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红楼]彼岸繁花 强推完结+番外 (林一平)


  要是他知道几年后赵家子子孙孙所经历的,才知道什么冷血无情呢。
  扈三娘觉得自己才睡了没多久,巷子里就传来和尚摇铃报时以及卖水的吆喝声。她勉强想再多睡一会儿却不能够入睡了,只好起来洗漱。简单地收拾好自己,叫了几个近卫进来,让他们用了早膳就另外再去租赁个僻静点的二进店面,多买些纸张、还有印刷的油墨放过去,再询几位手艺精巧的金石匠人,再买些铅铜,切莫张扬得邻里晓得。
  武松见扈三娘吩咐了好多事情下去,近卫都去忙了,上前问道:“大公子,高俅已经带着大军离京了,我们要不要赶回去?”
  扈三娘摇头,“不用。林冲、秦明、裴宣、还有公孙胜,他们能够应付得了。”
  武松内心忐忑不安,“大公子,要是有点意外,我们以后可是没有落脚之地了。”
  “你放心,官家很快就会告饶的。把道君皇帝和太子都怕死的很。”
  太子确实如扈三娘说的那般,正惶恐不安地在福宁殿里涕泪交加、推辞帝位呢。
  “父皇明鉴,儿臣才具不足,现还不能够处理朝政,难肩负国事重任,还要跟随父皇多多学习,请父皇暂莫禅位与儿臣。”
  道君皇帝看着唯唯诺诺的太子,心里的不痛快就更重了。这个嫡长子,出生时也算可爱,奈何越长越是驽钝。他自己说的才具不足是一点也没错,可心性懦弱、行事优柔寡断,昨天听说自己禅位了,还藏不住眼里的喜色,今儿大好的继位机会给他了,竟然来真的推辞不受。
  太子是不敢受。
  他不傻,他心里明白道君皇帝突然间禅位,必有他不能探知的内情。他原想顺水推舟就应了下来的。可昨日才下了诏书,夜里就死了七个皇子。要知道那刘贵妃可是皇帝这些年一直宠爱的妃子,气势还在继后之上,与受宠多年的王贵妃,都不遑多让的。
  再则童贯用了一年半不到的时间,平定了南方声势浩大的反贼方腊。可他带着十万大军去济州围剿梁山的反贼,才多少日子就铩羽而归。都不提在梁山泊前后派去的那些将领军卒了,哪一次又不是全军覆灭呢。
  道君皇帝忍着气说:“朕伤心不已,难以应对国事。”
  梁师成接过小黄门手里的龙袍,对太子说道:“臣侍奉官家更衣、升御座。”
  殿门外传来郓王赵楷的说话声,有小黄门匆匆进来禀报,“官家,郓王求见。”
  赵佶少见地对赵楷生了不满之心,昨夜已经把话和他说透了,他怎么就不明白这是为了他好呢。他忍着心里的不痛快,让小黄门出去传话:“官家请你先回去,改日再来觐见。”
  赵楷在福宁殿外朗声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为父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太子忙止住梁师成给自己披龙袍,对道君皇帝说:“父皇,让三哥进来说话吧。”
  道君皇帝沉默不语,福宁殿里的气氛也压抑紧张起来。太子惴惴不安,更加不肯接受梁师成几乎是强迫的披龙袍。
  须臾,道君皇帝对太子赵恒说:“朕已决心禅位,你坚持不肯接受吗?”
  赵恒吱吱唔唔,说不出一句囫囵话。他多年隐忍,唯一支撑他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承继帝位。现在多年的心愿就要实现了,可内里绝对有官家承受不了的隐秘,才让官家差不多等于明示的废自己立郓王,变成直接禅位与自己。
  该不该接受,赵恒犹豫起来。
  汴梁城里的租赁业务、牙人生意兴旺的结果,是扈三娘顺利租得了需要的商铺,也找到好几位金石匠人。扈三娘给了这些匠人一些银、铅、铜,让他们按照自己提供的模子制字。又另找了铁匠,定制合适的压板。
  等到事情都安排下去了,留了近卫守着,扈三娘带了武松仍去昨日的茶馆听书。这回场子里私下传说的就是大概赵氏作孽,以至于七个皇子一夜夭折。
  武松神色微妙地看着老神在在的扈三娘,在笑眯眯听茶博士聒噪。味道上佳的茶汤,都品不出一点儿的滋味。他心念百转,赵家皇帝是不是作了什么孽,他不知道,但扈三娘此举……
  他心里是真的不认同扈三娘拿小皇子做筏子的。但他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用,扈三娘不会听他的。在聚义厅跟在扈三娘身边那么久,也许只有裴宣、柴夫人的话,大将军能听进去一点儿的。
  傍晚的时候,宫里传出来消息,太子不肯接受官家禅位,郓王抢着要替官家分忧,朝臣们吵成一团,认为郓王想接帝位不合适。最后的结果是太子监国、道君皇帝退居内宫修养,结束了官家禅位的这一出喜剧。
  余下的日子,武松就看着那些金石匠人按着扈三娘的要求,做了满屋子的铅银铜和合字。扈三娘逐一挑字排版,武松和几个近卫按着扈三娘的要求刷油墨,往纸上按压。第一页纸出来后,武松等几个人都惊呆了。
  “大公子,那些书就是这样印出来?”
