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能借此争取三军军心,让朝中大将知其血不会白流,对荀少彧巩固君权,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上大夫常云遇微微垂头,沉声道:“君侯宽心,臣下定当严加督促,争取城内外兵祠、冠冢,让这二者早日竣工。君侯所定先天八卦方位,自当丝毫不差,如此方不负君侯托付。”
荀少彧颔首点头,道:“此事,是寡人当政以来第一大事,你定要好生督造,不要怕耗费钱粮,日前抄的那几家余财,还是能敕造几座兵冢的。”
“所谓事死尤生,这些将士为寡人捐躯沙场,寡人能有今日,全是众将士奋勇拼杀之故。若无百万将士尸骨累累,寡人何德何能,得这一方江山社稷。”
常云遇言辞恳切,道:“君侯宽以待人,家兄虽战死青杀口,但其心想必也安了!”
荀少彧靠在君位上,幽幽叹道:“青青子衿,悠悠吾心……常云光只此一人。似常他一般的忠直大臣,如今着实不多了!”
吕国要想强盛,只凭着荀少彧一人之力,除非他是天人道果级数的强人,有着直面中央帝庭的底气。不然就需要无数奇人异士,为吕国的强大添砖加瓦,一步步积蓄底蕴,开拓天下霸业根基。
常云遇恭谨道:“君侯求贤若渴之心,必当轰传天下,引得天下精干之士争相来投。只要吕国强国强民之心不息,吾吕国定能惊动天下九州诸侯。”
荀少彧的雄心壮志,只要是明眼之人,都能从中看得出一二来。何况常云遇这一国朝上大夫,站在一国上层,更是对此极为敏锐。
“恩……”
荀少彧轻声一笑,道:“你倒是会能言善道,你先兄常云光虽怀雄辩之才,却没你这般多的机狡。”
“这些时日,你就以兵祠之事为重。”荀少彧思量了一下,慢悠悠道:“寡人准你无需上朝,许你常住兵祠冠冢,你可以下去忙你的事了!”
“诺!”
常云遇躬身再拜之后,一步步退出辅阁,身影远远的离去,
“兵祠初立,军心稳定尚在其次,还有着最重要的……”荀少彧在常云遇退下后,自袖口中取出一卷明黄布帛,神色间一片凝重。
“……这一卷封神榜,终是要成了啊!”荀少彧握着这一卷明黄布帛,明黄布帛上隐隐约约,有着一丝丝神光不住闪烁,三枚明黄宝篆在卷轴之上,游弋着一寸寸金芒。
封神榜!
荀少彧面色沉凝,抚摸着这一卷封神榜,丝丝缕缕的香火气息酝酿,恍若一尊尊神祗暗合周天之数,排列在这一卷封神榜之上。
“以国运祭炼,百万英灵为神灵,功臣大将为神祗,只这一卷封神榜文,已有着第七品宝兵的级数。”荀少彧感受着这一卷宝兵的香火气息,眸中神采深邃莫名。
自从荀少彧嗣位之后,就一直想要炼就一宗真正的镇国之物。让吕国哪怕国力衰微时,仍有着一丝大国之底蕴,而这封神榜正合荀少彧心意,
荀少彧炼就先天五太化身,其中一尊先天太易化身,就是修的神道之法。其神力道行广大无边,神合一方金敕世界,只差一步就能证得神道正一品位业,位比天人神魔大道。
由于苦境中神道不昌,以荀少彧的神道造诣,在苦境之外或许不能横行。但只是在苦境大地之上,以荀少彧的神道修行,却是足以在九州神道中,生生列入前十之数。
便是有着种种便利,这一口封神榜也让荀少彧,暗中辛苦三载有余,更是不惜耗费了吕国三层底蕴,方才真正祭炼功成。
以吕国如今的声势之强,其三层底蕴何其之多,也只祭炼这一口七品神道宝兵。可想而知这封神榜,在苦境大地这等神道不昌之地,又是其稀少珍贵的程度。
主世界中少有神道大能,至少荀少彧在这一方苦境大地之上,就没见过修行神道有成的强人,顶多只是寥寥几许享受淫祀香火的野神毛神。
在苦境大地之上,真正的主流修行之道,还是佛道之流,乃至于人族武道大行其道。神道修行之法在苦境中,只是一旁门左道之法而已。也只有在这等神道不昌之地,才是荀少彧炼就封神榜的最好时机。
“封神!封神!”
