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后头抱厦,惜春正在迎春处喝茶,李纨把凤姐交代的香串子拿给她们,正要往探春屋里头去,却听吱呀一声门开了,探春带着翠墨急急往外走,后头还跟着个小丫头,看那样子像是王夫人院里的。李纨待她走远,才将香串子交给了侍书,陪着迎春惜春略坐了会儿,又同两人一起往贾母院子里去。
日头西坠,整个府里越发忙乱起来,先打外头整担整担地挑进蜡烛来,各处上灯,沿河岸道边三步一人,五步一侍地查检守护。后墙边临时搭起的茶房七八个炉子不停烧水,开了便往河渠里倒,为着怕有烟气扰了前头,用的都是银霜红罗炭。
看炉的一个婆子道:“这炭这样好,拿手里沉得跟什么似的,烧起来没一丝烟气,真是可惜了的。”
另一个正新灌了水坐到炉子上,嘴里道:“老太太太太们屋子里点的就是这个,可不是好,还用你说。”
那婆子便道:“才说可惜呢。”
另一个道:“可惜什么!如今我们烧出来的水融了那冰要经贵人娘娘脚下的,多大荣耀,哪里可惜。”
这话一出,棚里几个都点头,寒风嗖嗖,向着炉子的一面浑似火烤,背着的一面却被风吹透,只好不停转转身子轮番烘烘。这几个本是贾府里的粗使婆子,这样的日子早惯了,此时倒是一门心思想着自己也算行运,撞着这样盛事,往后说与后辈听时也是一阵威风。
皇城宫门大开,众妃嫔陪着太后太妃们赏完了灯,定于此日省亲的妃子们纷纷请旨,圣上一一准了,这才各自重换华裳簪凤配鸾,摆开全副仪仗往各家省亲别墅去。
却是忙坏了五城兵备的人。这一时之间就有五六位妃位上的贵人要归家省亲,都打紫薇门出来前后两个相差不过一刻时辰,当中三家行宫都在城内,余下几个要去的位置还有些偏。又是这样冷风朔气大晚上时候,这差越发难当了。
偏还有些百姓最好热闹,这般寒冻也非要挤上街来看看皇家贵气。若是在平日里也好,待敲了定更便是宵禁,路上不许行人便好办许多。只这元宵节前后几日却是俗例赐福赏灯与民同乐的时候,不行禁令。虽有步障,也没有从宫门一直铺到妃子娘家的道理,如此一来,便几处都需净街安市,兵备哪有那许多人手,幸好还调了九门护卫的人来,才算勉强够用。
紫薇门开,打头出来的是吴贵妃的仪仗,半日,待其走尽,方是贤德妃贾元春的仪仗。早有轻骑太监往贾府报了信,贾赦贾政等人在西街门外站了,贾母带着邢王两位夫人并尤氏等按着品级爵位肃立于荣府门外。李纨并无封诰,只在三春前站着。忙乱许久终至此日,一时悄没声息,人人提着一口气。
第192章 贵妃省亲(三)
金顶金黄绣凤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贾赦贾母等人皆在路边跪了。元妃入室更衣,复上舆入园,行得片刻,又有执拂太监跪请登舟。凤舟轻桡,岸上水间灯火相映,直夺月色。船入石港,舟停内岸,复弃舟上舆,方至行宫正殿。礼仪太监引了贾赦贾政等月台排班,殿上传谕曰“免”,众人退下,贾母等人又复上前,亦免之。三献茶已,降座止乐,国礼叙毕。贵妃又入侧殿更衣,再上省亲车驾出得园来前往贾母正院,祖孙母女方得厮见。
元妃一手搀了贾母,一手搀了王夫人,别府经年,眼看祖母娘亲春秋已添,念及这步步行来不易,思亲念家之心酸,一时百感交集,只相顾垂泪。众人对景皆生感伤,呜咽无言。半日,方略回过神来,劝慰着请元妃落座,再逐次见过。又待两府下人在外行了礼,才又召薛姨妈、宝钗、黛玉几人进见。一时执事太监、彩嫔、昭容等各侍从都往别室去了,只留下几个亲信太监答应,方得深叙。
且说宝钗此前也曾进宫应过选,见识过天家富贵,此番金凤正鸾当面,比旁人更多几分感触。元妃身上的金黄蟒袍,袍上的鸾凤和鸣灯节补,发间的九翅凤钗,额间滴缀的双联珠,旁人或许不知,看在宝钗眼里都是活生生“身份”二字。想来自己在宫里时,元妃若有今日之盛,必当惠及,奈何奈何。
心思乱转间,却见元妃冲自己微微笑了笑,开口言道:“宝钗在待选时,可曾见过一位柳家姑娘?说起来祖上也出自金陵的。”
宝钗略一思忖,回道:“回娘娘的话,是有一位姓柳的姑娘,唤作柳令柔。”
元妃笑着点点头道:“不必如此拘束,如今只论姐妹,不说君臣。你觉着这位姑娘如何?”
