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驻扎在NYU的校园拍摄了一段时间,中途乔茜飞回洛杉矶见了见莱昂纳多,他在比弗利山庄买了一栋大房子,因此开了一个私人派对来庆祝。
当然,好莱坞的派对少不了俊男美女,而莱昂纳多对于金发女郎的偏爱早已众所周知,有无数年轻漂亮的女孩削尖了脑袋挤进这个派对,甚至还有很多莱昂纳多的影迷。
显而易见,为了见这位英俊的好莱坞明星一面,她们愿意做任何事。
乔茜有点儿庆幸自己的影迷没有这么疯狂。
她没有在派对上呆太久就离开了,又在西好莱坞跟妮可.基德曼和派特.金斯利见了一面,后者最近仿佛忘记了离婚那件事,但从她忽然加大接片量、屡屡高调曝光并且公开自己的无信仰论,这对好莱坞闻名的夫妇之间似乎出现了不可调和的问题。
而妮可也确实忙着讨好两人共同的经纪人派特.金斯利,这位女士无论是评估剧本和制造舆论都是一把好手,如果能争取到对方的支持,她在即将到来的婚姻战争之中就不会那么被动。
但问题是,妮可本人的价值还不足以完全让派.金斯利倒戈相向,因为她将面对的汤姆.克鲁斯是好莱坞最顶级的巨星。
如果不是汤姆本人控制欲太强,又过分依赖科学教,以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恐怕派特.金斯利几乎没有可能被妮可打动。
但她总是要给她一些甜头的。
比如一位年轻的一线明星正计划扩充自己的团队,这听上去似乎就是一个美妙无比的消息。
然而派特.金斯利在见过乔茜.霍顿一面之后,就对后者瞬间失去了兴趣。
上了车,她就对妮可玩笑般说道:“我已经为一个固执己见的完美主义者工作过十年,并不希望在接下来的十年还要面对一个女版的‘杰瑞.马奎尔’——对了,你确定她会对你想要离婚这件事保密吧?下次别这样做,因为你永远想不到你会跟谁存在竞争关系。”
“杰瑞.马奎尔”是汤姆.克鲁斯在《甜心先生》中出演的男主角名字。
作为好莱坞顶尖的经纪人之一,或许没有谁会比她做得更像一个高级保姆了,属于汤姆.克鲁斯的——但很显然,这早已不够满足她对于权势和地位的渴求。
比起汤姆.克鲁斯,一度只被视为“克鲁斯夫人”的妮可.基德曼在事业上当然没有那么成功,但后者的性格决定她更容易被经纪人所掌控,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派特.金斯利的虚荣心和成就感,而这正是现在的汤姆.克鲁斯再也无法给予她的。
不过如果要跟汤姆.克鲁斯真正闹翻的话,无论对她在CAA内部还是好莱坞这个大家庭的地位,都会造成非常负面的伤害。
所以她需要另一个超级明星客户。
想到了这里,派特.金斯利的目光落到一旁的妮可身上,澳洲女郎拥有美妙绝伦的外表,和令人惊叹的表演才能,就是欠缺一些对于票房明星最为重要的观众缘。
但这完全可以依靠奥斯卡影后的桂冠去弥补……还是算了,现在的时机太糟糕了。
比起失去“汤姆.克鲁斯”所带来的风光,她认为自己还可以继续忍受自己的工作,况且这也并不妨碍她正在培养的未来奥斯卡影后,不是吗?
于是派特.金斯利三两下暂时打消了妮可.基德曼关于离婚的想法——显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反而劝她和丈夫一起要个孩子。
至于这个孩子带来究竟是弥补父母之间的感情裂痕,还是离婚大战的高额赡养费,那就不得而知了。
乔茜这边则将这件小插曲暂时搁置,因为她认为妮可还没有到真正决心离婚的那一刻,所以旁人不该在这时掺合原本属于两个人的婚姻,否则不仅容易吃力不讨好,更容易被无端迁怒。
倒是汤姆.克鲁斯亲自给乔茜打来了一通电话。
“我听说你和雪莉因为最后一部片约的事情闹得不太愉快?”这位超级巨星开口就谈起了工作,态度跟那天在电话里吼自己老婆的人没有丝毫相似,反而非常的和善并且通情达理。
“你知道的,汤姆,派拉蒙总是真情实感地认为自己不应该付明星应有的价格,认为我们拿的太多了。”乔茜的语气带着淡淡的嘲讽,“可他们永远不会记得,是谁在为他们赚钱——反正不会是那个大吼大叫的糟老头子。对吧?”
