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怀璧 (伊人睽睽)


  兰时看她一眼,徐清圆以为侍女又要问“为什么”,兰时却转而一笑,问她:“晏郎君今晚来找娘子吗?怎么找?是驱马车来吗,你们有约好时辰吗?娘子,换身衣裳吧。”
  徐清圆脸一点点红了。
  她瞪侍女一眼,说:“没有约那些。晏郎君来的时候,我们自然就知道了。何况晏郎君找我,必然是为了告知我爹的事。先前公主殿下在,他不好多说。你不可多想。”
  兰时慢悠悠地“哦”了一声,徐清圆当没听见。
  七夕佳节,她们去买五色丝线,五色丝线缚于有情郎腕上,代表一生一世的心悦期许。
  徐清圆也过这样的七夕。
  她买来五色丝线,却似乎并没有有情郎可拴,这可真是烦恼。
  --
  大魏朝五品以上的官员方能上朝。大魏朝拥有实权的最高官位也不过三品,五品在大魏朝已算高官。
  晏倾的大理寺少卿属从四品上。
  朝会散会,离开含元殿,沿着龙首渠,晏倾和众位官员一同向出宫的皇城方向走去。一派深浅绯红与紫色官袍相间,整个大魏朝的权臣,大约都在这里了。
  晏倾低着头,心思沉沉地想着自己之前与徐清圆的相约。
  他很犹豫。
  他在走一条错误的路,他不应当在七夕这样的节日和一个女子同行。这会让女郎误会,可是当日,在公主和徐清圆的双重凝视下,他竟然无法拒绝。
  然而这条路不应该走下去。
  他该如何是好?
  晏倾走过一个官员身边时,那官员喜滋滋地来拉扯他的袖子:“晏清雨!”
  晏倾敏捷地躲开男人的手,只让人抓到了他袖子。男人愣一下,哈哈一笑,扭头跟旁边的官员说:“晏少卿还是这样,谁都不能挨他一下。”
  几个围在一起的官员发出善意的笑声,晏倾定定神,问他们:“什么事?”
  拉住他的人是户部的一位员外郎。这位员外郎眉飞色舞,满脸红光:“晏清雨,今晚一起游街,咱们去北里喝酒啊。我请客!可不要不给而子……北里那些小娘子,天天嘴里念叨着你。”
  另一官员笑:“最近晏少卿不在长安,不帮那些人抓府里不听话的纨绔子弟,北里的娘子们都想念少卿了。”
  另一人:“确实确实。我家思娘说,我要是再请不到晏少卿去北里,她就不理我了!”
  大魏朝并不禁官员上青楼,这在官员之间,甚至是一种可以攀比的雅事。只有晏倾,除非办案,不然不会去北里。
  如今晏倾听他们邀约,并未应下,而是盯着红光满而的户部员外郎:“刘员外这么高兴,可是最近发了大财?”
  户部员外郎的喜色早就掩饰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炫耀:“之前一直拖着的那笔税收收上来了,我大魏今年收成格外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今年税收比往年还多了这个数!”
  他比了一个手势,旁边官员们全都围了上来。
  无他,朝廷中各部方方而而,都要求于户部批钱。户部以往总是抠抠嗖嗖,这次少见的露出“土财主”气质,谁不趁此机会来分杯羹?
  户部员外郎感叹:“尤其是南边那些州府,一个个太有钱了,每年全靠他们了。”
  晏倾缓缓问:“全国赋税收成都这么好,没有欠税的?”
  刘姓户部员外郎随意回答:“怎么可能有不欠税的?不过大魏三百六十州,本来就是拿东家补西家的事儿。今年北边旱事多,好多州收不上来税。我以为今年年底又要欠钱了,都做好被我们尚书骂的准备了……谁想到年中南方的税款一到,好家伙,直接补了北边的旱,还富裕不少。”
  晏倾问:“蜀州的税也交齐了?”
  员外郎疑惑地看他一眼:“我不记得蜀州欠税,大约是交齐了吧。”
  晏倾轻声:“不对呀……”
  按照他上个月从蜀州回来的印象,他不觉得蜀州今年有能力交齐税额。蜀州不提富裕,许多百姓连庄稼都是一笔糊涂账,再加上干旱炎热……怎么可能赋税却不亏钱呢?
  晏倾对员外郎说:“郎君先不要想着饮酒取乐的事了,我与郎君去一趟户部,重新清点一下今年的税吧。”
  周围的官员们齐齐失声:“……”
  户部员外郎的喜色也僵在了脸上。
  员外郎声音都一哆嗦:“晏少卿,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怀疑我们弄虚作假?这钱是实在的,我们没有贪啊……”
  晏倾沉静:“只是有些疑问,需要证实一下,郎君不必紧张。”
  这位户部员外郎的喜色没有维持一刻时候,被迫和晏倾一同回户部重新点税。户部中忙碌的官员们看到这位员外郎把大理寺的人带了进来,一个个齐齐哆嗦,瞪着员外郎:什么意思?
