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双手搂着她的腰,抬起头来看了看她,又把脸埋进大兔兔中嘿嘿嘿的笑了起来,超过先帝当然很容易。
挤兑先帝总能令他感到高兴。
“嘿嘿嘿,朕每次说起‘以先帝为鉴’‘决不可重蹈先帝之覆辙’,大殿里就充满了快活的笑声。”
万贞儿又笑了起来,抱着皇帝的脑袋,把手搭在他的脖子上,亲了亲他的额头:“就为了让我看这箱子奏折,就派人说十万火急,叫我赶紧过来?”
朱见深得意道:“怎么可能!凤冠做好了,十天之后是封贵妃的大典,到时候朕在奉天殿命太保会昌侯、孙继宗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为正使,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马昂、礼部尚书姚夔为副使各持节行礼。来,试试这顶凤冠。哎呦,好沉。”
万贞儿目不转睛的盯着箱子里美丽的凤冠,与其是说美丽,其实这更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和权力相关的东西总是很美,譬如说龙袍、翟衣、龙椅,还有大如砖头的玉玺。
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三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五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三龙六凤。金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可以随步摇晃。翠凤下有一排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檐底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金翠交辉,富丽堂皇。
嵌红宝石百余粒,珍珠三千余颗。
重达三斤七两,拿在手里虽然赫赫生辉,也沉的压手。
朱见深咂舌道:“比朕的善翼冠沉多了。幸好你不常戴,来,戴上试试。”
万贞儿屈膝欠身,笑的有点紧张,让皇帝亲手给自己戴上凤冠。
朱见深神幽而迷恋的看着她,慢慢系上凤冠的丝带,双手留恋的摸着她的脸,又退后一步,看着她身上的大红底金麒麟织锦软袍,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伸手道:“来,朕扶娘娘坐下。”
万贞儿直着脖子有点僵硬,不敢转头也不敢低头看地,被他扶到龙椅上坐好:“皇上,这凤冠倒不是很沉,只是叫人不敢乱动。”
朱见深站在旁边袖着手笑:“真好看,端庄大气。”
有眼力价的太监们扑通扑通的跪下来高呼:“贵妃娘娘千岁万福!”“贵妃娘娘万福!”
万贞儿不敢大笑,只是低低的笑了两声,头上这凤冠不仅沉重,而且……还很贵啊!很贵很贵啊!
朱见深袖着手大笑:“嚯哈哈哈!来人,传旨,传三名善画后妃画像的画师入宫,为万娘娘绘相。”
“是,小人遵旨。”太监领命而去。
朱见深又从某个角落里掏出一个包袱,打开包袱拎起来一件衣裳:“朕实在是穷,拿不出一万两银子,在做一件小龙袍。就让大宝穿朕的旧衣裳登基吧,这衣服只穿过一次,做出来到现在,都没洗过。”塞在香樟木箱子里又放了一大堆除虫除湿的香囊,现在看起来特别新。
万贞儿缓慢的扭头看过去:“唔,这样最好,没必要为他做衣服。”
朱见深看她扭头的速度那么缓慢,稳稳当当的顶着头上的凤冠,忽然想起元宵节看的杂技了,没忍住又笑了起来。自顾自的傻乐了一会,捧着手里小小的太子冕服看了一会:“我恍惚记得那时候的事,父皇好像很不耐烦,别的就不记得了,那时候你抱过我么?”
万贞儿笑道:“抱过。”
皇帝幽幽的问:“嬷嬷给朕洗澡的时候,你也看过?”
这本来没什么,可是他的语气叫人脸红:“嗯……看过。”
朱见深捧着肚子仰天长叹:“这何其不公!朕小时候就被你看光了,可是朕十岁时想和你一起洗澡,还被你推三阻四!哼!要不是朕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哪有今天。”
万贞儿用袖子遮住脸:“是是,是我愚笨,多亏皇上言出必行,才有臣妾今天的好日子。”
朱见深被夸得心花怒放,又跟她亲热了一会,让人带着画师陪万娘娘回宫。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万妃很忙,早上要穿上凤冠霞帔,端坐在宝座上,让画师仔细描画,画到中午,脱衣服吃饭。吃完饭又穿上凤冠霞帔,在几名命妇的陪同下,隔着屏风听礼部官员讲解封贵妃的具体礼仪步骤,以及皇帝为了她做了哪些改动。
于太傅的未亡人、英国公太夫人、王文夫人(王文是前朝吏部尚书、少保,在夺门之变和于谦一起被入狱斩首,因为于谦被神仙救走了,他也没被杀)、孙继宗夫人、李贤夫人、还有萌萌哒的王尚书夫人,她们都六十岁左右,已经经历了好几位贵妃的册封,要在典礼当天陪伴她。
礼仪部分比较简单,万贞儿重点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穿着凤冠霞帔优雅的跪下、叩首、并且爬起来。
“娘娘慢点走,呃,娘娘您别这么紧张。”
“娘娘您可以看地。”
万贞儿梗着脖子,直挺挺的在屋子里转了两圈,真是端庄肃穆,目不斜视。
她试着在不低头看门槛、也没有人搀扶的时候迈步出门,再转身进来:“仪式上不能有人扶着我么?”虽然我走路从来不摔跤,可是我太紧张啦!我的腿都僵硬了!
