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萧煜将林涧带到东宫署去,林涧便明确同萧煜说过了,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不会对萧煜明言,让萧煜不要插手也不要去管。
如今面对承圣帝的质问,萧煜有心要为林涧辩解几句,可是他却猜不透林涧和林家究竟要干什么,他只知道林涧是绝不会为了他自己和林涧去谋取私利的。
林涧散播这样的传言,必有他的道理。
可是,林涧和林鸿,这父子俩用手段逼/迫承圣帝表明态度,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萧煜在承圣帝跟前,始终坚定认为林涧这样做必有他的原因,承圣帝却摆了摆手止住了萧煜的话头:“你同云溪交好,不必在朕跟前说这些。这些事也不需由你来讲。究竟如何,往后看看就知道了。”
“朕现在另有一事要你去做。你如今不是在看往年的那些奏章么?你将十年前关于岭南战事的奏章都挑出来,还有蒙琢受伤前后,关于岭南军中及地方上的人事调动,不论是擢升还是贬谪,哪怕是乡长里长的调动,但凡只要能找到的奏章,你都给朕找出来,朕要看一下。”
萧煜应了,关于林涧的事,他不敢多言,但承圣帝无缘无故要寻十年前的奏章查看,萧煜心中难免疑惑。
承圣帝只淡声答他:“朕有些事情知道的不甚清楚,需要仔细查看一下。如今旧年奏章都在你东宫署里,你翻出来给朕就行,正好也不必惊动旁人了。”
承圣帝自登基伊始,便是个不肯受旁人摆布的帝王。
先帝在位时,四王八公势力煊赫滔天,朝中许多事情先帝都不得做主。先帝只有一小部分的事情能够做主,而那时候的中书省更没有什么权利,余廷隽纵然能干,可他这个丞相也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承圣帝目睹了先帝所有的窘迫与无能,他的父皇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帝王,却被四王八公硬生生逼成了一个对大周江山无能为力的帝王。
因此,在登基的这三十年中,承圣帝一直都在与四王八公的势力暗中抗衡,就算再一开始的时候他不能事事做主,但是朝中以及地方上的每一件事情他都要弄个清清楚楚的。
即便在一开始,很多的事情他都不能乾坤独断,但是,通过中书省递上来的奏章,他可以了解到朝中的大小事务。
他登基的前二十年,包括他已经可以全权做主的最近这几年,朝中包括地方上的大小事务,不论是官员的任免升迁贬谪,还是地方上的各种突发事件,他都能知道的很清楚。
可是,唯独只有那两年,也就是他同四王八公势力最为胶着的那两年,他要应付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海疆、朝中、北边的事务他都清清楚楚,唯有他最为放心的岭南事务他不太清楚。
他很放心林鸿,也很放心后来接任的沈戍,可是,在水榭中与林鸿那几句闲谈,承圣帝心中不免掀起波澜。
他是个事事都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人,容不得这天下有他不知道的事情,从前顾念林鸿腿伤,许多事情有了结果后他都不曾再去过问,可现下瞧来,岭南之事似乎并非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有些他知道的事情,好像并不是他所知道的那个样子。
譬如说,林鸿的那些副将们,他们当初拼尽自己的前程不要了,也要拼了命的去追杀那个伤了林鸿以至于让林鸿半生残疾的人,他真的如后来军报中所说的那样,只是敌方派去偷袭林鸿的吗?
第124章
林鸿腿伤之事, 不止对林家人是个打击,对跟随林鸿数年征战的副将们也是一个重击。
那个人在滂沱大雨中一击得逞, 随后就遁入大雨中失去了踪迹。
其后因为敌方主将被杀, 本就因为连战疲乏而散落在各处的敌军将士更是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在当时那样混乱的情形下, 自然会将那个偷袭林鸿的人的行动踪迹给遮掩掉。
对于追击那个人的踪迹便是十分困难的了。
对于那个人的身份,当时的猜测也有很多,不少人下意识的都认定那就是敌方派出来的偷袭林鸿的刺客。从某个方面来说,这种猜测是说得通的。
可是,也存在疑问。
如果那个人是敌方主将派出来偷袭林鸿的刺客,那么在一开始,或者说之前与敌方的数次交战中,这个人为什么都不出现呢?又及,这个人为什么偏偏在林鸿斩杀敌方主将之后出现呢?