  刘员外有苦难言,只好哭丧着脸和晏倾一起去查税。他清点这些税额,见晏倾只拿着蜀州的税款在看,心里微微放下来。
  晏倾问他:“蜀州今年的税,似乎比往年交的还要多。”
  员外郎回答:“自开国以来,蜀州没有一年欠过税。毕竟这是陛下和宰相当年照看过的地方,那里的官员和百姓都淳善无比,这是陛下之功。”
  晏倾不置可否,问:“最近蜀州有什么邸报报于中枢吗?”
  员外郎叫苦:“我只是一个户部小小员外郎……少卿饶了我吧。”
  而晏倾已经对蜀州的事心生疑问,他不再留户部,而是前往中书省,想拿到关于蜀州最近几月向中枢发来的文书。中书省见是大理寺官员,以为对方是来查案,便尽量配合。
  于是晏倾在中书省的府衙查看文书时,发现蜀州上个月向中枢报了一件事——
  蜀州有军叛乱,刺史与节度使及时查明,尽杀叛逆者。叛乱之后,节度使重新收编军队,蜀州重新恢复太平。
  这个文书发来的时候,是六月下旬。彼时,距晏倾离开蜀州不过大半月。
  中枢为此嘉奖蜀州及时平叛内乱,为节度使和刺史表功。
  晏倾眉目皱得更深,觉得这个叛乱和那个没有欠税的消息加起来,联合起来看,几乎可以认定,蜀州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他甚至疑心,自己之前在蜀州时遇到的那些官员,这一次会不会正好在“叛乱”之中被杀。
  心有疑问,不可放任。
  晏倾当即拿着文书去兵部,要求调看兵部关于这场叛乱更详细的记述。
  一整日的时候,晏倾往返于朝廷六部之中,和各部官员周旋,总算拿到了关于蜀州的所有讯息。这不可能毫无牵连。
  这半年来,蜀州发生的事未免太多——
  宋明河叛他之后,蜀州的“小锦里”当家人畏罪自尽;
  徐固是从蜀州离开大魏的;
  蜀州六月发生军人叛乱,军人杀百姓,后被长官直接就地处死;
  而气候炎热干燥,百姓的田地问题没有得到全部解决,在这样的气候下,蜀州今年的税额居然不拖欠;
  再往前看,蜀州竟然从未拖欠过税额。
  而这是不对的。
  晏倾微微闭目,回忆自己曾经做太子羡时,看到的每年蜀州的纳税额。蜀州因为山势地形之故,多困苦、贫穷,那时候蜀州每年都需要朝廷特意关照,才能运持。
  纵他治国不当,纵他不是合格的理国者,蜀州前后的差距,也不应当差出这么多。
  难道仅仅因为当今陛下和宰相曾经在前朝时任职过蜀州,大魏开国后,蜀州的变化就如此大吗?大的超脱了它本身地形的限制。
  黄昏之时,晏倾依然没有离开皇城一步,直接进宫去找陛下,向陛下报告此事。
  --
  黄昏之时,徐清圆没有等到晏倾。
  只有晏倾的侍卫风若跑来告诉她们:“我家郎君今日一整天没有离开皇城,恐怕是办案太忙了。娘子不如不要等他了。”
  徐清圆点点头。
  风若舒口气。
  他对于晏倾和徐清圆的关系,一直抱持一种矛盾心态。他希望郎君身边能有一个女郎陪着,但是他又不希望那个女郎是徐固的女儿。
  他希望晏倾可以好起来;只是如果让他好起来的人,不是徐清圆,只是长安城中随意一个贵族女郎,就好了。
  兰时送风若出去,回屋的时候,看到女郎伏在案上写字。
  兰时有些不悦晏倾的爽约,徐清圆却温温柔柔,让兰时与她一道,和她出去挂灯笼。
  兰时憋着气,端着杌子出了家门。徐清圆踩着杌子仰头,将大红灯笼挂于门旁。她又将自己方才写好的字条,挂于灯笼下。
  兰时:“你写的什么呀?”
  徐清圆捂着手,被她扶着跳下杌子,微微一笑:“没什么。只是写了我去了哪里……万一晏郎君出宫后来找我们呢?”
  兰时:“你没听风侍卫说吗?人家大忙人,不会来的。”
  徐清圆说:“兰时,你不能这样嘲讽人。晏郎君是朝廷大官,必是有政务才绊住他。难道你希望朝廷的官员,都如我们早上遇到的那个小吏一样,只关心自己的包子,不关心自己的职责吗?
  “有晏郎君这样的官员,身为小小百姓,应该庆幸,体谅呀。”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