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不没事掺和晚辈院子里的事,这也让矛盾少掉了大半,景恒也不是什么强势的人,并不会想要软饭硬吃,婚后生活虽说缺少激情,但是还挺和谐。景恒并不觉得女人不应该知道外头的事情,因此每次当值回来之后,也会跟风瑜说一下在宫里听到的事情,除非是那中不能对外说的,否则的话,他都会跟风瑜分享,这也让风瑜的消息变得灵通了许多。
没办法,虽说这些年跟娘家关系依旧很密切,风瑜回雍亲王府或者是圆明园在这个时代也算得上是比较频繁了,但是李氏自个就是个消息不灵通的,而已经长大的弘昐和弘昀也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那一套,很少会将外面的事情带回来说,美其名曰不叫额娘担心,所以,风瑜在娘家知道的就是些家常里短。
比如说弘晖娶了嫡福晋之后,四福晋又给儿子安排了一个长得颇为美貌的格格,结果这个格格怀第一胎的时候不小心流产了,被人怀疑到了乌苏氏的头上,当然,别相信什么电视剧上,流产之后就会追究到底,实际上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统一口径,格格年纪轻,不经事,一个不注意,孩子就没了。当然,私底下该查还是要查的,弘晖身体不好,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贵的,所以能多生一个都是福气。不过最终也不知道有没有查出来,反正弘昐他们这边是没听说,倒是四福晋之后又给弘晖安排了一个姓刘的格格。乌苏氏也没表现出什么异常来,跟弘晖的关系对外也表现得比较标准,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以李氏的阅历,觉得乌苏氏跟弘晖之间其实感情算不得有多深厚。
主要是乌苏氏家世实在是比较低,她自个也没太多底气,所以,在弘晖身边,难免有些委曲求全。弘晖倒是没有嫌弃自家福晋的意思,但是这家伙就是后世所说的中央空调,对谁都差不多,乌苏氏因为出身,没有足够的底气,御下就比较严厉,弘晖就觉得乌苏氏实在是过于强势,因此,跟这个福晋就有些相处不来。
另外就是,年氏果不其然也进了雍亲王府,这位的确是个难得的美人,年家显然在这个小女儿身上费了极大的功夫,年氏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顶尖的配置,有才有貌,知情识趣,虽说四爷到了这个年纪,总不至于老房子着火,玩什么真爱那一套了。但是作为一个男人,有这样一个美貌多情的女郎殷勤小意,将自己视作是天神一般,那自然会有所触动,何况这里头还夹杂了年家的事情。
年羹尧的确是人才,四爷这些年培养的人不少,但是论起军略,还真是没人比得上年羹尧,而且年羹尧本来就是有军功的人,他们年家前朝的时候就是边军指挥使,勉强算是世代将门,后来即便是被俘,家学还是有的,所以,年羹尧治军很有一套,在军中也颇具声望。大清这些年其实并不算安宁,中原也就算了,即便是有些零星的动乱,但是终究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可是西北那边一直没消停过,葛尔丹当年兵败自杀之后,其余部可没有真正顺服,一直以来都在暗搓搓地搞事。为什么这些年抚蒙的公主还有宗室格格一茬接一茬,就算是陆续都有公主亡故也没能影响康熙的决定?不就是因为康熙需要通过联姻这样的手段来在蒙古维持一个平衡吗?用漠南制衡漠北,用亲近大清的部落去抗衡敌对部落,最好通过这样的联姻,将蒙古彻底纳入到大清的统治之下。
但是,蒙古那边也是有聪明人的,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大清就在分化蒙古,一开始蒙古还是盟友,结果到了后来,蒙古就变成附庸了。大清嘴上喊着满蒙一家亲,实际上呢,对蒙古一直在暗中实行减丁政策,总之,不能让蒙古真正消停下来。如今满人享受着中原的花花世界,蒙古人还是得老老实实窝在草原上,为了大清划分的那些草场明争暗斗,私底下恨不得将狗脑子都打出来。小部族是没办法,但是那些大部族,可不甘心过这样的日子。所以,难免有些人在暗中串联,想要重新夺回祖先留下来的丰饶草场,甚至还琢磨着,这天下,满人坐得,他们就坐不得?毕竟,当年的黄金家族也是做过中原之主的。有着这样的想头,蒙古那边这么多年来,是真没消停过。