无论是《泰坦尼克号》还是《碟中谍》,雪莉.兰辛在这两个项目上都栽了跟头,前者是因为错失北美发行权,后者则是因为跟汤姆.克鲁斯签订的合约没有让大老板萨姆纳.雷石东感到满意,以至于尽管《碟中谍》的票房大卖,钱都更多地进入了汤姆.克鲁斯的口袋。
所以他们才会天天叫嚣着哥伦比亚破坏行业规则,硬生生把顶级明星的片酬拔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又在媒体上大肆宣传明星的过高片酬让好莱坞制片厂不堪重负,可实际上那几位票房明星仍旧片约不断。
生意就是生意。
这些人总爱说这句话,而事实上他们也确实遵循着它——除非存在真正的利益冲突。
第139章
“啊哈,这我确实深有同感。”汤姆.克鲁斯笑了笑,步入正题,“但是作为你的朋友,我想提醒你的是——只是一个善意的提醒——这件事继续下去对双方都没有任何好处。”
诚然,乔茜这边能够钻协议的漏洞,无限期推迟履行义务,这一招在规则上没有任何问题。
但好莱坞的运转并不是一台精密的超级计算机,它有自己的一套规则,那些大制片厂真要下场惩罚一位明星,其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六大影业之所以会成为好莱坞屹立不倒的巨头——米高梅如今常年亏损、债台高筑,而且在发行方面较为弱势,很多时候并不被认可为真正的行业巨头——不仅仅因为它们都是好莱坞制定影片分级的MPAA(美国电影协会)成员,更因为它们都是集团性质的商业帝国。
比如最为著名的两个例子,迪士尼和索尼。
迪士尼属于典型的水平发展,好莱坞土生土长的商业模式,从电影电视、音乐综艺、新闻网、玩具、服装、主题乐园等方面,囊括了几乎所有的泛娱乐领域,无论是在家看电视,还是一家人出门旅游,都可以看到米老鼠的身影。
与之相反的是索尼的垂直策略。
这里的索尼指的是著名的电器制造商索尼,而不是索尼哥伦比亚,后者不过是前者在好莱坞的一个子公司。
因为在录像带产品格式技术换代时,索尼输给了死对头松下,使得价格低廉的VHS格式迅速占领市场,从此索尼认识到了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开始将经验内容产出,比如天后玛丽亚.凯莉所在的索尼音乐、让PS主机大行其道的最终幻想系列游戏系列……当然还有成功打入好莱坞的索尼哥伦比亚。
所以,索尼哥伦比亚才会是好莱坞其它公司高层深恶痛绝的冤大头,因为这家公司做电影的初衷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新一代媒体介质的产品战。
而派拉蒙的背后是传媒大亨萨姆纳.雷石东的维亚康姆,不仅包含了MTV全球网和三十多家地方性电视台,还有跨国性的录像带出租连锁店布洛克巴斯特和著名出版社西蒙舒斯特,还控股了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这样的全国性商业广播电视网。
可以说,连汤姆.克鲁斯这种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的巨星,都不希望跟派拉蒙彻底撕破脸,一方面是彼此之间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这件事带来的后果。
所以在一线稳固了地位的明星,通常会有一家以上关系很好和长期合作的大制片厂,有利益维系的关系才是最为稳固的。
比如布拉德.皮特和环球、基努.里维斯和华纳——他原本属于福克斯的阵营,但之前闹得很不愉快——而汤姆.克鲁斯的碟中谍系列就跟派拉蒙合作。
“我知道,这是你的好意。”乔茜也给了汤姆.克鲁斯这个面子,态度显而易见地缓和了几分,“问题是,雪莉不应该还把我当成那个刚入行的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我难堪。”
或许是因为乔茜在圈子里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又或许是上一次她们的让步造成了某种误解,雪莉.兰辛和她所代表的派拉蒙仍然用那种上位者的方式对待乔茜,而不是给她一个真正公平的待遇。
还想跟她谈什么可笑的契约精神!
噢,拜托——
如果不是派拉蒙一开始就只想榨干她的价值,没有让那份协议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平衡,她也没机会抓到漏洞去反制他们,不是吗?
汤姆.克鲁斯格外好脾气地笑了笑,说:“好吧,我个人十分能够理解你的感受,所以这也是我之所以打给你打原因之一。我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
“愿闻其详。”乔茜说。
“我正在筹备碟中谍系列的续集项目。”汤姆.克鲁斯没有卖关子,“如果你能够在电影里客串一个角色,我想我可以借此说服雪莉,把这当作是完成了你的最后一部片约。”
这是派拉蒙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