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上进贾赦 番外完结 (绝世神狐)


领完了粮食,贾政对比要去的几个县的人口稍微删减些,这便带着粮食下乡去了。
从头到尾,他的好侄儿贾琏都没出来他,贾政对此倒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若是出来见他反而尴尬,这样也挺好的。
太守府的人如何会真的让贾政一个人干这么要紧的活,不过是想看看贾政这人到底有几斤几两,看看他对民生之事懂多少。
结果当然是大失所望,太守府的人得知贾政领到的具体数目,几位同知差点没当场厥过去,这要是真领这么点粮种下去办事,非闹出民怨不可。
上年受灾的地方多,粮价的确有所上涨,可也不是没地儿大丰收,知府衙门每年都是去大丰收的地儿收粮囤积的,他们才不会蠢到刚好缺粮的时候买,所以能差到哪儿去。
可受灾的地方拖不得,不然明年若是个丰收年,因为粮种没给够可怎么是好,平白浪费政绩不说还得挨上头一顿批。
往年太守府几个同知是门清的,哪个地儿明年可能丰收,哪个地儿难以丰收,哪个地儿土地多哪个地儿土地贫瘠,他们都是知道的,所以最低得多少,谁都心知肚明,就是吵架,也得把事儿给安安稳稳干完。
知府衙门的人向来扣,却也对这些事门清,顶多吵到最后只能扣那些注定要浪费的粮种。
可贾政这次的事情不一样,太守府已经给他详细列明了最低数目,也告诉他最好开多少价,结果他只听人几句就放弃,连文书都给人看了去,可不是丢人丢到家?
趁着贾政还没完全下乡,柳同知赶紧上门讨要剩余的粮食,也暗骂贾政无能。
新人上位好歹干劲十足,不说要足最低限度没准还能多要几分,往常他们都是这么做的,可贾政倒好,一半的量都没要到,就敢签字画押,也不知道是谁要捧他上位!瞎不瞎!
好在知府衙门的刘同知也不过是戏耍太守府的人,没真相闹事出来引起民变,不过最低限度都让他看了去,自然多一两都不会给。
柳同知也没得话说,深感丢人带上粮食赶紧去追人。
太守府的人当即就知道了这件事,扬州太守听完后便是一阵摇头叹息,这样的人不适合做官,性子太软了些,也不会考虑事情,若是稍微有点脑子,好歹也得问问太守府旁的文书,这些人对旧例还是比较了解的。
扬州太守也没多下什么命令,只当个吉祥物养着便是,若他真是个有本事的,老早该跟贾赦一样冒出头来,原本他们就不该对他抱有期待。
如今这么快就试出了他的身前,往后只让他做些无关紧要打杂的活便是。
贾政还美美得在路上想着,若是他到了乡下,给那些平民百姓过活的粮种,那些平民百姓该如何敬他,却不知道整个扬州太守府,对他未来的定位,已经明确无比。
这些事情,刘同知也知道,他坑这人一把,其他就是顺道的,不过没成想他家知府老爷听说这事后,格外开怀,甚至连说三个好。
谁能知道扬州太守府那个新来的同知会是他们知府老爷的亲二叔,而且还一手把他家知府老爷养大!!刘同知知道这事后都惊呆了!!!
传说中的那位荣国府二老爷跟他见到的那位想差太大,那么好糊弄就不提了,站他面前一点架子都没有,这还是那位把亲大哥逼到马棚边,又把亲侄子当管家养的荣国府二老爷吗?
莫非,这人属于窝里横?对外人反倒非常好?
刘同知没想明白,却并不介意,反正知府老爷瞧着跟那贾同知关系不好,他们底下人无需给他脸面。就他那样的,这辈子不可能翻身到哪里去。
贾琏这小子心里乐坏了,他老早就知道贾政这人的底细,那是绝对的废物,出门做点什么都容易被人算计,就他书房里那些字画,都有好多是假的,可他还不让人说。
记得小时候他偷偷拿给他家老爷验证,他家老爷一眼就能说出三四个不对的地方,结果他拿回去告诉二叔,二叔非但不信,还罚他有辱斯文行盗窃诽谤之事,他也是无奈至极。
不过也的确跟刘同知说的那样,这人就是个窝里横!对老太太二太太和他们大房,那是相当得严厉,尤其是他们这些小辈,稍有不慎就得挨骂,前头贾珠就是这么生生给他念叨死的,想想也挺可怜的。
对于隔房贾珍,他就没这么严厉了,虽说还是会有看不习惯的地方,也会偶尔多言几句,不过那么义正言辞得骂还是没有的,好像也不怎么敢的样子。
再说他那上司,才几品的官而已,每年送的礼不知凡几,人还不待见他,他竟然也没什么说法,只能在家里感叹时运不济!!!
