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西夏的使臣到达大辽之后,大辽皇帝便立刻派出使臣前去劝和,替西夏打圆场。
战争是结束了,可是大宋和西夏大辽之间还有的是扯皮的时候,合约的签订没个一年半载是签不完的。
与此同时,慕容复和李莫愁在姑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各路江湖人士纷纷赶到姑苏祝贺两人。这其中尤其是丐帮和灵鹫宫的贺礼最为引人注目。
要知道,这一回大宋和西夏之战,丐帮一如既往出力最多,可他们能为国出力及时赶赴战场这都是慕容复的功劳。慕容复救丐帮于水火之中,同时也为大宋和西夏的平夏之战出了一份力。
是以,丐帮送上了丰厚的贺礼,以示对慕容复的感谢之情。这同时也是在向江湖中人表明,不管乔峰如何,丐帮与慕容家的情意是不可动摇的。
一句话,但凡是慕容家有难,丐帮必当鼎力相助。
丐帮乃是天下第一大帮,有这句话在,江湖上哪个不得忌惮三分。
至于灵鹫宫那头,童姥和李莫愁的师徒名分还是在的。童姥不愿让灵鹫宫陷入这些纷争,可李莫愁对慕容复一片痴心根本不可动摇。
是以,童姥与李莫愁定下约定,灵鹫宫可以帮忙,但他日不管慕容复复国成功与否,灵鹫宫都不得再涉足江湖朝堂,须得全身而退,隐居天山。
这个约定是李莫愁和慕容复一同与童姥定下的。
既然有了这个约定,那么童姥也就不吝啬于在明面上给慕容复一点面子了。毕竟,李莫愁还是她灵鹫宫的少主呢!
是以,灵鹫宫童姥的这份贺礼由童姥的贴身侍婢梅兰竹菊亲自送来,极为丰厚,皆是些奇珍异宝,世所罕见。
可即便是世所罕见的珍宝,人人心向往之,也没有几个敢打这份贺礼的主意的。
毕竟,哪个他们都得罪不起啊!
这一场婚礼,可以说是宾主尽欢,一时间大江南北,武林之中姑苏慕容的盛名久久不绝。
南慕容的称号倒是不再有人提起了,大多数江湖中人都要慕容复恭称一句慕容公子。虽是一句简单的称呼,可含义却大不相同了。
慕容复重振慕容家的威名,甚至比往昔更甚,只是因在江湖之中,再加上此次与西夏对战慕容家功劳亦算是不小,故而朝中不曾有半点波澜。
慕容复暗中的部署仍在继续,整个大宋境内都有了崔先的说书弟子,可以说只要慕容复一声令下,整个江湖上的消息都可以制造传播。
而大理西夏大辽,也都暗探秘密潜入,为慕容复传递各种消息。
巧娘那边有几个姑娘已经培养得是十分出色了,小有名声之余,在将来也能够派上用场了。
萧让虽然自己不曾中举,可是他倒是教出了不少好徒弟,个个科举入仕。虽然眼下或许起不了什么作用,可是做人眼光应当放得长远才是,以后可就有大用了。
至于四大家臣那里,邓百川一直帮着慕容复与柴进沟通交流,掌管着沧州地区甚至周围各大城镇的商业往来。可以说,慕容家日进斗金,也都有他的一份功劳在。
北边有邓百川帮着主持,南边的生意就是直接交接到慕容复手里的。
有了钱财,公冶干手底下的新式兵器锻造也就更加无所顾忌了,他所铸造的兵器较眼下大宋等五国的将士所用的要好上许多。有慕容复的支持,加上大量钱财最为后盾,这边的进展很是迅速。
包不同风波恶的任务就简单多了,不过是训练人手,处理一些简单的江湖事务罢了。
再说童姥的灵鹫宫势力,那就更不是慕容复这点家底儿能赶得上的。只是他们有言在先,是以这些势力都是由李莫愁直接接洽的,并不与慕容家本身的势力有所牵扯,这样也是便于日后脱身。
毕竟,牵扯得太多了,要再撕扯清楚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了。
手下所有的事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慕容复也难得过了两天美人在怀的悠闲日子。要知道,这会儿李莫愁都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了,他要是再端着,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啊!
