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妖女哪里逃 (开荒)


他们宁王府哪怕不惜一切尽起大军,也最多只有七万相当于京营的精锐,还有十九万卫所军的兵力,较之梁亨在潮白河时的兵力,有着极大的差距。
虞奠培虽然自信他麾下的兵马军心凝聚,绝非梁亨指挥的乌合之众可比。
可他却无任何把握,在战场上战胜那位汾阳郡王。
朝廷何幸,在于杰之后,竟然又出现了这样一位名将?
铁面人的眼神却已平静下来:“情况恰恰相反,小生以为,这反倒是个好消息,更有利于殿下。”
“哦?”宁王虞奠培当即凝神看去,一副愿闻其详的神色。
铁面人就一条条的解释:“殿下,臣以为景泰帝将皇太孙虞祐巃立为嗣皇帝,又令公主监国,实为败笔。皇太孙尚在襁褓当中,难免主少国疑,且这位嗣皇帝的血脉,还是很有疑问的。
公主监国一事更无前例,这怎能令文武百官,天下宗室心服?殿下您只需炮制一些谣言,就可令宗室沸反,天下动荡。”
宁王虞奠培不由‘唔’了一声,眼中精芒隐现:“先生此言有理!”
铁面人继续道:“然后是正统帝诸子,他们一定不会心服。尤其沂王虞见深,他担任太子已经有数十年。而如今关西河南一代的巡抚,总督,布政使,都出自翰林,是沂王昔日的老师。
以臣料度,正统复辟失败之后,沂王一定会潜逃。那些正统与太后的遗臣如果不想被打为叛逆,全家罹难,一定会向他靠拢。那时即便沂王没有反意,也不得不起兵反晋。
再就是襄王世子虞祁镛,既然此人已经逃出京城,那么襄王藩也一定会起兵!襄王虞瞻墡图谋帝位已久,在地方几十载生聚。他仗着贤王之名,朝廷信之无疑,几乎从不过问襄王藩的军备。
他们的实力还在我宁王藩之上,起兵三十万不成问题,又有襄阳雄城为依靠。”
宁王虞奠培已经恢复了信心,他不动声色的背负着手,往殿堂前方走去,看着门外淅淅沥沥的大雨:“这仅是内患,大晋还有外敌,北方蒙兀,云南土司,还有西面的帖木儿帝国。
确如先生所言,这大晋形势之险恶,即便孤王听了也是头皮发麻。那么先生您可有策教我,让孤王从这乱中取胜?”
铁面人就抱了抱拳:“殿下可效太祖故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宁王虞奠培一声呢喃:“那么孤具体该怎么做?”
“具体就是不竖反旗,多侵占周围府县,纳其财力为己用,用于编练军马。朝廷如今的注意力,主要还在沂王虞见深,在襄王世子虞祁镛身上,暂时无暇顾及我宁王府。”
铁面人抱着拳道:“接下来殿下只需一面抢占湖广粮仓,一面侵夺南直隶财赋重地,何愁大业不成。那时就可效中山王的战法兴兵北伐!还有——”
铁面人又抬手一拂,将一张图卷展现在宁王虞奠培的面前:“臣对神机营使用的‘符文燧发线膛枪’与‘滑膛炮’也颇为重视,南下之前,曾经专门测绘过这种枪的详细图纸。”
虞奠培精神一振:“孤王这就让工坊仿制此枪!”
铁面人听了之后却一声苦笑:“仿制其实不难,问题是臣无论如何都想不出将这种枪的成本,降低到六百两纹银的程度,甚至是二千两的价格都造不出来。”
——如果这成本不降低,他们就绝无法大规模装备,也就没办法仿效李轩的全火枪战法。


第658章 宰相之才
李轩从乾清殿里面出来之后就四面张望,在寻觅罗烟的身影。
虽然现在他有着一大堆的军政要务需要处理,可此时李轩的心念内就只有这个女孩,其它的一切都不及罗烟的性命安危更重要。
李轩却错愕的发现,殿外已经没有罗烟的踪影。
幸在同样等候于殿外的独孤碧落,却走了过来:“少主你是在寻罗烟?烟姐她已经与含韵,还有芊芊一起回了六道司。今日京城里面乱的厉害,有许多大妖大魔现身,六道司急缺人手,所以把她们急召回去了。
烟姐还让我代她转告,说是她什么事都没有,让你不要担心。她还让江神——嗯,是我爹给她看过了,爹也说她除了虚弱一点没什么大碍,命元也没损耗太多。”
李轩眉头皱了皱,随后就平复了下来。
如果只是罗烟自己这么说,那他一定会心生怀疑,可既然连江云旗也看过了,那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好奇怪,罗烟这次以第四门之身运用极天之法长达三刻时间,头发都白了,居然没怎么损伤命元?
