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神境大圆满,到返虚之境,差的不是几个字,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云苏虽然无迹可寻,无旧路可走,既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学习,也没有名师指导,但这些时日或是观书有所悟,偶尔心有所感,抑或推衍有所得,倒是大致摸清了突破的方向。
这一次突破,大致将分为三个大阶段。
第一个大阶段。
云苏需要将整个人的精气神和肉身四大基本状态调整到最佳,这个过程不难,靠着修炼的阴阳鱼图之功法,反复运转无数个周天,同时清心凝神,静悟规则,便能做到。
第二个大阶段。
云苏将会以自身引动这一方天地,用肉身为媒,以精气神为引。这一阶段,分为两小步。
首先。
整个人先进入一种类似于天人合一的道心境界,寻到那一丝与天地之间的共鸣,再引动天地规则降下。
这一步极为关键,必须依靠化神境圆满的强大道行,将各种道意,以及天地间的各种规则悟出个三五八分,才能引起天地规则共鸣,否则,便是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第一小步的危险在于,如果道心失守,被天地规则所控制,便如同犯了失心疯一般,灵慧全灭。
其次。
以肉身为媒,体内的法力为导火索,在天地共鸣的帮助下,引来四方灵气入体,这第二小步,看似简单,其实风险也很大。
如果法力修为不够,肉身不够强大,很容易被灵气充爆,又或者引来的灵气不够,导致失败。
最后一个阶段。
很遗憾,这个阶段云苏却是想尽办法,也还没有推衍完全,只是猜到和胸中五气,头上三花有关系,但到底是什么样的,却不甚了了,就连得自剑葬神山的上万本秘籍中,也只有一句话的著述。
“胸中五气不化,头顶三花不开,纵使做了万年逍遥真仙,老夫也死不瞑目。”
不错,就是这么一句话,也不知道那著书之人是道听途说,还是因为寿元到了尽头,咒骂苍天时心有所感,但却为云苏提供了大致的方向。
无师自通说来容易,其实极难,如云苏这般,还是见证过小半场开天,见到过清浊二气演化,知晓许多极其高大上的大道规则的,尚且只能一边借助阴阳鱼图推衍,一边靠着这样一句话来猜测种种,最后还有神话传说中的一些线索为证,才能大致找到一条不知对错的路。
“光是第一个阶段,便要耗费很长时间……”
云苏进入了第一个阶段,才发现化神入返虚的难度之大,明明已经觉得道行法力都圆满了,但这个最佳的突破状态,却仿佛还远在千百万里之外一样。
不过,好在他有心理准备。
从诸多修炼典籍上的记载来看,有些引气巅峰的修士,为了突破到化神真仙的境界,往往一口气闭关便是上千年。
化神境尚且如此之难,这返虚境只会更难,云苏不敢奢望再像入道之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遇到了奇迹般的一夜化神。
一日,两日……
时间一天天过去,云苏潜心静修,为了返虚地仙之境,义无反顾。
相比那些突破不了就要死的悲惨前辈们,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寿元,同时耐心足够多,一时间也没有后顾之忧,更没有偌大的门派势力需要去经营,几乎无惧光阴流逝。
在修炼这件事情上,他看的比较开,做不了别人徒弟,那便奔着当师父的方向去努力吧。
与此同时,渔阳城却风云涌动,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114章 天下第一
自古修行如登山,越是山巅路越难。
云苏在神山闭关突破,苦苦寻觅那一丝突破的最佳机会,渔阳城却是步入了盛夏。
渔阳城是消暑之地,也是杨州通往西境三州的官道必经之地。
这几日,临近府县来避暑的富人越来越多,而杨州各地回转西境的回乡灾民也成千上万的涌来,一时间鱼蛇混杂。
但凡是这几日刚到渔阳城的人,都被城中的热火朝吓了一大跳。
有一条由无数难民排成的长龙,蜿蜒绵长,从城外几里地的石山上而来,过了南城门,一直到了城西的卫府别院。
这支浩荡的队伍,每隔一丈远便站着四个人,大多是男人,或者较为青壮的妇人,不少人汗流浃背,但却精神抖擞,完全不似其他地方的落难灾民那般迷茫,绝望,饥肠辘辘。