只是,悠闲的日子没过两天。
这一日,慕容复正在庭院中抚琴而歌,李莫愁提剑起舞而喝,这正是惬意之时又出了大事。
慕容复匆匆赶到了书房,燕青带来的最新的消息,吴用那里因为消息实在是事关重大,所以直接带着燕青过来了。要知道,如果不是一些大事,很多小事吴用都是可以帮着直接处理的。
燕青带来的消息确实很大,大到足以动摇现在五国的局面。
吐蕃称臣之后,新王另立,似乎有心与大宋再战,只是吐蕃国内众说纷纭,一直未得出最新最准确的结果。只是,近些时日,吐蕃的军队似乎有异动,也就是说大宋很可能要再次与吐蕃开战了。
有大辽介入了西夏和大宋之间,倒是促成了和谈,只是西夏要对大宋以属国相称。这点条件西夏是答应了的,可后面的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正值壮年的大宋皇帝突然驾崩,皇帝在位时间不短,可一直因为太后母族掌权,这几年才真正掌权做主。皇帝做主之后,先是新法又是先后对西夏的两次平夏之战以及和吐蕃的青夏之战,功绩不小。
可就在此时,大宋皇帝居然好好的就驾崩了。且不说这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隐情,只说是大宋皇帝膝下无子,到最后继承皇位的竟还是他的一直不为人知的弟弟。
要说这先帝雄才大略,胸有抱负,可是这位新帝却是一心沉迷诗书作画,根本无心朝政。说句不好听的,他压根儿就不是一个治国之才,只适合做个富贵闲人。
大宋这边皇帝驾崩新帝登基,大辽那头也没有好到那里去。大辽皇帝跟大宋这位先帝不同,他确实是年老体弱了,该是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因为大辽前头的内乱,太子早就不在了,这回上位登基的是太子的儿子,正儿八经的皇太孙。
要不说,西夏那头就是个墙头草呢!
这不,西夏王登基也就是几年,后宫虽有几个妃嫔,却一直没有正宫王后。所以为了能够再次搭上大辽这根线,西夏王直接派使臣向大辽求娶公主,这是要联姻啊!
只是,大辽国内,新皇不过弱冠,哪儿来的适龄的女儿。再说他的姑姑辈的,也早都嫁了人了。最后选来选去,选中了一位叔王的女儿封做公主,嫁到了西夏去。
西夏倒也识趣,立时便封了这位大辽公主做了王后。可西夏对大宋这边也依旧称臣,就等着捞好处了。
可叹这位大宋新皇心里头没个成算,竟不放在心上,还派人送去了贺礼。
这事要是搁在前头那位先皇头上,慕容复就不信了,还能继续这么荒唐下去!
第180章
慕容复是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 居然又发生了这么多的事。
西夏打着两头卖好的如意算盘,大辽目前无力南下,大宋新帝又无治国之才, 吐蕃意欲兴兵,大理仍就是稳坐不动。
“公子爷, 眼下这局势发展虽然变得快了些, 可是这于我们倒是有了更多的有利之处。说不定公子爷所盼望的局面,过不了多久便要到了。”吴用见慕容复沉吟不语, 故而笑道。
涉及这等重大事情,慕容复更多的时候会选择与吴用商议。燕青虽是他的心腹,可这些事并不是燕青所擅长的,慕容复也无意让他们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
是以, 慕容复让燕青先行退下, 稍后再来听候吩咐。燕青也是聪明人,自然是听命离开了。
慕容复取出一张绘制好的五国地图, 在吐蕃的位置放下了一颗黑子, “吐蕃意欲兴兵伐宋,先生以为如何?”
吴用一针见血道:“无异于以卵击石。”
虽然在上一次的青夏之战中吐蕃战败后,尚且保存了大部分的国力, 可是吐蕃国力本就弱, 与经历过新法变革后蒸蒸日上的大宋比起来,还是不堪一击的。即使上一次大宋同时对吐蕃和西夏两国开战,国力有所损耗,但若与吐蕃对上胜负早就成定局了。
慕容复神色莫测,指尖在地图上轻点, “那么,便是灭了吐蕃, 又如何?”
吴用与慕容复相处日久,早就知道慕容复是个什么性子的人了,眼下他说这话,定然是……
吴用眼睛一亮,捻须笑道:“公子爷所言极是,那咱们在吐蕃的人手也可以适时的动一动了。”
大宋新帝登基,看似稳妥,实则有所隐患,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愿意看着这么个玩物丧志的皇帝压在自己的头上的。而慕容复要做的,正是成全新帝,让他的皇位做得更稳当一些。
新帝上位,当年便灭吐蕃,也算是一桩功绩,这皇位怎么也坐得稳了。
这么一件好事就被慕容复送给了新帝,只是,怎么瞅着都是慕容复吃亏一些。
可慕容复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吃亏的人,他比有些精明的商人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有的时候玩弄权术谋算的人跟商人没什么两样。
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那么一个昏君在位自然比一个明君在位对他来说要更好一些了。更何况,他这份礼物也不是白送的,要知道古人有句话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