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宫花为聘 (无法忘记的遗憾)
- 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更新入库:04.09
贾琦道:“这些棉布是你们国家自己生产的吗?”
“是,是的。”
拿着三角帽子,这个商人更加不自在了。
“从遥远的欧洲一直运到大魏?”
“是,是的。”
“然后您发现,这里的人们宁可用质量更差、价格更高的土布,也不愿意要你们制作精良的棉布。”
“是,是的。”
“然后,如果这些棉布卖不出去,您就要破产了?”
对方浑身一震,宛如泄了气一样,道:“您,您都知道了?”
贾琦的脸上这才露出清晰可见的笑意:“请不用在意。这是两国的观念的不同。在大魏,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平民百姓之家,如果家里已经有了女主人还去外头购买布匹,别人会在背后说闲话,说这家人家的媳妇不会过日子、是个败家媳妇。所以,即便那些人家的女主人不善长纺织,她们也不会购买你们的棉布,因为那是她们不够能干、不够贤惠的证据。”
“天哪!竟然会是这样!”
显然,这样的情况,这些西洋商人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只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这背后竟然还有文化和传统的原因。
贾琦道:“让我看看你的棉布吧。丝绸虽然好,却不够耐磨。而耐磨的丝绸又太贵。如果您的棉布质量够好,价钱也合适的话,我会考虑买下,以我私人的名义。对了,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查理,查理·格兰杰。”
“那么,查理·格兰杰先生,把你的棉布都搬过来给我看吧。”
“可是大人,我的棉布很多,整整一船。”
“我的手下拥有五百多万的百姓,如果你的棉布质量够好,我很乐意把它作为新年礼物之一,送给我手下的那些百姓。”
格兰杰一听,转身就跑,他甚至打了踉跄。
天哪!治下有五百多万百姓,简直就是一位国王!他遇到大主顾了!
有了这个良好的开头,立刻就有人紧跟着上来:
“大人,我有好东西给您。”
“嗯?什么东西?这么神神秘秘的?”
“就是这个,能让大人|欲|仙|欲|死。”
那个棕发绿眼的、不知道名字的商人立刻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捧到了贾琦的面前。
鸦片!
贾琦哼了一声,他身后的幽若立刻冲了出来,手起刀落,当场就将这个商人的头给砍了下来。
飞起的头颅,飞溅的鲜血,还有倒下的身躯。
那几个站得进的商人更是被溅了一头一脸的鲜血,当时就懵了。
西洋商人们惊叫起来,有几个立刻拿出了□□,却被边上飞来的一支箭给射飞了。
西洋商人们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他们已经被包围了,周围,密密麻麻的,都是已经张开了弓的弓箭手,随时都有可能把他们射成筛子!
“大,大人!您,您,您这是做什么?”
贾琦阴沉着脸,道:“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在欧洲,在你们自己的国度,贩卖和吸食鸦片尚且是死刑,你们会以为,这个东方古国会对鸦片一无所知吗?”
西洋商人们纷纷求饶,郎世宁也帮着说话。
贾琦道:“罢了,我也需要你们帮我去传话,所以,这一次放过你们。你们听着,鸦片,在我国只有拿到特许经营权的医馆和特殊医簿的大夫才有资格持有,其他人,无论是买卖,还是吸食,都是死罪。另外,”
贾琦的那双眼睛也在这些商人的身上扫过:“我们大魏东海水师近日连连遭遇海盗。我就这样告诉你们好了,还是因为灾荒,万岁才会排遣他们去海外找粮食和铜矿!是的,粮食和铜矿!这是因为我们的百姓日常是使用铜币为主要交易货币,黄金和白银,只会在大宗的交易中使用到。而我们大魏缺少铜矿,所以才会有东海水师外出寻找铜矿一事。不过。”
“你们也别想着你们运来了铜矿就会有人收。事实上,铜矿始终是在禁止交易的那一栏里面。”
这些西洋商人都傻了:“为,为什么?”
“这是为了防止你们袭击我们的水师!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如果市舶司开始收购孔雀石和铜矿,你们就有可能组队洗劫我们的水师!”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人们都脸红了。
他们的心思被对方猜中了。
荷兰曾经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可是,这都已经是老黄历了,现在的海上霸主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他们也的确想过,袭击大魏运送铜矿的水师,他们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还能够打击大魏的水师力量,将一个潜在的敌人扼杀在摇篮状态。
他们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早就在防备着他们!
