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娇女迎春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 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更新入库:04.09
薛宝钗从被子底下抓住了薛宝琴的手,轻轻地在堂妹耳朵边上,道:“妹妹,别去揣摩娘娘的心思。”
“大姐姐?”
薛宝钗道:“记住,在这园子里面,真正被娘娘当成姐妹的,只有凹晶馆的林县君和凸碧山庄的四姑娘,其余的人,娘娘会用,却不会视为姐妹。”
“啊!”
轻呼一声,薛宝琴的声音里面带着几分了然。
作为薛家的女儿,虽然小时候甚得父亲的宠爱,也不像一般的女孩儿那样从小被困在深闺,因此性格格外豁达,行事也好作诗也罢,都十分大气。可本质上,薛宝琴还是一个小女孩,一个接受过合格的闺秀教育的小女孩儿。有些事儿,薛宝钗一提,她自然也能想起来。
“竟然是这样。”
薛宝琴如此道。
作为商户人家的女儿,薛宝琴很清楚,在这个时代,身份高贵的人拥有很多特权,但是他们也一样不得自由。
就以贾琰的身份为例,她的行事如果换到别的闺秀身上,也许是十分傲慢的。可放在已经接受了皇家礼聘将来进宫就是淑妃的她身上,这已经是十分谦和的态度了。
无论贾琰的内心深处是何想法,她的身份,还有那一道道国法宫规,都不允许她跟出身商户人家的薛宝钗薛宝琴姐妹交往过深,更别说平等相交了。
就是她想,她身边的女官内侍们也不会允许的。
薛宝琴想到的,薛宝钗自然也想得到。
她道:“你呀,别胡思乱想了。娘娘不跟我们深交,可不是因为我们出身商,商户。”
商户两个字对于过去了薛宝钗来说,是绝对不会吐露的两个字,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薛宝钗也会强调皇商的皇字。
其实无论是贾琰还是薛宝钗,她们都知道,在薛蟠出事儿的那一刻起,薛家的皇商招牌就没有了。
这是她们俩心照不宣的秘密。
但是,大多数人都爱面子,好比贾家,内囊都上来了还要打肿脸冲胖子事事讲究奢华排场,薛家也一样,即便皇商招牌没有了,薛姨妈还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表示是因为她儿子还小,所以皇商招牌暂时让给了她的小叔子。
天知道薛姨妈平日里暗示的这个小叔子是谁!
当然,薛宝钗也一样。
即便已经明知道这是谎言,但是在人前,在探春和李纨等人面前,薛宝钗也是这样做的。
这是第一次,薛宝钗承认她们家的皇商招牌没有了。
虽然这个对象只是她的堂妹,而且还只是她们姐妹之间的悄悄话。但是,这一次也是薛宝钗第一次真正承认这一点。
吐出这两个字的时候,薛宝钗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忽然放松了下来。
薛宝琴心中一愣,道:“那大姐姐的意思是……”
薛宝钗意味深长地道:“是人都喜欢跟重情重义的人往来。如此而已。你且看着吧。”
看着?
看什么?
薛宝琴莫名其妙。可是薛宝钗却没有回答她,而是翻了个身,睡了。
第123章
作为在贾家已经住了快四年、对贾家上上下下的性格行事都有深刻了解的人之一, 薛宝钗在学习兔子养殖的同时, 她也猜到, 贾母肯定会为了贾政来找贾琰。
虽然在薛宝琴等人的眼里,不过是贾琰忽然在园子里面宴请了长辈实际上却是什么都没有做, 可薛宝钗却知道,贾琰这是无声胜有声,虽然什么都没有说没有做却是明明白白地拒绝了贾母的诉求拒绝了提拔贾政一事。
这件事情让薛宝钗更加清楚贾宝玉将来会是何等落魄。
所以,薛宝钗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却是约束着堂妹, 让堂妹远着史湘云。
史湘云是个爱笑爱闹的性子,自己的堂妹也天真活泼,两个又都在诗词上胜过探春不止一筹, 一般情况下, 她们两个的确非常容易惺惺相惜然后走到一起。
但是薛宝钗一样很清楚,只要对贾宝玉有好处的事儿, 史湘云肯定会去做,哪怕是向贾琰求情。
不想被贾琰误会, 薛宝钗约束着堂妹薛宝琴, 她亲自带着薛宝琴, 经常去左近的芦雪庵和秋爽斋两处走动,找邢岫烟探春两个说话却独独避开了史湘云。
薛宝钗是个处处留心的人, 经过数日的等待之后, 她果然等到了史湘云和探春两个被贾母留下来然后在贾母那边午睡一事。
薛宝钗什么都没有说, 而是直接带着堂妹回了她们薛家如今住着的这座小院儿。
