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师的这番话,恩莱科忍不住问道:“亲爱的老师,您所说的每一个字我都明白。但是作为魔法师,我们难道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魔法研究上吗?这些政治上的事情由国王陛下去操心不就好了吗?而我们只要随时做好准备响应国王陛下的号召就可以了吧?”
“呵呵!”安静的坐在姐姐怀中的小明月对于这厮的天真表示不屑。
陆丫儿耐心的解释道:“魔法师作为一种强大的存在,本身就对整个大陆的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一位大魔法师的态度会左右国王陛下的决策。恩莱科,无论你是否愿意,都将会成为各方势力争斗中的一颗筹码。如果你对整个大陆的政治局势一无所知的话,很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尤其是当你步入大魔法师级别的那一天后,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甚至有可能会令国王陛下下决心发动一场战争,或者正好相反。作为绝对力量非常强大的存在,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是的,老师!我明白了,”恩莱科恍然大悟道,“这就是老师您常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不对…”
与此同时,隔着无数时空的地球之上,四川盆地某农家小院中正上演着一幕非常感人的人间悲喜剧。
为了等待儿子和失散多年的女儿,陈启云父母一大早就在自家的小院中徘徊。陈启林的妈妈一会儿看看家中的鸡是否吃饱了,一会儿看看猪圈是否打扫干净了,最后实在无事可做,干脆回到房间拿出几双绣花鞋坐在院中不紧不慢地绣了起来,一副完全停不下来的样子。
而陈启云的爸爸则蹲在屋檐下,抱着旱烟袋一小口一小口不紧不慢的抽着,看上去似乎心事重重,又似乎有所期待。
当昨天老两口得知有个女儿从天而降的消息之后,可谓是又惊又喜。庆祝一番之后陈启云爸爸忽然想到了什么,勃然大怒道:“医院那帮该死的医生和护士真是不得好死,竟敢公然的贩卖人口,还贩卖到我们家头上了!不行,这件事我和他们没完!”
反应过来的陈启云妈妈同样表示义愤填膺。当老两口怒气冲冲地赶到县医院的时候,发现这里早已是物是人非,当年参与接生陈启云的医生和护士早已杳无音信,甚至都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无奈之下老两口只好作罢,只能狠狠的在心里咒骂这样的人不得善终,死后必将下地狱。
经过反复的计算,陈启云爸爸得出结论道:“老婆子,咱家小云最快也要等下午四点多才能到家,时间还早着呢!要不我们先到镇上溜达一圈吧?这样干等着急死人了撒!”
“你要想溜达就一个人去溜达吧!顺便给孩子们买一些好东西。如果钱不够的话就用我的卡,那里面有我给你存的棺材本呢!”陈启云妈妈心不在焉道,随手从贴身的兜里取出了一张银行卡。
本来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女儿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应该通知左邻右舍大肆庆祝的。但在没有见到乖女儿之前,老两口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生怕太过得意忘形乖女儿就会像煮熟的鸭子飞了,所以一直不敢声张。但邻居们又不是傻子,两个人像没头苍蝇似地来回乱窜,早就被有心人注意到了。他们纷纷猜测导致这两口子行为异常的种种原因。
有位邻居大婶用不确定的语气猜测道:“是他们家小云要回来了吧?看他们那紧张兮兮的样子,莫非是新媳妇第一次上门?”
“我看不像?新媳妇上门哪有公婆俩这么紧张的?除非是小云连孙子都给他们抱回来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先斩后奏。”一位小媳妇怀着复杂的心情推测道。想当年小云哥可是人家的青梅竹马,没想到考上大学之后就那么远走高飞了,连人家嫁人生了女儿都没有回来喝喜酒。
最后一位老汉总结道:“你们没听到人家门口的喜鹊在叫吗?那是贵客上门的征兆!”
好不容易等到下午三点多,在全村人的期盼下,终于远远的看到了陈启云的身影出现在村口的大路上。不出众人意料的是,陈青云的身旁,果然跟着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
在万众瞩目下,陈启云带着柳依依走进了自家的小院。站在门口迎接的是陈启云妈妈。而陈启云爸爸则端足了父亲的架子,貌似沉稳的坐在小院的竹椅上抽者烟袋,只是烟袋锅中早已没有了半点火星。
和众人所想的新媳妇上门的桥段不同,杨柳妈妈似乎对于那位漂亮的女孩有点热情过度了。毫不理会自家儿子的寒暄,陈启云妈妈一把拉住柳依依的小手就再也不愿意松开了,对着柳依依的脸蛋儿左瞧右瞧,最后一把将其拥入怀中,放声大哭。口中还不时念叨着:
“我的乖女儿啊!你终于回来了!是妈妈对不起你啊…”
围观群众感觉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到底是什么节奏啊!你的台词不对啊!不是说好了新媳妇上门么?你这么激动,难道不怕把新媳妇吓跑了?