宝钗一时咂摸不过滋味来,定了定心神回道:“因不是在一处的,所知不多。这位柳姑娘在几项习练上都不算拔尖,只是临到挑测时哪样都出不了前五。且转日若有什么事来,也总能一早得了消息,更悄悄说与旁人知晓,叮嘱相说些轻重要窍,连不是一处的人也念她的好。”
元妃听了这几句越发弯了嘴角,才又笑道:“你是个稳重晓事的。说与你知,这位柳姑娘如今也等着回府省亲呢,只是家在南边,要等圣上南巡时方能成行。”
宝钗不由一愣,王夫人在一旁问道:“可是先前新封的那位宝林?”
元妃摇摇头:“已经是嫔位了,圣上钦赐令为号,便叫令嫔。”
贾母缓缓道:“倒是个好字,只是怎么用了姓名字?”
元妃一笑:“那可就说不清了。”
宝钗声色不动,却是把几人的话听了个一字不漏,不免在心里叹一声,自己那点道行实在参不透这深宫里的曲奥。
稍后贾政外间问安参拜,而后提及园中诸匾联乃宝玉手笔。元妃同宝玉长女幼弟,情类母子,见宝玉长进心下大悦,道:“果进益了。”王夫人趁机呈上了早前宝玉宝钗合作的《晓春图》来,并言明出处。
元妃观之大喜,忙令人传宝玉进来,又赞宝钗才学。少时宝玉进见,行了国礼,元妃便将其揽了怀里,细看眉眼,仿似儿时模样,不禁又流下泪来。贾母同王夫人相顾微微颔首,又上前劝慰。一时筵宴齐备,元妃才让宝玉打前引领,同众人再步入园内,沿水通径,一一玩赏。各样新巧炫目,铺排奢华,元妃看了虽感家人之用心,却也开口劝诫:“奢华太过,不可再为”等语。
至各处行来,再至正殿,下谕免礼各自归坐,方大开宴席。
先上“芳”“华”“千”“岁”四字前菜,后接膳汤,其后御菜四献,每献四道,中杂点心、甜酸、咸酸、攒盘、燎烧等次,此为宴中“宫膳”部。各样皆有定例,分毫不得更改。
再来“时令”部,值此铺雪陈霜时候,哪得什么时鲜?却难不倒贾府这样人家,但见蜜煨熊掌、酱裹鹿尾、清汤鳖裙地铺排开来,当中点着青瓜雪藕、玉笋嫩豆之属,却比前者更见稀罕。
之后“府肴”部,胭脂鹅脯芙蓉虾,鹅掌鸭信果子狸,茄鲞莼齑鸡髓笋,蟹饺奶糕松瓤酥,都是元妃在家时用惯的菜色,此时再尝,自是别般滋味。
宴间乐起,贾母等人在下头作陪,匙箸间也各样规矩,心思倒不在菜色上。
一时元妃命传笔砚,忆及方才所游,择其几处赐名题匾,又令姐妹众人各题一匾一诗相和。独宝玉一人单命其就“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作一五言律来,却是要试试他的捷才了。
黛玉方才见王夫人呈上那《晓春图》便暗自撇嘴,心道果然是个内里藏奸的,好长远打算,竟是这么个主意。少年意气,便想着要寻着机会一展才华将众人压倒,才得见临场真才实学。却未想到元春只令作一匾一诗来,又不好违逆,倒似一鼓作气却无处可泻了。胡乱作了便去宝玉处玩看,见他正搜枯肠,便索性替他作了一首。小儿之行,哪里瞒得过旁人眼来,只他二人素来亲近,平日里代写功课之事亦多,此时更无人计较了。
众人作罢,呈了上去,元妃一一赞来,又让探春誊写了传与外间阅看。
做完了诗又点了戏让家养的小戏班子们演将起来。当中有个唱旦角儿的唤作龄官,小小年纪却极有戏韵,又天生一把好嗓子,元妃观之大赞,特让人颁赏,又叮嘱“好生教习”等语。惯得这小戏自此越发自恃才能,却是后来话了。
此前众人苦熬盲等时都无贾兰的事,此番却是要上正场了。贾政知道元妃在家时同贾珠极为亲厚,之后贾珠一心求取功名也有两分往后好做元春倚靠之意,只叹命数不济。是以一早轻骑太监来报时,便将贾兰叫了去,一同在西街门外站着。其后也一直带在身边,直到这会儿才放回到李纨处。
他见众人作诗,心下也暗暗吟成了两律,只怕是挨着个儿往下轮的,宝二叔既得了四首,到自己这儿两首也差不离了。哪想到全没他事,倒白费一番力气。
元妃思及此前信王妃在宫里提及过李纨母子,便将贾兰也叫近前细看,他却生得像李纨多些,只双眼睛极肖贾珠。一时又勾起心伤,滴了几滴泪来,略问了两句,见他虽极年幼却很有两分敏慧,心下略安,又赐些宫制点心吃食与他,叮嘱他跟着宝玉好好读书上进。贾兰一早得李纨闫嬷嬷常嬷嬷几个耳提面命,自然都恭敬应了,才又退回到李纨边上站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