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休透过镜子看到他们身上粉红色的气息,忍不住微微的笑了,真是少年情愫,清澈可爱。忍不住又微微的有点得意,姚云旗虽然在小事上很没规矩,可是大节不亏,一点淫思邪念都没有。
黛玉的心里更是干净,虽然到了凡间少女春心萌动的岁数,可是却没有那样的念头,这很好。由此可见,我教导师弟还是不错的,你瞧杨戬教他的妹子,教的何等用心,可没教好。
姚三郎迫不及待的问:“大师兄,没事吧?可以抱吧?”
蚩休点点头,欣然收起镜子:“黛玉的推论是对的,这的确有个界限。你变回人形试试。”
黛玉惊的把猫拎起来扔到旁边,婉转的说:“师兄,那样不合适。”
胖猫就地一滚变成姚云旗,他也不好意思的低着头:“那怪害臊的嘿嘿嘿”
蚩休想了想,笑了起来:“说的没错。我只顾着试天规的界限,倒忘了你们俩都很纯洁。”一个是真纯洁,另外一个,居然也是!啧啧。“这堆镜子分了吧,你们来得早随意挑几枚拿走。”他挥挥手,一阵风卷着镜子铺了满地,大殿里铺满了镜子,就这样还有很多重叠之处,完全无处下脚。
姚云旗抚掌而笑:“金光阵。”
黛玉大喜,弄出薄薄的云头,坐在云上控制着云朵离地两寸,在镜子上飘来飘去,找战国时期的那面方镜子,她可从来没见过方形镜子,又新鲜又有趣儿,还俯下身看镜子里照的云彩。找到了兽面纹镶青金石战国方镜,又找了一枚唐时的金银平脱鸾凤纹镜。
姚三郎已经幸福的瘫软了,趴在地上缓了半天才缓过神来,喊道:“妹妹,你别尽捡古物,那面大穿衣镜挺好的,要不要?”
黛玉飘过去看了一眼,顿时皱眉,十七世纪的大镜子,纯金镶嵌,粗壮的边缘满是花纹,两边有天使,顶端有一个起码两斤重的纯金十字架,还缠绕着藤蔓。
这是何等浮夸,何等暴发户的东西。她婉转的说:“太轻浮了。屋里有大镜子用,这两枚古镜我另有用处。”
在远处手拉手翅膀挨着翅膀一起吃零食(三套鸡),看风景的两只金翅大鹏忽然看到千里之外的庄国皇宫中金光大作,他们隔着窗子看见的,顿觉好奇,一起飞过来看是什么东西亮成一片。经过这些时间的修养,羽毛都长出来了,飞的很快。
落在露台上,二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的那面被黛玉嫌弃轻浮的大镜子上,跟蚩休说了一声:“归我了!”
然后拎着镜子就要走,蚩休拦住他俩:“慢慢驾云回去,你俩飞的太快风会吹破镜子。”
两人一愣,觉的他说的比较有道理,这才看到黛玉和云旗:“储备粮和云旗都在?”
蚩休皱眉道:“小师妹有名有姓叫林黛玉,别起外号。”
金翅大鹏一摊手:“怪我么?上次我问云旗她叫什么,他没告诉我。”
蚩休低声问了几句,目送他们俩驾云离开。转脸森森的看着姚云旗:“为什么?”
姚云旗缩着脖子,一脸怕怕的说:“我怕他不安好心。”
蚩休在他头上敲了一记:“他若真要不安好心,你这做法能有什么用?嗯?”
黛玉在旁边吃吃的笑,还是觉得有些肚子疼,不知为什么,明明丹田好得很,一会去找皇甫师兄问一问?难道是不适应吃凡间的食物么。
临走之前才推了推姚云旗,半天不见他说话,瞥了一眼。他满脸通红,只顾着傻笑。
蚩休一看他俩的表情就猜出来了:“要在凡间成亲了?”
“嗯……”少男少女害羞又紧张,小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
蚩休又问:“什么时候?”
姚三郎笑的可灿烂了:“八月初三。”
蚩休心里好笑,举行婚礼之后你也只能变成猫让她抱着,有什么可激动。温和的问:“聘礼是什么,谁帮你准备?师兄找几样凡人能用的给你?”
姚云旗想了想:“皇帝会帮我准备,我打算种些玉璧,摘一些桃子和草莓,还有咱们这儿稀奇的水果,再弄个天花乱坠香风十里,也就够了。”
蚩休见他有主意,就点点头,不说什么了。
二人红着脸离开了,出去被小风一吹,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也很开心。
满朝文武——这十几个人一起往外走,见他俩从大殿的方向并肩行来,招呼道:“二位殿下,农田里正准备插秧,我们去看看。”实在是太无聊了,种庄稼是别的国家的国家大事,在这里只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姚云旗很懂行的问:“这时节秧苗育好了么?有点早吧?”
