青竹,自然也是依照之到她家中抄册的礼部官员所说的一样,被封为了正三品的懿德仁慧县主,食邑一百。另外又赏赐了宅院一座,仆从若干,金银锦帛若干,田庄两座,良田六百亩。
而且不仅仅是封了青竹,还恩封了青竹已经去世的父母。
其中父亲夏正博被封了一个散官,是为从五品朝请大夫。母亲杜翠兰则被封做了五品诰命夫人。
这些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除了没有正式的官职之外,青竹的封赏仅仅位居钱通财和程益谦两个瑞宁帝的铁杆文武之下。
这还是因为瑞宁帝曾经用数万良银子,强‘买’了青竹一半的功劳的,要不然的话,那封赏只怕比钱通财和程益谦都高。
对于恩封‘自己’的父母这个事情,青竹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第一,不是自己的真正父母,又没有相处过,肯定谈不上感情。这第二嘛,则是觉得这种给已经去世的人恩封的事情,不过就是个口头表扬,而且还是做给活人看的,半点作用都没有。
当然了,这个只不过是青竹刚刚听到这恩封的时候的想法,到了晚上回去的路上,她就不这样想了。
到了午时的时候?嘀癫欧⑾炙美钍细急傅穆菲旧厦慌派鲜裁从贸。松衔?有一阵实在饿得不行,偷偷吃了两三片之外,差不多算是白准备了。
因为到了午时,封赏就暂时停下了,包括新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去了侧殿。
侧殿是有座位和案桌的,也不知道是本来就有,还是为了这次登基而摆设的。反正基本上所有有资格进皇极殿的人,都找了合适的位置坐下,然后宫女和内侍便送了简单的午膳上来。
这个时候,青竹才知道,原来这皇宫里头,还是有工作餐这种东西的。
每人一个食盒,里头是一碗米饭,一碗汤,一荤一素两盘菜。米饭不够的话,还可以招呼宫女内侍帮自己添。
这样的午膳对于所有有资格坐在这里的人来说,真的是简单至极,但是不管怎么简单,总比他们自己带的什么点心、干粮之类的东西,要好很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