  “以后基本是要这样印的了。”
  扈三娘在武松等人熟练以后,从市井雇了一些大力的散工,带着这些人忙了大半个月,把《异域志》、删减版的白话《宋俘记》、白话《青宫译语》、包括《靖康稗史笺证》,都印了出来。
  扈三娘吩咐武松去改了装束,带上人/皮面具,直到几个近卫也认不出他。
  “武二郎,你把这些书送去各个茶楼,那些说书的自会把书里的内容传扬开来。”
  “白送?这些日子可花了不少银钱呢。”武松有些舍不得。在听蒋敬到聚义厅报账、与扈三娘算计山上各项的开支里,扈三娘那一个铜板掰成二个花,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扈三娘点头。
  “你不要以为这些东西是白花钱。是要借那些茶楼里说书人的口,让汴梁的百姓和官员都知道朝廷面临的是什么局势,是要让赵家皇帝畏惧得不敢再恋栈帝位的。”
  武松将信将疑,还是按着扈三娘的要求,把这些书稿散去汴京的各个茶楼、还有指定的朝臣、宗室王府。
  就如扈三娘说希望的那样,这些书在汴梁掀起了轩然大波。《异域志》里描写的简直就是赵家几代皇帝,而后面的《靖康稗史笺证》等提及的人物,不仅仅有赵家宗室和朝臣,居然还有赵家父子的有名有姓有封号的妻妾,包括一些名不见传的内宫、内院女子。
  太子把几本书看完,对着太子妃朱氏道:“这书让人胆战心惊,好像这些都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记录了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太子妃早在看这些书的时候,就已经喝了几次安神汤。
  她心有同感地说:“太可怕了。我宁愿一死,也不要去遭那些羞辱,苟且偷生。殿下,要是金国来袭,朝廷的大军能够抵挡了吗?不会出现兵临城下、城破被俘吧?”
  太子摇头安慰妻子,“你放心,不会的。”
  可太子自己知道,若是真的出现金国大军压境的局面,以现在九边的军备和将士现况,那书里描绘的场面,出现的几率太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  白话《宋俘记》里写到:
  “遥想赵匡胤欺负柴宗训和符皇后孤儿寡妇,在建立国家开始已经不是正道。继位的赵匡义灭掉十国,表面上宽厚,不俘虏他国的妻子女儿,实际上各国的宫眷,受尽了他的□□□□,其居心刻薄、恶毒,从古代以来,前所未有。上天将这些都看在眼里,赵氏兄弟的祸患延续到了他们后人的身上。给了大金帝国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皇族亲眷都被俘北上,正是当年他们对待十国内眷的报应。我们详细的记录这一行程,是为后代留下一面可以永久借鉴的镜子。但凡治理国家的人,要在这里吸取教训。”
  而白话《青宫译语》则记录了北上的皇室贵族的凄惨下场。
  感兴趣的亲们,可以看看《靖康稗史笺证》。
  上面说的立国不正指的就是陈桥兵变,赵匡胤以托孤大臣的身份篡了江山。
  宋初早年另有一幅《熙陵幸小周后图》
  讲的是赵光义强辱南唐后主李煜的爱后小周后,并命画师当场写生作画。
  而宋□□赵匡胤也曾将后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纳入宫中。
  南宋乃至后来强调的生死事小失节为大,与赵氏宫妃贵妇等被掳北上,有不能说的联系。
  不过一个国家到了要女人以死来彰显气节,那国家的男人也该先死死了


第619章 扈三娘55
  没隔了几天的时间,道君皇帝也还是得知京城里出了最新版的话本。郓王赵楷听说道君皇帝在看话本, 立即叫了太医待命, 谁想到太医连等了几天, 道君皇帝都没有丝毫的不适。郓王更佩服自己父皇的强悍。
  道君皇帝唯一改变的是连着几天都没进后宫。崔贵妃派人相请请不到官家, 刘贵妃的哀容也不能打动官家,郑皇后闻讯诧异的不得了, 然后她就亲去道君皇帝的书斋。却发现一向温文尔雅的官家,罕见地满脸忧虑, 还隐隐夹杂着丝丝缕缕的说不清的煞气。
  “官家,这是为何事不开心?”
  郑皇后与王贵妃原是服侍向太后的宫女子,因为聪明灵慧、相貌姣好,一起被太后赐给刚登基的帝王。二十年来, 她和王贵妃携手,她得了后位,王贵妃得了恩宠, 亏得道君皇帝不是专情的帝王性子, 不然宫里会没有其他女人出头的机会。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