如果他是敌方的人, 难道不该以保护敌方主将为主吗?何以偏偏要等到敌军全线崩溃大势已去的时候出现袭击林鸿呢?这样做只能泄愤罢了, 却丝毫不能改变敌方败颓的局势。
还有疑点。当时敌军的实力与他们交战数月的岭南军中最是清楚了, 敌方将士的路数根本就不同于偷袭林鸿的那个人那样。若有这样雷霆万钧的人物,敌军又怎会藏着掖着直到大决战时才放出来呢?
当时林鸿重伤不支昏迷过去,他并不清楚之后的情景。然他身边的亲卫和不远处的几个副将却看到, 大雨中,那个伤了林鸿的人在得手后提着大刀从敌方几个兵卒身边走过, 那几个兵卒伤重,其中有人甚至伸手想要这个人拉他们一把,这人都无动于衷, 连看都不曾看过他们一眼,直接冷漠消失,毫不过问眼前任何事情。
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在事后,林鸿被送回军中救治,他的副将们为林鸿受伤之事群情激奋,众人达成一致,一定要去找到那个人为林鸿报仇。
即便此战得胜,战后的副将们却因为主将受伤昏迷不醒而无半点得胜的喜悦,他们的血性被挑起,因此不顾军中回营各自休整的军令,纠集自己部下还能再战的兵士们,就浩浩荡荡带着人出去找寻那个偷袭林鸿的人了。
但是搜寻没有结果无功而返。
林鸿伤重昏迷截去残肢,之后苏醒,待身体稍微好转后即回都中,在这期间岭南军中一直都在休整,不顾军令擅自出营的副将们还是带着各自兵丁在各自营中休整,林鸿当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
而在林鸿卸任回都中后,沈戍接任大将军,沈戍一来,就处置了这些不顾军令擅自出营的副将们。副将们将情况说明,他们也并未得到轻判,依旧是按照军法一一处置了。
林鸿后来得知此事,但也无权置喙,毕竟副将们确实是违例了。
沈戍一方面接手岭南战事,一方面对于林鸿遇袭之事的调查也没有松懈。在按律处置过林鸿的副将后,沈戍派人着手调查林鸿遇袭之事,最终调查出来的结果就是敌方派人来伤了林鸿,事件详细经过都写在了当时的奏章上,上面有敌方副将的证词,只是未能找到那个伤了林鸿的人。
沈戍任大将军期间,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此人下落,但这么多年也没有消息,后来随着沈戍的离任,岭南局势重整,又到了沈峤任岭南将军的时候,这件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其实也有人推测,那个人要么就是藏起来了,要么就是死了。但究竟如何,还是不得而知。
沈戍当年的这份奏章,承圣帝细看过,如今仍有印象。
他对林鸿十分看重,自然对林鸿身边信重的几个副将也是有些印象的。
承圣帝记得这几个副将被贬谪边地后,这些年里,他从未见过军中将士升迁的名册中有这几个人的名字,沈家一系是四王八公中的势力,林鸿与四王八公中的那些人,在过去的年月里表面上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内里也是暗流涌动并不平静的。
后来沈峤做了岭南将军,这几个副将也从未被重用过,后来更是籍籍无名仿若消失了一样。这就算是当初有错已有惩处,他们能力不差,何至于这么多年都不能出头呢?无非是新任者有意打压罢了。
可是,他们仅仅只是打压了这几个副将吗?他们有没有再私下做过别的事情呢?
林鸿当年,除却军报之外,几乎从不朝着承圣帝诉苦诉说艰难,纵有人为难,林鸿也是一力自己扛着,许多事情如果承圣帝不去询问调查,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些事情曾经发生过。
承圣帝曾一度觉得林鸿这种性情十分的沉稳可靠,可如今看来,他还是知道的不够多,也着实于某些方面忽视了事实内情。
他现在就想知道,当年岭南事中,究竟有没有人背着他做了多余的事情。
他得把这一切查清楚。若果如军报上所言,也就罢了,若不是……那就看看实情如何。
西园这边直闹到亥时初刻众宾客方才散去。
林涧同他大哥二哥一起将众宾客都送走了,这才一同到林鸿院中来看林鸿。
林鸿也是刚回屋中不久,见了他兄弟三人一同前来,便问了问如今园中情形,听说园中已收拾的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叫兄弟三个回去歇着。
“你们都累了一日了,这会儿时候也不早了,就先回去歇着吧,有什么话咱们明天再说。”
林鸿眉宇间也都是疲累,林沅林涼两个同乔氏说了几句话,便叫着林涧一道走了。
哪知这林涧同他大哥二哥在园中岔路分手以后,见他大哥二哥去得远了,他又自个儿悄悄返回来,又去屋里跟林鸿说话。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