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啦,你不用谢我的,我再不喜张氏,也盼着她母子平安的。”
贾赦又尴尬了,他觑着贾母心情尚好,就脱口问道:“母亲可否告知儿子,为何不喜张氏?”
“我告诉你为何,你能休妻吗?”贾母瞟了贾赦一样。
“母亲,瑚儿都这么大了,张氏又没犯七出的,那个,那个……”贾赦结巴起来,他觉得自己问了不该问的。
“老大啊,你以后是要承继这国公府的。你想想:在太傅没有致仕的时候,你欢天喜地地娶张氏,荣国府要是和张家好得穿一条裤子了,一文一武的,你认为圣人会放心吗?”
贾赦无言以对。母亲这样的说法要是真的,那就是不是因为不喜自己而迁怒张氏了?
“这是一,是你们男人在外面该想的事儿。二呢,长子媳妇得拿得起事儿,不说得端庄大方地行事,起码得身体好,不能风一吹就倒。咱们是武将世家,得把武艺传承下去,你看瑚儿可有你小时候长的壮健?三呢,我不说你也知道,张家请圣人赐婚前,可有问过荣国府的意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家都是读书人,最是自诩按规矩行事的人家……”
贾母陡然收口,后面那些话可不是她想说的了。
贾赦低头,他发现母亲说的都对。可是张氏已经娶回家了,可是他喜欢张氏喜欢小师妹啊。
“行啦,你回去歇歇吧。这一路也够累的了。”
贾母不想再和贾赦多啰嗦了,她赶贾赦回去休息。母子隔阂不是一天形成的,说多了反而不好。这贾赦也不傻,但愿他早日能悟透吧。
贾赦赖着不肯走。
“母亲,我岳父已经致仕了,张氏又有了这一个了,以后还请母亲多多包涵、多多教导张氏。”
“我自己儿子都没教明白呢。我教媳妇什么?教她打拳?她能站稳当吗?”
贾母没好声气,直接拒绝贾赦。哼,你们夫妻俩怎么想老太太的,当我看不出来吗?
贾母的话,让贾赦觉得很没脸。但他一想反正今儿已经够丢脸的了,屋子里也没有别人,他索性不想要脸了,又跪下了。
“母亲,都是儿子的错。母亲往后再教导张氏的时候,儿子绝不插手。”
屋子里瞬间只有母子俩的轻微呼吸声。
“你说真的?”贾母看贾赦信誓旦旦的模样,就逼问了一句。
“是。”贾赦答的很痛快。
“那等张氏生完了这个,我让她把脚放了呢?”贾母盯着贾赦的眼睛问。
“这个……”
贾赦心里叫苦,亲娘哎,您一挑一个准,真的专捡难办的来啊。
“你才还说绝不插手呢。哼!”
贾母不屑,贾赦难堪起来。
“那小脚有什么好啊,走个路都要丫鬟扶着。这样的媳妇,你让我把这么大的国公府交给她管,先不说这管家理事要不得要查验库房那些了。你得封了世子,她今年报产褥可以不进宫。明年呢?你认为她能从宫门到慈宁宫走个来回不?国公世子的诰命虽然够高了,但还有那么多的宗室亲王、郡王的王妃、国公夫人在她前面呢。我到慈宁宫都得看太后的心情,也不一定就有位子坐,她怎么办?老大,那可比东院到荣禧堂的路远得多了。”
贾赦听了贾母这一番话,不得不痛苦地承认母亲说的对。张氏这样的小脚,逢年过节的时候,是没法支撑她完成进宫觐见的。可是,别的文官家眷也有裹脚的啊!
贾赦犹豫一会儿,还是立即拿了主意。
“母亲,这事儿吧,等张氏生了以后,儿子和她说。放脚也是为她好。母亲,”
贾赦跪在那里仰脸看着贾母,咬咬牙继续说:“还有哪里是儿子做的不好的,儿子改。”
“老大啊,既然你问啦我就告诉你吧。你别总觉得我偏心老二,你先看看你弟弟对我是怎么孝顺的。我说要抱孙子过来荣禧堂,你弟弟和王氏可有说不让了?珠儿一落草就抱过来了,元春也是一落草就抱过来了。那是啥?那是孝顺。你出生以后就给你祖母抱过去了,我有不给吗?怎么到你们夫妻这里,祖母就不能抱孙子了呢?”
突如其来的伤感,让贾母说不下去了,原身的委屈情绪淹没了她。
贾赦的脸红成一片。现在回看当初,是自己做的太不应该了。他面红耳赤,呐呐低语,“母亲,儿子既往做错了。母亲看着儿子改正了。”
“行了,你赶紧起来,地下凉着呢。”
贾母拽贾赦起来,贾赦不敢硬拗,他站起来后说道:“母亲,儿子回去收拾瑚哥儿的东西,把他送过来。”
“老大,你是糊涂了不成?瑚哥儿现在跟着你父亲呢。你也是这么大的时候,开始跟着你祖父学文习武的,怎么能把他再弄回到后宅来。”
母亲知道自己多大和祖父读书习武的?
