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神探班纳特 金推完结+番外 (山海十八)
一卷十二张胶片,全都拍完才结束。
金森很满足地收手,将照相机交给凯尔西。“感谢胶卷的发明,结束了以前扛着感光湿片箱的日子。需要我冲印吗?”
“谢谢,不必麻烦了。照相馆要到元旦后再开业,我能想其他办法。”
凯尔西再次感谢老金森,也感谢历史的偏差性,让胶卷的发明时间与她曾经的世界不同。
三年前由发明于东方大陆的胶卷,已经传向世界各地。
尽管拥有照相机的人并不多,但有财力的人都选择将照相机更新换代,换成了便于携带的新款。
送走了老金森。
凯尔西拿着照相机,歇洛克提起闪光设备。
凯尔西笑着轻轻拍了拍照相机,“我会去学校冲印,你元旦后回来拿。明年见。”
“好,那就明年见。”
歇洛克本来还想多加一两句祝福,但又作罢,不希望引起奇怪的气运变化。
两人在雪人边分别。
各自回家,第一件事都是清洗双手,擦干净后打开收到的礼物。
出奇一致,两人送给对方的都是一副小羊皮手套。
翌日。
雪,没有停。
从上周起,大学各院就已陆续放假。
也亏凯尔西有实验室钥匙,趁着实验楼未全封闭,将照片先印了出来。
今天她拎的手提箱稍大,不只用来装照相机与相片,还有一些圣诞礼物。
主要不能忘了下午去找导师爱格伯特,而黄昏时分在去俱乐部将糖果礼盒送给迈克罗夫特。
校园冷冷清清,爱格伯特的办公室竟也如此。
凯尔西进入后有些诧异,书架居然被腾空了,而办公桌上的照片摆件也都不见了。
“是不是有点意外?”
爱格伯特示意凯尔西坐,很明显远非互赠礼物说几句祝福的架势。“其实收到消息,我也有些意外,但还是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
十年前,美国结束了南北战争。
这些年陆续有大学或高等学院建立。
爱格伯特说起一年半前在纽约市创立了兰斯特大学,它与伦敦大学建立了互助合作关系。
“兰斯特校长希望我能去支援几年,帮忙带一带经济学院。”
爱格伯特早有耳闻相关消息,但最初他拒绝并推荐了另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谁想到那位上个月重病一场,必须静养一两年,不宜长途跋涉更不宜劳累过度。
爱格伯特考量再三同意了,等过了圣诞冬假就去纽约。
他能说走就走,但带的学生就不一样。关系不够近亲的,直接分配给别的教授。关系好些的,要是想和他一起去美国也行,学位算两校双份,用为此不忧心。
19世纪中后期,各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不同,但以科学而非神学为中心的教育都在摸索发展中。
其中有些学校是凯尔西上辈子耳熟能详的。
也有另一些比如兰斯特大学,比如东方大陆的几所学校,是这个世界独有的。
不论哪一种情况,能参与到大学学院的初创建立期,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经历。
爱格伯特正提起此事,“班纳特,我知道你有提前毕业的打算,但一直没有聊过你将来的事业规划。
哦!你的教授知道那恐怕与经济学无关,但又是什么呢?只是成为一个神探吗?”
凯尔西微微点头,却又不只于此。
就听爱格伯特说,“由己及人,我希望建立一套自己的经济学理论为世人认可。当今世界范围内尚未创立侦查学专业,所以我大胆猜测你也会想要普及一套规范的刑事调查标准。
如果我猜得对,那建议你不妨去纽约帮我搭把手。趁着年轻,多去外面闯一闯。”
“教授,您说得对。”
凯尔西知道提出较为完整的侦查理论体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过人的名望、相辅相成的大环境,也要有广泛的人脉。那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希望能在中年完成。
去纽约,参与到兰斯特大学学院的建设中,是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最难得的是能广结人脉。
凯尔西却没立即同意,先收下了厚厚的资料文件,等元旦后再给回复。
告别爱格伯特,凯尔西去了第欧根尼俱乐部。
迈克罗夫特也没让她空手而回,不仅回赠了一盒糖果,顺带转交了一封邮件。
邮件从哪里来?