被陈启云妈妈抱在怀里,柳依依心底深处有种莫名的触动。虽然从理论上说柳依依的亲生父母是杨柳的爸爸妈妈,但是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柳依依并未体会过所谓的亲情。本来柳依依对此表示无所谓,因为在她看来修真者斩情断性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如今在这位陌生的妇女怀中,柳依依竟然体会到了那种难以言明的亲人之间的感情,这还真是世事无常啊!
“妈妈…”轻轻地呼唤了一句,听着陈启云妈妈的耳中仿佛天籁之音,满满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这句妈妈的呼唤令围观群众再次震惊。这新媳妇也太豪放了吧!第一次上门就如此轻易的叫上了妈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奉子成婚的节奏吗?那位小媳妇感到心都碎了,尽管她已经早早嫁人生子了,但仍对陈启云心存幻想,希望这厮回家之后哪怕多看自己一眼也好。
看到围观群众各种复杂的眼神,陈启云觉得必须说些什么了,否则误会的言论传播出去,会十分麻烦的。
“各位乡邻,你们所看到的这位漂亮的闺女是我失散多年的孪生妹妹。我妈不是常念叨着,她当年生我的时候应该怀的是个龙凤胎,但医院接生的医生和护士天天说我妈妈只生下我一个小孩。就在前几天我在上海和我的妹妹不期而遇了,然后在亲子鉴定中心做了血缘化验,确认了我和妹妹的血缘关系。今天是我妹妹认祖归宗的大好日子,改日请各位高邻来喝喜酒。现在大家都散了吧!谢谢了诸位…”陈启云拱手高声宣布道。
☆、第一百七十五章 文艺青年的春天
上回说到陈启云带着柳依依回到家乡与父母相认,上演了一幕令左邻右舍不断唏嘘的人间悲喜剧。
见过母亲之后,柳依依在陈启云妈妈的牵引之下,在陈启云的陪同下,在围观群众的赞叹声中走进了小院见到了自家的父亲。
陈启云爸爸是一位典型的乡村小干部,既有农民的朴实,又有干部的威严。但是此时作为一位父亲,面对这位从天而降的如花似玉的女儿,陈启云的爸爸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了。不顾矜持一下子从竹椅上站了起来,把烟袋锅随手丢到一边的石桌上,陈启云爸爸似乎想要抱一抱这位素昧平生的女儿,又被柳依依的美貌所惊艳,一时愣在当场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深深的鞠了一躬,柳依依大声叫了一句爸爸。这一句声音甜美的简单呼唤,令陈启云爸爸这为四川大汉感动得热泪盈眶,声音颤抖地反复重复着好好,最后憋出一句:“闺女,回家就好!”
目睹了一家四口骨肉团圆,抱头痛哭的感人桥段之后,左邻右舍感到心满意足,如同记者得到了重大新闻线索般瞬间作鸟兽散,纷纷找各自相熟的亲朋好友八卦一番去了,一时间,各种关于陈副乡长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如花似玉的闺女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在各乡村间迅速扩散开来,并且迅速演化出无数种版本。
没有了左邻右舍的围观,一家四口终于得以安安静静地彼此倾诉各自的激动心情了。
陈启云爸爸妈妈分别坐在堂屋八仙桌的两边,陈启云和柳依依坐父母的下首,一家四口完全依附传统的做派。
现在很多人对于礼仪这种东西非常诟病,认为这是一种陈腐的,过时的,被时代所淘汰的产物。有些人甚至于认为各种礼仪把事情弄得复杂无比,以至于不堪忍受。
其实在中国古代大多数时代,古典礼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很多法律是非常严酷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要人命。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种严谨的,被所有人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就至关重要了。大家只要严格遵守这种行为规范,恪守本分不逾越一步的话,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礼仪的另外一个重要好处就是简化了人们的各种行为。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现在有本为社会所公认的礼仪规范,其中规定未婚男女称呼对方的母亲为伯母的话,那么各种因为称呼所带来的混乱就不会存在了。
再比如说如果礼仪规范中规定,晚辈见到长辈必须行拱手礼,那么年轻人们面对师长,面对上级,面对各种熟悉或不熟悉,需要或者不需要巴结的长辈就知道该如何做了。即便心存高远的年轻人向某些领导行礼有巴结之嫌也不必忌讳了。即便像某些过气的领导打招呼也不必害怕有炒冷饭的嫌疑了。无论各种尴尬的局面,只要依足礼仪去做,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