母亲有关注过自己的?
既往是自己想差了母亲?
第472章 红楼贾母21
贾母不管贾赦是怎么想的,她只按自己的思路、想法去做事儿。
年前这一段时间荣国府过的很平静, 张氏每日走着来往荣禧堂请安。为着她这个孕妇, 贾母特别派了几个婆子专职负责、清扫她要走的那段路。
这个负责可不是扫完雪就算了的, 早晨要先走去贾赦和张氏的东院,要陪着张氏往返荣禧堂的,什么有雪、有冰、有任何可能滑倒人的东西都不可以。当家主母看重大儿媳妇肚里的那一块肉, 仆妇们自然也不敢怠慢, 消消停停地就混到了过年。
三十的时候祭祖、初一觐见, 把全府的人都累得人仰马翻。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归宁的日子,贾母打发贾赦带贾瑚去张家, 留张氏回东院去歇着。
“老大,你和岳家说, 你媳妇身子重了, 我留她在家了。外面冰天雪地的, 冻着了就不好了。”
打发走大房,贾政上前说道:“母亲, 妹妹今天归宁, 儿子送了王氏就回来陪妹夫。”
贾母摆手,“你父亲在家,你好好陪你媳妇去。”
贾母看着粉雕玉琢的元春,招呼琥珀把才得的那一套镶嵌粉晶的首饰拿来。
“昨儿是元春生日, 也没能给元春好好办个抓周, 这是早预备下给她的生日礼。”
王氏抱着女儿道了谢, 一家四口相拥着出门而去。
他们才出门不久, 林海带着贾敏、抱着儿子就到了。过了整九个月,贾敏瘦了很多,要说以前是纤细窈窕的女子,现在就是略略丰腴的少妇,整个人从里到外散发着幸福的光彩。林海也是一脸的幸福笑意,探花郎的俊秀风采让贾母恍了一下神
——原来林海年轻的时候是这般模样!
贾代善招呼女婿去书房聊天,贾母和贾敏把孩子放到临窗的南炕,母女俩坐在热炕上一边聊天,一边看着那大胖小子在炕上叽里咕噜地啊啊,翻来滚去地爬着玩。
“这孩子晚上闹不闹?好不好带?”贾母看着那健康的胖小子,心生欢喜,关切地问。
“听我婆婆说不闹的。”贾敏用拨浪鼓逗儿子。
“你婆婆抱过去带了?”贾母拿过贾敏手里的拨浪鼓,伸到孩子面前转,逗孩子来抓。
“嗯,我冬月初给他忌奶了,然后我婆婆就说她要带。这二个来月带下来,我婆婆人都精神了很多呢。”贾敏混不在意婆婆把儿子抱过去。
“母亲,我每天早上去婆婆那里请安,他都睡得和小猪似的。等我上午处理了家事,就往婆婆院子里去吃饭。晚上夫君回来,我们也是等他睡了再回院子的。和放在我那院子里,也没差什么。”
怪不得贾敏一脸幸福的滋润模样啊,瞧人家把小日子过的这个美。
“白露那儿子怎么样呢?”
“放在我院子里呢。有二个奶娘看着,白露也日日跟在边上守着。我每天得空也会看看那孩子的。母亲您放心,我允了她生孩子,就会让那孩子好好长大的。”
贾敏粲然一笑,玉面生辉,“母亲,为着让白露生了那孩子,夫君是再不去白露房里了,也不肯再收通房丫头了。他说林家五代单传,到他这里有了二个儿子,他得惜福了。”
“他就没说把那孩子记到你名下?或是给白露放良?提做姨娘?”
“母亲,看你想什么呢?他就是个婢生子了,抬了他生母做姨娘,才是害了他不得结好姻缘呢。谁家姑娘愿意进门伺候个丫鬟出身的婆婆。等他以后科举出仕了,能给他生母请诰命了,那才是提了他生母做姨娘的时候呢。”
那可有得等,诰命按朝廷的规矩先是嫡母、按林家现在这态度然后应该是发妻,最后才是白露这个做生母的。那孩子做不到三品官,可请不下生母的诰命。
好,这又是刷新了贾母对婢生子的生母处理的新方法。
小孩子玩了一会儿就困了,贾母就把大外孙子留在南炕上睡觉,留奶娘坐在边上看着。母女俩转到外间去说话。
“母亲,我大嫂这一胎如何了?”贾敏一边慢慢剃着橘梗,一边热切地问。
“现在都挺好的了。今儿我没让她回娘家的。”
“大嫂子没哭?”
“哭啥啊。去年不也是没让你回来嘛。身子重了,就老实地在家呆着,外头冰天雪地的,滑一下会要了人命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