若是有人从空中朝下望,能看到这条庞大的人龙约有六里长,总计约有四千饶样子。而在城外队伍的尽头,是一个偌大的山石场,正有近千人在里面开采和切割条石。
一块条石,数百斤重,刚一开采出来,便被两组合计八人抬起,向下传递,不多不少,只走一丈。
一丈之外,下一组四人接力,如此八人反复交替,一人分担数十斤的重量,条石便快速地朝着城中运去。
而在人龙的城中这一头,正好是大家这几日议论纷纷的‘卫府别院’。
除了这条巨大的人龙之外,还有许多畜力车,正拉着城外瓦场里烧好的青瓦,砍伐采买的木料,新挖的黏土朝别院赶去。
这个大宅子,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有的地方在挖地基,有的地方在铺地面的条石。
更有人数上千的工匠,正在修建一栋栋样式各异的大成传统建筑,其中靠西边有一座最大的建筑,规模极为惊人,足足有两百步方圆。
工地上还有许多老弱妇孺,甚至是主动加入进来的少年们,他们不做重活,却热情似火地帮着打下手。
熬煮糯米成浆,锤碎碾磨灰石。然后将石灰粉、黏土、糯米浆拌在一起,最后再由壮劳力们肩挑手抬,送到各处工地。
“大家再加一把劲,还有一个时辰便开饭了,今大家伙儿表现不错,午饭的菜粥和咸菜管够。”
几个浑身脏兮兮的汉子,骑着大马,沿着队伍来回奔跑,扯着嘶哑的嗓子喊着。人形长龙两旁摆放的泥糊单灶也开始添火下米,不多时水便开了。
难民们看着大桶淘洗干净的糙米倒入锅中,还有那一大盆刚刚送来的咸菜,不由都吞了吞口水,手头的活也更麻利了。
不麻利也不行,人龙传递,一丈一组,你慢了,前后的人都不满意。其他各处也差不多,有的人手脚慢了,便被其他人一阵哄笑,然后撵去做别的,弄得羞臊不已。
这一幕幕,令渔阳城的百姓目瞪口呆,虽然已经数日了,依然议论纷纷。
“老丈,这,这是官府在修筑城防吗?”
一个看起来朴实的外乡汉子,风尘仆仆的,刚来渔阳便见到了这无比热闹的一幕,便向看热闹的人打听起来。
“嘿,刚来渔阳的吧。不是修筑城防,这是在为下百姓修藏书楼呢,嘿,下第一楼。”
“敢问是什么样的藏书楼,需要如此多的人力物力?”
“此事来话长,还得从南方大帝起……”
“南方大帝!”
汉子眼中露出了一丝亮光。
“那可是大神仙啊,戎渝甯杨四州的百姓可谓是无人不知,听连乌兰人都拜他老人家的,尊号乃是南极南方长生大帝。
这位大帝在函城外初次显灵便救下了大成二十万大军,逼退了乌兰铁骑,消弭了战火,可谓救苍生无数。
这渔阳城中有一位神秘的大富商,据家族数百口都是南方大帝所救。为了报答神人救命之恩,富商原本想出钱修建帝祠百座,为大帝塑造金身。
可是,大帝却有法旨降下,这世间惟有读书高,与其耗费钱财修祠造庙,不如修一座藏书楼,供世人看书。
于是,富商便许下了惊世诺言,要建成整个大成王朝最大的藏书楼,下第一,藏书百万册,让下人皆可来读书。”
“藏书百万?下人皆可读?”
老丈前面的,外表朴实的汉子都耳熟能详了,乍听到后面这一段,似乎以为听错了,心头却是暗骂,那富商不是受了那劳什子南方大帝的蛊惑,便是想借机敛财吧。
这鸟不拉屎的撮尔国,也敢妄称藏书百万,还下第一,让下人来读,真是不知高地厚。
“怎么,不信?”
那老丈也是人老成精,见这外乡人看似态度诚恳,实际眼神却露出了不以为意,便大为不满,喋喋不休起来。
在他的讲述中,那位富商和南方大帝极为有缘,还受零化,先是托梦让他在城外设了粥厂,接济灾民,日日施粥上万份。
而为了让灾民们上进,教化众生,富商又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把免费施粥改为以工换粥。
在老丈的口中,时而掺杂南方大帝的诸多功绩,时而又那富商慧眼识珠,对渔阳城情有独钟。暗中买下了城西的大宅院,然后报备了官府,准备借用灾民之手兴建藏书楼。
官府要安置灾民,抚恤地方。灾民们要喝粥果腹,富商要大兴土木。大家一拍即合,官方给便利,富商出钱出力,灾民变力工,开工就开工。
那些灾民原本就极为敬仰那位救人无数,功德无量的南方大帝,现在又因为他老人家的缘法,有了救命的粥喝。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