干大事的人,自然不能只看眼前,而且,四爷是真的需要有个自己人真正掌握兵权,像是年羹尧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所以,哪怕是为了年羹尧,年氏这边也不能冷落了。年氏并非什么嚣张跋扈之人,她虽说进门就是侧福晋,但是并没有因此目中无人,不管是对福晋,还是对李氏,都是非常敬重的,半点也没有恃宠而骄的意思。主要是她也没这个资本恃宠而骄,福晋所出的嫡长子都已经开始跟着四爷在外头行走了,而李氏更是三个儿子,弘昐虽说还没正式办差,但是四爷有些什么事情,也会叫弘昐去办,年氏暂时还没有对抗的本钱,而且,四爷也不希望自己后院失火,他需要的是一个平平静静的后院,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年氏摸清楚了四爷的心思,因此很快找准了定位,如同当年的李氏一般,在自个院子里,可以跟四爷撒娇卖乖,但是出了院门,就谨守身份,不肯做任何逾越之举。
在四爷的卖力耕耘下,年氏终于怀孕了,内院最泛酸的就是齐佳氏,她辛辛苦苦将四爷的身体给养得倍棒,结果到头来,便宜的居然是年氏,她如今虽说不至于被四爷忘在脑后,但是一两个月也才能见到四爷一次,在这样的频率下,齐佳氏纵然使劲浑身解数,最终也没能如愿以偿,只恨自家兄长没有年羹尧那样的本事。年羹尧固然后来没什么好下场,但是这位起码在的时候,地位都是他自个打出来的,而不是靠着裙带关系上来的。反观自家哥哥,当初想要从叔婶家里出来自立,都得靠着自己谋划,之后也一直泯然众人,对自己几乎毫无帮助。
总之,雍亲王府如今后院一直很和谐,或者说,这些年来,爱新觉罗家一直在发展壮大,像是大阿哥被圈禁起来之后,孩子就一茬接一茬地出生,毕竟,被关在府里头,啥事也不能干,每次小选也会给塞几个宫女过去,除了生孩子,还能干什么呢?
唯一没什么好消息的就是胤祀那边,弘旺出生之后,就又没了消息。八福晋将弘旺养在自己膝下,不过对这个孩子也就是公式化的照顾,毕竟不是自己生的,若是有别的选择,她也不会选择弘旺。甚至,八福晋收养了一个养女,对这个养女都要比对弘旺好得多。说白了,弘旺对于八福晋来说,是一个继承八爷事业的工具人,但是却也是八爷背叛她的活生生的证据,所以,能给这个孩子一定的体面,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于说额外的关爱,那肯定是没有的。不过弘旺也不需要八福晋的关爱,他亲额娘张格格还活着,张格格因为生了胤祀唯一的儿子,在府里的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早就有了自己的小院,虽说出于对弘旺前途的考虑,让弘旺在八福晋身边养着,但实际上,张格格并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
她没什么见识,外头人都说什么胤祀会是将来的皇帝,她心里头也只当弘旺将来就是太子,未来是皇帝,所以,她虽说如今还只是个格格,倒是觉得自己就是得势之前的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为了防止这个儿子白白替八福晋养了,对弘旺那真的是体贴关爱备至,当然,还得在儿子那里装一装可怜,比如说,不是额娘不愿意养你,而是福晋太霸道,自己只是个包衣出身的格格,一家子还被福晋拿捏在手里,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被福晋抱走云云。
别以为小孩子就不知道好歹,甚至,小孩子更是明摆着有奶就是娘,一个是冷漠敷衍的嫡额娘,一个是亲热宠溺的亲额娘,谁好谁坏还用说吗?
而对于胤祀来说,一旦开了那个头,那么之后就不会再有任何顾忌,一开始的时候,胤祀最多就是在八福晋不舒服的时候找个侍女伺候,并不会给什么名分,还会在侍女伺候之后给一碗避子汤,就像是当年大阿哥做的那样,除了福晋生的,别人的他就是不要,硬是坚持到了大福晋生下了弘昱。胤祀一开始也是一样的打算,但是八福晋跟大福晋不一样,大福晋虽说一开始没生下儿子,但是人家用一个又一个女儿证明了自己其实能生,结果到了八福晋这里,是半点动静都没有。她不是没找过大夫,但是哪个大夫敢说八福晋就是不孕不育呢!都是说八福晋身体其实没什么问题,子嗣的事情,还是要看缘分什么的。结果八福晋没问题,有问题的难道是自己吗?
等到其他兄弟的孩子都满地跑了,胤祀自然也开始急了。他一开始还想要立个牌坊,让八福晋主动开口,结果不用八福晋开口了,宫里看着胤祀一直没个孩子,就给胤祀做主了!这也给了胤祀足够的理由,而八福晋也松了口,虽说给胤祀安排的都是身份低微的包衣女子,但是终于有人怀上了。这着实给了胤祀一剂强心针,胤祀确信,自己没问题,以前觉得有一个儿子就足够了,但是如今,胤祀就开始嫌弃张氏的身份太低微。包衣跟包衣也是有区别的。像是康熙的后宫,包衣出身的妃嫔其实也有好几个,但是,那是上三旗的包衣,是皇家的奴才,很多本身家里都是有官职的。而张氏呢,她是安郡王府的包衣,父兄都是在王府当差的,就算是八福晋给了个恩典,她父兄也就是被安郡王府安排了个寻常差事,实际上还是拿不出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