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儿回头看了看同喜的背影,无语地出了屋子。一踏出堂屋,同寿就赶紧上来朝她打眼色,待她凑过去,才问:“刚刚姨太太出来的时候脸色不怎么好看,同喜上去讨好的时候姨太太也没怎么搭理她,带着彩云就走了,我看那个时候同喜的脸色就不大好看……刚刚她进去,可对你说什么难听的话了?
“不过一两句阴阳怪气的话,我也懒得同她计较,当没听见也就算了。”同喜又不是薛王氏,对宝钗的未来起不到任何影响作用,柳五儿犯不上看重她。
同寿叹了口气,“只盼着姑娘那边早日出来好消息,让同喜死了心……她这样下去,我生怕哪天闯出什么大祸事来。”
这话柳五儿听着觉得新鲜,她只知道同喜一直很看好贾家,想撮合宝钗和宝玉的亲事——或者说,在薛家上下内,唯一看好宝玉和宝钗亲事的人也不为过,而且还是薛王氏的贴身丫鬟,时不时吹一两句风,就会动摇薛王氏的念头。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要看柳湘莲那边能不能成功操作,让宝钗好歹争到一个当上女官的名额。哪怕是在藩王府里,也足够了。若是彻底落选,宝钗回来之后依然只有宝玉这一条路可供选择,到时候可就是同喜得意的时候了。
同喜的目的,等到她真正得意之后自己再去探究也不迟。
柳五儿这样想着,也就没有继续往下追问。
***
宫中选秀,拖延的时间不少,但是真正行动起来也还是很快的,到了月底的时候,宫里已经传出消息来,说宝钗确实在终选的时候落选了,却没有立即被遣送回家,而是又被留下,等待“分派”。
这消息下来的时候,王夫人立时就过来了梨香院,当着众丫鬟的面直言不讳地抱怨薛王氏,“妹妹,你看你,一直犹豫不决的,这下真的等着被‘分派’了,娘娘那边也不好拦着不让……若是听我的话,提前把宝丫头接出来,可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薛王氏之前一直对王夫人的说法将信将疑——在她心底,自己的女儿自然是全天下最优秀的女孩儿,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落选的那个。可是眼下结果出来,又由不得她不信,自己的女儿,或许就是真的没有进宫的命,就算被“分派”到别的王府,今上正直而立之年,龙虎精神,几位皇子看着长大了也都是有出息的,不至于日后皇位旁落——宝钗算是彻底同皇宫无缘了。
王夫人看着妹妹的神色,脸上很有些得意,即使没有听到妹妹当面认错,承认自己的不如,也没有消减一点这样的得意,“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宝丫头是个有造化的,到时候无论被分到哪个府邸,托人过去说一声,等明年接出来,正巧宝玉年纪也到了——那时候就更有体面了!”
薛王氏没有接这句话,只一味地忧心女儿的前程,王夫人过来也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确切的答案的,又说了两句,见妹妹的心思不在聊天上,就告辞了。
柳五儿现在的心却有一半已经放进了肚子里,另一半,还要看柳湘莲是不是真的能把宝钗操作到北静王府里。好在柳湘莲并没有让她等得太久——起码没有让她等到忍不住偷跑出去,想办法找到柳湘莲本人问个清楚——或者说,宫中管事的办事速度没有让她等得太久,很快,宝钗就被送回贾府,并告知,她已经被分派到北静王府做女史。
这其中的博弈,柳五儿也只知道一个表面,但是这件事之所以能这么快就确定下来,主要还是因为中秋之后,为皇上采选宫妃充盈后宫的正规选秀就要开始,无论是后宫之中、还是朝堂之上,众人的目光和精力更多的还是聚集在后面的这场选秀上。因此,这件也并没有很多时间可供葳蕤。
这日宝钗从宫内被送回贾家来,不及回到梨香院和母亲哥哥团聚,就被众人直接簇拥到了贾母的院子里,薛王氏反而要领着丫鬟们过去那边才能见到女儿。
“妈。”看到久违的亲人,宝钗也很激动,她直直地扑到薛王氏怀里,母女两个都红了眼眶。
李纨、凤姐、黛玉、湘云、三春等都围在宝钗身边,柳五儿也只能隔着人群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细细观察宝钗的变化。
没能被选到宫中皇子、公主身边,宝钗脸上却并不见失落,反而比起入宫前,还多了一分镇定自若的大将风范。
母女两个只相拥而立了片刻,宝钗就从薛王氏怀中退了出来,和姐妹们斯见问好。第一个直接抱住宝钗的人是湘云,她也确实在心里把宝钗当做了自己嫡亲的姐姐看待,“宝姐姐,你这回能在家里呆多久?日后是不是就很难再见面了?”
