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惟妙惟肖的模样,逗得扈三娘心花怒放忍俊不已,她抱起女儿,在其左右脸上各亲了一口。
“小东西,你作什么怪呢。”
太女糊了扈三娘一脸口水做回报,然后掰着母亲揉搓她脸蛋的手,一边解救自己一边为自己辩护。
“阿娘偏心,不是我作怪,是爹爹在作怪。”
林冲被笑闹的母女俩冲走了刚才对女帝的恭谨,揽住扈三娘的腰,伸手帮着解救女儿的脸蛋。
“你慢些揉搓她的脸,这是小娘子,皮肉嫩着呢。”
扈三娘回手去掐林冲的脸,“这个不是小娘子的,可以掐得了。”
林冲佯做疼痛哎呦哎呦地叫着,揽住扈三娘的腰躲闪,太女窜起来用脚勾在母亲的身上,伸手去解救父亲的脸,夫妻俩赶紧伸手去托女儿,父母女儿笑闹成一团,驱走了扈三娘的阴霾了数日的郁闷。
这个春节过的,对柴进、鲁智深、吴用来说,绝对是这么些年没有过的事情。被敲打的柴进知道自己的所为还是被扈三娘看穿了,苦着脸对林冲解释。
“大都督,我只是不想你在过年的时候为难……”
林冲无法接受柴进搅出这么多事儿,居然是为自己着想。
“大官人,你我相识多少年了。当初我去梁山还是你推荐的呢。我如今还有什么事儿会为难!你这样的帮忙,才是凭空给我添乱。让管家知道你是为我——那最后只会让官家为难我的。”
“唉。你还是不肯多想想。宫里只有你这一个皇夫,一切你自是不为难。可若是武松一寿王进宫了,还会是这样么? ”
林冲撂下脸,“大官人,那武松进宫是官家允了的。要是哪个皇帝的内宫,被臣子这样地插手进去,除了末世帝王,你觉得可有帝王会饶过你这样的行为?”
柴进激灵灵地打个冷战,跌足说道:“坏了,我犯了做外臣的大忌了。殿下,你可千万要救我一救。”
林冲语重心长地对柴进说:“官家念旧情,只说你以后少点小算计,先寄下你这顿军棍了。可是武二郎是她欢喜的人,被你这番闹腾,不得不带着寿王的仪仗去北边。你说他这算是进宫了还是没进宫,你猜猜官家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
“这……”柴进干巴巴地说:“大都督也知道三娘子喜欢武二郎,若他进宫了,岂不是让大都督你为难了。”
“大官人怎么还这么说。你还是没想明白我的话,官家是帝王,帝王!你这样的念头,”林冲摇头,“是为难你自己,也是给我找麻烦呢。我若是官家喜欢谁就拦着不叫谁进宫,你认为三娘子会容我凌驾在她之上?大官人要是想不明白就早早辞官,让令郎接替你进礼部,也能求个平安。”
林冲不想与柴进多说了,柴进这人心思太多,且与自己揣着明白装糊涂呢。他只说去看看鲁智深,快过年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起身呢。
林冲边走边想,这柴进就是生有反骨之人,谁做皇帝他都都要逆着皇帝的心意来。武松进宫碍着他什么事情了,他偏偏要横生枝节。害得武二郎如今进不得宫、也退不得娶亲,自己也要面对扈三娘时常召燕青唱曲的烦恼事儿。这全是柴进无事生非搅合的。他暗下决心,以后要离柴进夫妻远些。
——三娘子说的对,柴进动动脚趾头,柴夫人都知道他想做什么。没的柴进整出这么大的事情,她能一点不晓得。
林冲赶到鲁智深府上,恰巧武松也来探望鲁智深。他身边有一点儿扈三娘赠他的救命良药,前几日死活劝着鲁智深用上了。鲁智深因为吴用没有特殊用药,不得不在家装卧床的样子。
林冲觉得这机会挺好的,就把扈三娘的决定对二人说了。
鲁智深愧疚,“武二郎,是洒家害了你。”
武松得知自己年后可以去北面替换秦明,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是扈三娘让他用寿王的仪仗去北边,他才领会了圣旨不能收回的含义。他心里发苦,嘴上却对林冲道:“哥哥代我上复官家,谢官家厚爱。我定会在北边荡清女真达成她的心愿。”
事情闹到这样了,林冲拍拍武松的肩膀,“你莫灰心,你有封诰在身,早晚官家会迎你进宫的。”
林冲把扈三娘赠给鲁智深的药拿出来,对鲁智深说:“师兄,以后在差事上用心一些吧。”
鲁智深点头,然后把药塞给武松,“这药你带着吧,我在京里用不着的。”
林冲说道:“师兄,给你的你留着用。武二郎那里官家另有准备。”
正月十二事宜出征,武松在回京短短的三个月后,以北边军情紧急,带着五万禁军往敌烈八部而去。他的胯/下还是那匹照夜玉狮子,而他的心情却不是几个月前回京一般了。他是寿王殿下,是女帝尚未迎进内宫的、但名分已定的人。
他时不时地伸手摸摸贴着胸口放着的绣囊,那绣囊提醒他这几个月的经历不是梦。
那里有一枚小印,还有几颗蜡丸。
小印是女帝赠与他的身份凭证之一,而那几颗蜡丸是救命的仙丹。 .