“南方气候暖和,有几片水田已经可以了。倒春寒那会就差不多了,有些事耽搁了。”
姚云旗熟练的像个老农,和他们探讨起来庄稼事,黛玉在旁边都插不上话。他曾经隐身在某个农田边上的树林里,挂了一个破渔网当吊床,看一年四季的农田变化打发时间。
众人也有些惊异,当官的、当县官的未必懂得庄稼事,可是当丞相的人,尤其是好丞相,都很懂得庄稼事。
国家安定与否,能不能出兵打仗,政府收税都和庄稼收成有关,怎么敢不懂嘛。
可是这个理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传闻中骄纵懒惰的小神仙居然也懂这些,真是稀奇啊。
一行人驾云到了目的地,看一块块的水田里,农民带着斗笠,身后的背篓里放着水稻苗,挽起裤腿赤脚下了水田,开始插秧。他们若是抬头往上看,只会看到一朵白云,看不到这十几个来看插秧的官老爷和神仙。
姚云旗道:“稻子里是米,麦子里是面。”
黛玉轻声道:“我知道。”书上写过,我只是不知道稻子和麦子长成什么样。
姚云旗又笑道:“那你可知道米也可以磨成米浆,蒸成米皮、米粉呢?也挺好吃的。”
旁边的官员们看起来好像有意蹭饭。
黛玉惊讶道:“干娘只给我做过凉皮,没做过你说的这两样。”
姚云旗嘿嘿的笑了起来,低声道:“我告诉你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重要么?”
姚三郎小声说:“文四不喜欢摆弄石磨,她连豆浆和豆腐都没给你做过吧?”
“嗯……是啊。这很奇怪么?”
姚云旗已经很久没有扯淡了,忍不住扯个淡:“所有的好厨子做麻婆豆腐,用的都是自己磨的豆浆,自己点的豆腐。回去我给你做一个试试。”
黛玉问:“她为什么不碰石磨,受过伤么?”
姚云旗龇牙咧嘴:“自己碾豆浆的时候伤过手,这是不是蠢得可以?”
俩人嘀嘀咕咕的咬耳朵,旁边的历代名相们也在说悄悄话:“这要是地势不好的地方,还有水土干枯不适合种庄稼的地方,会用仙法改么?”
“是啊,有个地方的山坡不适合种庄稼,得改成梯田。”
“让百姓自己修梯田得修几十年,要是陛下同意,我们派人去弄梯田。”
“诸位,这话倒是没错,可是谁去呢?咱们国中无人!”
“怎么无……嗯,对。”
当然不是国中无人,不说陛下和诸王,就连在场的官员们都能做成这件事,可如果是户部尚书出场去给一个穷山僻壤修梯田,还有没有尊卑了?这事应该让低等一些的人去做,事必躬亲的下场就是像诸葛亮一样,现在什么都不想做了。
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诸位,我们现在闲来无事来看农民插秧,去修建梯田又有何不可?”
狄仁杰和曹操异口同声:“甚好!”“说的很是!”
他们俩都当过小官,也很怀念那段日子,成仙/在地府呆的日久也就不再执着于国老和魏公的身份了。
严嵩对于看插秧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比较喜欢权力和地位,现在也不可能弄到手。
看了一会插秧,非常机械的活动,没什么意思。倒是名相们开始推测这秧苗、这气候、这水土,等到秋收的时候能收上来多少庄稼,并且打赌。
黛玉依然觉得不舒服,就和三郎一起回去了。回家直接就躺在床上,打算缓一缓,若是还不舒服就去找精通医术的皇甫师兄。
姚云旗看她脸色不对劲,追问了几句:“肚子疼?是不是吃凉的吃多了?文四老跟我说吃冰会肚子疼,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青雀在旁服侍着,明白了什么:“公主,这事儿是应该的。”
黛玉也明白过来了,她前两年还奇怪呢,书上写的时间应该到了,结果没来就把这事儿忘了,没想到这时候到了。粉面飞红,睫毛低垂:“云旗,你出去。”
姚云旗坐在床边的绣墩上,问:“为啥?你肚子疼得我照顾你,叫我出去干什么?”
黛玉害羞的从床上伸手推他,娇声道:“让你出去你就出去!”
姚云旗从善如流,伸手拉着青雀就往外走:“小公主害羞了,咱们出去你给我讲。”
黛玉猛地坐起来,抄起一个枕头扔过去:“姚云旗!”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