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在三人面前的兵部预算,熊廷弼的直接被否决了。但是毕自严也提出自己的主张。
“下官认为兵部熊侍郎提出的这个三方布置是值得推敲、考量的方案。现在辽东进行堡垒式的建筑,每个堡垒在遭遇建奴小股兵力侵扰的时候,积极出动兵力予以消灭敌人。遇到人数较多的敌军就闭堡自守,左近的堡垒可以相互救援。既能护住辽地的百姓,也能够保住辽地目前的民心。要是建奴越过这些堡垒往山海关来,他们还可以切断建奴的退路。”
毕自严对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的解说,勾起了李汝华和汪应蛟的兴趣,二人鼓励地看着毕自严,等他继续往下说。
““在登莱、天津并设水师抚镇,山海关适中地段由经略调节,一旦建奴因为粮草等不得不减缓攻势,壮大以后的广宁骑军就可以正面与建奴骑兵相抗。登莱、天津水师就可以由海陆发动袭击,直捣建奴老巢。
这就会迫使建奴的主力不得不回兵自救。
迨出此局面,广宁的骑兵就可以乘胜追击;
如果建奴主力不后撤,其老巢被毁之后,没有补给,妇孺被杀,建奴通过征服的各部落得来的主力大军,也会立即分崩离析。
军心溃散的唯一结果就是败局了。”
李汝华和汪应蛟被侃侃而谈的毕自严小小地镇住了,没想到熊廷弼的三方布置还可以这样解读。要是一千二百万就能彻底解决了辽东的困扰,那是绝对值得投入这笔银子的。
李汝华和汪应蛟互相对视,都是老成谋国的人物,顷刻间就想到熊廷弼的折子,那折子上他可没写这么明白。
汪应蛟试探道:“不如景曾你将刚才的意见上折子与天子。我们给兵部的预算,先把这个空出来,只说计划还不够详尽、暂时不好评估能不能立项。同时敦请兵部,让熊廷弼将其三方节略的布置写的更详尽更完善?”
李汝华沉思一会儿缓慢点头,“景曾,你先去写折子,然后我亲自送与陛下,与天子细论这三方布置的可行之处。”
毕自严有点小兴奋,户部俩大佬对自己的认可、助自己一跃而至御前,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
作者有话要说: 推文
《个性幻想成真 》 BY温暖的笑容:她只想做一个安静如画的美少女,却总有人逼她用武力动手。
第797章 木匠皇帝52
对这种解读熊廷弼的三方布防策略、阐明自己理解观点的文章, 在毕自严这种经过科举考试上来的进士面前就是小菜一碟。
他提笔一蹴而就,不带半分犹豫的。
可李汝华看完他写的文章却道:“景曾是妙笔生花啊。这文章写的很好, 但还是要用白话再写一遍。”
毕自严有点儿懵。
李汝华叹气, “你知道陛下登基才行了出阁读书大礼的。之前就没怎么读过书。登基后从蒙学读起, 全靠着天资聪颖勤勉努力,这几个月粗略把《四书》通读了一遍。”
原来是因为陛下看不懂自己的文章啊。
毕自严只好把自以为得意的文章, 用白话又重写了一遍。李汝华看过以后递给汪应蛟。
汪应蛟是万历二年的进士, 李汝华比他晚了两科。虽李汝华为尚书、是上级,也是托两京合并、汪应蛟不计较名分、真心想为朝廷做事。不然汪应蛟的资历比他老、能力不比他逊色, 若要提出致仕等, 也是朝廷的损失和麻烦。
所以李汝华在该尊敬前辈的时候,是很会做人的。
“潜夫兄,你再看看景曾的这白话可否?”
汪应蛟在官场浸润了快五十年,李汝华越是尊敬他, 他越是奉给李汝华绝对的上级颜面。
他看过文章以后,仔细吹吹尚未全干的墨迹, 发自内心说道:“茂夫仔细、虑事周全。你要是不说,我还没留意天子读折子的事情。两个多月前我给天子上的折子, 就是反对熊飞白的三方布略,担心朝廷难以支出这些大笔的银两。都不知道天子是怎么看得懂的。如今听景曾的分析,若是能成事。这千二百万还是应该花用的。”
毕自严谦虚, “是晚辈不曾考量朝廷每年的入息和之处,单从熊飞白的布略去想事情了。”
李汝华接着道:“即便如此,也是景曾你眼光独到, 不曾因这个计划耗费太大,先就否决了它。要是这个计划可行,却因为预算的问题被废弃了,就是咱们户部误了朝廷。”
李汝华揣着毕自严的折子兴冲冲地直奔养心殿,却被告知天子在乾清宫今儿没过来。刘时敏看着户部尚书来了,心里暗道这是什么运气啊。就这么半上午不到的功夫,来了首辅、来了刑部尚书,这又来了户部尚书。
但他只能上前把昨夜之事再说一遍。
李汝华点头赞道:“天子仁心关爱幼弟,老夫的事情也不是很着急之事。”
那也就是说还是“急事儿”喽。
刘时敏马上说道:“李尚书,咱家先把你的事儿记录下来可好?”