想到此处,贾琏深深觉得,他当初想要跟随这位二叔,真是瞎了眼了!他若是当初能自己跑官场来混,没准还能混得不错。
当初他好歹也是有王子腾护着的,至少不会出什么事,不过这次也不错,跟着他亲爹走,还有皇子做靠山,往后更不会出事,没准还有不错的前途。
贾政的事,随后就被贾琏放到脑后,他想要知道的,想要花精力的,还是这府上的所有日常事务,就好比今天贾政来领粮种一事,到底该给多少,粮仓里头的东西该怎么规划,都是门大学问。
刘师爷见他没什么架子,却还如此好学,把往年的旧例全部查出来仔细看,也为扬州城的百姓高兴,这次的扬州知府,看上去是个能干事的好官。


第59章 探春的变化
京中, 收到上令后第三日, 荣国府剩余的家眷就被全部送上官船, 跟随她们一起的, 还有圣上亲笔的水军调令。
贾老太太人逢喜事精神爽,重新找回底气的老人家很快恢复以往的挑剔,不过对待下人, 却冷漠许多,稍有不舒坦便要训人, 底下人比起当初要规矩太多,每日干活都战战兢兢, 连一丝偷懒都不敢。
昔日脸面比主子还大的赖嬷嬷一家已然彻底没落,昔日踩在老太太头上的王夫人也彻底沉寂, 除了宝玉身边的“二主子”丫头们, 府上有脸面的奴才被老太太卖了大半, 剩下的哪个不心惊胆战。
几乎快把自己当成寡妇的王夫人比之她的儿媳妇李纨,吃斋念佛来得要更虔诚也更足不出户, 人穿得素素净净面目消瘦不少, 原本一头青丝也陆续长出白发, 沧桑悲戚的模样,瞧着比李纨更像个寡妇。
再来说说这赖嬷嬷一家,在贾府这场婆媳之争中, 理所当然成为最凄惨的背锅者。
作为老太太的配房,赖家在贾家待了足足几十年,脸面比主子们还大, 东府西府两府的大管事一职,都被他家的人抢走。老太太往昔是真没亏待过她们,知道她们有栋三进小院,过着贵族老爷的生活,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不知道的。
可赖家是如何对待她的,贾老太太这辈子怕是都不会忘记,所以,这位向来得脸的赖嬷嬷一家算是首当其冲倒了血霉,被贾老太太单拧出来杀鸡儆猴。
老太太要整治几个下人,手段多的是,而且专挑软肋戳。
不过短短三日,赖大赖二两家十几口人全被送去穷乡僻壤的庄子上种田,这辈子是断没机会回京的,就连赖家那三进小院,也被老太太亲自安排人去抄了。
贾大老爷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赖尚荣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名下有再多家财,能得守得住才怪,更何况谁不知道这些玩意儿就是从贾家出来的。
当官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贾老太太拿回了财物,却把打扮得极为精致的赖尚荣往一破旧小院子一丢,留下十来两银子任他自生自灭,算是尽了最后的主仆情谊。
好歹这赖尚荣已是良民,他们贾家不会继续养着这样的人。
一家子曾经有多风光,如此就有多凄凉,若是他们往常与人和善,没准还会有人救济一二,可惜这些人根子上就是贪婪残酷的,被他们压榨的人太多,记恨他们的人也太多,这辈子怕是一个人都没救过,被他们逼死的倒有大把,人家若不报复他们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即便没人寻仇,赖大和赖二这两家人常年在贾府养得跟主子似的细皮嫩肉,哪会干什么农活,庄子上的人即便心不坏,那身软肉少说也得磋磨得干干净净。
即便这样,贾老太太还没有放过这一行人,赖嬷嬷这个人知晓她的事太多,只有死人才能彻底保守秘密,不过她并不想这么快弄死她,她还想让这老婆子好好瞧瞧她的威风,瞧瞧她背叛主子的下场。
所以,赖嬷嬷如今还是一等嬷嬷,还是舒舒服服住着,可却眼瞎口哑,人已然没了精气神,比老太太苍老太多。
有这么一家人在杀鸡儆猴,府上其他人还是怕的,到底是做人家奴才,身家性命全在主子手里,稍有不慎就是赖嬷嬷一家的下场。
这么一来,贾府的规矩还被整治得不错,主子们说话轻易不会再有旁人插嘴,也不会再有得脸的奴婢欺负到主子头上去。
这样的结局,对贾环这样的庶出子女来说,真可谓久旱逢甘霖,总算活得体体面面,再无人敢随意糟蹋他们母子两。
不过说来也讽刺得很,自从王夫人龟缩起来后,原先总想着孝敬嫡母,总踩着赵姨娘母子上位的贾探春,竟然重新回到她姨娘身边讨好,态度转变之大,让贾老太太哼之以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