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章。”姜茹说。
“是他?”赵黍微微变色,他想起之前一个离奇梦境,自己父亲赵子良去往伏蜃谷时,也有多家馆廨修士同行,王九章便是其中之一。
“如今王钟鼎在何处?”赵黍喝问道。
王氏兄弟吓了一跳,赶忙躬身:“我等不知!实在不知!”
姜茹在一旁摇头苦笑:“这个王钟鼎,想来是受不了山中清苦,到别处寻欢作乐。家中长辈于是随便找来两个旁支远亲,代为看守洞府。”
赵黍望向王氏兄弟:“如果有妖邪前来袭扰,你们打算如何应对?”
王氏兄弟两脸茫然,这个情况显然不在他们的考量之列。赵黍言道:“你们是不是觉得,不会有妖邪敢冒犯崇玄馆?可我要是贪图洞府清气的妖邪,直接将你们两个暗中杀死,然后假冒你们的形容面貌长驻洞府。反正王氏对此地根本不上心,正好加以利用。如果被人识破,一走了之也不心疼。”
听到这话,王氏兄弟都面露惧意。赵黍则是颇为失望,堂堂崇玄馆,备受尊崇的仙家传承,怎么晚辈子弟都是这般模样?他都替梁韬和青崖真君感到痛心。
“就在此地开始布置。”赵黍懒得废话,对王氏兄弟说:“你们想必已经听说了,如今要在国中各处广设坛场,白额公洞府位置关键,我见你们二人能守此清静,便留下来听候调遣吧。”
王氏兄弟齐声称是,然后赵黍打发二人到洞府门外,他已经让符鸟代为传话,令随行的其他修士把布坛器物运来。
“你也不要太过苛求了。”等王氏兄弟离开,姜茹对赵黍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能够如此实心办事。”
赵黍笑着摇头:“我只是觉得,这些世家子弟号称仙系血胤,实则大多无能。而且真是无能就算了,他们偏要依仗家世门第,作恶多端。”
姜茹说道:“其实也并非所有崇玄馆子弟都如王钟鼎劣迹斑斑。”
赵黍点了点头:“希望是我以偏概全了。”
自从动身离开东胜都,至今已有大半年,赵黍一路北上,每到一处郡县,一方面勘察山川,调集人手布置坛场,另一方面暗中巡视有无淫祀鬼神、妖邪作祟情状,若有发现,立刻行诛伐之事。
只不过如今赵黍可谓是“凶名远播”,凡到一处,鬼神退避、妖邪无踪,还会冒头鼓噪的,基本是一些穷乡僻壤的小妖小怪,守着眼前一亩三分地,不知外界大事。
而自从崇玄馆内传出梁国师“闭关清修”的消息,便有各式各样的谣言满天飞。有说梁国师即将飞升成仙,也有说崇玄馆内发生内斗,几位元老人物合力重创了梁国师,使得他不得不闭关养伤,说得煞有介事一般。
偏偏梁国师果真久久不上朝,地肺山中只靠着一个病恹恹的梁东佑勉强维持,其他馆廨首座的探视也被一一婉拒。
而先前纠集百官,屡次弹劾贞明侯赵黍的楚侍中,则是一反常态,偃旗息鼓。
此外还有驻守拒洪关的骠骑将军梁豹,他闻知梁国师闭关,几次三番上书要返回探望。国主则一连十余道诏书,勒令骠骑将军严守关城,不准离开。并且调派武魁军扼守三川合浦之地,分明就是防备上游的骠骑将军。
面对如此局面,朝野上下多得是闻风而动之人,尽管崇玄馆内情不为人所知,可任谁都看得出,梁国师这根擎天之柱,距离倒下那天恐怕不远了。
但凡是心思活络之人,要么彼此私下串联、抱团取暖,要么寻找其他可以攀附仰仗的靠山。
而贞明侯赵黍声威日隆,此番离朝巡境,无数大小官吏、地方豪族纷纷前来巴结讨好。
谁都知道,贞明侯赵黍乃是当今国主用来对付世家豪贵的一柄利刃,说是广设坛场、扫荡淫祀,可谁知他会不会趁机大做文章?