李汝华把折子递给刘时敏。
“刘内相,请把这个转呈天子先看,老夫下午再来。”
刘时敏做了登记,将折子放入急事儿一挡,李汝华暗自满意,颌首告辞。
朱由校昨夜抱着朱由橏用内力给他温养脏腑,临近天亮的时候筋疲力竭不得不去睡觉。开始他还把朱由橏搂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他暖着偏凉的小脚。后来睡得沉了,刘时敏把朱由橏从他怀里抱出去让奶娘哺乳,见他都没有发觉,也就没有喊醒他。
等朱由校自然醒的时候,都快午正了,朱由检带着那姐妹仨也过来,正在逗朱由橏玩耍。
“皇兄。”四个人异口同声给才梳洗过的长兄问好。
“五郎,五妹、六妹、八妹。过来看七郎啦。”
几人点头,朱由橏立即张开手要朱由校抱。
“皇兄,七郎跟你真好。”
皇六女逗七郎好一会儿了,但是平时比较活跃的七郎,只是看看她没给什么反应。
“他病的没精神呢。等过几天恢复了,你再逗他玩。传膳。”
奶娘上前要抱走朱由橏,朱由橏扭过身子不理奶娘,双手紧紧搂住朱由校的脖子。
“算了,朕抱着他吃了。”
朱由橏看着围坐一桌的哥哥姐姐吃,他的嘴也不停地嚼着、嚼着,突然间趁着朱由校不备张着两手往饭桌上扑。吓得站在一边的奶娘赶紧伸手,算是掐住了几乎从朱由校怀里挣脱的小人儿。
“你抱走他。”
朱由校撒手,奶娘抱着咧嘴要哭的皇七子,不管他听懂听不懂,只低声哄道:“你还小,还不能吃那些东西。要等长牙了才能吃的。”
皇六女咽下嘴里的食物说:“七郎有长牙的,有四颗了呢。”
奶娘干巴巴地笑道:“公主说的是。七郎是有七颗牙了,但要和你们吃一样的,还得等几年的。他现在只能吃奶。”
朱由校挺疲惫的,勉强吃了平日的半量就不想再吃了。他让宦官给自己盛了半碗汤,慢慢地喝着,等着朱由检几个。
等朱由检都吃好了,放下筷子了,他也搁下汤匙。
“小七不能光吃奶了。等他过几日胃肠恢复了,你们在家怎么带孩子的就怎么带他。该喂点粥什么的,每天就喂他吃了一匙两匙的。”
那奶娘赶紧应了,至于怎么熬粥,天子吩咐了会有人送过来的。
午膳后,太医又给朱由橏把脉,说是没什么事儿了。朱由校就让刘时敏准备了暖轿,奶娘抱着朱由橏,朱由检与姐妹仨一起送朱由橏回去延祺宫。
“五郎,你与冯娘娘说让她小心照顾七郎。”
朱由检点点头。
“皇兄我会转告冯娘娘的,早晨我去延祺宫告诉冯娘娘七郎不泻也不烧了,冯娘娘欢喜的都哭起来了,还说要来谢你呢。”
朱由校摆手,“朕这里事情多着呢,你告诉冯娘娘看好七郎就是帮了大忙了。你们回去,朕得空了会去看你们。”
刘时敏等朱由检等人走后,就把上午方首辅过来的事情先说了。
“他有什么事儿吗?”
“应该没什么要紧事儿。刑部黄尚书来了,留下一个折子说是与火炮相关的事宜。户部李尚书带了两份折子,说他的事情也不是很着急的。”
“把李尚书的折子先拿过来。”
刘时敏呈上折子,“皇爷,李尚书说他下午还会再来。”
“唔。”
这几位阁臣和尚书们如今倒是学的乖巧,有事儿就把自己的折子直递到御前,不走六科也不走内阁。
都是心思灵透的。
朱由校快速看了毕自严对熊廷弼三方布防的解说,心里暗笑,这毕自严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了。严格来说,熊廷弼的策略是很不错。坏就坏在熊廷弼的三方布略里耍了些小心眼,不肯明明白白地把他的想法写透彻了,掖着藏着些不能言说的小算计。
这人虽是刚愎自用、恃才傲物,可到底是进士出身,知道给自己留有余地。
唉,这些人啊,真的是很有才能。但太注重个人的名气,心里要算计的东西多了,行动就难免被牵绊。就是现在这般十几位重臣加起来顶不上周瑜一个、更别说拍马也追不上的孙策。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