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色泉声,花香鸟语,岚光云影,石韵松涛,端的灵境无边,观赏不尽。
早听人说过,普陀山景物灵奇,终古清淑祥和,琪花瑶草,四时皆春。
山内所有生物,无论多凶恶的毒蛇猛兽,俱受菩萨佛法感化,并育同游,而不相悖,共跻仙域,永息杀机。
如今到了山内,果见气象万千,话不虚传,当真佛法精微,不可思议。
再向前走四五里,过了一片芳塘,望见对面一山突起于平地之上,宛如天柱矗立,通体莹洁,更胜翠玉。
山势雄峻,孔窍玲珑,峰峦奇秀。
半山腰上有一块突出的平石,此外都是嵯峨削立,无可着足。
石大亩许,祥云环绕,左右两边各有一条瀑布贴壁斜下,玉龙飞舞,灵雨飘空,界破两边山谷。
那平石便是“珞珈崖”,是观音菩萨打坐讲经之所,常人不可靠近。
观音菩萨端坐于崖上,含笑合目,神光外映,妙相庄严,气象万千,一望而知是一位得道仙佛、有道全真。
祥瑞的佛光消弭一切负面情绪,吕云澄略一试探,战意立被消弭,无心做恶客,客随主便,直上珞珈崖。
龙女奉上香茶,吕云澄掏出一个储物袋,笑道:“里面都是小孩子喜欢的小玩意儿,拿去玩儿吧!”
龙女看了观音菩萨一眼,见菩萨微微点头,立刻收了吕云澄的礼物,随后远远退开,不再打扰。
观音菩萨打趣道:“没想到声名赫赫的东华帝君,竟还有这般温情。”
“我家女儿出生不久,正是父爱最浓的时候,见到灵秀可爱的小孩子,自然而然会生出几分欢喜。”
“帝君之女,端的不凡。”
观音菩萨嘴上称赞,但哪怕是淡定如祂,想到吕云澄家中莺莺燕燕,也觉得这位大神通者太过风流。
风流也就罢了,还不知收敛。
前番和天兵天将大战,各位夫人轮番出手,让各路仙神又怕有羡。
就连灵山,都有数位护法罗汉因此而生出嫉妒心或者色心,不得不入轮回转世重修,有些甚至要经历情劫。
增长天王前番表示,有很多神仙想要下界,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就连观音菩萨,都因此而草草凝练一法相,欲去凡间试验此番领悟。
若此事能成,便会聚齐三十三相,通天大道指日可待。
此事是因吕云澄而起,双方自然而然产生因果,观音菩萨请吕云澄入紫竹林品茶,主要就是因为这个。
谈佛吕云澄不擅长,说这个正是平生最得意之事,正要直抒胸臆,试试能不能忽悠菩萨,忽然打了两个喷嚏。
以吕云澄这种修为,当然不可能感冒着凉,打喷嚏显然是被人骂了。
观音菩萨打趣道:“莫不是帝君出门太久,家中娇妻惦念?”
“那我应该打十个!”
吕云澄揉了揉鼻子,笑道:“应该是有人背后骂我,我一向与人为善,骂我的想来不是什么正经的!”
说罢,吕云澄说起了刚才的话题。
至于骂吕云澄的,还真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人。
他是猴!
石猴!
孙悟空!
……
却说孙悟空自感记忆有缺,成为花果山猴王不久,便建了一艘船,去海外之地寻访仙缘,以期长生。
他造的这艘船颇为坚固,足以抵挡海上风浪,带的果子足够多,还有猴儿酒的酒膏,闲暇时可以钓鱼,短时间内倒也没有什么危险。
可四海之地何等庞大,想要一船渡海,实在是难如登天。
某一日,在孙悟空仰望天空,感觉天地之大己身之小的时候,一阵磅礴的风浪忽然卷了过来。
坚固的木船瞬间崩塌,众多果品全部失散,孙悟空被大风吹的三魂不见七魄,迷迷糊糊被卷到了数万里外。
这阵风不是别个,正是吕云澄等人和天兵天将交战之时,铁扇公主挥舞芭蕉扇卷起的无边狂风。
等到孙悟空迷迷糊糊的醒来,发现已经被狂风吹到了岸边,大喜过望。
按照脑海中不时传来的记忆,虽然是猴儿之躯,在人间过得也算不错。寻了数日,忽然听到一阵歌声。
“划一叶扁舟~任我去遨游~逍逍啊遥遥~天地与我竞自由~共饮一杯酒~人间本来情难求~相思啊难了~豪情再现~乱云飞渡仍闲悠……”
这曲调既不是楚辞,也不是民歌,韵律奇怪至极,异常不合时宜,却又颇有几分逍遥自得之意。
孙悟空听得欢喜,上前拦住唱歌的樵夫,叫道:“老神仙,弟子稽首!”