于老夫人笑道:“娘娘,这是您一个人的尊荣,哪能让别人沾染。到时候文武群臣都在道路两旁,向您行礼呢,您只管顺着地毯走过去,进门对皇上扣头就是。之后啊,就是我们这些命妇去拜见您。”
万贞儿有点不好意思,摸了摸脸,她脸上被涂了厚厚实实一层粉,把眉毛修成非常标准的细眉。“你们都坐着吧,我在这儿练走路,不用你们陪站。”
命妇们只是笑着道谢,并不坐下,哪有贵妃站着走来走去,臣妇却大刺刺的坐成两排的道理。
王尚书夫人又笑:“现在演礼倒还不难,难的是册封皇后时,那仪式就大多啦,要在交泰殿拜谢皇上,之后去午门那儿面见天下百姓,还要去祭奠太庙禀报列祖列宗,还要去祭天祭地。”她饶有深意的说:“幸好娘娘身体好,不会太劳累。”
众人一同笑了起来,这话题可真叫人愉快啊。
话题转移了注意力,万娘娘得以逐渐适应顶着凤冠走路。
高嬷嬷:“娘娘,该试着叩首了。”
于是所有人再往后移,在她的宝座前摆了又高又厚的垫子,万贞儿缓步上前,缓缓的跪下,刚一低头连忙抬手扶着凤冠,还不敢使劲扶,生怕压坏了翠花翠凤:“要掉了要掉了!”
“不会的,娘娘您放心松手。”
“掉不下去。”
万贞儿坐在拜垫上,把凤冠下的丝绦解开,又重新紧了紧,这才提心吊胆的拜了下去。
“好!可以了!”
“娘娘不用拜的太低。”
贵妃拜皇帝,和信徒拜神佛不一样,只要摆出OTZ的姿态就算是拜过了,凤冠套在脑袋上,又用明黄丝绦束住,其实很结实的。
于是接着聊天,说说皇帝去年没过生日,真是太节俭了,又怕胖乎乎的大皇子抱出来。
小孩子长开了许多,能爬能呀呀的叫,看着很可爱。
☆、第176章 终于封贵妃了
京城百姓蜂拥而至, 都在承天门(今天安门)的金水桥外挤着,和拦成一排的侍卫紧紧的挤着, 期待一睹万贵妃的风采, 为了占据前排的好位置,他们天还没亮就来了, 即便是这样,也没抢到前排!
因为前排已经被京城附近的县令、士绅和秀才等人承包了, 他们昨天夜里就来了,就为了一睹皇上的风采。
议论纷纷:“听说贵妃娘娘身姿雄壮?”
“俺见过贵妃和皇上策马狂奔”
“你就扯吧, 皇上娘娘出宫时都带着那么多侍卫净街戒严,你那里看得见。”
“哼, 你懂个屁, 当今圣上体恤民情,不欲惊扰百姓,经常微服出宫。”
“你们说, 万贵妃能生几个孩子?”这里呱唧呱唧聊着这个问题。
那边又在探讨她的年龄、皇上什么时候纳妃, 探讨那两名皇后候选嫁给谁了。
看热闹、传八卦,是两项原始又经久不衰的爱好。
宫里的情况与宫外不同, 数以百计的人沉默庄重的穿着礼服, 根据礼法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五色旌旗在风中吹拂招摇。乐队整齐的排列成两排, 将要在道路两旁奏乐, 册封贵妃时也有一套专用的洪钟大吕, 庄重典雅。
文武百官着官服都来了, 他们要在在午门外排列,恭贺皇帝和贵妃。
春夏相交的三月末,万贞儿起得很早,起床来吃了一盘熟牛肉,喝了一小碗珍珠汤(疙瘩汤),开始梳妆打扮。她要画一个圈套的宫妆,首先,把鹅蛋粉不要钱似得扑一脸,包括耳朵上也要扑,然后细细的描眉,细眉显得温柔。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