宝钗摸了摸湘云脑后拖着的两条大辫子,“能在家里呆上十余日呢,傻丫头,快别哭了,日后相见的机会多着呢。”宝钗在藩王府里做女史,虽然不能随意回家,但是也比当初元春在东宫的日子舒服——藩王府邸,自然不像宫里有那样多的规矩。
贾母见了,侧着头,半是安慰湘云,半是安慰薛王氏,道:“宝丫头这话就是了,进了北静王府,也有进了王府的好处,咱们家和几家藩王都是老交情,宝玉又得王爷看重,讨个人情不成问题。若是什么时候宝丫头想家了,或是姨太太思念女儿了,咱么就把宝丫头接回来玩笑半日,看在咱们家的面子上,北静王府也不会不放人。”
“那就先谢过老太太了。”薛王氏倒是很承这个人情。
湘云连声问宝钗是不是真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终于破涕为笑。宝钗笑着羞了羞她的脸,一边早有丫鬟倒了水过来,又有人服侍着湘云重新净面上妆。
***
宝钗一回来,柳五儿自己也像是有了主心骨似的,虽然在宝钗回来的当日主仆两个没怎么说得上话,晚上宝钗又和薛王氏一道安置,柳五儿也只能在一边尽着自己的本分,和宝钗交换几句无关紧要的家常话。
但是第二天上午,薛王氏和管家娘子商量着处理那一点家事的时候,宝钗就借机回了西边的套间,叫柳五儿过来,细细询问她在宫里的这些日子家中发生的事。“这些天,哥哥没闹出什么事吧?”
“没有。”柳五儿笑着回答,“大爷最近已经懂事很多了。”她想了想,还是没有把荣国府里私下流传的说宝玉之前挨打的事和薛蟠有关的事告诉宝钗。
“那就好。”宝钗脸上明显露出“放心”的神色,“我在宫里提心吊胆的,生怕哥哥在外面闯出什么祸,连累……就怕妈伤心呢。”她遮掩住一时的失语,又问:“那妈呢?这些日子姨妈还经常过来找妈说话吗?”
“姨太太和咱们家太太姐妹情深着呢。”柳五儿淡笑着说,“每十日里,总有三、四日吧,咱们太太若是没有过去那边串门,姨太太就要过来找咱们家太太说话。”
宝钗垂下眼,轻轻吹着手中捧着的一杯茶水,静默了半晌,才笑道:“这样也好,妈也不至于太过寂寞。”
柳五儿抿了抿唇——她知道,自己后面要说的话挑拨意味十足,但是如果现在不说……她可不敢保证后面王夫人会不会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宝钗去北静王府做女史,论理是可以带着两名丫鬟过去的,她和文杏是一早就被确定了的人选。可是她不留下,王夫人再来说服薛王氏的时候,又有谁能确保薛王氏不被动摇?是同寿还是同喜?
宝钗一眼就看出柳五儿有话要说,笑道:“有什么话说就是了,做什么吞吞吐吐的?”
柳五儿这才放松下来,“那奴婢就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么么哒~~
第101章 莺儿(22)
柳五儿认真斟酌着语言,生怕哪里说得过了, 引得宝钗不悦, 又背上臧否主子的罪名, “按理说,这些事也不该我这个丫鬟开口置喙, 但是……姑娘怕是不知道,之前您在宫里的消息还没传出来的时候,姨太太就过来寻咱们家太太, 说了许多不知道真假的话, 又劝咱们家太太提前把您接回来……”
“姨妈都说了些什么?”宝钗问。
“就说……”柳五儿觑着宝钗的神色, 显得愈发小心翼翼,“姨太太说您怕是不能被选中进宫, 与其被分到藩王、郡主们的府邸作女官, 还不如就接出来, 在家里松快着……”
“哼。”宝钗忍不住冷笑一声, “姨妈的消息果然灵通。”
柳五儿低了低头,惴惴地道:“奴婢就是想着, 既然姑娘无意和贾家结亲, 那不如就劝着太太, 还是搬回咱们薛家自己的宅子里去吧。”
宝钗神色玄妙地思索了片刻,幽幽叹了口气,“搬回去也好……这事我自然会和妈说, 既然我已经被选进北静王府了,咱们也就没什么要继续靠着姨妈家的事了。”
这种“过河拆桥”的事被这样直白地说出来, 主仆两个都感到些微的不自在。好在不等她们想出新的话题扯开,外面就传来了一阵莺言燕语,片刻后,湘云就拉着黛玉的手,后面跟着三春,一道走了进来。
“宝姐姐。”她们笑着招呼。
宝钗连忙起身迎上去招呼,“你们怎么都过来了?”她一边说,一边用眼神吩咐柳五儿去准备茶水,“这样齐全,倒像是下帖子请来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