要是这位贞明侯说自家藏匿妖怪,那真是长了一千张嘴都没法辩解清楚。因此哪怕是为了自保,都必须要主动向赵黍示好输诚。
赵黍也不矫情,如果送来金银财帛,转手交给姜茹打理;如果送来奴婢歌妓,直接免除贱籍,放还回家。
此等举动自然引来许多颂赞之声,但赵黍并不在意,对他来说,眼下只有布置坛场为第一要务。
相比起收礼时的宽和,赵黍每到一处,调动官吏堪称苛猛。经过勘察后选定的坛场位置,要是不法淫祀便就地拆毁,要是豪强庄园则一封手令直接征用,若不遵从就派兵士上门强拆,没有半点转圜余地。
每一处坛场布置完毕后,都要由赵黍亲自登坛行法,使其与方舆极真图勾连一气。
如今赵黍行法,已经不再有魂飞魄散之虞。随着洞天云篆不断运炼,篡变地脉气数,赞礼官设下的纲纪法度已经残存无几。
由于赵黍也修炼了《九天紫文丹章》,他能够感应到天地气数正在发生微妙转变。
考虑到青崖真君早已殒落,如今是梁韬总制青崖仙境,一身修为与洞天勾连,投往各地的云篆必定与梁韬有几分气机交缠。他应该比赵黍更能清楚体会到天地气数之变,甚至有斡旋造化、把握法度的感受。
所以梁韬的闭关清修,不完全是阴谋算计。面对天地气数运转变化,即便是他这样的在世仙家,也不可能疏忽应对。
“就不知道梁韬届时是否会把真元锁还给我。”赵黍望着当初放着真元锁的石台,忽然询问起灵箫:“我看一些前人手札,提到仙家可以遥隔千里之外,将法宝招回,我能不能用这办法把真元锁拿到手?”
“此等摄物之功,你的修为远未达到。”灵箫言道:“何况此物在梁韬手中,妄行召摄,他立刻就有感应,加以禁制便难以夺走。”
“也对,我要是能直接收走真元锁,还折腾这些干嘛?”赵黍自嘲道。
第194章 虎啸空山野
赵黍一边度量洞室大小、测算方位,一边抬手掐算,同时询问起灵箫:
“对了,以前都没怎么听你聊起过白额公。真元锁在他手中时,你没有现身指点他么?明明他更有办法带你回到真元玉府吧?”
“我仅存一点真灵,白额公抢到真元锁时,又不是像你当初那样修为浅薄,我自然不宜现身。”灵箫言道:“何况白额公本性好斗,在洞府中解化的原因,便是受伤势拖累。”
赵黍拿出神虎真形,随手祭出,一头铁铸猛虎现身,感觉到此物与这座洞室有一丝微妙感应。
“当初我们来到洞府,并未找到白额公的遗蜕骸骨,难不成他就是在此地解化?”赵黍抬眼四望。
“不错。”
“白额公受了什么伤?是什么人伤的他?”赵黍想起自己过去几次受伤,庆幸被及时调治,不至于留下隐患。
“上景宗。”灵箫说。
赵黍闻言一惊:“是那个位于天城山的上景宗?”
“看来这个宗门传续至今了。”灵箫语气平淡,并无惊奇。
“何止!”赵黍说道:“如今昆仑洲玄门仙道,有三才并立之说,分别是崇玄馆、上景宗与太乙门。其中前两家的道场分别在地肺山与天城山,而太乙门并无固定道场洞府,门人弟子隐现市井、出没红尘,号称以人间为道场,因此有三才之说。
而天城山就位于有熊国,上景宗的地位大致可以类比华胥国崇玄馆。有熊国四仙公皆是上景宗门人,也有不少皇亲国戚拜上景宗修士为师。不过相比起梁韬,四仙公的权势倒是远远不如。
当年有熊国太祖沈恒打算废长立幼,右相前往上景宗请四仙公下山,扶保太子,让有熊国早年避免一场内乱。而四仙公也因此在有熊国备受重用,顺带使得上景宗成为有熊国仙道正宗。”
灵箫说道:“近千年前,上景宗或许不如今日鼎盛兴旺,但也是高人辈出。”
“那白额公为何会与上景宗结仇?”赵黍问。
“当年有一大妖意图统合世间妖物,称雄争霸。”灵箫语气平淡:“白额公虽然心向玄门仙道,但奈何出身出身非人,又好打抱不平,自然卷入杀伐争斗之中。白额公与一伙妖物进攻天城山,上景宗修士联手御敌,群妖败退,白额公也受伤沉重。后续又有其他修士前来截杀,白额公伤上加伤,几乎要中途殒命。”
“大妖?统合世间妖物?”赵黍略作思索:“莫非是金睛妖王?”
千年之前,昆仑洲妖鬼精怪比今时今日要活跃得多,妖物不止存在于人烟稀少的偏僻山野,甚至能公然割据一方,食人饮血、暴行不绝,因此人妖之间冲突不绝。
其中有一只猴妖,久服日精月华,修为精深、颇通人事,于是网罗世间妖怪,占据大片山川湖泽,自封为王,因其双目金光闪耀,世人称之为金睛妖王。
这金睛妖王的确号称要一统万妖、开创妖国,然而在赵黍印象中,这妖王也仅仅是在昆仑洲一隅兴风作浪,远远谈不上统合世间妖物。
反倒是许多妖邪之辈听闻此事,纷纷借着金睛妖王的名头,在各地大兴杀戮、横行作祟,一时间闹得怨气冲天。
据说当年也有不少修仙高人挺身而出,斩妖诛邪,花了许多岁月才将妖邪纷起的乱局压制下去,青崖真君应该就是在那时候渐露头角。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