荀少彧心中野望难言,这一卷封神榜被他寄予了厚望,自然并非东岳世界一般,只是得一方金敕世界,本源加持的伪劣封神榜可比。
这一道封神榜既然能耗费了三层国运,在某种意义上较比一口神兵还要珍贵不少,自是有着本身无与伦比的价值。
在荀少彧前世洪荒神话传说中,就有着一卷封神榜、一柄打神鞭。神榜可敕周天正神,亿万普天星宿,神鞭可落大罗诸天亿万万神祗。
而这一卷封神榜,就是按着神话传说的封神榜祭炼而成。
当然,以荀少彧半步天人的能耐,自是没本事炼就,可以拘役大罗金仙这一级数大能之士的封神榜。甚至就连在主世界中,一直高高在上的大神通者们,有无此此等可怕的手段,都还在两可之间。
“寡人不求这一卷金榜,能有洪荒封神榜的威能,只要能收敛英灵魂魄,炼煅出一支匹敌道兵的神兵神将,就是寡人莫大之幸事。”荀少彧看着手中封神榜,心头暗自念叨。
这一卷封神榜,尚且需要无尽的香火愿力寄托,才能将冥冥中游散天地间的英魂,再度的聚集在一起。
介时,荀少彧以一国之力供养,只要荀少彧手中的封神榜不损,吕国香火愿力不耗尽,这些由封神榜节制的神兵神将,就会在香火愿力中不断孕育出来,且悍不畏死。
而且,荀少彧在祭炼封神榜时,还有着一些求取长生的念头。虽然身入封神榜中,固然少了自在之身,但神道中人寿元充沛之极,只要是香火愿力足够,就近乎于长生不死。
一尊武道圣人寿不过五百,只有天人神魔才有着超乎万载以上的寿数。历数吕国满朝上下,有着武道圣人之姿者,也不过是寥寥无几。
在这些朝臣中,注定会有一些人跟不上荀少彧的脚步,一二百载之后难免只剩一抔黃土。如今有着这一卷封神榜,也能给这些名臣大将的灵魄,留下一点栖息之地。
荀少彧低声一叹:“这也是一张底牌了,就是不知有没有用到之时。”
这些种种举动,都是荀少彧为了证道天人失败准备的,主世界天人大道的成就,可不似仙道世界天仙一般可以取巧。
仙道世界证道时,那些天仙无法亲自出手阻道,才让太极化身借着漏洞,一举大道天仙功成。
而荀少彧在主世界证道,主世界强人大能何其之多,排除其他不可预测的天灾,只是这一方豫州大地之上,就不知有多少阻道之人出手劫杀。
只是郑、宋两国的天人老祖,就不会坐视荀少彧成功踏入天人大道,与他们真正跻身在同一层次。荀少彧不证道则已,一证道必会有一场大战,这些天人老祖绝不会吝惜出手。
“君侯,”
重杵徐徐的走入辅阁,神色恭谨谦卑,低声道:“已经卯时二刻,早朝将至,您该让老奴伺候,洗漱整理端容,以备上朝理政了!”
荀少彧看着谦恭的重杵,缓缓起身道:“好吧……给寡人准备一下衮袍冠冕,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早操可不能错过了。”
重杵轻声道:“君侯雄才大略,众臣无不信服君侯伟略,想必会理解君侯之行。”
听着老奴的恭维,荀少彧笑骂了一声,道:“你这老奴忒是多嘴,还不快快给寡人穿戴冕服,要是误了朝事,看寡人不扒了尔等的皮。”
“诺!”
重杵低头应了一声,随即转身看向门外,轻轻呼道:“宣,十二内侍入阁!”
“奴婢等,奉诏入阁!!”
在一声尖细的呼喝声后,一名名内侍鱼贯而入,以两名内侍为一排,十二内侍各自捧着冠冕、珠玉、玉带、宝靴、朝服、如意等器物。
“君侯,更衣!”
重杵回身向着荀少彧躬身下拜,十二名内侍自重杵左右两侧一一而过,两名内侍张开玄色朝服,披在荀少彧的身上。
一名名内侍伺候在一旁,更有着几名内侍,趁着荀少彧更换朝服时,将荀少彧的发簪一并拿下,一名内侍上前缓缓的挼顺散乱的头发。
在这一间小小的辅阁之内,这些内侍们颇为忙碌,荀少彧只需要就此一站,自会有着内侍不断上前,将一切的所需,一一送入荀少彧的手上。
这些内侍都是经过专门调校的,每人身上的分工不同,犹如一个个螺丝纽扣,构成了这一整台严密的机械,简直就是熟能生巧。
不用片刻功夫,荀少彧身上冕服,就已经穿戴整齐,一身的诸侯冠冕齐备,腰间束着的玉带流动翠绿玉光。
第392章 八门金台
旬月,
吕国都,西城郊,白鹿原!
一座明黄高台屹立其间,在古朴高台之上,每一块砖石间,皆有着三尺三寸三厘之数,其上铭刻着战死将士的姓名生辰。
隐隐约约间夹杂一声声牛皮军号回响,一名名阴兵阴将的身影,在其间若隐若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