第651章 651、扈三娘87
武松带着五万禁军离开汴梁, 可是御史的弹劾对皇室的影响,还横亘在扈三娘的面前没能消除。事情到了这一步, 武松不肯入宫,女帝也不能收回圣旨, 虽然让武松替代林冲领军北上,也只是权宜之计。这也让柴夫人销假回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跪倒在扈三娘跟前请罪。
“你这么跪着也是与事无补。该做什么你就去做什么。把皇宫的托儿所、还有延福宫的学堂都好好清理了, 孩子们过几天就回来了。”
柴夫人见扈三娘神色平静, 公事公办地吩咐自己,只好掩下内心的仓惶, 去做比年前只剩了一半的工作。在她休假的时候, 她的中书舍人职位被坤泰第一届的两个女进士替代了。扈三娘如今只让她管皇宫内附设的梁山的子弟托儿所、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在延福宫的学堂。就是皇宫的内务,也在年前的时候交与崔氏和花氏合作管理。
也不能说不信任她,那些孩子是扈三娘的心尖子,女帝隔几天必要去延福宫看看的。就是设在内宫的托儿所,女帝每天都会带着太女走过去, 抽查一二个班级看看, 尤其是长托的那些不会爬、不会跑、不会说话、不能完整表达自己心意的孩子们, 看他们是否被照顾的很妥当。
女帝让柴夫人做好朝廷事务的同时、也不要疏忽了家里的孩子。柴夫人后悔没把老幺送进托儿所了。
这样的工作内容变化后果, 使柴进夫妻从女帝跟前的第一红人,众所周知地退到了顾大嫂、孙二娘之后, 与梁山一般夫妻与帝室的关系没有近上太多了。最糟糕的是开年以后,柴夫人原来偶尔会给太女讲解一般小娘子的日常生活等内容的工作,也被一女进士取代。
那女进士李清照被录取后, 作为从七品的书记被分派到礼部下属的翰林院,也未见扈三娘怎么重用她。不过还是为了照顾那女进士,把她丈夫分派到礼部,夫妻俩一起在翰林院修补古籍书册。现在就由她每旬给太女授课半个时辰,授课的地点就在女帝的书房。女帝一边批折子,一边看李清照给太女讲点诗词的小技巧,或者讲她是小娘子的时候发生的趣事。
与其说授课还不如说是一个知天命的幸福女人,在向太女分享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娘子、其成长中所历、所见、所思、所悟。其平和舒缓的语气,优美凝炼的命辞遣意,恰如其分的举例,深入浅出的解释,李清照凭着自己远超柴夫人的文学造诣,两次以后就让太女爱上她的课,跟着李清照学起对韵,还向女帝要求增加李清照上课的时间。
元月刚刚过完,再迁被贬谪御史的敕令,由童贯送去宰相李纲的手里。李纲看完就情不自禁地抖手。他在童贯的监视下,好容易签下了自己的花押,即命秦桧签出几人的再迁指令,着吏部走加急公文处理。
李纲看童贯满意地回去给女帝禀报,才召了秦桧进来与自己说话。
“会之,你看看官家与那武周行事相较,是一般的套数。这天下、这天下……”
李纲心潮起伏,不能平静。
秦桧把手里的公文放到李纲的台案上,心平气和地对李纲说:“这天下就是大元坤泰,与武周无关涉。相公,你可是在为御史鸣不平?”
“她这样做,以后谁还敢进言?”李纲眼神晦暗不明。
秦桧皱眉:“下官还记得前些天年后的第一个大朝会,陛下强调了御史没有风闻奏事的特权。已经令中书舍人给出御史要调查后再奏事的格式,最多只能宽限到臣闻及某事,经调查后发现需要某个部门配合、上奏给陛下,请陛下降旨令其配合调查。”
“这是要堵塞言路了。”
“依下官想法,倒不如说官家是在给朝臣立她的规矩。”
秦桧从女帝没有罢相,猜测女帝的目的是要维持朝堂的稳定,将国力用在迁徙百姓、去填补北面和西面扩展的疆域。女帝不想更换宰执,自己要敢拱李纲下台,女帝绝对会炮制自己如那几个御史一般。故而他只好耐着性子劝李纲。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