是美国。或许要问怎么又是美国。
M教授去了美国,保罗·古德曼也去了美国,现在爱格伯特也准备去美国。
这次的信又从美国而来。
只不过寄信人其实遥在意大利监狱。
琼·斯帕达,三角交换毒杀案的凶手之一,斯帕达家族的最后一人病死在狱中。临死前,她给美国的乔·史密斯教授写了一封遗书。
乔·史密斯,正是凯尔西扮演的角色,经由迈克罗夫特布置安排成了一个确实存在的身份。
这封遗书飘扬过海到了美国,再由美国转送回英国。
回到家,凯尔西先拆开了一层套一层的信封。
她隐有预感,琼的遗书或许能揭开一个谜底——当时的三角毒杀案引导者,斯沃博达为何轻易认罪,毫不反抗地进入了伊夫堡监狱服刑。
**
圣诞夜在大雪纷飞中过去。
12月25日。约克郡,克罗夫特庄园。
福尔摩斯一家三口用过早餐。
迈克罗夫特正在阅读刚刚送来的早报,就听他的母亲说话了。
“飘雪的日子让庄园更安静了,这没什么不好,毕竟我并不喜欢喧闹。”
老福尔摩斯夫人慢条斯理地说着,“正如也从不要求我的儿子们过寻常人的生活。哪怕我的大儿子成立了不说话俱乐部,二十九岁了还沉迷甜味。哪怕我的小儿子二十二岁,正式开始在与罪犯斗智斗勇的路上越走越远。”
迈克罗夫特放下报纸,歇洛克放下茶杯,全都是洗耳恭听的模样,所以母亲的后半段会说些什么?
老福尔摩斯夫人笑着说,“但偶尔,庄园也需要些热闹;但偶尔,我对你们也有些期许。两位先生请回忆一下,这些年你们居然没有带过一个朋友回来做客。
请别误会,我已经不指望你们会和谁结婚,可是难道连一两个挚友也没有吗?”
「那也太可怜了。」
老福尔摩斯夫人露出如此眼神,站起身去外赏雪。
临走前对着两个儿子说到,“我的圣诞愿望,希望明年你们能给我一些小惊喜。”
目送母亲离去,迈克罗夫特与歇洛克面面相视。
迈克罗夫特灵光一闪,“其实这并不难,不是吗?可以请班纳特先生来家里做客。亲爱的弟弟,你应该能把人请来吧?“
歇洛克微笑,避而不答,指了指报纸问,“圣诞夜有什么新鲜事吗?”
迈克罗夫特也没要一个确定答案,准确地说是头版新闻更引起他的关注。
——『惊爆!法国最牢固的伊夫堡监狱被劫,不明劫匪携犯人潜逃中!』
歇洛克看到这个标题,先想起了在里面服刑的斯沃博达。不知伊夫堡监狱闯入的劫匪是谁,越狱的犯人又是谁?
忽而,他想到去年杀局迭起的黑暗古堡。这次的劫狱事件,总不能与呆在伦敦的凯尔西有关吧?
第101章
1875年, 12月24日,下午四点半。
法国马赛港,冷冷清清。
今日, 绝大多数人都早早回到家,围聚在温暖的壁炉边等待一年一度的圣诞大餐。
“艾登, 山姆。今天搞快些, 争取一个小时内完成送货。”
船夫格林边说边上拉船锚,这就开船出港, 向数公里外的一座小岛出发。
——正是四面环海的伊夫堡监狱所在地。
伊夫堡监狱, 被誉为法国最牢固的监狱, 一旦进入,几乎就与外界断了联络。
今年,监狱刚刚装上了电报机。由于联络成本之高, 除非出现劫狱这类大事,否则根本不会使用。
小岛没有常泊的备用船,以防犯人逃出监狱劫船逃走。
一般每周二、周六, 从马赛港出发去小岛监狱补给物资。狱警们想换一换口味吃点新鲜食材,那要提前一周与送货船夫联系。
哪怕是监狱内有犯人病死, 尸体必须运回陆地, 也会遇上不得不存放几天等船来的情况。
今天是例外。
一年也就那么几次例外,今天是给监狱的狱警们加送一趟圣诞晚餐。
小船上共三人, 开船的格林,以及运货的艾登与山姆。
满脸麻子的山姆,正是买通了运货船队,替人做工的凯尔西。
为什么明明说好要渡过一个平静的圣诞节, 又离开英国伦敦来到法国马赛?
如果歇洛克问起,凯尔西有充分的理由, 而要从琼·斯帕达的那封遗书说起。
琼的遗书并不长,还不到半页信纸。
开头引用了一句『金子塔里的那些亡灵久久不散,有的在窥觊,有的在守护着前人留下的巨额宝藏。』
随后,琼写到她伪装了几年的埃及博物馆看门人,大限将至时,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埃及文化。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