樵夫慌忙丢了斧,摆手道:“胡言乱语,我这山野村夫,衣食尚不周全,怎敢当得了‘神仙’二字?”
孙悟空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话来?莫非此曲非你所做?”
事实上,孙悟空早已看出,樵夫绝非作曲之人,只是要试试樵夫心性,看看他是否会如实相告。
樵夫笑道:“这是我打柴的时候,听一个神仙人物唱歌,偷学来的,每日唱着解闷,倒也颇为逍遥。”
“偷学仙曲,神仙不怪你么?”
“神仙不仅不怪,反而治好了我母亲的旧疾,说我后世有一桩仙缘。”
“后世有,这辈子呢?”
“我这辈子,既无兄无弟,又无姐无妹,父亲早逝,只有一母,惟愿侍奉老母颐养天年,不求神仙之道。”
“原来是一孝子,失敬失敬,自古百善孝为先,有此孝心,日后必有仙缘在身,敢问神仙何在?”
“前面有座灵台方寸山,山上有一斜月三星洞,洞里面有一个老神仙。
教我唱歌的神仙,是那个老神仙的弟子,据说如今已经出师了。”
孙悟空大喜,辞别樵夫,径直去往灵台方寸山。
樵夫回家侍奉老母,百年后无疾而终,西晋时转世重生,仍旧为樵夫。
这一世他名为王质,上山打柴之时见一仙洞,洞内有两位高人下棋。
王质看得入迷,不知不觉间竟然过了足足百年,连斧柄都已经烂朽,自此明悟仙道,飞升为仙。
人世之间,亦有“烂柯人”传说。
……
孙悟空入斜月三星洞,成功拜了菩提祖师为师,成为“悟”字辈的弟子,并正式得名为“孙悟空”。
按照原本的命数,应该是先去山中打柴挑水七年,磨炼心性,然后再传授移山填海降龙伏虎的神通。
怎奈猴子生来带有宿慧,虽然记忆变得异常模糊,玩闹的性子却比吕云澄还要更甚十倍。
即便无人教导,他也会自行去斜月三星洞的藏书室,找寻相关的书籍,制作出一件件精巧至极的机关。
每当这个时候,菩提祖师都会想起吕云澄,然后就想到吕云澄离开之前,留给他的唯一一点温暖。
菩提祖师觉得,有必要让孙悟空也感受感受,这来自于师兄的温暖。
次数多了,有时候菩提祖师甚至觉得,吕云澄送的七匹狼,比鸿蒙量天尺更加顺手。
毕竟这玩意既可以当腰带,又能随时解下来教训“逆徒”,非常的实用。
菩提祖师觉得很温暖,孙悟空却大叫师兄不当人,你都已经出师了,留下这玩意儿做什么?
同时心中暗忖,自己出师之后,应该给师弟师妹们留下什么宝贝。
菩提祖师时常被气的吹胡子瞪眼,但却没有半点赶猴的意思。
一来猴子活跃,让烦闷的斜月三星洞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二来猴子的天资绝世无双,最合祂的收徒癖。
只不过每次孙悟空捣乱,都免不得要挨一顿七匹狼,每挨一顿七匹狼,都会暗骂一次师兄不当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孙悟空也是大神通者,念叨的次数多了,返还在吕云澄身上,当着观音菩萨的面,连打了两个大喷嚏。
观音菩萨不知其中因果,打趣是诸多道侣惦念,吕云澄又怎能不知!
若不是菩提祖师不许门人返回三星洞,吕云澄必然要让猴子明白,什么叫做来自于师兄的关爱!
……
“按照帝君所说,人世间的欲念是无法消除的,神佛亦不例外?”
“那是自然。”
“阿弥陀佛,不知帝君觉得,贫僧有什么欲望?该当如何消除?”
“求知欲。”
“求知欲?”
“每一个能凭己身之力,达成天地同寿、日月同庚、无漏无垢的仙神,都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求知欲。
天地万物因何而来?宇宙星空中有何等神妙?时间在什么时候开始,又会在什么时刻完结?
最重要的是,对于菩萨而言,凡俗的荣辱胜败全无意义,相信菩萨亿万年前便已经参透了这些庸俗。
但菩萨此时仍在追求的,那一点灵机中隐藏的未知,那一闪而逝的智慧之火,岂不也是一种美感?”
“阿弥陀佛,贫僧着相了。”
“着相又如何?道门有‘不着形相无迹可寻’,佛门有‘无色无相’,但如不能着相,如何能够无相?”
“所以帝君一直都保留着欲念。”
“我所保留的,是我内心真正觉得应该留下来的,证明我是一个人,我曾经存在过,留下过我的痕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