这座小院子比之前位于整座府邸的西北角的小院儿小多了, 不止只有一进不说,连正房带厢房耳房总共也才十来间屋子,连个挪腾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作为长辈,薛姨妈住在正房,薛蟠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归了薛蝌。就是薛宝钗还在这里住着的时候也跟母亲住一屋子。
就是如今,薛宝钗薛宝琴姐妹偶尔回来住的时候,也挤在正房东侧被改成碧纱橱的东耳房里面。
难得贾母那边没有叫牌搭子,又赶上薛宝钗难得回家一趟,薛姨妈连忙拿了十两银子出来,让同贵去大厨房要两个好菜。
如今这个小院儿里面没有独立的厨房,固然薛姨妈让人在西耳房过去的小隔间里面搭了个茶寮子用小茶炉整点简单的吃食,但是正经的饭菜还有别的,却只能问大厨房要。
因此,如果要额外的菜蔬,少不得要添银钱,也不像大观园工程之前那么自在便宜。
同贵去了半日,回来道:“回太太,今日史大姑娘在老太太跟前,要了糟翅尖和酿翅中做点心,这会儿厨房里面只有鸭头和鸭脖了。”
鸡鸭都是极其寻常的菜肴,更别说蝗灾的这两年,贾家养了许多鸡鸭鹅,因此在别人家里鸡鸭难得,但是在贾家,鸡鸭鹅根本就不花什么钱。
因为都是庄子上送的孝敬。
京畿那些庄子轮着送,一年也不过送一回罢了,足够这庆荣侯府上上下下主子奴才一年到头天天吃了。因此如今的贾家越发糜费,以贾母屋里最为严重。
就跟这次一样,史湘云要吃翅尖和翅中,大厨房奉承着贾母必定立马杀鸡宰鸭给史湘云做。可那些鸡鸭,翅膀以外的部分又去了哪里,自然不用细说。
大厨房会说没有,显然是没把他们薛家当一回事。
不用细问,薛宝钗一样清楚这背后的事故,她道:“我们家不是有着现成的糟鹅掌吗?旧年宝玉还说好呢。那个便是。另外用鸭脯做个现成的炒瓜子便是,别的倒是不妨。”
这个炒鸡脯瓜子,就是把鸡脯切成瓜子大小,然后热油,加别的快炒出锅。如果是野鸡脯炒的,放在贾母的饭桌上也算个稀罕的菜肴,可如果是寻常的鸡鸭做的,那只能是平民吃的家常菜了,连这府里有些体面的管事们都未必看得上。
别说是现在薛宝钗住在园子里头难得回家一趟,就是她还在这里住着,薛姨妈也舍不得这么委屈女儿。
薛姨妈道:“都说外头有些人家是可着头皮做帽子。如今竟然轮到我们家了。”
想他们薛家,可是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豪富之家,家里的哥儿姐儿哪个不是大小玉粒金莼地养着。到如今,竟然要委屈她的爱女薛宝钗吃这贾家的下人都未必会入口的炒鸡脯瓜子了。
薛宝钗挨着母亲坐下,道:“妈,您说的哪里话。您别看娘娘如今如此矜贵,可娘娘每日的早膳,还不是一碗小米熬的、薄薄的薄粥。”
薛姨妈道:“那能一样吗?人家是得了皇家礼聘已经定了身份的淑妃娘娘!人家会少了这一点份例?”
顿了顿,薛姨妈没忍住:“你说的可是真的?娘娘吃的真的是小米薄粥?”
在贾家,不同的人吃不同的粮食。贾母每顿吃的是胭脂米。跟宁国府一样,庆荣侯府这边的功臣田庄子每年也会送胭脂米来,一样是两石。原著里就特别注明了,贾母吃的就是胭脂米,多一份都没有的,偶尔宁国府的尤氏过来了,连碧粳米都没有,只能将就下人吃的白米饭,因此贾母才会叹息着说他们贾家竟然跟外头一样,只能可着头皮做帽子、数着米粒做饭了。
如今贾琰是淑妃,虽然没有进宫,但是她得皇帝的心却是实实在在的。贾赦封了侯爵之后,除了贾代善手里传下来的功臣田庄子,皇帝还另外赏了爵田。功臣田庄子出胭脂米,庆荣侯府新得到爵田一样出胭脂米,加上宫里按时送来的淑妃份例,在薛姨妈看来,怎么都轮不到贾琰吃小米。
小米,又叫糜子,那可是平民的口粮!
见薛姨妈如此,薛宝琴就笑了:“伯娘被大姐姐绕进去了呢。娘娘哪里会少了这一点份例?我看娘娘是要养身惜福这才会点这一份小米粥呢。”
薛宝琴的母亲素有痰症,身子又弱,因此常年吃小米粥。根据她母亲的说法,她吃白米饭克化不动,反而是小米粥要好些,不会痛。
薛姨妈连连点头,道:“正是呢。我就说么,这府里一日好过一日,哪里会让娘娘受了委屈。”
薛宝钗笑道:“娘娘在这方面倒是不那么讲究,无论是吃穿住行,娘娘从来都是量力而行。捡这府里的大姐姐、林姑妈的旧衣服穿,也不见娘娘有丝毫介怀之处,如今显达也不见娘娘奢侈糜费,反而对家族事事关心。不说旧年里娘娘为琮哥儿的谋划,就说娘娘得了皇家礼聘之后吩咐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族里添上一万亩祭田!还让东府的敬大老爷盯着族学!要我说,这府里上上下下也只有娘娘才有这般见识!换了那位,最多也只是故作矜持地说一句太奢靡了。可是叫她把园子改小了,减些排场,那位肯定是不会做的。”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