李轩万分不解,可他很快就没空去想了。
作为‘汾阳郡王,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内阁次辅’,李轩很快就被千头万绪的繁杂政务给淹没。
关键是这一次,独孤碧落与乐芊芊都帮不上太多忙。
两人可以帮助他处理一些来往公文与杂务,可这些国家大政,却是超出她们的能力之外了。
李轩很机灵的从翰林院抽调了几人,充任他的‘武英殿中书舍人’。
他是替代高谷入阁任职次辅的,也就继任了高谷的‘武英殿大学士’一职。
而武英殿中书舍人的作用,大概可相当于他的秘书。
按照惯例,这些中书舍人除了帮助李轩处理政务外,他们还得负责掌奉旨篆写册宝、图书、册页等等。
不过就当前来说,这几位中书舍人还非常生涩,李轩暂时指望他们不上。
其实李轩更想从地方上抽调一两位经验丰富,卓有才华,可以‘即插即用’的能吏。
他对大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是很不喜的。
大明自英宗以后,所有的内阁宰相都是翰林官,绝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地方,也没有充沛的政务经验。
李轩更喜欢唐宋时代的‘不历州县,不入台阁’。
可这个时候,李轩对大晋的文官队伍两眼一抹黑,哪里能知道什么人有才能,又是否可靠?
且大晋的能吏本就很少,如果调至中枢,反倒是浪费了他们的能力。
倒是如今的翰林院中有一些读书种子,头脑聪睿,见事明白。
在内阁培养历练一段时间,就能用得上了。
日后再将他们放在地方历练些年头,他们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而此时他李轩要处理的第一件要务,就是正统帝谋逆的各种手尾。
他必须平靖京城的骚乱,清剿北直隶附近的溃兵,甄别文武百官,追缉逃遁的逆党,安置降兵等等。
在这过程当中,李轩再次体会到了朝堂的复杂性。
景泰帝才刚亡故,平叛的事宜还没有完全结束,朝堂中的政争就已风起云涌。
他有意借助这谋逆案,进一步打击北方将门,却遭到了于杰与刑部尚书俞士悦的掣肘。
俞士悦是不愿看到谋逆案牵连太广,于杰也不希望此案影响到京营与大同,宣府等边军的稳定。
北方将门盘根错节,他们当中的许多族人大量充塞于边军,以及于杰主掌的京营。
于杰不是想要庇护北方将门,只是认为事有轻重缓急。
在于杰看来,现在最紧要的稳固边疆,而不是清肃整军。
内阁与几位辅政大臣也不支持,他们不希望李轩在军中的势力无限扩张,失去制衡。
李轩何尝不知道对北方将门大肆诛连,可能会影响几个边镇的军心?可能会使朝堂动荡不凝?
可他之所以这么做,绝不仅是为清算这些勋贵将门的从逆之罪,也绝不仅是他对这些人放心不下,而是有着多方面的综合考量。
所以李轩将涉案人员的审理与处理暂时押后,开始与群臣讨论战后对神机营与蓟州军的赏赐,还有降军的安置问题。
尤其是降军,这二十几万从逆之人,不能就这么放了吧?
如果他们再被人煽动作乱怎么办?在场的辅政大臣,谁能担得起责任?
尤其是那些参与作乱的五军营,十团营将士,内阁诸臣是怎么都无法信任的。
可这些将士的家就分布在京师附近,一旦把他们放归家里,后果不堪设想。
内阁群臣一想到二十几万曾经的叛军充塞于京城内外,就感觉头皮发麻,夜不能寐。
所以李轩的处理意见站了上风,发二十七万降兵清理京杭运河,整修北直隶与黄河沿线水利。
这些工程将以两年为期,两年之后,所有卫所军将士放归家里。京营的叛军,则是全家迁徙到辽东,或者云南等地‘实边’。
可问题是,这些工程的钱从哪来?这二十七万降兵虽可省去工钱,可工程所需的各种物料,工具,伙食,都是需要花钱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准备几万大军看管这些降兵,迁民实边也要花钱,他们将这些京营将士的家属迁出去,那么基本的农具,粮食,种子等等,还是需要提供的。
这所有花销统计起来,超过了两千万两!
此时的内阁诸臣,都不约而同的冒出了一个念头——抄家!
这是大晋所有财政手段中,来钱最快的路子了。
然后还有神机营的扩编——
“神机营扩编十个团营,我准备从保定,山东,处州,义乌等地招兵。如今缺额六万八千人,每人需要安家费一百五十两,一共是一千万两纹银。”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