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些贾家的事,又说起薛蟠,“你哥哥上个月带着几个伙计出门做生意去了,沿路还去几个老亲家拜访了一道,昨儿送信回来,说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兴许再过过,你就要有嫂子了呢。”
这对于薛家来说——至少暂时来说,还真是一件大喜事。宝钗听了也是眼睛一亮,忙向母亲道喜,柳五儿这样的跟着宝钗从薛家到王府的丫鬟,自然也少不了向旧主人贺喜。薛王氏听得喜眉笑眼,愈发慈祥,“你哥哥是个没定性的,他虽然这么和我说了,我也不敢贸然就找媒人上门说亲,还是要问准了你哥哥的心意才行。”
宝钗却忙不迭地问母亲,“那是哪户人家?家里是做什么的?姑娘今年多大了?”
薛王氏见女儿关心这事,也就耐心给女儿介绍女方家里的情况,“姓夏,和咱们家也是老亲了,家里就一个女儿,养得娇贵,今年……”
母女两个喁喁私语,说着夏家的事,柳五儿在一旁听着也猜出她们说的应当就是前几世她都有所耳闻的那位薛大奶奶夏氏。这位薛大奶奶她虽然早有耳闻,但是对于为人如何却不甚了了,唯一多的一点了解,也是上一世从宝玉口中知道的:这位薛大奶奶或许生性善妒,对香菱所有作践,最后挤兑致死——柳五儿依稀记得,自己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还陪着宝玉唏嘘过片刻。
不过,这一世从一开始,在柳湘莲的干涉下香菱就没有进薛府的门,现在薛蟠身边的几个通房丫头柳五儿也并不熟识,之间没什么交情,连名字都不大知道,自然也就不大关心她们日后的遭遇了。
薛王氏直陪着宝钗坐到了半下午,才被柳五儿送出王府,临走之前,少不了一直抓着柳五儿的手谆谆叮嘱,还忘她手里多塞了两个荷包,“好孩子,可千万照顾好了你主子,别让她肚子里的孩子出了差错。”
这其中的厉害柳五儿自然知道,还关系到她的任务呢,当然不会不上心。她一口答应下来,又安慰薛王氏不要担心,回去之后一心操办薛蟠的事要紧,“等姑娘生了,您带着大奶奶过来探望姑娘,那才是双喜临门呢。”
这话说到了薛王氏的心坎里,薛王氏一脸熨帖地笑了笑,这才在丫鬟们的搀扶下上了薛家的马车,回家去了。
***
在宝钗怀孕期间,薛王氏只来探望了这么一次,之后虽然派人到王府给宝钗送过消息,却直到宝钗生产过后,婴儿洗三的时候才再进得府里来。宝钗这次也是运气好,一举得男,北静王妃背后的脸色如何柳五儿不知道,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对这个王府里的第二个男孩还是很看重的,连带着宝钗也得了不少赏赐。
至于北静太妃和北静王,那高兴劲儿就更不用说了,北静王水溶甚至当着薛王氏的面承诺,只等孩子百岁的时候,就把宝钗的位分再往上升一级,那可就是侧妃——或可和王妃分庭抗礼的正经主子了。
这消息不只让薛王氏喜不自胜,连带着侍奉着婆母一同来王府探望宝钗的薛大奶奶夏氏也无形中矮了些气焰,在婆母面前不像刚走进王府时那样盛气凌人了。这也无形中为薛王氏增添了一份助理,起码在婆媳之间的相处中,夏氏知道好性子、还稍许有些懦弱的婆婆有位身为藩王侧妃的女儿做后盾,也就不敢过分欺辱婆母了。
当然,这次薛王氏过来,也少不了提些贾府的事说给女儿听。其实自从宝玉和黛玉定下了亲事,水溶每天过来探望宝钗的时候,偶尔也会说些宝玉的事给她听,其中自然不乏宝玉对和黛玉的亲事的期待云云。柳五儿有时在一旁侍候,听着人这些话也难免有些感叹:宝玉虽然没有上进心,又有些“滥情”,但是对于黛玉的心却一直是真的,只可惜……而且,宝玉的性子倒是没变,什么事一时兴起就说了,也不论这话该不该说。
不过宝钗现在也不会再和宝玉产生什么瓜葛了,听到这些事却很为宝玉和黛玉开心——对于宝玉和黛玉那些青梅竹马的情态,宝钗早就心知肚明,私下里偶尔和柳五儿说起的时候,也说像这样从小知根知底、最后能终成眷属的大幸事,千载难逢,宝玉和黛玉都很有运气……柳五儿虽然心里不以为然,面上也少不得附和几句。
在这些感慨中,三个月转瞬过去,北静王次子的百日宴操办得很盛大,虽说是庶出,但是生母眼看着就是府里唯一的侧妃了,名分只在北静王妃之下,又得宠,声势就并不弱于北静王的嫡长子。
王府里的姬妾升迁,自然谈不上什么册封仪式,由王妃告知一声,私下府里的人改了称呼,再提高份例也就是了,若是得宠,或许还会有一场小小的家宴。但是北静王水溶对宝钗的喜爱疼宠,已经让他顾不得“规矩”,直接把宝钗的“升迁宴”和北静王次子的百日宴合二为一了。