金陵市舶司那边的官员非常官僚,很不好说话,基本不会见他们;贾琦这个松江口市舶司的最高长官是好说话了,可是手段非常强硬,说砍人就砍人。
郎世宁连忙帮忙说好话:“大人,这些人以前是不知道大魏的法律,所以在横行无忌,现在他们知道了,一定会按照大人的意思行事的。”又转头道:“你们只知道鸦片赚钱,却不知道,南洋的那些木头才是真正的宝贝!那些木头有那么细的标准,就是因为那些木头非常值钱,大魏相关的工艺都非常发到,所以标准才会这么多!在大魏国都,贵族们花上数万两白银为家里的姑娘们购置木料打家具,那是传统!这位伯爵大人的两位姐姐出嫁的时候,每人陪嫁了一套价值五万两银子的家具!而这些家具用的木料,大多跟你们在南洋整片整片烧掉的、用来种罂粟的树林里的树木是同一属科,或者完全就是同一种!”
你们烧掉的不是树!是金子!
第39章
金钱是杠杆,
金钱是指挥棒。
这两句话是贾琦领着松江口市舶司的三年的最好注释。
虽然贾琦不是西洋人的总督,也没有这个权利命令西洋人,可是,这些拜金的西洋人为了更多更高级的丝绸、茶叶、瓷器,只能跟着贾琦的意思走。因为也只有贾琦这里,他们才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弄到高级丝绸、高级茶叶、高级瓷器。
无数的西洋船只在印度停留,然后将自己船上的货物抛售一空,再去南粤之地(即越南)装上半船的压舱石,之后再去南洋其他地方装满各种高级木料。
运气好的话,这些石头开出宝贝来,只要一块就能抵得上他们千里迢迢从欧洲到印度的利润,运气不好的话,他们只能挣那些木头的钱。
不是没有人试着自己开那些石头,不过,运气非常不好,选择自己开的人,不是开出了裂就是开出了廯,然后那些东方的玉石师傅们就会说:
可惜了,那裂太大了,只能做些镶嵌首饰,哄哄没有见识过大世面的小门小户的丫头罢了,真正出得起价钱的贵人是不会要了。
或者说:
哎呀,这廯可惜了,如果没有切开,沿着这个方向剥下来,再用上某某某某法子,就能够调出一株兰石图,可惜了,这廯给切坏了,山崖和兰草被拦腰切断了,可惜了上苍的鬼斧神工。
每次听到这种话,这些西洋人们就各种暴躁,可那些玉石师傅看见这些西洋人不高兴的时候,总是会露出一种好似受了侮辱一般的神情,高傲地转身就走,有的人则会抛下一句:
蛮夷之辈!我果然不能期望你们能懂我们东方的工艺!
这些西洋商人把人给得罪了,回头还得奉上礼物,把人家给哄回来。
因为没有这老师傅的火眼金睛,他的石头就别想卖得起价钱。
这些西洋人可是见过这些老师傅的手艺的,别的不说,格兰杰就曾经受到邀请,去参加某位老师傅的作品的展览会。
查理·格兰杰还记得,那块石头擦出来几乎全是廯,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出钱,可那位老师傅看了两天之后,以七百两的价格买下了那块石头,并且让格兰杰在背后的某个位置用刻刀刻下了一句话。
半年后,格兰杰再度来到松江口,正好偶遇那位老师傅,那位老师傅一眼就认出了他,带着他和他的朋友去了展览会,展览会上只有一个展品,那就是一尊翡翠兰石雕塑:
爬满了苔藓的黑色岩石的缝隙里面,一株兰草正倔强地伸展着纤长的叶子,因为常年照射不到阳光的缘故,因为背阴的缘故,叶子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绿色,带着透明的质感,却爆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格兰杰在靠近底座的位置找到了自己当初刻下的那句话,再看看那岩石的、让他十分眼熟的背面,这才发现,原来这一块就是他那块全是廯的、没有人要的石头!
这件事情后来在西洋商人们中间广泛流传,让西洋商人们无比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期望你们这些西洋人会懂我们的工艺”这句话是多么可怕的现实!
而那些喜好艺术的西洋艺术家们在磨着那些老师傅们、亲眼看到那些精美的、宛如真正的动植物的玉石雕塑艺术品是如何一点一点出现的,更是对这几句话的血淋淋的注释。
有位西方的冒险家、美术家、雕刻大师、商人在他的日记里面这样写道:
“这些看上去跟老农没有什么两样的艺术家,他们的生活是那么朴实,可是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却是那么的令人震撼!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那高贵的品德。
“是的,我在松江口呆了整整五年,至始至终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知道那些石头里面是藏着那么绚丽多姿的世界的,跟他们相比,我就像是站在翡翠之国的大门外,不得其门而入的乞丐,而他们则是翡翠之国的子民。他们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能力,将那些根本不起眼的石头低价买走,可事实上,他们从来就没有占过我们的便宜,被他们亲自挑出来的石头,每一块都是以二十两一斤的价格被买走的,就是略差一点的石头,也是按斤算。天知道,如果不是他们的话,这些翡翠原石甚至有可能被当做普通的石头,直接做建筑材料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