这样的宴会,理所当然办的很热闹,府里上下一片喜气祥和不说,宾客也是云集。而柳五儿,却在最热闹的那刻,悄悄从宴席上脱身开来,回了自己的屋子。
眼前还不断浮现出刚刚的景象:宝钗穿着一身艳色衣裳,怀里抱着北静王次子,笑得明艳。柳五儿缓缓躺倒在床榻上,盯着幔帐看了片刻,才闭上眼睛。
“五儿。”耳边恍惚传来警幻仙子的声音,“可以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第112章 抱琴(1)
柳五儿快步走在东宫两座偏殿之间的夹道内——她现在的身份,是东宫女史贾元春身边的宫女, 抱琴。她微低着头, 不少太监、侍女从她身侧匆匆而过, 她也不敢多看对方脸上的神色,只顾着走自己的路。
一回到元春的居处——那是一整间厢房, 元春和两个丫鬟共用一明两暗三间屋子,平日里她要在东宫太子身边当差侍候、记录太子的一言一行,少在屋里, 两个丫鬟倒是更便宜一些。可是今天, 元春却没有随侍在太子身侧, 正坐在屋内,一脸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元春的另一个随身丫鬟青芸却不像主子那般需要顾忌身份, 她站在堂屋门口, 一见柳五儿快步走来, 就紧赶着两步上前, 一把拉住柳五儿的手,语气急切、声音却压得很低, 几乎就是闷在嗓子眼里, 问道:“皇上……那边可有消息了?”
柳五儿摇了摇头, 一捏青芸的手,两个丫鬟就一齐进了厢房。
“姑娘……”
元春用眼神阻止了柳五儿要说出口的、那些在此时除了浪费时间并无半点用处的场面话,直接问道:“前边可传来消息了?”
柳五儿沉默地福了福身子, 又为难地看了元春一眼,“太子、太子妃、还有太子嫔都还被关在承安宫里呢, 只有太子妃身边的谷雨姑姑刚从前面回来了,说是让大家准备起来,或许……”她又瞄了一眼元春,咽下了后面的话。
元春神色玄幻莫测,先是惊讶、之后又显露出一点惊喜来,最后才归于一片带着些许浮于表面的哀伤的平静,“既然谷雨姑姑都这么说了,那就先准备起来吧,万一……”
主仆三人对视一眼,都明白这“万一”之后会发生的事究竟是什么。
柳五儿深吸了一口气,唇边装点出一个浅笑,“诶,这就去给姑娘预备衣裳。”说完,用眼神向青芸示意了一下,就扭身进了另一间屋子,翻箱倒柜地找起东西来。身后不时传来元春和青芸喁喁私语的声音,元春似乎又有别的事交代青芸去做了——柳五儿却顾不得这些,她是故意一个人躲进这间屋子里来的。
她要好好想想,这一世的任务该怎么办了。
柳五儿这一世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保住贾元春的妃子身份”,说实话,这任务柳五儿接得很有些不情不愿:保住贾元春的妃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保住贾家。在经历了前面几世之后,现在的柳五儿对贾家可是半分好感都没有,如果不是有贾元春在前面做筏子,柳五儿倒觉得自己不如干脆放弃这个任务算了。
而且,这一世的任务难度还有些许增加——在太虚幻境的时候,警幻仙子就直白地告诉柳五儿,这一世她完成任务的地点是在深宫之内,没有任何外人能够帮她。
“那……那个人呢?”柳五儿问,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有点依赖上那个人了。
警幻仙子顿了一下才会意过来柳五儿说的是谁,她先是讶异地一扬眉,说出来的话也是问句,“你竟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每一世用的都是不一样的名字和身份,我……”柳五儿理所当然地回答,瞄了警幻仙子一眼,才意识到其中不对劲的地方,大着胆子凑到警幻仙子身边央求:“他没告诉我呢,好姐姐,他的真名叫什么?”
“这我可不能告诉你。”警幻仙子抿着嘴笑,语调和眼神中都饱含深意,“还是要他自己告诉给你知道才行。”
柳五儿撇了撇嘴角,嘟囔了一句“不说就不说”,就略显轻易地放过了这件事——在警幻仙子面前,在太虚幻境内,柳五儿终究是不敢过于放肆的。
“不过,你也不要太过担心,这次的任务其实并不困难——起码同你之前经历的某些任务比,可以算是容易的了。”警幻仙子笑着安慰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